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测井图像空白条带填充方法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建孟 赵建鹏 +1 位作者 赖富强 陈惠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2-537,共6页
电测井图像井眼覆盖率达不到100%,导致在电测井图像上出现空白条带。探讨了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和多点地质统计学Filtersim模拟方法原理,并以斯伦贝谢FMI仪器测得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上述2种方法对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进行了填... 电测井图像井眼覆盖率达不到100%,导致在电测井图像上出现空白条带。探讨了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和多点地质统计学Filtersim模拟方法原理,并以斯伦贝谢FMI仪器测得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上述2种方法对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进行了填充。填充后的图像弥补了未测井壁处的信息,提高了图像质量,有利于后续成像图像的处理以及地质现象(裂缝、孔洞、断层等)的识别。对这2种方法的填充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应用统计学理论,考虑了处理窗长内整幅图像的统计特征,处理效果较插值法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测井图像 反距离加权 多点地质统计学 成像质量 地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PSPNet的电成像测井裂缝自动识别
2
作者 申科 肖小玲 +1 位作者 张翔 林茂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91-2702,共12页
针对裂缝特征提取困难导致裂缝分割精度低、网络参数量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PSPNet(pyramid scene parseing network)网络用于自动识别电成像测井图像中的裂缝。首先将PSPNet中的骨干网络替换为优化的MobileNetV3网络,减少网... 针对裂缝特征提取困难导致裂缝分割精度低、网络参数量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PSPNet(pyramid scene parseing network)网络用于自动识别电成像测井图像中的裂缝。首先将PSPNet中的骨干网络替换为优化的MobileNetV3网络,减少网络参数量和计算量;其次,引入渐进特征金字塔(asymptotic feature pyramid network,AFPN),用于增加多尺度信息的交互,增强对细小裂缝的识别能力;接着,引入多深度卷积头转置注意力(multi-depthwise Conv head transposed attention,MDTA)进行全局特征的提取,提升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最后,采用Focal Loss和Dice Loss组合相加作为损失函数,以解决数据集类别占比不平衡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PSPNet网络对电成像测井裂缝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与PSPNet网络相比,mIoU(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提升了3.17%,mPA(mean pixel accuracy)提升了6.38%。此外,研究成果的参数量、计算量、权重分别比原模型减少94.3%、95.7%和93.8%。同时,开发了基于CIFLog的裂缝识别系统,该系统能够满足对电成像测井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Net 裂缝识别 成像测井图像 MobileNetV3 AF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完全路径形态学算法的电成像测井资料缝洞识别与参数评价研究
3
作者 丁娱娇 金凤鸣 +3 位作者 沈金松 孙帅 啜晓亚 李新耀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5年第2期247-259,共13页
基于电成像测井的电导率图像数据,用不完全路径形态学算法从成像测井电导率图像提取不同尺度和不同形态的裂缝和溶蚀孔洞,结合密度聚类算法与改进的Hough变换和正弦函数拟合,实现了裂缝和溶蚀孔洞的识别和缝洞孔隙度的定量评价。文中首... 基于电成像测井的电导率图像数据,用不完全路径形态学算法从成像测井电导率图像提取不同尺度和不同形态的裂缝和溶蚀孔洞,结合密度聚类算法与改进的Hough变换和正弦函数拟合,实现了裂缝和溶蚀孔洞的识别和缝洞孔隙度的定量评价。文中首先用图像处理中的快速行进(Fast Marching Method,FMM)对电成像测井电导率图像的空白带进行了插值、畸变区域修复与噪声压制,使之更完整地反映井壁裂缝与溶蚀孔洞的分布;其次,引入图像处理中的不完全路径形态学算法从电导率图像识别与标注和缝洞对应的电导率异常;再次,分析了如何优化密度聚类融合算法参数,将断续分布及不完整的缝洞组合成正确的缝洞分布,举例说明了不同参数的应用效果;还有,基于改进的Hough变换和正弦函数拟合方法对识别的裂缝与溶蚀孔洞进行拟合,提取裂缝参数,用图像矩和椭圆函数拟合提取溶蚀孔洞参数,并画出裂缝的倾向与倾角分布图。最后,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际测量的电导率成像数据验证了文中算法对自动提取缝洞参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路径形态算法 成像测井导率图像 裂缝与溶蚀孔洞 HOUGH变换 密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A算法的并行实现及其在测井电成像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乔娜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21期104-109,共6页
