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硅量子点中的电子局域态 被引量:3
1
作者 黄伟其 王晓允 +2 位作者 张荣涛 于示强 秦朝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652-4658,共7页
经过激光辐照和高温退火加工能够生成多孔硅样品,在650—780 nm处检测到很强的光致荧光(PL)峰,并且有明显的钉扎和增强效应.实验表明,这种PL发光的强度与样品受辐照和退火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通过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发现,样品表面用Si ... 经过激光辐照和高温退火加工能够生成多孔硅样品,在650—780 nm处检测到很强的光致荧光(PL)峰,并且有明显的钉扎和增强效应.实验表明,这种PL发光的强度与样品受辐照和退火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通过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发现,样品表面用Si O双键和Si—O—Si桥键钝化,能隙中会出现电子局域态.激光辐照和高温退火的时间长短决定了样品表面Si O双键和Si—O—Si桥键的密度,而该密度正是影响多孔硅量子点中电子局域态生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量子点 硅氧钝化键 电子局域态
原文传递
非公度体系中的局域电子态与电子能级统计分布
2
作者 姜幸 袁辉球 钟建新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0-81,85,共3页
研究具有局域电子态的非公度体系的能级步长统计分布.分析了格点势能分别为ui=λcos(2πσi)(Harper模型)以及ui=λtan(2πσi)的两类非公度体系的能级步长分布函数.从中发现:若体系仅存在局域态。
关键词 电子能级 非公度体系 统计分布 局域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非磁性杂质对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局域态密度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闫旭 黄展鹏 袁峰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t-J-U模型下,应用Gutzwiller平均场近似及Bogoliubov-de Gennes(BdG)理论研究了CuO2平面内多个非磁性杂质对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电子局域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远离杂质点处电子局域态密度呈现出典型的非对称性,而在杂质点附近由... 在t-J-U模型下,应用Gutzwiller平均场近似及Bogoliubov-de Gennes(BdG)理论研究了CuO2平面内多个非磁性杂质对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电子局域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远离杂质点处电子局域态密度呈现出典型的非对称性,而在杂质点附近由于杂质的存在产生零能量诱导峰,同时超导相干峰受到强烈抑制。随着杂质间距的增大,杂质点附近超导相干峰受到的抑制逐渐变小,同时零能量诱导峰的强度也随着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个非磁性杂质 Gutzwiller近似 BdG理论 电子局域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_2平面外非磁性杂质对gossamer超导体局域态密度的影响
4
作者 万霞霞 任玉英 袁峰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34-37,共4页
在t-J-U模型下,应用Gutzwiller平均场近似及Bogoliubov-de Gennes(BdG)理论研究了CuO2平面外单个非磁性杂质对gossamer超导体电子局域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远离杂质点处电子局域态密度呈现出典型的非对称性,在杂质点附近平面外的... 在t-J-U模型下,应用Gutzwiller平均场近似及Bogoliubov-de Gennes(BdG)理论研究了CuO2平面外单个非磁性杂质对gossamer超导体电子局域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远离杂质点处电子局域态密度呈现出典型的非对称性,在杂质点附近平面外的非磁性杂质使超导能隙变小,但是并没有明显破坏超导。而在杂质点附近由于平面外的杂质势没有被有效屏蔽而导致CuO2平面内电子的分布在纳米尺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2平面外非磁性杂质 Gutzwiller近似 BdG理论 电子局域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键对纳晶硅薄膜电子态密度的影响
5
作者 蔡成兰 刘家兴 +1 位作者 苏琴 陈汉琼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56-59,共4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对不同取向的纳晶硅薄膜以及其表面被不同类型的氧键氧化以后的纳晶硅薄膜电子态密度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纳晶硅尺寸减小到量子限制尺寸效应数量级时,有效能隙明显展宽;纳晶硅表面部...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对不同取向的纳晶硅薄膜以及其表面被不同类型的氧键氧化以后的纳晶硅薄膜电子态密度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纳晶硅尺寸减小到量子限制尺寸效应数量级时,有效能隙明显展宽;纳晶硅表面部分被氧钝化以后,原本干净的禁带中出现电子局域态。计算结果表明纳晶硅薄膜受激辐射主要由量子受限效应和能隙中的电子局域态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晶硅 第一性原理 量子受限 电子局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磁性杂质对gossamer超导体局域态密度的影响
6
作者 逄娜娜 杨双生 袁峰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8-31,共4页
