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透刺配合腕针治疗偏头痛60例
1
作者 李良平 李明江 +2 位作者 王利民 彭福秀 项凤梅 《中国民间疗法》 2006年第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腕针治疗 电针透刺 偏头痛 反复发作 效果不佳 药物治疗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透刺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婉玲 谢冰 谭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486-1491,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透刺和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fitis,KOA)的临床疗效,探寻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将90例来自长沙市中心医院的轻中度KOA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透刺组、关节松动组和联合组,每组3... 目的观察电针透刺和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fitis,KOA)的临床疗效,探寻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将90例来自长沙市中心医院的轻中度KOA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透刺组、关节松动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电针透刺组即在透刺基础上连接电针仪,关节松动组采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联合组即电针透刺结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各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WOMAC)、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膝关节最大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髌上囊积液及关节间隙角等指标综合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VAS、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Lysholm评分、AROM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关节间隙角较治疗前减小,髌上囊积液量较治疗前减少(P<0.05);联合组的上述指标较电针透刺组、关节松动组改善更明显(P<0.05);电针透刺组在减少髌上囊积液方面优于关节松动组(P<0.05);关节松动组在增加膝关节AROM、缩小关节间隙角方面优于电针透刺组(P<0.05)。结论电针透刺及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均能不同程度缓解轻中度KOA患者疼痛症状,降低髌上囊积液量,缩小关节间隙角,改善膝关节整体功能,且二者联合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电针透刺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 膝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髌上囊积液 关节间隙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透刺治疗耳部带状疱疹性面瘫20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关占东 李秋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99-399,共1页
面部带状疱疹性面瘫,又称Hunt面瘫,较为罕见.我科从1998年-2001年治疗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耳部带状疱疹性面瘫 针灸疗法 电针透刺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透刺结合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68例 被引量:3
4
作者 任宗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3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退行性关节炎 电针透刺治疗 推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透刺联合TDP照射治疗对踝关节扭伤患者痊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云建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9期277-278,共2页
目的研究电针透刺联合TDP照射治疗踝关节扭伤患者的痊愈率。方法 11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电针透刺联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TDP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痊愈率。结果经过2个疗... 目的研究电针透刺联合TDP照射治疗踝关节扭伤患者的痊愈率。方法 11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电针透刺联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TDP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痊愈率。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痊愈率72.7%高于对照组38.2%(P<0.05)。结论电针透刺联合TDP照射治疗踝关节扭伤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常规针刺联合TDP照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 电针透刺 TDP照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透刺配合按摩治疗面瘫1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八院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927-1927,共1页
目的:探讨电针透刺配合按摩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电针配合按摩手法治疗面瘫120例。结果:治愈96例,有效23例,无效1例。结论:本病治疗宜早,7 d内为急性期,不宜强刺激,故采取静留针,并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抗炎消肿等药物治疗。
关键词 电针透刺 按摩 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头部电针透刺用于64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7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头部电针透刺用于64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抑郁症患者64例,对选取的患者行头部电针透刺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1%,脑... 目的探讨头部电针透刺用于64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抑郁症患者64例,对选取的患者行头部电针透刺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1%,脑电图异常率为15.62%,同时,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和S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电针透刺用于64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电针透刺 脑卒中 抑郁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徐华明 张志红 付玉智 《按摩与导引》 2006年第6期9-10,共2页
目的:比较电针透刺与中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39例用透刺、超短波、中药治疗,对照组39例用中药及静脉点滴地塞米松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 目的:比较电针透刺与中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39例用透刺、超短波、中药治疗,对照组39例用中药及静脉点滴地塞米松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9.7%,对照组为74.3%,经统计学处理,P< 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电针透刺治疗 超短波治疗 加味牵正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针引气归元法联合透刺电针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Portmann评分、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敏肖 李鑫 +2 位作者 唐进松 闫昆 姚玉婷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8,共4页
目的 观察腹针引气归元法联合透刺电针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Portmann评分、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期间8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 目的 观察腹针引气归元法联合透刺电针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Portmann评分、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期间8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配合透刺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腹针引气归元法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急性伴随症状积分、Portmann评分、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显效率和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时,两组耳痛、面部肿痛、颈强不适、恶寒发热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Portmann评分皱眉、闭眼、张大鼻孔、吹口哨、微笑、鼓腮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针引气归元法联合透刺电针可显著提高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缓解伴随症状,提高Portmann评分,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电针 腹针 引气归元法 Portmann评分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透刺电针联合麦粒灸辅治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10
作者 尹世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768-1770,共3页
目的:观察面部透刺电针联合麦粒灸辅治周围性面瘫(FNP)的效果。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面部透刺电针联合麦粒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ortmann评... 目的:观察面部透刺电针联合麦粒灸辅治周围性面瘫(FNP)的效果。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面部透刺电针联合麦粒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ortmann评分、TFG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瞬目反射R1、R2潜伏期短于对照组,FDIP评分高于对照组,FD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眼歪斜、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及眼裂闭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面部透刺电针联合麦粒灸辅治FNP可提高疗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面部电针 麦粒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肢体麻木的效果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张文彬 陈媛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5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究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肢体麻木的效果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晕、呕吐及偏身麻木等症状)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 目的探究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肢体麻木的效果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晕、呕吐及偏身麻木等症状)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本体感觉训练。