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的油纸绝缘时域电导模型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利军 王林 +3 位作者 李先浪 吴广宁 刘君 李延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33-1438,共6页
时域介质响应法是一种评估变压器绝缘状态的新方法,然而目前尚无公认的时域特征量能很好地表征油纸绝缘的极化特性。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提出了新的时域介质响应法的特征量—极化电导率,并建立了时域电导模型。搭建了用来测试油纸绝... 时域介质响应法是一种评估变压器绝缘状态的新方法,然而目前尚无公认的时域特征量能很好地表征油纸绝缘的极化特性。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提出了新的时域介质响应法的特征量—极化电导率,并建立了时域电导模型。搭建了用来测试油纸绝缘极化电导率的实验平台,测试了不同温度下油纸绝缘的极化电导率,并计算了油浸纸的极化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油隙作为油纸绝缘极化特性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测试分析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极化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充电时间一定时,极化电导率对数与温度倒数成线性关系。极化电导率能很好地表征油纸绝缘的极化特性,与频域响应法特征量—复介电常数的关系明确,为评估油纸绝缘状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电导 时域电导模型 极化/去极化电流 温度 油隙 油纸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效应的等效平板电导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向阳 赵晓鹏 郑长卿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32-236,共5页
建立了计算两个轻微接触半球在非极性液体中吸引力的等效平板电导模型,把每个半球等效为有一定厚度的平板,给出了等效平板厚度的表达式,从而简化了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计算方法。文中用等放平板厚度的概念讨论了各物理量对吸引力的... 建立了计算两个轻微接触半球在非极性液体中吸引力的等效平板电导模型,把每个半球等效为有一定厚度的平板,给出了等效平板厚度的表达式,从而简化了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计算方法。文中用等放平板厚度的概念讨论了各物理量对吸引力的影响。最后预测了电流变液的准静态屈服应力和实测值是符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体 电导模型 等效厚度 电流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界面效应的金属-绝缘体复合材料的电导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庆忠 杨渭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45,共3页
建立了含界面层的金属 -绝缘体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导模型。导出考虑“界面层”的金属 -绝缘体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导率的普适计算公式。并且考虑到金属粒子之间的相互影响 ,从二元无规混合物的两种拓扑结构出发 ,用自洽的方法修正了该公式。... 建立了含界面层的金属 -绝缘体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导模型。导出考虑“界面层”的金属 -绝缘体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导率的普适计算公式。并且考虑到金属粒子之间的相互影响 ,从二元无规混合物的两种拓扑结构出发 ,用自洽的方法修正了该公式。本文作者用该模型分析了银 -酚醛塑料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导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界面效应 金属 绝缘体 电导模型 酚醛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电流式磁声成像的电导率模型构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顺起 殷涛 +2 位作者 马任 欧德平 刘志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1-806,共6页
基于磁声耦合效应的电导率成像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组织功能成像技术,本课题旨在对注入电流式磁声成像方法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以金属圆环作为成像目标,将其置于稳恒磁场中,并对其加载微秒级正弦脉冲激励,对磁声耦合作用下产生的声振动进... 基于磁声耦合效应的电导率成像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组织功能成像技术,本课题旨在对注入电流式磁声成像方法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以金属圆环作为成像目标,将其置于稳恒磁场中,并对其加载微秒级正弦脉冲激励,对磁声耦合作用下产生的声振动进行检测和分析。借助有限元方法对磁声正问题进行仿真,同时建立注入电流式磁声耦合成像实验装置,对电导率模型产生的声信号进行检测,并利用所检测到的声信号直接重建模型的电导率边界图像。仿真结果表明,声源的平面分布能够体现成像目标电导率的边界。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重建图像分辨率达到cm量级。所进行的研究证明,注入式磁声耦合成像可反映被成像模型的电导率分布特征,为该方法用于复杂电导率分布组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成像 注入式 磁声耦合效应 电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泥质砂岩双水电导率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于宝 宋延杰 +2 位作者 孔顺国 何英伟 张志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97,105,共4页
