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电缆终端铅封缺陷超声图像卷积神经网络识别
1
作者 方春华 周固 +4 位作者 邵斌 胡冻三 夏荣 欧阳本红 普子恒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高压电缆终端铅封因安装工艺不当以及在外力作用下会出现孔洞、脱粘或裂缝等缺陷,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稳定运行。为解决传统超声检测铅封缺陷是因通过人工观察超声图像而存在的效率和准确率偏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 高压电缆终端铅封因安装工艺不当以及在外力作用下会出现孔洞、脱粘或裂缝等缺陷,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稳定运行。为解决传统超声检测铅封缺陷是因通过人工观察超声图像而存在的效率和准确率偏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压电缆终端铅封缺陷超声图像识别方法,可以自动从铅封缺陷超声图像中学习特征并完成缺陷分类识别。建立了4种典型铅封缺陷超声图像样本库,搭建了铅封缺陷超声图像识别模型,采用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超声图像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卷积神经网络试验参数,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铅封不同类型缺陷,准确率可以达到100%,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抗干扰能力强,对铅封缺陷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在实际的终端铅封缺陷检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铅封 超声图像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对充油电缆终端击穿位置的影响机理分析
2
作者 张静 万成德 +3 位作者 程林 胡长猛 宋鹏先 黄勤清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57,共6页
为研究水对充油电缆终端击穿位置的影响,仿真分析了水引起的220 kV充油电缆终端的故障原因,并在实验室搭建了电缆试验平台,模拟验证了接地状态与电场强度对击穿位置的影响,并采用高频电流局放检测仪及摄像机分别记录了电缆在不同接地状... 为研究水对充油电缆终端击穿位置的影响,仿真分析了水引起的220 kV充油电缆终端的故障原因,并在实验室搭建了电缆试验平台,模拟验证了接地状态与电场强度对击穿位置的影响,并采用高频电流局放检测仪及摄像机分别记录了电缆在不同接地状态和电场强度下的局部放电量与水膜高度。结果表明:油中水含量、接地状态及电场强度是影响充油电缆终端故障点位置的重要因素。当水浸入电缆终端并达到一定量且电缆终端直接接地时,电场强度越高,水分子从油-水界面逸出越多,水膜高度越高,击穿点距离应力锥上表面的距离越长,局部放电量越大。局部放电程度与水膜高度正相关,可以通过局部放电评估电缆终端内硅油劣化缺陷程度,为充油电缆终端绝缘状态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绝缘油 电场仿真 接地状态 击穿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方式对高速列车车顶电缆终端形变特性影响分析
3
作者 马建桥 梁梦飞 王向飞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高速列车车顶电缆终端伞裙根部的应力集中可能会诱发终端界面间产生缺陷,界面缺陷的存在会畸变电场分布,严重时会造成终端炸裂。建立流固耦合计算模型,仿真分析风向、安装方式和安装夹角对电缆终端伞裙形变特性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应力与... 高速列车车顶电缆终端伞裙根部的应力集中可能会诱发终端界面间产生缺陷,界面缺陷的存在会畸变电场分布,严重时会造成终端炸裂。建立流固耦合计算模型,仿真分析风向、安装方式和安装夹角对电缆终端伞裙形变特性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应力与形变的优化措施。仿真结果表明:安装方式和风速影响电缆终端伞裙边缘的形变量和伞裙根部应力,同一风速下,纵向安装时电缆终端伞裙形变量最大;横向安装方式下,安装夹角对于伞裙的形变和应力影响不明显;纵向安装方式下,安装夹角在15°~25°范围内,伞裙根部最大应力变化较为明显;适当增加伞裙材料硬度和在车顶加装导流罩均可减小伞裙形变量。文中结果可为车顶电缆终端安装方式和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电缆终端 流固耦合 形变特性 安装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护套电流和电压的电缆终端接地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4
作者 吴柱荣 吴家泰 李珠江 《电工技术》 2025年第3期138-141,145,共5页
