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流变液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俊 官建国 袁润章 《国外建材科技》 1998年第2期52-54,共3页
电磁流变液既具有电流变性又具有磁流变性,是一类极有价值的智能材料。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电磁流变液及其理论模型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磁流变液 复合粒子 协同效应 智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O_2基电磁流变液的微粒质量分数对其性能、形貌的影响
2
作者 谭锁奎 宋晓平 +2 位作者 郭红燕 纪松 赵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4期73-76,共4页
研究不同微粒质量分数的电磁流变液的性能、形貌,分析性能与质量分数、剪切速率以及所加电、磁场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同成分电磁流变液在相同的外场作用下随质量分数的增加,其强度增加,最佳质量分数值为30%;在电、磁场作用下微粒的形... 研究不同微粒质量分数的电磁流变液的性能、形貌,分析性能与质量分数、剪切速率以及所加电、磁场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同成分电磁流变液在相同的外场作用下随质量分数的增加,其强度增加,最佳质量分数值为30%;在电、磁场作用下微粒的形貌随质量分数增加,微粒链逐渐变粗变多,随电磁场强度的增加其微粒链变粗变壮,并出现相互交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质量分数 电磁流变液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应用牵动电磁流变液研究
3
作者 周鲁卫 《国际学术动态》 1999年第6期51-54,共4页
第7届国际电流变液、磁悬浮液研讨会于1999年7月19~23日在美国夏威夷举行,来自12个国家的9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有80篇口头报告、45篇张贴报告进行交流。我国有12位学者与会。这次会议交流的论文摘要在会前几个月就已上网(www.physics.s... 第7届国际电流变液、磁悬浮液研讨会于1999年7月19~23日在美国夏威夷举行,来自12个国家的9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有80篇口头报告、45篇张贴报告进行交流。我国有12位学者与会。这次会议交流的论文摘要在会前几个月就已上网(www.physics.siu.ed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流变液 固体颗粒 剪切应力 抛光 减振器 磁场 材料研究 应用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O_2/SDBS电流变液的电磁流变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谭锁奎 宋晓平 +2 位作者 郭红燕 纪松 赵红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52-56,共5页
通过基于物理化学方法的多层包覆工艺在纳米镍微粒表面均匀地包覆了SDBS掺杂TiO2涂层,获得了纳米核壳结构Ni/TiO2/SDBS,研究了不同包覆层对电流变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镍核心的纳米核壳微粒的电流变性能规律,得到了镍核心纳米核壳微粒的... 通过基于物理化学方法的多层包覆工艺在纳米镍微粒表面均匀地包覆了SDBS掺杂TiO2涂层,获得了纳米核壳结构Ni/TiO2/SDBS,研究了不同包覆层对电流变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镍核心的纳米核壳微粒的电流变性能规律,得到了镍核心纳米核壳微粒的电流变体要经过表面改性和外层包覆来提高性能及稳定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核心 电磁流变液 纳米核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流变效应微磨头抛光加工电磁协同作用机理 被引量:5
5
作者 路家斌 阎秋生 +1 位作者 田虹 高伟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6,共7页
将磨料混入以Fe3O4为分散粒子的电磁流变液作为抛光液,在电磁场耦合作用下形成电磁流变效应微磨头对玻璃材料进行抛光加工试验,通过考察不同电磁场耦合条件下玻璃材料的去除量,揭示了电磁流变效应微磨头抛光规律,建立了分散粒子的力学模... 将磨料混入以Fe3O4为分散粒子的电磁流变液作为抛光液,在电磁场耦合作用下形成电磁流变效应微磨头对玻璃材料进行抛光加工试验,通过考察不同电磁场耦合条件下玻璃材料的去除量,揭示了电磁流变效应微磨头抛光规律,建立了分散粒子的力学模型,深入研究了电磁流变效应微磨头抛光的电磁协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励磁电压为5V、电场电压3kV时,电磁流变效应微磨头材料去除量达到电流变效应微磨头的1.74倍和磁流变效应微磨头的5.71倍,产生了显著的电磁流变协同效应;电磁流变液分散粒子所受的电场力、磁场力和洛伦兹力产生的自旋力偶的综合作用决定了电磁流变效应微磨头链串的稳定性及其加工性能,在适当的电场和磁场耦合状态下能获得良好的电磁流变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流变液 协同效应 微磨头 抛光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O2+Urea)纳米核壳颗粒电磁流变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谭锁奎 纪松 +3 位作者 赵红 杨建国 郭红燕 孟庆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2期59-62,共4页
通过sol-gel法制备出Ni颗粒表面均匀包覆尿素掺杂二氧化钛的纳米核壳颗粒Ni/(TiO2+Urea),研究尿素的加入对颗粒的电流变行为、磁流变行为及在电场、磁场同向耦合场作用下的电磁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的加入有效改善颗粒的电流... 通过sol-gel法制备出Ni颗粒表面均匀包覆尿素掺杂二氧化钛的纳米核壳颗粒Ni/(TiO2+Urea),研究尿素的加入对颗粒的电流变行为、磁流变行为及在电场、磁场同向耦合场作用下的电磁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的加入有效改善颗粒的电流变性能,剪切强度达到40 kPa(4 kV/mm直流电场),是无尿素时的10倍;尿素的加入对颗粒的磁流变性能无影响;然而尿素的加入有效改善了颗粒的电磁流变性能,在2 kV/mm直流电场与148 kA/m磁场的同向耦合场作用下,颗粒电磁流变液的剪切强度达到55 kPa,而无尿素的Ni/TiO2颗粒的电磁流变液的剪切强度仅为45 kPa。尿素中极性基团是提高电磁流变效应的主要因素。对颗粒在电磁耦合场作用下的颗粒形貌进行观察发现,在耦合场作用下,颗粒形成更加粗而致密的柱状结构,因此导致耦合场下电磁流变液强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流变液 纳米镍 核壳颗粒 极性分子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流变效应微磨头加工的电磁耦合协同作用机理实验 被引量:2
7