基于层状泥质和分散泥质砂岩并联导电,采用双水电导率模型来描述分散泥质砂岩导电规律,建立了混合泥质砂岩双水电导率模型.通过对模型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泥质分布形式对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影响很大;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胶结指数和... 基于层状泥质和分散泥质砂岩并联导电,采用双水电导率模型来描述分散泥质砂岩导电规律,建立了混合泥质砂岩双水电导率模型.通过对模型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泥质分布形式对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影响很大;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胶结指数和因数b也会对模型计算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将16块人造岩心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合泥质砂岩双水电导率模型适用于纯砂岩、层状泥质砂岩、分散泥质砂岩和混合泥质砂岩储层解释,是一个通用电导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砂岩 层状泥质 分散泥质 人造岩样 并联导电 双水 通用电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泥质砂岩通用双电层电导率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邢丽波 徐广田 +1 位作者 陈玉林 梁江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基于层状泥质和分散泥质砂岩并联导电的观点,分散泥质砂岩的导电可采用VSAfanasyev等人提出的双电层电导率模型进行描述,从而建立考虑分散和层状泥质同时存在的混合泥质砂岩通用双电层电导率模型,该模型是关于含水饱和度的隐函数方程。... 基于层状泥质和分散泥质砂岩并联导电的观点,分散泥质砂岩的导电可采用VSAfanasyev等人提出的双电层电导率模型进行描述,从而建立考虑分散和层状泥质同时存在的混合泥质砂岩通用双电层电导率模型,该模型是关于含水饱和度的隐函数方程。利用该模型对海拉尔盆地高泥地区的苏1、苏3井进行处理,并将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试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复杂泥质砂岩地层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砂岩 层状泥质 双电层理论 电导模型 牛顿和二分混合迭代算法 高泥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堤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及S-B电导率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耿生臣 耿斌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77-379,共3页
对曲堤油田沙河街组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 ,认为主要成因是粘土的附加导电性和粘土吸附水和自由水之间的离子交换的影响 ;利用 S- B电导率模型对该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含水饱和度进行了解释处理 。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形成机理 S-B电导模型 含水饱和度 含油饱和度 曲堤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泥质砂岩双电层电导率理论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宋延杰 郑羽 姜立捷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7-202,共6页
基于层状泥质与分散泥质砂岩并联导电理论,以及悬浮于电解液中三维周期排列带电球体导电理论,建立了分散泥质和层状泥质同时存在的混合泥质砂岩通用双电层电导率理论模型。分析了模型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随总含水饱和度的增大,分散粘... 基于层状泥质与分散泥质砂岩并联导电理论,以及悬浮于电解液中三维周期排列带电球体导电理论,建立了分散泥质和层状泥质同时存在的混合泥质砂岩通用双电层电导率理论模型。分析了模型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随总含水饱和度的增大,分散粘土阳离子交换容量、胶结指数对混合泥质砂岩电导率与总含水饱和度关系曲线的影响增大;而饱和度指数对混合泥质砂岩电导率与总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的影响在总含水饱和度较大时随总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2组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和1组混合泥质砂岩岩样实验测量数据计算,表明该模型既适用于分散泥质砂岩地层解释,又适用于层状泥质砂岩地层解释,同时还适用于含有分散泥质和层状泥质的混合泥质砂岩地层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电实验 泥质砂岩 分散泥质 层状泥质 并联导电 带电球体导电理论 电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导率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刘金世 薛庆忠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基于Maxwell理论和平均极化理论,建立了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导率模型。