通过分析电缆终端各结构的连接关系和材料,建立终端各种缺陷的等值电路。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计算终端分布参数,最后仿真分析不同终端缺陷下的终端护层电流和电压,结果揭示了铜网状态、封铅与铝护套接触面积、封铅与尾管铅封断... 通过分析电缆终端各结构的连接关系和材料,建立终端各种缺陷的等值电路。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计算终端分布参数,最后仿真分析不同终端缺陷下的终端护层电流和电压,结果揭示了铜网状态、封铅与铝护套接触面积、封铅与尾管铅封断裂对终端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金属护套 接地系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终端应力锥错位缺陷对界面温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祝贺 何峻旭 +2 位作者 郑亚松 曹煜锋 郭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5,共11页
电缆终端内部缺陷会造成终端内部电场分布不均、局部温度升高与应力分布变化,可能引发局部放电造成绝缘击穿。为研究终端应力锥错位缺陷对电缆界面温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分别建立了电缆终端安装不足与安装过盈情况下的电缆终端错位缺陷... 电缆终端内部缺陷会造成终端内部电场分布不均、局部温度升高与应力分布变化,可能引发局部放电造成绝缘击穿。为研究终端应力锥错位缺陷对电缆界面温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分别建立了电缆终端安装不足与安装过盈情况下的电缆终端错位缺陷模型,并进行电-热-力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缆终端绝缘屏蔽层截断处是电缆终端的薄弱部位,终端界面温度和界面压力都会在绝缘屏蔽层截断处发生突变。当电缆终端存在安装不足缺陷时,终端屏蔽层截断处与应力锥根部之间会出现电场升高区域,在安装位置为-7.5 mm时界面温度最高,绝缘界面压力值升高,且安装位置为-2.5mm时绝缘承受的压力值最大;当电缆终端存在安装过盈缺陷时,绝缘屏蔽层截断处会发生电场畸变,电场突变量随着偏移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安装位置为+5.0mm时绝缘界面压力值最大,且界面压力突变量增加发生畸变。因此,在电缆终端实际设计安装与运行维护中,额外注意应力锥错位缺陷对终端内部应力分布的影响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应力锥错位缺陷 电缆界面应力 电-热-力多物理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下涂覆硅脂对110 kV电缆终端接头界面电-热-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巍 韩圣斌 +2 位作者 李秀峰 刘正第 魏凯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5,共10页
为了研究热老化条件下高压电缆终端接头内涂覆硅脂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硅橡胶绝缘复合界面多物理场分布的影响,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110 kV电缆终端接头电-热-力多物理场模型,仿真分析了热老化下涂覆硅脂前后复合界面电场、... 为了研究热老化条件下高压电缆终端接头内涂覆硅脂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硅橡胶绝缘复合界面多物理场分布的影响,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110 kV电缆终端接头电-热-力多物理场模型,仿真分析了热老化下涂覆硅脂前后复合界面电场、温度场以及应力场的分布。结果表明:界面涂覆硅脂后,增加了界面的密封性,使界面电场畸变程度减小,界面温升略微下降,但界面应力呈现不均匀分布。老化后,硅脂对硅橡胶的溶胀造成硅橡胶相对介电常数升高,界面电荷密度增大,电场强度进一步增大。温度升高加剧了硅脂对硅橡胶的渗透,使硅橡胶材料热导率降低,界面温度较老化前升高。老化后,涂覆硅脂的硅橡胶弹性模量大幅降低,界面应力进一步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接头 电-热-力 硅脂 绝缘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电缆终端应控管热老化特性及对绝缘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孙传铭 刘凯 +4 位作者 张鹏鹏 辛东立 高波 李广建 吴广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5-1284,共10页
为研究车载电缆终端应控管热老化条件下的特性及热老化作用下的电缆终端绝缘性能,首先,通过试验研究确定车载电缆终端应控管宏观介电特性及微观老化规律;其次,基于对热老化下应控管材料电导、极化和损耗特性测试进行分析,得到不同老化... 为研究车载电缆终端应控管热老化条件下的特性及热老化作用下的电缆终端绝缘性能,首先,通过试验研究确定车载电缆终端应控管宏观介电特性及微观老化规律;其次,基于对热老化下应控管材料电导、极化和损耗特性测试进行分析,得到不同老化周期下的介电特性曲线;最后,建立考虑应控管老化特性的车载电缆终端电场有限元模型,并基于热老化下介电参数计算应控管电缆终端电场分布.研究表明:140℃老化条件下电导率上升趋势最为显著,50 kV/m场强下电导率达到最大值1.1×10^(−10)S/m,高温(140℃)老化20 d时,相对介电常数达到最小值14.00,此外,热解反应过程中聚合物长链折叠、断裂等陷阱阻碍作用增强,介质损耗有所增大;在应控管官能团特性及微观形貌上,热老化导致应控管材料烯烃类聚合物发生热解聚反应,形成化学立体缺陷,且加剧应控管试样表面聚合物球晶的裂解以及无机氧化产物的生成,试样表面理化特性发生变化.仿真发现,在热老化条件下电缆终端内部电场畸变区域呈现扩大的趋势,电场畸变区域沿应控管向终端高压方向不断爬伸,最终稳定在乙丙橡胶主绝缘层与应控管的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电缆终端 应控管 热老化特性 分子官能团 绝缘性能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油电缆终端用PIB与SR/EP的相容性研究