为解决形态分量分析算法(MCA)中Curvelet正反变换的大运算量造成MCA算法时效性较低的问题,在分析Curvelet正反变换算法原理及目前流行的并行架构的基础上,采用软硬件兼容性最强的OpenMP架构,针对基于USFFT的快速离散Curvelet变换算法,... 为解决形态分量分析算法(MCA)中Curvelet正反变换的大运算量造成MCA算法时效性较低的问题,在分析Curvelet正反变换算法原理及目前流行的并行架构的基础上,采用软硬件兼容性最强的OpenMP架构,针对基于USFFT的快速离散Curvelet变换算法,将四象限的串行运算,改进为多线程并行运算。在主频2.5 GHz,四核Intel酷睿处理器上,进行了20幅不同尺寸图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并行MCA算法在运算结果与串行MCA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其运算速度较串行MCA平均提升了3.85倍。Curvelet算法的并行化,提升了MCA的运算效率,使其满足现场测井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充填处理的时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测井图像 形态分量分析 CURVELET变换 OPEN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情况下全井周电成像图像修复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翔 张猛 +3 位作者 肖小玲 罗利 杨玉卿 崔维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8-153,共6页
在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处理中,图像修复的目的是得到全井周电成像图像。基于多点地质统计的图像修复方法考虑了处理窗长内整幅图像的统计信息,用这种方法修复均匀性较好的地层测井图像时,图像修复效果较好,但在修复空白区域较大、非均匀... 在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处理中,图像修复的目的是得到全井周电成像图像。基于多点地质统计的图像修复方法考虑了处理窗长内整幅图像的统计信息,用这种方法修复均匀性较好的地层测井图像时,图像修复效果较好,但在修复空白区域较大、非均匀性比较严重的复杂地层测井图像时,修复结果出现异常。提出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与插值相结合的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修复方法——一种混合图像修复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插值方法速度快的特点,初步快速修复电成像测井空白区域的图像,在空白区域利用其初步修复结果,在滤波域进行匹配,寻找模式匹配块,在非均匀性比较严重的空白区域利用初步修复结果,减少了该区域模式匹配的不确定性,比较容易寻找正确的模式,降低了出现异常模式的概率,使修复结果可靠。实测电成像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空白宽度较大、非均匀性较严重的复杂地层图像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测井图像 多点地质统计学 图像修复 非均匀性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形态分量分析算法研究电成像测井空白条带填充 被引量:10
6
作者 邢强 张晋言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55-559,共5页
分析了目前常用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填充方法 Filtersim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法,以边缘图像点邻域内的线性结构强度参数为填充顺序约束,取代Filtersim中的序贯模拟,有效保持了图像中的结构信息。探讨了基于信号稀疏表示的... 分析了目前常用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填充方法 Filtersim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法,以边缘图像点邻域内的线性结构强度参数为填充顺序约束,取代Filtersim中的序贯模拟,有效保持了图像中的结构信息。探讨了基于信号稀疏表示的形态分量分析(MCA)方法原理,通过比较分析Filtersim和MCA这2种方法的填充效果,认为MCA方法分别对图像结构信息和纹理信息进行分解和重构,填充效果比Filtersim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测井图像 空白条带填充 多点地质统计学 形态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插值法的全井周电成像图像修复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湃 《中国锰业》 2018年第6期182-186,共5页
电测井图像井眼覆盖率达不到100%,导致在电测井图像上出现空白带。探讨了传统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修复后的图像易出现台阶现象的原因。针对此原因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型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的图像修复技术。该方... 电测井图像井眼覆盖率达不到100%,导致在电测井图像上出现空白带。探讨了传统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修复后的图像易出现台阶现象的原因。针对此原因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型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的图像修复技术。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插值方法速度快的特点,又通过迭代插值较好的消除了台阶现象;并考虑到电测井图中地质体大多具有横向展布的特征,在对空白带插值过程中同时加上横向上的均值平滑方法,使得修复后的图像更具有视觉一致性。对比改进前后两种方法的修复效果,认为改进后的迭代型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的修复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后续成像图像的处理以及地质现象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测井图像 图像修复 反距离加权插值 台阶现象 迭代加权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f-adaptively inpainting gaps between electrical image pads according to the image fabric 被引量:3
8
作者 Zhang Zhao-hui Deng Jing +1 位作者 Chen Hua-yong Yu Hong-guo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0年第5期823-833,903,904,共13页