从t-J-U模型出发,利用Gutzwiller近似和Bogoliubov-de Gennes(BdG)方程对CuO2平面外和平面内同时存在非磁性杂质时对gossamer超导体电子局域态密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远离杂质点处电子局域态密度呈现出典型的非对称性。当平... 从t-J-U模型出发,利用Gutzwiller近似和Bogoliubov-de Gennes(BdG)方程对CuO2平面外和平面内同时存在非磁性杂质时对gossamer超导体电子局域态密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远离杂质点处电子局域态密度呈现出典型的非对称性。当平面内杂质不是很强时,平面外杂质使其附近超导能隙变小,但是并没有明显破坏超导。而由于平面内外同时存在的杂质而导致CuO2平面内电子的分布在更大范围内在纳米尺度上存在着显著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磁性杂质 Gutzwiller近似 BdG理论 电子局域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纳米体系的电子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慧 宋袆璞 李燕峰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建立了一维纳米随机链模型 ,在计及近邻、次近邻相互作用情况下 ,采用新的方法计算了链长从 1× 10 4~1× 10 5个原子系统的电子本征值和本征矢 .针对晶界原子畸变和晶粒大小等物理量 ,讨论了一维纳米体系的电子结构 .研究结... 建立了一维纳米随机链模型 ,在计及近邻、次近邻相互作用情况下 ,采用新的方法计算了链长从 1× 10 4~1× 10 5个原子系统的电子本征值和本征矢 .针对晶界原子畸变和晶粒大小等物理量 ,讨论了一维纳米体系的电子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晶界原子畸变和晶粒尺寸对其电子结构有重要影响 .由于晶界原子对电子的散射作用 ,电子波函数出现局域化 .晶界原子畸变越大 ,晶粒尺寸越小 ,散射作用越明显 .晶界原子畸变参数W由 0 .2增加到 1时 ,电子波函数由扩展态变为局域态 ;晶粒尺寸变小时 ,电子波函数对称性变差 ,电子趋向局域分布 .随着晶界原子畸变程度的增大和晶粒尺寸的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体系 电子波函数 电子局域态 晶界原子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光谱、声子谱和EPR谱确定MgO:Ni^(2+)的局域结构 被引量:6
8
作者 谢林华 胡萍 +1 位作者 黄平 丘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01-604,共4页
分析了MgO:Ni2+晶体的光谱、声子谱和EPR谱的实验结果,采用半自洽场(Semi SCF)d轨道模型和点荷模型,通过完全对角化方法确定出MgO:Ni2+晶体的局部结构Ni—O键长为0.2117nm.
关键词 局域电子 光学性质 晶体场 G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心双核茂合物Cp_2M_2(M=Zn/Cu/Ni)几何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9
作者 安博 汤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79-2581,2590,共4页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DMOL3程序包,研究了双金属茂合物Cp2M2(M=Zn/Cu/Ni)的几何结构及电子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夹心原子对体系几何结构的影响微弱;Zn/Cu/Ni茂合物的电子局域态密度(LDOS)在费米能级(Ef)处起主要作用的是d轨道电子...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DMOL3程序包,研究了双金属茂合物Cp2M2(M=Zn/Cu/Ni)的几何结构及电子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夹心原子对体系几何结构的影响微弱;Zn/Cu/Ni茂合物的电子局域态密度(LDOS)在费米能级(Ef)处起主要作用的是d轨道电子;随夹心原子Zn/Cu/Ni原子序数的降低Zn/Cu/Ni茂合物最低非占据轨道和最高占据轨道的差值(LUMO-HOMO)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茂合物 电子结构 局域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下含结构缺陷多组分超晶格中的局域电子态和电子输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新军 王玲玲 +2 位作者 黄维清 唐黎明 陈克求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49-3655,共7页
在有效质量近似理论下,利用转移矩阵和有效垒高方法研究了有限磁场下含结构缺陷的多组分超晶格中局域电子态的性质.在考虑各组分层有效质量的失配时,外加磁场会导致磁耦合效应的出现.磁耦合效应不仅引起局域电子能级的量子化,并且随着... 在有效质量近似理论下,利用转移矩阵和有效垒高方法研究了有限磁场下含结构缺陷的多组分超晶格中局域电子态的性质.在考虑各组分层有效质量的失配时,外加磁场会导致磁耦合效应的出现.磁耦合效应不仅引起局域电子能级的量子化,并且随着朗道指数或磁场强弱的变化,局域能级及其局域程度都会发生显著移动,特别是对高能区域的局域电子态影响更大.此外,还计算了电子输运系数,讨论了含结构缺陷的三组分超晶格中局域电子能级与输运谱透射禁区中的共振透射峰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为相应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晶格 局域电子 磁场
原文传递
Si(111)7×7表面孤立C_(60)分子的吸附取向及局域电子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长淦 王海千 +1 位作者 杨金龙 侯建国 《物理》 CAS 2000年第7期385-387,共3页
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对Si(111) 7× 7表面的孤立C60 分子成像 ,结合局域密度泛函方法计算 ,确定了C60 在不同吸附位置的分子取向 .同时进行的扫描隧道谱揭示了C60 吸附后的局域电子态 .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富勒烯 吸附取向 局域电子
原文传递
局域化电子态集体的荧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晴 徐士杰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59-665,共7页
