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扫描电镜中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研究钢中复合夹杂物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寿禄 李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7-457,共1页
关键词 复合夹杂物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 金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成像技术在图书馆应用
2
作者 李明明 《文献工作研究》 1989年第5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图书馆 电子成像技术 光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领域中的电子成像技术
3
作者 Krsl.,M. 何永庆 《电影技术》 1991年第8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电影 电子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冠脉微循环障碍中的诊断性能研究
4
作者 贾硕 程功 +4 位作者 关蕾 冯盼盼 许百灵 方伟 张骥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2-1127,共6页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的患者仍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的原因可能与合并冠脉微循环障碍(CMD)有关,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SPECT)作为可定量检测CMD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一项无创检测手段,在此类人群中的诊断性...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的患者仍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的原因可能与合并冠脉微循环障碍(CMD)有关,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SPECT)作为可定量检测CMD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一项无创检测手段,在此类人群中的诊断性能研究较少。目的评估使用升级采集技术及新的心肌血流定量分析软件后的SPECT在PCI后合并CMD患者的诊断性能。方法纳入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因冠心病行PCI后仍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的住院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通过温度/压力导丝测算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筛选出FFR>0.8且术后无心外膜下血管梗阻性狭窄的患者共20例,共60条血管纳入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IMR与CFR的相关性。以IMR为金标准,绘制CFR诊断CM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20例CMD患者纳入研究,男15例,女5例,患者平均年龄(64.2±9.3)岁。纳入的60条血管中有21条为左前降支,17条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22条为右冠状动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R与CFR呈负相关(r=-0.526,P<0.001)。CFR诊断CMD的AUC为0.840(95%CI=0.716~0.964),截断值为1.985。结论SPECT在PCI后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使用升级采集技术及新的心肌血流定量分析软件后的SPECT可作为诊断PCI后无心外膜下血管梗阻性狭窄患者是否存在CMD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微循环障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临床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电子显微成像技术在肝癌细胞超微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郭建胜 张兴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9-486,共8页
体电子显微成像技术(volume electron microscopy)可以在更大三维空间中对样品进行纳米分辨率三维结构分析,获取样品内部结构的三维模型和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体积比例等信息,更加全面地反映样品的超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本文利用基... 体电子显微成像技术(volume electron microscopy)可以在更大三维空间中对样品进行纳米分辨率三维结构分析,获取样品内部结构的三维模型和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体积比例等信息,更加全面地反映样品的超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本文利用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的体电子显微成像技术对人源肝癌细胞的三维超微结构进行分析,获得了多种细胞器包括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 电子显微成像技术 人源肝癌细胞 三维重构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在两种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茵茵 蒋中鸣 +2 位作者 李红梅 贾旭东 张勤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16-419,共4页
本文通过使用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分别对纳米金样品和纳米囊泡药物两种材料进行多角度成像研究,发现纳米金样品为圆盘状,并没有棒状结构,同时还测量了纳米金盘的厚度。纳米囊泡拟包含药物为膜状结构而非针状或棒状。多角度成像排除了二维... 本文通过使用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分别对纳米金样品和纳米囊泡药物两种材料进行多角度成像研究,发现纳米金样品为圆盘状,并没有棒状结构,同时还测量了纳米金盘的厚度。纳米囊泡拟包含药物为膜状结构而非针状或棒状。多角度成像排除了二维电镜图片的假象,显示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在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断层成像技术 纳米金样品 纳米囊泡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引导下的放射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鹤皋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12期1097-1098,共2页