Images created from measurements made by wireline microresistivity imaging tools have longitudinal gaps when the well circumference exceeds the total width of the pad-mounted electrode arrays.The gap size depends on t... Images created from measurements made by wireline microresistivity imaging tools have longitudinal gaps when the well circumference exceeds the total width of the pad-mounted electrode arrays.The gap size depends on the tool design and borehole size,and the null data in these gaps negatively aff ect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reservoirs.Images with linear and texture features obtained from microresistivity image logs have distinct dual fabric features because of logging principles and various geological phenomena.Linear image features usually include phenomena such as fractures,bedding,and unconformities.Contrarily,texture-based image features usually indicate phenomena such as vugs and rock matrice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fabric-based binary image structure and guided by the practice of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an adaptive inpainting method for the blank gaps in microresistivity image logs is proposed.For images with linear features,a sinusoidal tracking inpainting algorithm based on an evaluation of the validity and continuity of pixel sets is used.Contrarily,the most similar target transplantation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exture-based images.The results obtained for measured electrical imaging data showed that the full borehole image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whether it was a linear structural image refl ecting fracture and bedding or texture-based image refl ecting the matrix and pore of rock,had substantially good inpainting quality with enhanced visual connectivity.The proposed method was eff ective for inpainting electrical image logs with large gaps and high angle fractures with high heterogeneity.Moreover,ladder and block artifacts were rare,and the inpainting marks were not obvious.In addition,detailed full borehole images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will provide an essential basis for interpreting geological phenomena and reservoir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image logging binary structure image inpainting self-adaptively fabric gui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通道和空间交叉注意力的裂缝识别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同乐 刘红岐 +4 位作者 廖海博 吴涛 陈东 刘伟 石晶穗萃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736,共10页
针对现有的油气藏裂缝检测方法普遍存在信息采用单一、裂缝检测精度低、检测速度慢以及应用人工智能方法又存在缺乏训练样本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FCN语义分割模型用于裂缝提取,并构建了测井图像裂缝识别数据集.首先,针对FMI... 针对现有的油气藏裂缝检测方法普遍存在信息采用单一、裂缝检测精度低、检测速度慢以及应用人工智能方法又存在缺乏训练样本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FCN语义分割模型用于裂缝提取,并构建了测井图像裂缝识别数据集.首先,针对FMI裂缝识别提出空间交叉注意力,并将融合通道和空间交叉注意力模块引入FCN语义分割模型的下采样过程中,增强语义信息获取.其次,将改进模型的骨干网络设置为ResNet-50并利用膨胀卷积增大感受野,增强上下文信息,提高裂缝识别的准确率.最后,构建了包含2016张FMI测井图像数据集,采用一种超像素分割方法来辅助人工标注裂缝特征.将改进后的模型与其他经典语义分割模型相比,改进模型在构建的FMI测井图像裂缝识别数据集上可以取得更低的损失,更高的精度,且交并比达到了74.61%.此外,通过消融实验再次证明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够准确地提取出测井图像的裂缝信息,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识别 通道注意力 空间交叉注意力 成像测井图像 超像素分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