载流子局域化对固体材料的光电性质有着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就发现许多固体材料的发光异常行为与固体中电子态的局域化密切相关.文章介绍了作者最近所发展的一个局域态荧光模型.借助于一个新推导出来的局域化电子态的分布函数,文... 载流子局域化对固体材料的光电性质有着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就发现许多固体材料的发光异常行为与固体中电子态的局域化密切相关.文章介绍了作者最近所发展的一个局域态荧光模型.借助于一个新推导出来的局域化电子态的分布函数,文章作者发展出了该模型.该模型不但定量地解释了局域态集体荧光的温度依赖的异常现象,而且清晰地揭示了异常现象背后的载流子热动力学物理.文章还介绍了该模型在一些材料的荧光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电子 载流子热动力学 固体发光
原文传递
H原子在Si(111)-7×7表面吸附的STM研究
13
作者 臧侃 于迎辉 +1 位作者 秦志辉 曹更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在液氮(78K)及液氦(4.2K)低温条件下研究了H/Si(111)-7×7吸附体系。H原子易于吸附在表面增原子(adatom)以及剩余原子(rest atom)的位置,导致表面局域电子态密度(LDOS)和STM图像发生明显的变...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在液氮(78K)及液氦(4.2K)低温条件下研究了H/Si(111)-7×7吸附体系。H原子易于吸附在表面增原子(adatom)以及剩余原子(rest atom)的位置,导致表面局域电子态密度(LDOS)和STM图像发生明显的变化。利用扫描隧道谱技术(STS)测量获得了H吸附前后这些位置的LDOS并阐明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测量获得了表面单分子Si-H化学键的振动和摆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Si(111)-7×7 局域电子密度(LDOS) 单分子振动谱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操纵技术的人工量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宇昂 吴迪 +2 位作者 王栋立 胡昊 潘毅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49,共18页
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操纵技术是指利用扫描探针在特定材料表面以晶格为步长搬运单个原子或分子的技术.它是纳米尺度量子物理与器件研究领域一种独特而有力的研究手段.利用这种手段,人们能够以原子或分子为单元构筑某些常规生长或微加工... 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操纵技术是指利用扫描探针在特定材料表面以晶格为步长搬运单个原子或分子的技术.它是纳米尺度量子物理与器件研究领域一种独特而有力的研究手段.利用这种手段,人们能够以原子或分子为单元构筑某些常规生长或微加工方法难以制备的人工量子结构,通过对格点原子、晶格尺寸、对称性、周期性的高度控制,实现对局域电子态、自旋序、以及能带拓扑特性等量子效应的设计与调控.原子操纵技术与超快测量及自动控制技术的结合,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研究原子级精准的量子器件,因而该技术成为探索未来器件新机理、新工艺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简介原子操纵方法的发展过程和技术要点,然后分别介绍人工电子晶格、半导体表面人工量子点、磁性人工量子结构、人工结构中的信息存储与逻辑运算、单原子精度原型器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单原子刻蚀和自动原子操纵等方面的技术进展,最后总结并展望原子操纵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操纵 量子结构 局域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4t-(p-aminophenyl)-2,2':6',2″-terpyridine
15
作者 宋朋 孙士国 +3 位作者 周潘旺 刘建勇 徐勇前 彭孝军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558-564,622,共8页
Spectral and photophysical investigations of 4'-(p-aminophenyl)-2,2':6',2″-terpyridine (APT) have been performed in various solvents with different polarity and hydrogen-bonding ability. The emission spectra ... Spectral and photophysical investigations of 4'-(p-aminophenyl)-2,2':6',2″-terpyridine (APT) have been performed in various solvents with different polarity and hydrogen-bonding ability. The emission spectra of APT are found to exhibit dual fluorescence in polar solvents, which attributes to the local excited and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states, respectively. The two-state model is proven out for APT in polar solvent by the time-correlated single photon counting emission decay measurement. Interestingly, the linear relationships of different emission maxima and solvent polarity parameter are found for APT in protic and aprotic solvents, because of the hydrogen bond formation between APT and alcohols at the amino nitrogen N25.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the complexation of the metal ion with tpy group of APT and the hydrogen bond formation between APT with methanol at the terpyridine nitrogen N4-NS-N14 are also presented. The appearance of new long-wave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bands indicates that a new ground state of the complexes is 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fluorescence Local excited state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TERPYRIDINE COMPLEXATION Fluorescence dec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链电子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松山 徐慧 +1 位作者 刘小良 郭爱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70-3174,共5页