分子影像是指生物影像和功能影像,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影像技术。它与传统的解剖影像学不同,能清楚地显示肿瘤和正常组织的不同生物学途径和生理学特征。因此,分子影像学是一种能够看到分子靶点、信号传递途径和细胞表型空间分布的医学影... 分子影像是指生物影像和功能影像,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影像技术。它与传统的解剖影像学不同,能清楚地显示肿瘤和正常组织的不同生物学途径和生理学特征。因此,分子影像学是一种能够看到分子靶点、信号传递途径和细胞表型空间分布的医学影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 放射治疗 分子影像学 引导 信号传递途径 生理学特征 生物学途径 医学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在喉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葛冬莹 覃启才 +3 位作者 韦福依 姚志源 农丰靖 杨秋云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1期134-136,共3页
目的讨论电子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耳鼻喉科诊断为"喉部肿物性质待查"患者62例,将患者采用电子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对病灶部位进行复查,根据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的特征性表现对喉部肿物进行性质判断,... 目的讨论电子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耳鼻喉科诊断为"喉部肿物性质待查"患者62例,将患者采用电子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对病灶部位进行复查,根据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的特征性表现对喉部肿物进行性质判断,并将所有肿物行病理检查(诊断的金标准),对比分析2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62例患者中良性病变患者36例,恶性病变患者26例,共检出病灶数目67个,其中恶性病灶为28个,良性病灶39个。电子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的灵敏度为92.9%(26/28),特异度为74.4%(29/39),诊断符合率为82.1%(55/67)。结论电子喉镜下窄带成像技术有利于喉癌早期诊断,且其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率较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电子喉镜窄带成像技术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空间应用
9
作者 郑伟波 《红外》 CAS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显微成像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本课题针对空间生物实验而研制的适合空间应用的显微观测装置,主要由显微放大系统、CCD摄像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大容量图像存储系统、自动调焦系统和地面实时检测系统组成。本文将就国内外发... 显微成像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本课题针对空间生物实验而研制的适合空间应用的显微观测装置,主要由显微放大系统、CCD摄像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大容量图像存储系统、自动调焦系统和地面实时检测系统组成。本文将就国内外发展现状、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成像 图像处理 自动调焦 图像存储 电子光学显微成像技术 空间应用 空间生物科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级电子断层成像技术进展及应用
10
作者 郑兴宇 吴起楷 +1 位作者 常人杰 杨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514,共10页
基于电子显微学的原子级三维重构技术对揭示材料的微观结构,加深材料结构和性能关系的理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原子级电子断层成像技术(atomic electron tomography,AET)作为当前最先进的三维重构技术之一,已先后成功表征了纳米颗粒中... 基于电子显微学的原子级三维重构技术对揭示材料的微观结构,加深材料结构和性能关系的理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原子级电子断层成像技术(atomic electron tomography,AET)作为当前最先进的三维重构技术之一,已先后成功表征了纳米颗粒中原子位置、晶体缺陷、早期形核过程中原子的动态变化及非晶态固体的三维原子结构。本文综述了AET的流程及应用的突破,以期望读者了解AET的基本原理流程和应用,并探讨未来AET在解决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基础问题的前景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构 原子级电子断层成像技术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层析成像技术的新用途
11
《传感器世界》 2003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电子发射层析成像技术 PET 医学临床影像 诊断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时空影像关联技术在胎心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彧 齐禹 张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1-787,共7页
【目的】比较电子时空影像关联(eSTIC)技术与常规时空影像关联(STIC)技术在显示胎儿心的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的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胎心超声检查的180名孕妇。由一名经过培训的超声医生分别使用STIC与eS... 【目的】比较电子时空影像关联(eSTIC)技术与常规时空影像关联(STIC)技术在显示胎儿心的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的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胎心超声检查的180名孕妇。由一名经过培训的超声医生分别使用STIC与eSTIC技术获取入组胎儿心的容积数据并存储。由另两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对获取的容积数据进行线下分析,比较两种容积数据对正常心结构的显示率。【结果】eSTIC技术对胎儿四腔心切面(93.33%vs.78.33%)、左室流出道切面(87.22%vs.75.56%)、右室流出道切面(78.89%vs.66.11%)、三血管-气管切面(84.44%vs.70.56%)、主动脉弓切面(72.78%vs.60.00%)、动脉导管弓切面(81.11%vs.63.33%)、室间隔三维重建切面(81.67%vs.60.56%)、房室环重建切面(68.33%vs.51.11%)的显示率及心内各结构平均显示率(80.97%vs.65.69%)均明显高于STIC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eSTIC技术获取的容积数据比STIC能提供更清晰的结构信息。eSTIC技术可以作为二维扫查的有效补充,提供二维难以直接显示的心结构,辅助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空间时间相关成像技术 产前诊断 胎儿心脏 容积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厚度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多电子闸门C扫成像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婷 刘奎 +1 位作者 周辉 于光 《无损检测》 2013年第7期16-18,共3页