有效电导率描述为各组成成分的体积、形状和颗粒尺寸的函数。利用该模型,讨论了渗流阈值与导电颗粒的大小及轴长比的关系,得到了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有效电... 基于Maxwell理论和平均极化理论,建立了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导率模型。有效电导率描述为各组成成分的体积、形状和颗粒尺寸的函数。利用该模型,讨论了渗流阈值与导电颗粒的大小及轴长比的关系,得到了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导率随导电颗粒轴长比和半径变化的规律。用该模型计算了碳纤维聚脂树脂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导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电导 高分子复合材料 电导模型 渗流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泥质砂岩双电层电导率模型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延杰 石颖 唐晓敏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88-492,共5页
从分析泥质砂岩双电层导电机理出发,考察了W-S、D-W、S-B这3种泥质砂岩双电层电导率模型在理论上的优缺点,得出了S-B模型在理论上最完善、D-W模型较完善的结论。利用3组饱和不同矿化度地层水的泥质砂岩岩心电导率测量值和1组岩样的饱和... 从分析泥质砂岩双电层导电机理出发,考察了W-S、D-W、S-B这3种泥质砂岩双电层电导率模型在理论上的优缺点,得出了S-B模型在理论上最完善、D-W模型较完善的结论。利用3组饱和不同矿化度地层水的泥质砂岩岩心电导率测量值和1组岩样的饱和度测量值,对W-S、D-W、S-B这3种电导率模型的精度进行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S-B模型的精度较高,D-W模型和W-SI模型的精度次之,W-SⅡ模型的精度最差。通过理论和实验比较,得出S-B模型是最好的模型。此外,还考察了m、n变化对3种模型应用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m=n时,模型间是存在差别的;当固定n而调整m时,各种模型的应用效果及变化趋势相近;当固定m而调整n时,各种模型的应用效果及变化趋势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砂岩 电导模型 双电层 理论分析 实验分析 精度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砂岩电导率模型的分析及对比 被引量:11
11
作者 沈金松 苏本玉 +1 位作者 王智茹 于茜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85-393,共9页
通过对Hanai-Bruggeman电导率模型(H-B模型)与Archie公式、Waxman-Smith模型(W-S模型)和双水模型的电导率响应的对比分析,明确了Archie公式、Waxman-Smith模型的适用条件,总结了H-B电导率模型在高、低矿化度条件下的电导率响应特征。导... 通过对Hanai-Bruggeman电导率模型(H-B模型)与Archie公式、Waxman-Smith模型(W-S模型)和双水模型的电导率响应的对比分析,明确了Archie公式、Waxman-Smith模型的适用条件,总结了H-B电导率模型在高、低矿化度条件下的电导率响应特征。导出了与电测井数据相关的泥质砂岩储层电导率-饱和度响应方程。通过对H-B电导率模型的近似分析知道,在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和高矿化度条件下,H-B电导率模型可以退化为Archie型关系。对H-B模型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适当简化与近似,导出了含油气泥质砂岩储层的电导率响应关系和利用测井数据计算含水饱和度的实用公式。分析得到,若测得岩石的电阻率和孔隙流体的电导率,通过二元混合模型和H-B电导率模型可以估算骨架的电导率,这为泥质砂岩附加导电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Hanai—Bruggeman模型 电导率-饱和度模型 泥质砂岩储层 电导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点检测方法的应用——基于电导渗滤模型的微乳液类型的区分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志宇 包雨霏 +1 位作者 鲁红升 郭斐 《山东化工》 CAS 2011年第12期39-42,47,共5页
在电导渗滤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检测突变点的数学方法,结合软件编程制作小的程序模块,以快速准确地找到电导率的突变点,从而替代传统的目测读取电导率曲线突变点的方法来确定微乳液体系的W/O区域。对比了四种常用的检测突变点的数学方... 在电导渗滤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检测突变点的数学方法,结合软件编程制作小的程序模块,以快速准确地找到电导率的突变点,从而替代传统的目测读取电导率曲线突变点的方法来确定微乳液体系的W/O区域。对比了四种常用的检测突变点的数学方法:滑动t法、Cramer法、Yamamoto法和Mann-Kendall法,证明采用滑动t法作为数学模型来确定微乳液体系的W/O区域效果是最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微乳酸 电导渗滤模型 突变点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饱和多孔介质电导率模型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松林 汪魁 赵明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15597-15602,共6页