8
作者 魏亚军 张雨利 +3 位作者 邱雨 许磊 于永进 李长云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0,共7页
高压充油电缆终端中既有硅橡胶(SR)、三元乙丙橡胶(EP)和绝缘自粘带等固体介质,也有二甲基硅油或聚异丁烯(PIB)等液体介质,液固介质的相容性直接关系到高压充油电缆终端的绝缘性能的稳定性以及工作的可靠性。文中首先在120℃下开展了16... 高压充油电缆终端中既有硅橡胶(SR)、三元乙丙橡胶(EP)和绝缘自粘带等固体介质,也有二甲基硅油或聚异丁烯(PIB)等液体介质,液固介质的相容性直接关系到高压充油电缆终端的绝缘性能的稳定性以及工作的可靠性。文中首先在120℃下开展了168 h的PIB与SR和EP的相容性试验,接着测量了液固介质的理化性能与电气性能指标,根据不同老化时间下液固介质,以及相同老化时间下不同液固介质组合之间理化和电气性能的变化特征,并结合电介质性能指标的物理含义,综合比较后得到PIB和SR的相容性优于PIB与EP的相容性。为明确PIB与SR和EP的相容性机理,文中进一步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了液固介质的分子模型及界面结构,利用分子动力学获得了不同温度下PIB-SR界面和PIB-EP界面的焓值;计算表明,在温度由363 K升高到393 K时,PIB-EP界面的焓变小于0,有溶解趋势,而PIB-SR界面的焓变值大于0,因此,PIB-SR界面较PIB-EP界面更具稳定性。文中结论可为高压充油电缆中液固介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丁烯 相容性试验 硅橡胶 三元乙丙橡胶 电缆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高铁动车组电缆终端局部放电识别
9
作者 杨燕花 陈珍宝 +4 位作者 曹晗 张彦林 刘凯 陈奎 高国强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3期156-163,共8页
局部放电检测作为一种诊断车载电缆终端绝缘状态的有效手段,在列车实际运行环境中面临强干扰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参数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的车载电缆终端局放脉冲干扰分离策略。在实验室搭建了局部放电测试平台并采用高频... 局部放电检测作为一种诊断车载电缆终端绝缘状态的有效手段,在列车实际运行环境中面临强干扰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参数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的车载电缆终端局放脉冲干扰分离策略。在实验室搭建了局部放电测试平台并采用高频电流法(HFCT)获取了电缆终端的局放信号和典型脉冲干扰信号,通过对脉冲单波进行包络处理,提取脉冲的3个参数作为特征向量,然后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局放信号与脉冲干扰信号进行分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局放信号与脉冲干扰信号分离,减小脉冲干扰信号对局部放电检测的影响,对提高局放手段评估车载电缆终端绝缘状态的准确性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电缆终端 局部放电 脉冲干扰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电缆终端界面应力影响的仿真研究
10
作者 邓繁盛 李秀峰 +3 位作者 丁志鹏 刘迪 白鑫宇 魏凯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109,共9页
电缆终端硅橡胶(SR)绝缘与电缆本体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之间良好的界面压力,是保证电缆终端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电缆终端内径处的径向应力为电缆终端与电力电缆间的界面压力,温度的变化导致界面机械应力、界面热应力以及SR绝缘应力松... 电缆终端硅橡胶(SR)绝缘与电缆本体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之间良好的界面压力,是保证电缆终端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电缆终端内径处的径向应力为电缆终端与电力电缆间的界面压力,温度的变化导致界面机械应力、界面热应力以及SR绝缘应力松弛特性存在差异,进而影响电缆终端的界面压力。文中采用单变量法研究温度对于界面机械应力、界面热应力以及SR绝缘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得SR以及XLPE试样的线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将其分配到三维模型中,利用SR绝缘的超弹性和粘弹性本构模型,仿真计算不同温度下的界面径向应力。结果表明:界面径向机械应力即初始面压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不同温度下界面热应力大小存在差异,界面压力增幅随之变化,最大增幅约21.87%;SR绝缘的应力松弛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电缆终端SR绝缘温度长期处于70℃运行50年后,界面压力下降5.6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界面压力 机械应力 热应力 应力松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材料热老化对电缆终端接头典型缺陷处电场畸变的影响