在单电子紧束缚近似下,建立了一维无序二元DNA分子链模型,计算了链长为2×104个碱基对的DNA分子链的电子态密度、局域化特性,并探讨了碱基对的不同组分、格点能量无序度对电子局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DNA分子链中格点能量无序及... 在单电子紧束缚近似下,建立了一维无序二元DNA分子链模型,计算了链长为2×104个碱基对的DNA分子链的电子态密度、局域化特性,并探讨了碱基对的不同组分、格点能量无序度对电子局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DNA分子链中格点能量无序及碱基对的不同组分的存在,其电子波函数呈现出局域化的特性,而局域长度作为衡量电子局域化程度的一个尺度,受碱基对的组分及格点能量无序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子链 电子结构 电子局域态 局域长度
原文传递
不同气体氛围下硅量子点的结构及其发光机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伟其 吕泉 +2 位作者 王晓允 张荣涛 于示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0-705,共6页
纳秒脉冲激光在氮气、氧气和空气等不同氛围中加工出的硅量子点都有光致荧光(PL)的发光增强效应,并且在700nm波长附近观察到了受激辐射.在不同氛围下生成的样品有几乎相同的PL光谱分布,其原因是不同氛围下加工出的样品带隙中有相同的电... 纳秒脉冲激光在氮气、氧气和空气等不同氛围中加工出的硅量子点都有光致荧光(PL)的发光增强效应,并且在700nm波长附近观察到了受激辐射.在不同氛围下生成的样品有几乎相同的PL光谱分布,其原因是不同氛围下加工出的样品带隙中有相同的电子态分布.计算结果显示:当硅量子点表面被氮或氧钝化后,在带隙中能够形成几乎相同的局域电子态,这种局域电子态可以俘获来自导带的电子,从而形成亚稳态,这是PL发光增强乃至产生受激辐射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量子点 PL光谱 发光增强 电子局域态
原文传递
纳米碳管异质结的结构及其电学性质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红 陈将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64-667,共4页
研究碳管内缺陷的结构以及对碳管电子结构的影响 ,并且对碳管内异质结的构型进行了初步研究 ,发现可以用简单方法将不同螺旋的两种碳管连接 .
关键词 结构 电学性质 纳米碳管 缺陷 异质结 局域电子密度
原文传递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对电荷输运影响的自洽场理论研究Ⅱ——MIM体系分子轨道场的计算与分析
19
作者 缪江平 吴宗汉 +1 位作者 孙承休 孙岳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282-2290,共9页
采用自洽场方法计算MIM体系在电场作用下分子场系数、态密度和局域电子态密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分子场系数分布呈现弦函数形式 ;随电场增大 ,能带向深能量延伸并且能级峰间分离的更明显 ,以及构成电流通道的 3dm群原子轨道交叠态的重... 采用自洽场方法计算MIM体系在电场作用下分子场系数、态密度和局域电子态密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分子场系数分布呈现弦函数形式 ;随电场增大 ,能带向深能量延伸并且能级峰间分离的更明显 ,以及构成电流通道的 3dm群原子轨道交叠态的重叠量增大 ,提高了电荷输运的能力 .该分析为探讨SPP对电荷输运影响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轨道场系数 电流通道 局域电子密度 自洽场方法
原文传递
Localized States of an Excess Electron in an Ionic Cluster
20
作者 K.V.Grigorishin B.I.Lev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738-746,共9页
A theory of an electron affinity for an ionic cluster is proposed both in a quasiclassical approach and with quantization of a polarization electric field in a nanopartiele. A critical size of the cluster regarding in... A theory of an electron affinity for an ionic cluster is proposed both in a quasiclassical approach and with quantization of a polarization electric field in a nanopartiele. A critical size of the cluster regarding in formation of an electron's autolocalized state, dependencies of energy and radius of a polaron on a cluster's size are obtained by a variational metho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binding energy of the electron in the cluster depends on a eluster's radius but a radius of electron's auto-localization does not depend on the cluster's radius and it equals to the polaron radius in a corresponding infinity crystal. A bound state of the electron in a cluster is possible only if the duster's radius is more than the polaron radi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 POLARON autolocalization phonon comfine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