多孔介质具有复杂的内部孔隙结构,其固体基质的组成成分、内部孔隙的几何形状及其赋存于内部孔隙的液体成分都对多孔介质的电导率有较大影响,因此很难对其导电特性进行准确表征。多孔介质内部孔隙的不规则性表现出极强的分形特性,其分... 多孔介质具有复杂的内部孔隙结构,其固体基质的组成成分、内部孔隙的几何形状及其赋存于内部孔隙的液体成分都对多孔介质的电导率有较大影响,因此很难对其导电特性进行准确表征。多孔介质内部孔隙的不规则性表现出极强的分形特性,其分形维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多孔介质的内部微观结构特征,且分形几何理论已经被用于多孔介质输运特性的研究中。为进一步丰富多孔介质电导率模型,促进对微观物理结构如何影响其宏观电导性的理解,基于分形理论,以多孔介质微结构参数(孔隙度、孔隙分形维数和曲率分形维数)为基础,建立了多孔介质的电导率模型。以现有试验数据为基础,对推导电导率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该电导率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多孔介质 电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电导率模型参数多样性导致的脉冲电场消融预测的不确定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庄杰 韩瑞 +1 位作者 季振宇 石富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36-243,共8页
脉冲电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PFA)以其非热、消融边界清晰等优势成为肿瘤和组织消融的关注重点.然而,组织生物物理特性和脉冲参数的多样性导致PFA效果难以预测.本研究考虑PFA消融阈值和两个常用电导率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评估... 脉冲电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PFA)以其非热、消融边界清晰等优势成为肿瘤和组织消融的关注重点.然而,组织生物物理特性和脉冲参数的多样性导致PFA效果难以预测.本研究考虑PFA消融阈值和两个常用电导率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评估其对消融深度的影响.从模型复杂度、参数敏感度分布、模型鲁棒性给出了模型选择的指标.结果表明单因素决定的模型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消融阈值和组织初始电导率依次是影响消融深度评估的两个最敏感参数.该策略可用于多种数学物理和仿真模型,以增强模型可信度和简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模型 参数敏感度 电穿孔 脉冲电场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含水层渗流系统电导示踪模型
15
作者 柴栋 方广涛 +3 位作者 邱春雄 董海洲 张利民 张博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5,共6页
在利用钻孔测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时,如遇到多含水层情况,需使用栓塞系统对各含水层进行隔离探测,由于现场操作较为不便且钻孔条件要求高,故提出多含水层渗流系统电导示踪模型。在不使用栓塞系统的情况下,考虑含水层涌水或吸水等不同情... 在利用钻孔测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时,如遇到多含水层情况,需使用栓塞系统对各含水层进行隔离探测,由于现场操作较为不便且钻孔条件要求高,故提出多含水层渗流系统电导示踪模型。在不使用栓塞系统的情况下,考虑含水层涌水或吸水等不同情况,通过测定抽水条件下各含水层的电导率,建立多含水层渗流系统电导示踪模型确定含水层渗透性参数。当钻孔中只存在涌水层时,直接利用电导率曲线面积与溶质质量的比例关系求解出流量;当钻孔中同时出现涌水层和吸水层时,根据溶质质量曲线的斜率可较准确地确定吸水层的位置,再由斜率的变化计算出含水层的流量。基于某工程实例采取3种方法求解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静水头、渗流速度、导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电导示踪模型计算结果与同位素示踪测试及注水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且电导示踪模型方法现场操作更为简便,可极大地提高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示踪模型 渗流 多含水层 垂向流 电导率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孔隙模型的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电阻率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玉凤 吴能友 +1 位作者 梁德青 胡榕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134,共7页
电阻率法是确定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饱和度的重要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有效研究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特性,但过去构建的孔隙模型由于约束条件较少,而与实际的孔隙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基于自然界沉积物具有自相似特... 电阻率法是确定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饱和度的重要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有效研究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特性,但过去构建的孔隙模型由于约束条件较少,而与实际的孔隙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基于自然界沉积物具有自相似特征,选定地毯总边长为3和颗粒边长为1的谢尔宾斯基地毯作为沉积物的分形孔隙模型,根据等效电阻网络模式建立了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导模型,并利用上述模型分析了孔隙度、孔隙水电导率、沉积物骨架电导率等因素对含水合物沉积物电阻率与水合物饱和度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可以表示为孔隙度、面积比、微观结构尺寸、孔隙水电导度、沉积物骨架电导率及经验参数的函数;(2)孔隙水电导率和孔隙度的减小都会导致沉积物电阻率的增大;(3)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4)在高水合物饱和度范围内,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随沉积物颗粒骨架电导率的增大而明显减小。