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电动静液作动器的接触力控制
1
作者 刘佳佳 杨朝坤 +3 位作者 吕立彤 聂勇 陈正 梅德庆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水下作业时,电动静液作动器的接触力传感器难以安装,直接力反馈控制器难以设计。因此,基于力估计和模型补偿提出一种应用于水下电动静液作动器的接触力控制方案。通过建立液压缸压力-流量模型,设计流量模型前馈补偿方案,并基于油腔压力... 水下作业时,电动静液作动器的接触力传感器难以安装,直接力反馈控制器难以设计。因此,基于力估计和模型补偿提出一种应用于水下电动静液作动器的接触力控制方案。通过建立液压缸压力-流量模型,设计流量模型前馈补偿方案,并基于油腔压力传感器实现水下电动静液作动器的压力精准控制;通过建立摩擦模型,基于扩张观测器设计摩擦力补偿方案,实现接触力的估计和控制。最后利用液压试验台,验证了接触力估计和控制的性能,试验表明力估计和控的精度为2%FS。与使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接触力控制相比,其控制性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接触力估计 模型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静液作动器的非线性变阻尼积分滑模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荣荣 张玲 +2 位作者 赵家黎 付永领 张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对于电动静液作动器(EHA),传统滑模控制器存在加速度信息难以获取,参数不易整定和控制信号抖振等问题,从而造成控制器很难应用于实际。针对以上问题,利用奇异摄动理论对EHA数学模型进行合理的降阶,从而使控制器设计避免了使用加速度信... 对于电动静液作动器(EHA),传统滑模控制器存在加速度信息难以获取,参数不易整定和控制信号抖振等问题,从而造成控制器很难应用于实际。针对以上问题,利用奇异摄动理论对EHA数学模型进行合理的降阶,从而使控制器设计避免了使用加速度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降阶模型设计了一种新型非线性变阻尼积分滑模控制器(NSMC),该控制器可根据位置控制误差实现系统阻尼比由欠阻尼到过阻尼的自适应调节,能有效提高位置阶跃调节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的不确定项估计器对EHA中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补偿。滑模面积分项的引入和不确定项估计器的使用,一方面使控制器中无需使用切换函数,实现了EHA的无抖振滑模控制,另一方面使系统整个动态过程完全表现为滑动模态,从而可根据EHA控制指标直接整定滑模面参数,大大简化了参数整定过程。同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整个闭环系统和滑模面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分别与PI控制器、传统滑模控制器(SMC)和传统变阻尼滑模控制器(DVSMC)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NSMC能有效提高EHA位置跟踪性能和增强对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奇异摄 变阻尼 积分滑模控制 不确定项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静液作动器智能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虞少鹏 王海波 +2 位作者 王鑫 何欢 李战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提出一种电动静液作动器智能设计方法,实现主参数设计功能、优化设计功能、数据库系统功能和三维建模功能。基于电动静液作动器(EHA)总体设计方法和流程,得到12个主要设计参数,并给出EHA智能设计知识库的设计方法,完成规则系统、知识系... 提出一种电动静液作动器智能设计方法,实现主参数设计功能、优化设计功能、数据库系统功能和三维建模功能。基于电动静液作动器(EHA)总体设计方法和流程,得到12个主要设计参数,并给出EHA智能设计知识库的设计方法,完成规则系统、知识系统以及模型库设计;通过输入安装空间尺寸大小,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以空间体积及力学性能为优化目标,得到电动静液作动器布局方式和各零件结构尺寸值,并进一步为各个零件参数实现数据的存储与调用,实现输入较少的参数完成EHA智能化设计,提高设计人员效率,缩短研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智能设计 优化设计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械臂电动静液作动器的模型预测控制
4
作者 王朋飞 朱建阳 赵慧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7-176,共10页
电动静液作动器(EHA)作为水下液压机械臂的作动系统具有诸多优势。为提高EHA的控制性能,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为提高预测效率,MPC的预测模型采用线性化的EHA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中实现水下机械臂EHA的MPC控制,并... 电动静液作动器(EHA)作为水下液压机械臂的作动系统具有诸多优势。为提高EHA的控制性能,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为提高预测效率,MPC的预测模型采用线性化的EHA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中实现水下机械臂EHA的MPC控制,并与PID和滑模控制(SMC)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MPC的位置跟踪稳态误差约为SMC的10%~24%,为PID的3%~37%;出现负载扰动之后,MPC的平均受扰偏差仅为SMC的31%~66%,为PID的3%~48%;随着油液弹性模量的降低,3种控制方法下的受扰偏差均呈上升趋势,但MPC的上升趋势更加平缓,平均偏差值也较低。这表明MPC控制方法具有更高的位置跟踪精度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械臂 模型预测控制 电动静液作动器 鲁棒性分析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电动静液作动器神经网络模糊滑模控制
