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胃镜病理活检在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鲁连波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0期84-86,89,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镜病理活检在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医院就诊的120例拟行手术切除伴Hp感染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均行电子胃镜病理活检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 目的探讨电子镜病理活检在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医院就诊的120例拟行手术切除伴Hp感染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均行电子胃镜病理活检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诊断一致性分析,并比较两种拟行手术切除检查方法对疾病不同病理类型、内镜分型、直径和分化程度的检出率。结果疑似伴Hp感染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中,手术病理检查确诊86例,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电子胃镜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诊断结果高度一致(Kappa=0.898,P=0.000);两种诊断方式对低级别样瘤变、高级别样瘤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检查对浅表型病变、直径>2 cm病变和中高分化病变的检出率高于电子胃镜病理活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胃镜病理活检与手术病理检查准确诊断伴Hp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具有一致性,但在鉴别疾病分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方面要特别注意,需结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 电子胃镜病理活检 诊断效能 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任凡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0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电子胃镜活检病理对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参照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统计分析电子胃镜活检病理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40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 目的分析电子胃镜活检病理对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参照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统计分析电子胃镜活检病理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40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实施病理活检,结果显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12.5%),均为肿瘤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5例(87.5%)。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癌35例,电子胃镜病理诊断为胃癌36例,发生1例误诊,诊断符合率为97.50%(39/40)。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电子胃镜活检病理对胃癌患者中高分化符合率低于低分化、肿瘤≤2 cm符合率低于>2 cm、内镜分型Ⅱ型符合率低于Ⅰ、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实施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可达到满意的诊断效果,但在鉴别分型、肿瘤大小、高分化方面要特别注意,需结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发生误诊,以尽早实施治疗,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或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 幽门螺杆菌 电子胃镜病理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