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麻木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及Ber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上、下肢PULSES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上、下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肢体麻木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其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身肢体麻木 本体感觉训练 电针疗法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巧玲 《针灸临床杂志》 2003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索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透刺电针加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 32例 ,并与对照组 3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电针 穴位注射 治疗 疗效观察 弥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刺电针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2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海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第10期102-102,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透刺电针结合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104例CSR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实验组采用透刺电针结合牵引治疗,对两组病患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透刺电针结合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104例CSR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实验组采用透刺电针结合牵引治疗,对两组病患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0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84%,在治疗前组间JOA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1周和2周后,实验组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SR病患应用透刺电针结合牵引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整体疗效,改善病患的临床症状和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牵引 神经根型颈椎病
原文传递
透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2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陆礼贤 《针灸临床杂志》 2001年第1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电针 疗法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刺电针法结合化瘀消痛汤治疗对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应激指标、血清炎性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庞瑞 郭晓瑜 吴丽华 《四川中医》 2022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究透刺电针法结合化瘀消痛汤对四肢骨折(气滞血瘀证)患者围术期应激指标、血清炎性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6月~2020年11月到我院就诊的四肢骨折(气滞血瘀证)患者中随机选取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目的:探究透刺电针法结合化瘀消痛汤对四肢骨折(气滞血瘀证)患者围术期应激指标、血清炎性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6月~2020年11月到我院就诊的四肢骨折(气滞血瘀证)患者中随机选取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四肢骨折常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透刺电针法联合化瘀消痛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恢复情况(肢体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3d及7d时的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w时的中医证候积分,记录其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SF-36量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恢复情况(肢体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前1d时的应激指标(SOD、MDA)及炎性因子(CRP、IL-6、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及7d时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CRP、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w时的肿胀、疼痛拒按、尿赤、便秘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SF-36评分较术后3个月时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给予四肢骨折(气滞血瘀证)患者透刺电针法与化瘀消痛汤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其围术期炎性症状及应激反应,有利于缩短患者病程,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电针 化瘀消痛汤 应激指标 血清炎性因子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姜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4期00101-00101,共1页
探讨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 年6 月~2015 年6 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30 例,男性18 人,女性12 人,男性平均64 岁,女性63 岁,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治疗方法,... 探讨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 年6 月~2015 年6 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30 例,男性18 人,女性12 人,男性平均64 岁,女性63 岁,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透刺配合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并具有取穴少、痛苦小的特点,临床上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配合电针治疗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透穴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慧 王丽岩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6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透穴加穴位注射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临床观察纳入标准的面肌痉挛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透穴加穴位注射法,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法,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区别。结果:3个疗程后... 目的:观察电针透穴加穴位注射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临床观察纳入标准的面肌痉挛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透穴加穴位注射法,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法,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区别。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结论:电针透穴加穴位注射法治疗面肌痉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透刺 穴位注射 面肌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白浩斌 马学清 张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149-150,共2页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90例,随机分为电针透穴组45例,电针对照组45例。电针透穴组取瞳子髎、下关、颊车、地仓分别向颧髎穴透刺;电针对照组选地仓、颊车、下关、颧髎、瞳子髎直刺;两组均每...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90例,随机分为电针透穴组45例,电针对照组45例。电针透穴组取瞳子髎、下关、颊车、地仓分别向颧髎穴透刺;电针对照组选地仓、颊车、下关、颧髎、瞳子髎直刺;两组均每日一次,5次一疗程,共治疗6疗程。从面肌痉挛程度分级和频度分级判断疗效。结果电针透穴组能明显降低面肌痉挛的强度和频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能提高疗效,是治疗本病较好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面肌痉挛针疗法 电针透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先芝 刘自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30期3414-3418,共5页
中医认为贝尔氏麻痹属祖国医学“面瘫”、“口眼喁斜”、“口僻”等范畴。本病是由于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人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筋脉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而成。Bell麻痹分期说法不一,... 中医认为贝尔氏麻痹属祖国医学“面瘫”、“口眼喁斜”、“口僻”等范畴。本病是由于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人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筋脉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而成。Bell麻痹分期说法不一,有发病7d以后算作恢复期者,有发病20d以后作为恢复期者,其中将恢复期定为发病14d后较为多见,如温妙玲将面瘫分做3期:①发展期:面瘫出现后7d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单纯 电针 合谷 为主的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穴电针对帕金森小鼠运动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蔡伟彬 杨柳 +3 位作者 闫晓宁 余柱立 杨蕾 罗恩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观察头穴电针透刺对帕金森病(PD)小鼠运动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剂量为30 mg/kg)腹腔注射5 d复制PD小鼠模型,设置不同的电针治疗参数对PD小鼠进行治疗,观察其对PD小鼠行... 【目的】观察头穴电针透刺对帕金森病(PD)小鼠运动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剂量为30 mg/kg)腹腔注射5 d复制PD小鼠模型,设置不同的电针治疗参数对PD小鼠进行治疗,观察其对PD小鼠行为学及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筛选电针治疗适合参数。将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美多巴,6.25 mg/kg)和电针组,复制PD小鼠模型(空白组除外),第6天开始美多巴和电针治疗,持续7 d。在造模第5天和电针治疗后第7天对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检测(转棒试验),评价小鼠的运动功能情况。处死小鼠后,分离大脑,测定脑组织线粒体内线粒体复合物Ⅰ~Ⅳ的活性、活性氧(ROS)水平、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观察头穴电针透刺对PD小鼠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电针组能显著改善PD小鼠的运动功能,提高线粒体复合物Ⅰ活性,降低脑组织线粒体ROS和MDA含量,并增强SOD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头穴电针透刺可明显提高PD小鼠脑组织线粒体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帕金森小鼠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电针透刺 帕金森病/针灸疗法 线粒体 氧化应激 脑/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