11
作者 黄博 杨铭远 +3 位作者 聂永杰 赵学童 陈道远 李洪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132,共9页
电缆终端接头是电力电缆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获得绝缘材料老化对电缆终端接头内部缺陷电场强度分布的影响,选用国产10 k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及硅橡胶(SIR)冷缩式电缆终端接头开展研究。首先,对电缆终端接头内的绝缘材料XLPE和... 电缆终端接头是电力电缆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获得绝缘材料老化对电缆终端接头内部缺陷电场强度分布的影响,选用国产10 k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及硅橡胶(SIR)冷缩式电缆终端接头开展研究。首先,对电缆终端接头内的绝缘材料XLPE和SIR在150℃条件下进行16 d的热老化,并测试其在老化前后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同时,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10 kV电缆终端接头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上述试验结果设置热老化前后的绝缘材料参数,并利用该模型设置了3种典型缺陷,包括外半导电层错位、主绝缘划痕和尖端金属,分析了不同位置和不同尺寸的缺陷在绝缘材料老化状态下的电场强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XLPE和SIR在热老化处理后相对介电常数分别从2.5和2.85提高到4.4和3.21,且由于绝缘材料的老化,电缆终端接头的内部电场发生明显畸变,特别是在XLPE和SIR界面处电场畸变显著。另外,热老化后的电缆终端接头在3种典型缺陷条件下,电场畸变率明显提高,外半导电层错位、主绝缘划痕和尖端金属缺陷处电场强度最大值分别提高到5.26,3.5,16.91 kV/mm,较未老化状态下提高了17.41%,6.38%和21.83%。绝缘老化加剧了缺陷处的电场畸变程度,进一步影响了电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加了电缆发生故障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接头 交联聚乙烯电缆 硅橡胶 热老化 典型缺陷 仿真计算 电场强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车载高压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潘贵翔 辛东立 +4 位作者 刘骁 孙传铭 刘凯 高国强 吴广宁 《四川电力技术》 2024年第2期51-57,93,共8页
电缆终端作为高速列车的一个重要设备,在接触网与列车之间的能量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电缆终端界面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严重影响着电缆终端的绝缘性能与列车的行车安全。通过实验的方法,制作了含有不同长度气隙的电缆终端试验品,... 电缆终端作为高速列车的一个重要设备,在接触网与列车之间的能量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电缆终端界面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严重影响着电缆终端的绝缘性能与列车的行车安全。通过实验的方法,制作了含有不同长度气隙的电缆终端试验品,并在27.5 kV的电压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探究了不同缺陷长度的电缆终端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局部放电特性。结果表明,相同气隙长度的电缆终端在27.5 kV的电压条件下,其局部放电量随着环境温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据这一特性可以知道在一定的电压等级之下,电缆终端的放电量主要受温度影响,当超过某一温度后,由于温升导致的电缆终端内部压力变化成为影响局部放电量的主要因素,并且随着气隙长度的增加,同一温度下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呈现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高压电缆 电缆终端 界面 气隙 碳痕 温度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110 kV变压器高压侧电缆终端绝缘击穿事故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翟文杰 王振国 +3 位作者 樊刚 贾飞 王智 王全欢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对一起110 kV变压器高压侧电缆终端绝缘击穿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电缆绝缘击穿原理,对故障电缆终端进行外观检查和解体检查,发现电缆终端绝缘存在局部击穿、施工工艺不达标等情况。