结论认为:在一定的水合物饱和度范围内,该分形孔隙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测井数据都能较好地吻合,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沉积物 电阻率 分形模型 电导模型 水合物饱和度 电阻率增大指数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效应:机理及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庆 赵斌元 胡克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2,70,共3页
电流变现象发现至今已有50多年。在足够大的外加电场作用下,电流变液的电流变行为发生快速、可逆的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电流变现象,介绍了几种电流变机理。每一种机理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关键词 电流变效应 双电层极化模型 介电极化模型 电流变流体 电流变机理 电流变模型 成纤化模型 电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亚微米CMOS器件建模与BSIM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志坚 郑学仁 +1 位作者 姚若河 李斌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4年第6期44-48,共5页
介绍了深亚微米CMOS器件基于电荷模型、基于表面势模型和基于电导模型的建模方法及其优缺点,并以BSIM系列模型为例,讨论了BSIM系列模型特点及半导体工艺发展对CMOS器件建模方法的影响。
关键词 深亚微米 CMOS BSIM 电荷模型 表面势模型 电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制备、优化广藿香挥发油微乳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文嘉 黄益穗 刘灼波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8期30-34,52,共6页
目的:探讨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的可靠性,并使用该方法确定O/W型微乳成型临界点,制备及优化广藿香挥发油微乳。方法:比较目测法和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确定O/W型微乳成型临界点的精确性;伪三元相图筛选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 目的:探讨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的可靠性,并使用该方法确定O/W型微乳成型临界点,制备及优化广藿香挥发油微乳。方法:比较目测法和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确定O/W型微乳成型临界点的精确性;伪三元相图筛选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Km值;以微乳的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PDI)作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广藿香挥发油微乳的配制条件;优化后的微乳分别遮光、不遮光、高速离心等方法考察其稳定性。结果: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确定的O/W型微乳成型临界点更为精确;伪三元相图筛选出的微乳处方为m广藿香挥发油/mIPM=(1:1)、TW80、PEG400;响应面法筛选出的最优处方为:广藿香挥发油为10.07%,IPM为10.07%,TW80为60.43%,PEG400为19.43%,Km值为3.11,搅拌速率为622 r/min,该工艺下制得的微乳的平均粒径为(17.68±0.47)nm、PDI为(0.074±0.003);优化后的微乳稳定性较好。结论: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确定的O/W型微乳成型临界点精确性高,使用该方法筛选、优化微乳后,获得的广藿香挥发油微乳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挥发油 电导率-含水量曲线法 目测法 渗滤电导模型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ns光电导开关及其击穿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红 屈光辉 +4 位作者 王馨梅 田立强 刘峥 徐鸣 施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3,共5页
对GaAs光电导开关的电极进行刻蚀处理,可极大地分散电极处的电场强度,有效避免局部电场的过于集中,从而增大开关的耐压和通流能力,为有效应用这一技术,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了不同角度刻蚀方案对电极处电场分布的影响,研制了32 kV、峰... 对GaAs光电导开关的电极进行刻蚀处理,可极大地分散电极处的电场强度,有效避免局部电场的过于集中,从而增大开关的耐压和通流能力,为有效应用这一技术,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了不同角度刻蚀方案对电极处电场分布的影响,研制了32 kV、峰值电流3.7 kA的高压纳秒GaAs光电导开关。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光电导开关在强场下的击穿机理,指出开关击穿主要由开关体负阻效应在开关阳极产生的空间电荷累积所导致的开关阳极电场剧增引起的;同时,基于转移电子效应对开关击穿电压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 电导开关 击穿 脉冲功率 转移电子效应 陷阱填充电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