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VDT位移传感器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20
1
作者 柏受军 王鸣 +1 位作者 郎朗 赵发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3-115,126,共4页
为使传感器输出信号能够远距离传输,设计了一种0~5 V到4~20 mA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在Howland电流泵电路的基础上,增加电压跟随器和偏置直流放大器,实现电压电流的精确转换。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电路能够满足传感器电流输出... 为使传感器输出信号能够远距离传输,设计了一种0~5 V到4~20 mA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在Howland电流泵电路的基础上,增加电压跟随器和偏置直流放大器,实现电压电流的精确转换。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电路能够满足传感器电流输出的要求,并已成功应用于LVDT位移传感器调理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Howland 位移传感器 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线性度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明珠 朱恩 +3 位作者 王守军 王志功 韩鹏 李伟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1-286,共6页
介绍了利用CSMC 0.6μm CMOS工艺实现的、应用于电流模逻辑电路中的高线性度电压电流转换(VTC)电路。该电路采用了高增益两级运算放大器,以及工作在弱反型区的MOS管电压电流呈指数律关系实现的PTAT基准电流源。详细分析了电阻与运算放... 介绍了利用CSMC 0.6μm CMOS工艺实现的、应用于电流模逻辑电路中的高线性度电压电流转换(VTC)电路。该电路采用了高增益两级运算放大器,以及工作在弱反型区的MOS管电压电流呈指数律关系实现的PTAT基准电流源。详细分析了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影响因素。测试结果表明,输出的总谐波失真为0.0002%,输入动态范围为0~2.6V,输出电流为50~426μA,PTAT基准电流源对电源变化的灵敏度为0.0217。芯片采用5V供电,功耗约为1.3mW,芯片面积为0.112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谐波失真 PTAT基准电流 运算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数模转换器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被引量:2
3
作者 崔福良 黄林 +1 位作者 朱臻 洪志良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3-497,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数模转换器的电流 电压转换电路。在数模转换器的负载电阻片内集成的情况下 ,利用文中提出的电流 电压转换电路 ,数模转换器实现了要求的宽摆幅电平输出 (全“0”输入时 ,输出低电平 - 3V ;全“1”输入时 ,输出高电平 3... 介绍了一种用于数模转换器的电流 电压转换电路。在数模转换器的负载电阻片内集成的情况下 ,利用文中提出的电流 电压转换电路 ,数模转换器实现了要求的宽摆幅电平输出 (全“0”输入时 ,输出低电平 - 3V ;全“1”输入时 ,输出高电平 3 5V)。整个数模转换器电路用 1 2 μm双层金属双层多晶硅n阱CMOS工艺实现。其积分非线性误差为 0 4 5个最低有效位 (LSB) ,微分非线性误差为 0 2LSB ,满摆幅输出的建立时间小于 1μs。该数模转换器使用± 5V电源 ,功耗约为 30mW ,电路芯片面积为 0 4 2m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转换 电流电压转换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功耗压控振荡电路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殷树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0-12,32,共4页
基于中芯国际0.18μm 1P6M混合工艺设计了一个基于差分延迟单元与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结构的三阶环形压控振荡器,通过改变充放电时间方式调整延迟时间从而实现频率调制功能。该电路结构简单,适于大规模集成应用。三阶级联差分结构能更好地... 基于中芯国际0.18μm 1P6M混合工艺设计了一个基于差分延迟单元与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结构的三阶环形压控振荡器,通过改变充放电时间方式调整延迟时间从而实现频率调制功能。该电路结构简单,适于大规模集成应用。三阶级联差分结构能更好地抑制共模噪声,提升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对电路的瞬态仿真结果表明:在1.8 V电压下,电路最坏情况下功耗为1.56 m W;振荡频率调节范围在67~120.5 MHz;中心电路版图面积为4.26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控振荡器 延迟单元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环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电流传送器的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杜磊 赵柏树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58-460,468,共4页
对常见的V/I转换电路进行变形,得到一种存在一定系统误差的电流跟随器.针对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设计一种误差补偿电路,得到一种具有精度高,输出阻抗高,频率响应好等特点的电流传送器,并对相关电路进行详细的理论推导与分析,给出实验和... 对常见的V/I转换电路进行变形,得到一种存在一定系统误差的电流跟随器.针对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设计一种误差补偿电路,得到一种具有精度高,输出阻抗高,频率响应好等特点的电流传送器,并对相关电路进行详细的理论推导与分析,给出实验和计算机仿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电流转换 电流传送器 电压跟随器 电流 MULTI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片集成的CMOS数/模接口电路的设计
6
作者 黄林 崔福良 洪志良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2-705,共4页
 介绍了一种单片集成的数模接口电路。它主要由两个8位D/A转换器、8个比较器通道和片上带隙基准源组成。设计中,采用了一种规则的全NMOS管构成的M-2M梯形电路,以及本文提出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电路采用1.2μm双层多晶双层金属N阱CMO...  介绍了一种单片集成的数模接口电路。它主要由两个8位D/A转换器、8个比较器通道和片上带隙基准源组成。设计中,采用了一种规则的全NMOS管构成的M-2M梯形电路,以及本文提出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电路采用1.2μm双层多晶双层金属N阱CMOS工艺实现,芯片面积3.5mm×2.7mm。系统采用5V双电源,正常工作时功耗约为500mW。D/A转换器的有效工作位为7位,实现了确定的-3V到+3.5V的输出幅度,满摆幅输出建立时间小于1μs。比较器通道的传输延迟小于10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接口 NMOS M-2M梯形 电流-电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抗低漂移运算放大器在微电流测量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焕民 李世芬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91-95,共5页
本文主要概述了高阻抗低漂移运算放大器在5×10^(-15)A微电流测量中的应用,并对测量电路的测试原理、测量电路的相对误差、及测量电路的极限灵敏度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和分析.这种测量电路具有体积小、稳定时间短、低漂... 本文主要概述了高阻抗低漂移运算放大器在5×10^(-15)A微电流测量中的应用,并对测量电路的测试原理、测量电路的相对误差、及测量电路的极限灵敏度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和分析.这种测量电路具有体积小、稳定时间短、低漂移、高精度等优点,所以有着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抗低漂移运算放大器 电流电压转换 极限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单电源压控精密恒流源设计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洪川 滕召胜 +1 位作者 林海军 温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78-2682,共5页