针对复合材料制件里常见的变厚度层压板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电子闸门的脉冲回波法超声C扫成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变厚度层压板最厚区域的上下表面回波之间设置多个首尾相连的闸门分别采集信号成像,形成若干副C扫图像,通过分析这些... 针对复合材料制件里常见的变厚度层压板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电子闸门的脉冲回波法超声C扫成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变厚度层压板最厚区域的上下表面回波之间设置多个首尾相连的闸门分别采集信号成像,形成若干副C扫图像,通过分析这些图像的组合得到试件各个区域的内部缺陷信息,从而解决脉冲回波法检测中变厚度层压板底波位置变动的问题。通过对含人工缺陷变厚度层压板的超声检测,验证了上述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变厚度层压板 电子闸门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电子显微学前沿
14
作者 张艳 陈曦 +4 位作者 李喜霞 李琳琳 陈联万 韩华 孙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0-2455,共26页
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完整细胞、组织乃至整个机体进行高分辨三维结构解析研究成为可能,这些可进行大尺度生物样品三维结构研究的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统称为体电子显微学技术(volume electron microscopy,vEM)。近年来,v EM在... 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完整细胞、组织乃至整个机体进行高分辨三维结构解析研究成为可能,这些可进行大尺度生物样品三维结构研究的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统称为体电子显微学技术(volume electron microscopy,vEM)。近年来,v EM在研究尺度、分辨率、吞吐量和易用性等方面发展迅速,在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呈爆炸式增长,该技术因此被《自然》(Nature)评为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七项前沿技术之一。然而,vEM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国内起步较晚,亟待进一步推广。本综述涵盖了vEM的发展历程、技术分类、样品制备、数据收集、图像处理等全方位的内容,便于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去了解、学习、应用和进一步发展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显微学成像技术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样品制备 图像处理 跨尺度 深度学习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电子显微表征下的出射波重构技术
15
作者 施鸿晟 于奕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758,共11页
原子级分辨率的成像表征对探究材料结构与性质间的联系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像差校正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可以实现亚埃尺度分辨率的图像表征,但电子束辐照敏感材料受限于... 原子级分辨率的成像表征对探究材料结构与性质间的联系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像差校正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可以实现亚埃尺度分辨率的图像表征,但电子束辐照敏感材料受限于辐照引起的结构损伤,无法用常规辐照剂量进行HRTEM成像表征。将出射波重构(exit wave reconstruction,EWR)技术应用于辐照敏感材料,一方面可以解决HRTEM图像中衬度反转的问题并提高图像分辨率至信息极限;另一方面,通过算法实现对信息的充分利用,适合于从低剂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采用低剂量EWR技术可以实现电子束敏感材料的原子级分辨率图像,为研究电子束辐照敏感材料提供更多可能性,也使针对出射波重构技术的研究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与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射波重构 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技术 低剂量显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高时空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峰 张兴 +9 位作者 理玉龙 陈伯伦 陈忠靖 徐涛 刘欣城 赵航 任宽 杨家敏 江少恩 张保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31,共16页
对国内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领域高时空分辨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针对热斑诊断时间分辨优于10 ps、空间分辨优于10μm、能区10~30 keV的需求,从光学、X射线、核诊断和计算成像几个角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最新的进展。... 对国内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领域高时空分辨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针对热斑诊断时间分辨优于10 ps、空间分辨优于10μm、能区10~30 keV的需求,从光学、X射线、核诊断和计算成像几个角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最新的进展。光学领域主要介绍基于泵浦探测技术的全光扫描和全光分幅技术。全光扫描技术的时间分辨可以达到200 fs,全光分幅的时间分辨可以达到5 ps,空间分辨可以达到5μm。该系统的主要部件为光学器件,在ICF未来的强电磁、强电离环境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X射线系统主要介绍最近几年发展的高分辨KB显微镜,其采用STTS构型,可将空间分辨提高到3μm,满足当前高分辨的需求。漂移管技术的时间分辨可以达到10 ps,作为一种正在发展的技术,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中子成像系统主要介绍了高空间分辨的记录系统以及对应的瞄准技术的进展,其空间分辨可以达到20~25μm。