作者 路家斌 阎秋生 +1 位作者 潘继生 高伟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85-2491,共7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比较了锥形工具旋转和工作台旋转两种状态下的定点加工效果,实验研究了微磨头加工过程中的电磁耦合协同作用机理。在电磁耦合场中,固相粒子被极化形成电偶极子。当锥形工具旋转时,旋转的电偶极子由于洛伦兹力引起的自...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比较了锥形工具旋转和工作台旋转两种状态下的定点加工效果,实验研究了微磨头加工过程中的电磁耦合协同作用机理。在电磁耦合场中,固相粒子被极化形成电偶极子。当锥形工具旋转时,旋转的电偶极子由于洛伦兹力引起的自旋力偶的作用发生原位振动,对工件表面产生有规律的冲击,促进了材料去除,相对于工作台旋转模式其材料去除深度明显加大;但在电磁场较弱的微磨头外围,原位振动会对链串结构造成破坏,从而减小材料去除范围。电磁场耦合方式对电磁流变协同效应有很大影响,磁场励磁电压对材料去除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电场电压和旋转速度。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当锥形工具旋转且励磁电压较低(5V)时具有较好的电磁流变协同加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流变液 协同效应 微磨头加工 电磁耦合场 材料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流变智能半主动控制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永山 付伟庆 魏陆顺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年第8期1-6,共6页
针对电磁流变智能半主动控制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反应迅速、能耗小、控制效果良好等特点,及其在结构控制方面的应用前景,介绍电磁流变智能半主动控制系统及其有关的电磁流变液、控制器及技制算法、驱动器、传感器、电磁流变阻尼器等部... 针对电磁流变智能半主动控制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反应迅速、能耗小、控制效果良好等特点,及其在结构控制方面的应用前景,介绍电磁流变智能半主动控制系统及其有关的电磁流变液、控制器及技制算法、驱动器、传感器、电磁流变阻尼器等部分的功能、应用和发展状况,指出其在结构振动控制中进一步应用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流变液 控制算法 结构控制 电磁智能半主动控制系统 控制器 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纳米复合粒子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黄俊 官建国 袁润章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39,共5页
制备了酞菁镍(NiPc)-Fe3O4 纳米复合粒子,研究了其化学稳定性和磁性能。结果表明,NiPc在Fe3O4 纳米粒子表面形成了复合层,并且它们之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化学键。NiPc复合层可有效地保护Fe3O4 纳米粒... 制备了酞菁镍(NiPc)-Fe3O4 纳米复合粒子,研究了其化学稳定性和磁性能。结果表明,NiPc在Fe3O4 纳米粒子表面形成了复合层,并且它们之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化学键。NiPc复合层可有效地保护Fe3O4 纳米粒子不被空气氧化,显著提高了其抗氧化能力,并降低了其矫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镍 纳米复合粒子 抗氧化 电磁流变液 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勇 魏泳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1期105-109,共5页
简要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压电陶瓷、光纤和电磁流变液等几种智能材料的力学特性以及在土木工程结构中的一些应用及相关研究。指出了在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关键词 智能材料 土木工程 力学性能 形状记忆合金 压电陶瓷 光纤 电磁流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力学学会2008年国际、国内学术活动计划
11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力学学会 会议名称 电磁流变液 学术活动 力学教学 生物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力学学会2005年国际、国内学术活动计划
12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力学学会 电话 电信 电磁流变液 学术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力学学会2008年国际、国内学术活动计划
13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力学学会 学术活动 电磁流变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 for passive force/torque feedback 被引量:10
14
作者 戴金桥 宋爱国 王爱民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7年第1期70-74,共5页
The damper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dampering force/torque in response to a magnetic field. It consists of an upside cap and an underside cap with a rotor located between them, the magneto-rheol... The damper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dampering force/torque in response to a magnetic field. It consists of an upside cap and an underside cap with a rotor located between them, the magneto-rheological (MR) fluid is filled into the gaps between the rotor and the caps. When the viscosity of the MR fluid increas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agnetic field, the movement of the rotor will be resisted. The output torque is made up of the torque caused by the magnetic field, the torque caused by the plastic viscosity of the MR fluid, and the torque caused by the coulomb friction. The viscous torque can be calculated by a simple method and the frictional torque can be obtained by experiments. The torque dependent on the magnetic field is obtained by electromagnetic finite dement analysis. Experiments are done on the damper prototype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design is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ce/torque feedback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 electromagne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