设计了一种低功耗单电源压控精密恒流源,给出电路原理图,利用等效模型电路推导了电路传输特性,详细分析了转换电路的等效输出特性阻抗。仿真测试表明,电路的输出电流稳定度高,在220 kHz频率下,0--200Ω负载引起的电流波动相对误差〈1.6... 设计了一种低功耗单电源压控精密恒流源,给出电路原理图,利用等效模型电路推导了电路传输特性,详细分析了转换电路的等效输出特性阻抗。仿真测试表明,电路的输出电流稳定度高,在220 kHz频率下,0--200Ω负载引起的电流波动相对误差〈1.6%。采用本文设计的恒流源电路自行研制的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已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控精密恒流源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输出特性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杜会敏 曾荣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10年第6期904-906,共3页
针对水银温度计测量精度低、易损坏,以及工业测温系统中常出现电压信号损失、噪声干扰和外围电路复杂等问题,利用电流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和集成芯片GC7140C设计了一种数字显示温度计,避免了电压信号损失,其外围电路简单,测量范围... 针对水银温度计测量精度低、易损坏,以及工业测温系统中常出现电压信号损失、噪声干扰和外围电路复杂等问题,利用电流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和集成芯片GC7140C设计了一种数字显示温度计,避免了电压信号损失,其外围电路简单,测量范围宽,分辨率可达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温度计 集成温度传感器 电流/电压转换 A/D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design of high linearity current reference for current mode circuits
10
作者 周明珠 朱恩 +3 位作者 王守军 王志功 韩鹏 李伟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9年第1期18-22,共5页
A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 (CMOS) voltage-to-current(VTC)converter with high linearity for current-mode analog and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is described. A high gain operational amplif... A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 (CMOS) voltage-to-current(VTC)converter with high linearity for current-mode analog and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is described. A high gain operational amplifier (OPA) is utilized to form negative feedback. A proportional to absolute temperature (PTAT) current reference with transistors operated in a weak inversion is used as the bias circuit. The resistor and the OPA nonlinearity behavior are analyzed in detail. By optimizing parameters in OPA and adopting a small voltage coefficient polysilicon resistor as a linear device, a high linearity is achieved. The circuit is implemented in a standard 0. 6 μm CMOS technology. The low frequency gain of the OPA exceeds 90 dB.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is 0. 000 2%. The common-mode input linearity range is 0 to 2. 6 V. Correspondingly, the output current range is 50 to 426μA. The sensitivity of the PTAT current reference to Vdd is approximately 0. 021 7. The chip consumes a power of less than 1.3 mW for a 5 V supply, and occupies an area of 0. 112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voltage-to-current converter harmonic distortion operational amplifier PTAT current refer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oy-like ternary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over 17.2% efficiency 被引量:14
11
作者 Qiaoshi An Jian Wang +8 位作者 Wei Gao Xiaoling Ma Zhenghao Hu Jinhua Gao Chunyu Xu Minghui Hao Xiaoli Zhang Chuluo Yang Fujun Zhang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538-545,M0003,共9页
Ternary strategy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n efficient method to achieve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 solar cells(PSCs). A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 of 17.22% is achieved in the optimized ternary PSCs with10 wt% MF1 ... Ternary strategy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n efficient method to achieve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 solar cells(PSCs). A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 of 17.22% is achieved in the optimized ternary PSCs with10 wt% MF1 in acceptors. The over 8% PCE improvement by employing ternary strategy is attributed to the simultaneously increased JSCof 25.68 mA cm^-2, VOCof 0.853 V and FF of 78.61% compared with Y6 based binary PSCs. The good compatibility of MF1 and Y6 can be confirmed from Raman mapping, contact angle,cyclic voltammetry and morphology, which is the prerequisite to form alloy-like state. Electron mobility in ternary active layers strongly depends on MF1 content in acceptors due to the different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UMO) levels of Y6 and MF1, which can well explain the wave-like varied FF of ternary PSCs. The third-party certified PCE of 16.8% should be one of the highest values for single bulk heterojunction PSCs. This work provides sufficient references for selecting materials to achieve efficient ternary P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solar cells Ternary strategy Nonfullerene acceptor Alloy-like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