从电缆终端受外力影响、电缆绝缘本体质量、安装工艺... 对一起110 kV变压器高压侧电缆终端绝缘击穿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电缆绝缘击穿原理,对故障电缆终端进行外观检查和解体检查,发现电缆终端绝缘存在局部击穿、施工工艺不达标等情况。从电缆终端受外力影响、电缆绝缘本体质量、安装工艺等方面,分析电缆终端绝缘击穿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电缆终端的安装质量和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电场畸变 绝缘击穿 电缆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与IAOA-DBN的充油电缆终端故障诊断方法
14
作者 连鸿松 杨静雨 李长云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9-5268,共10页
高压充油电缆终端的可靠运行是电缆线路稳定运行的前提,但传统充油电缆终端故障诊断模型存在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为准确判断充油电缆终端故障,提出一种最大互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结合改进阿基米德算法(i... 高压充油电缆终端的可靠运行是电缆线路稳定运行的前提,但传统充油电缆终端故障诊断模型存在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为准确判断充油电缆终端故障,提出一种最大互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结合改进阿基米德算法(improved Archimedes optimization algorithm,IAOA)优化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充油电缆终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MIC理论对电缆终端用硅油中溶解气体浓度的特征量进行降维处理并提取特征量;其次,将优选的特征量作为DBN网络模型的输入,并针对DBN网络超参数选取困难的缺点,提出采用IAOA优化DBN网络模型的超参数;再者,针对AOA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搜索能力差等不足,引入多种改进策略优化AOA的方法提高AOA的寻优能力。最后,通过搭建充油电缆终端故障模拟实验平台,收集充油电缆终端故障样本数据并创建类别样本标签,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实例表明,所提出的诊断方法可以较好地完成故障诊断,测试集的准确率为98.33%。与传统故障诊断模型相比,该方法稳定性好、识别精度高,可为保障高压充油电缆终端的可靠运行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油电缆终端 故障诊断 最大互信息系数 改进阿基米德优化算法 深度置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高压半刚性电缆终端动态运行特性研究
15
作者 刘寅秋 盛婕 +1 位作者 戴晋 赵伯胜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0,共6页
随着动车组配属列数和运行时间的增加,近年来全路发生多起运营过程中的车顶高压半刚性电缆终端绝缘失效对地放电故障,造成一系列事故影响。文中分析了动车组车顶高压半刚性电缆终端的典型事故,进行了200~300 km/h速度级下的半刚性电缆... 随着动车组配属列数和运行时间的增加,近年来全路发生多起运营过程中的车顶高压半刚性电缆终端绝缘失效对地放电故障,造成一系列事故影响。文中分析了动车组车顶高压半刚性电缆终端的典型事故,进行了200~300 km/h速度级下的半刚性电缆终端运行振动试验,获得了该型动车组电缆终端的运行振动特性数据,从设计、制造、检测、试验研究等方面给出了对车顶高压半刚性电缆终端运用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半刚性电缆终端 振动试验 改进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高压电缆终端检修运用方法研究
16
作者 陈欣 王韬 +1 位作者 李杰 余飞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4年第5期123-127,共5页
针对动车组高压电缆终端的典型故障,文章首先分析了各类型高压电缆终端的结构、故障机理,接着研究了目前不同平台动车组电缆终端检修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其外观损伤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针对性地制定了动车组高压电缆终端的检修方法和标... 针对动车组高压电缆终端的典型故障,文章首先分析了各类型高压电缆终端的结构、故障机理,接着研究了目前不同平台动车组电缆终端检修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其外观损伤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针对性地制定了动车组高压电缆终端的检修方法和标准,最后对高频接地电流检测法在高速动车组电缆终端故障识别进行了探索,并在实际运用检修过程中进行充分测试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高压电缆终端 检测 标准 高频接地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放带电检测及试验分析的220 kV电缆终端缺陷识别
