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给药跨室壁氯化钾单相动作电位记录电极的研制
1
作者 刘福元 曾秋棠 +4 位作者 毛奕 李裕舒 曹林生 刘晓飞 毛晓波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研制局部给药跨室壁氯化钾单相动作电位(MAP)记录电极(KC lMAP电极),探讨模拟在体犬交感神经不均一的致心律失常机制。方法由5F动脉鞘管和0.2 mm的绝缘银丝,组构成3对MAP记录电极,鞘芯腔内注入含30%氯化钾琼脂糖凝胶即制成KC lMAP... 目的研制局部给药跨室壁氯化钾单相动作电位(MAP)记录电极(KC lMAP电极),探讨模拟在体犬交感神经不均一的致心律失常机制。方法由5F动脉鞘管和0.2 mm的绝缘银丝,组构成3对MAP记录电极,鞘芯腔内注入含30%氯化钾琼脂糖凝胶即制成KC lMAP电极。用自制的电极记录犬左室前壁跨室壁MAP,观察局部异丙肾上腺素对三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及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影响和心律失常的诱发情况。结果KC lMAP电极能稳定记录三层心肌MAP 120 m in以上,随时间的延长动作电位振幅逐渐降低但不影响复极特性的分析;局部给予异丙肾上腺素(10-5mg/m l)能显著降低中层心肌细胞的APD90(236.9±3.8 m s vs 226.3±3.0 m s)和TDR(35.7±4.8 m s vs 24.9±3.9 m s),中层心肌细胞易于诱发早期后除极及触发活动并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结论KC lMAP电极可理想地用于跨室壁心肌复极特性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降低正常犬的TDR,其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与后除极和触发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方法学 单相动作 氯化钾 复极离散度 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