计算成像作为一个全新的分支,最近引起了ICF领域的广泛关注。着重介绍了三维光场技术和在高时空分辨领域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压缩感知超快成像(CUP)技术,对其可能在ICF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高时空分辨 诊断 全光分幅技术 X射线诊断 电子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CTA成像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08~2019-08接收的冠心病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在入院时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冠脉CTA成像与CAG检查。记录两种检...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08~2019-08接收的冠心病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在入院时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冠脉CTA成像与CAG检查。记录两种检查方式对冠心病患者对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左冠主支病变的检查结果,并分析冠脉CTA成像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63例冠心病患者的4个主要冠脉共272支,其中冠脉CTA成像检查阳性91支,阴性161支;CAG检查阳性94支,阴性158支;冠脉CTA成像与CAG结果均为阳性88支,阴性155支;冠脉CTA成像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6.43%、93.62%、98.10%;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极好(K=0.923)。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冠脉CTA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诊断效能高,为病情诊断、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的诊断有效性研究
18
作者 赵升 孙华 +2 位作者 李进丹 谢燃 汪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原发灶诊断中采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PET/CT)技术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甲状腺肿瘤原发灶PET/CT诊断...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原发灶诊断中采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PET/CT)技术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甲状腺肿瘤原发灶PET/CT诊断的100例患者,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诊断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诊断时间及费用,分析其有效性。结果:PET/CT检出率与金标准一致,达到100.00%,PET/CT诊断恶性33例(33.00%)、良性67例(67.00%);金标准诊断恶性34例(34.00%)、良性66例(66.00%),PET/CT诊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与金标准诊断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PET/CT诊断真阳性33例(33.00%)、假阳性0例(0.00%)、真阴性66例(66.00%)、假阴性1例(1.00%),诊断灵敏度为97.05%,特异度100.00%,准确性99.00%,误诊率0.00%,漏诊率2.94%,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98.50%,假阳性率0.00%,假阴性率2.94%,正确指数97.05%。PET/CT诊断时间显著短于金标准,诊断费用显著低于金标准(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原发灶诊断中可以通过PET/CT技术进行初步筛查,利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功能代谢图与解剖图对病灶性质进行判断,精准度高,漏诊率、误诊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诊断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国际动态 找国内差距 促技术发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铭 《缩微技术》 2002年第2期25-29,共5页
本文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71文件成像应用技术委员会就其更改名称和工作范围所进行的讨论的情况,以及ISO/TC 171业务计划草案的内容;介绍了全球文件市场尤其是文件成像技术市场的简况;分析了我国在文件成像技术领域的差距;提出... 本文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71文件成像应用技术委员会就其更改名称和工作范围所进行的讨论的情况,以及ISO/TC 171业务计划草案的内容;介绍了全球文件市场尤其是文件成像技术市场的简况;分析了我国在文件成像技术领域的差距;提出了促进我国文件成像技术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TC 171 文件成像技术 缩微技术 电子成像技术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国际标准 缩微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IC联合Z-scores定量胎儿主动脉、肺动脉内径的研究
20
作者 郭河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61-065,共5页
探讨孕20~36周正常胎儿主动脉内径(aorta,AO)、肺动脉内径(pulmonary artery,PA)与胎儿孕周的相关性,从而量化AO、PA的Z-评分参考范围。方法 检测2060例孕龄为20~36周胎儿,获得孕周(gestational weeks,GA),应用四维超声-电子矩阵时间-... 探讨孕20~36周正常胎儿主动脉内径(aorta,AO)、肺动脉内径(pulmonary artery,PA)与胎儿孕周的相关性,从而量化AO、PA的Z-评分参考范围。方法 检测2060例孕龄为20~36周胎儿,获得孕周(gestational weeks,GA),应用四维超声-电子矩阵时间-空间相关成像(electronic spatio -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eSTIC)测量AO、PA。结果 运用Z-score公式计算不同GA时AO、PA的Z-评分参考值。结论 通过GA建立正常胎儿AO、PA的Z-评分数据模型,可为胎儿AO、PA内径大小的评判提供更方便、更准确的参考依据,为尽早筛查胎儿大血管畸形提供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主动脉 肺动脉 Z-评分 电子矩阵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