17
作者 熊吉 《电工技术》 2024年第23期233-236,共4页
通过带电检测可以判断变压器、电缆中间接头以及电缆终端等设备运行状态,提前发现设备内部缺陷造成的局部放电现象,可有效避免故障发生。基于某220 kV户外电缆终端带电检测时发现异常放电信号的现象,分析了高频局放检测及振荡波试验结果... 通过带电检测可以判断变压器、电缆中间接头以及电缆终端等设备运行状态,提前发现设备内部缺陷造成的局部放电现象,可有效避免故障发生。基于某220 kV户外电缆终端带电检测时发现异常放电信号的现象,分析了高频局放检测及振荡波试验结果,并开展了试验室离线试验及解体检查,同时对局放异常信号以及解体过程中发现的粉末状附着物、半导电颗粒等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最终判定电缆终端施工不良为缺陷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局部放电 带电检测 振荡波试验 解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车顶电缆终端弹性连接方案研究
18
作者 李善飞 鲁海洋 +1 位作者 李文彪 白璐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前主流的动车组车顶受电弓电缆终端均采用刚性连接方案,振动加速度大,易造成内部结构损伤。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在动车组车顶电缆终端采用弹性连接的优化方案,并设计了3种不同结构方案的9种典型弹性减振结构。通过振动传递试验对比可... 目前主流的动车组车顶受电弓电缆终端均采用刚性连接方案,振动加速度大,易造成内部结构损伤。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在动车组车顶电缆终端采用弹性连接的优化方案,并设计了3种不同结构方案的9种典型弹性减振结构。通过振动传递试验对比可知,弹性连接能明显改善电缆终端的振动特性,且刚度越小,电缆终端的振动特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电缆终端 刚性连接 弹性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缩电缆终端现场安装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19
作者 盘晶 《电器工业》 2024年第10期56-59,共4页
冷缩电缆终端安装是电力工程中重要施工环节,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为此提出冷缩电缆终端现场安装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剥切电缆并安装接地线,在防水处理基础上安装分支套管与绝缘套管,剥切金属屏蔽层、半导电、绝缘层后,进... 冷缩电缆终端安装是电力工程中重要施工环节,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为此提出冷缩电缆终端现场安装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剥切电缆并安装接地线,在防水处理基础上安装分支套管与绝缘套管,剥切金属屏蔽层、半导电、绝缘层后,进行接线端子安装、冷缩绝缘件安装及绕包绝缘带,从而实现冷缩电缆终端现场安装。实例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安装后的冷缩电缆终端不存在局部放电缺陷,安装质量良好,因此证明该方法能够为冷缩电缆终端现场安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缩电缆终端 现场安装 接地线 防水 接线端子 冷缩绝缘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终端应力锥施工技术分析
20
作者 方金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9期149-151,共3页
高压电缆终端应力锥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电缆线路的安全性和绝缘可靠性。文章基于110kV电缆终端仿真模型,并采用子模型法优化计算,分析不同作业方式对应力锥电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电位、等电位和中间电位3种作业方式下,应力... 高压电缆终端应力锥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电缆线路的安全性和绝缘可靠性。文章基于110kV电缆终端仿真模型,并采用子模型法优化计算,分析不同作业方式对应力锥电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电位、等电位和中间电位3种作业方式下,应力锥电场变化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中地电位和中间电位作业方式对应力锥电场分布的影响较小。通过优化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仿真计算和施工工艺,可提高电缆终端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红外成像仪和局部放电检测仪,实时监控施工过程,并通过专业培训保证施工质量,可显著提升高压电缆终端的绝缘性能和长期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终端 电场分布 应力锥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