5
作者 胡逸雯 陈银超 +1 位作者 马波 谢磊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10期120-126,共7页
针对航空器中电动静液作动器(EHA)的高控制性能需求,传统控制策略难以解决参数自适应整定与滑模控制中常见的抖振问题,为平衡抖振抑制与控制性能,进一步提升控制稳定性与精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模糊滑模控制器(NNFSMC)。首先针... 针对航空器中电动静液作动器(EHA)的高控制性能需求,传统控制策略难以解决参数自适应整定与滑模控制中常见的抖振问题,为平衡抖振抑制与控制性能,进一步提升控制稳定性与精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模糊滑模控制器(NNFSMC)。首先针对航空EHA位置环构建积分滑模控制器;其次通过模糊控制的策略整定滑模趋近律中的关键参数,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优化能力进一步抑制滑模控制中的抖振现象;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不同控制算法下的位置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NN-FSMC能有效提升航空EHA系统的响应速度与位置跟踪精度,并在频率变化情况下提供更为平滑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电动静液作动器(EHA)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42
6
作者 马纪明 付永领 +1 位作者 李军 高波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3,共5页
一体化电动静液作动系统兼备传统液压作动系统和直接驱动的机电作动系统的优点,也就是同时具备高转距和大功率密度,并且易于模块化。本文阐述了一种一体化电动静液作动器(EHA)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对电机、泵和液压缸的选用以及系统设... 一体化电动静液作动系统兼备传统液压作动系统和直接驱动的机电作动系统的优点,也就是同时具备高转距和大功率密度,并且易于模块化。本文阐述了一种一体化电动静液作动器(EHA)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对电机、泵和液压缸的选用以及系统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对其各个模块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EHA的性能能够满足现代飞机对作动系统的要求,在未来功率电传(PBW)的飞控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EHA) 一体化 功率传(PBW)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阀协调控制电动静液作动器方案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齐海涛 付永领 王占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针对典型的EHA(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系统存在的频响较低的问题,为了兼顾作动系统的效率和频响,将控制阀引入了EHA系统,提出了3种泵阀协调控制的EHA方案,分别是:采用EHSV(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的EHA系统,采用DDV(Dir... 针对典型的EHA(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系统存在的频响较低的问题,为了兼顾作动系统的效率和频响,将控制阀引入了EHA系统,提出了3种泵阀协调控制的EHA方案,分别是:采用EHSV(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的EHA系统,采用DDV(DirectDrive Valve)的EHA系统以及采用TPCV(Total Pressure Control Valve)的EHA系统.阐述了这3种方案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AMESim对这3种方案及典型的EHA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泵阀协调控制的EHA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频响,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效率.作为3种过渡方案,将对目前机载电动静液作动系统的研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 电动静液作动器 泵阀协调控制 伺服阀 直接驱 总压力控制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调节的电动静液作动器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1
8
作者 康荣杰 陈丽莎 焦宗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1,30,共5页
电动静液作动器是功率电传系统的执行机构,在作动器端把电能转化为局部液压能,兼具传统液压系统和直接电力驱动作动器的优点.相比阀控作动器,电动静液作动器的效率和可靠性获得提高,但是带宽和刚度受到限制,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调节... 电动静液作动器是功率电传系统的执行机构,在作动器端把电能转化为局部液压能,兼具传统液压系统和直接电力驱动作动器的优点.相比阀控作动器,电动静液作动器的效率和可靠性获得提高,但是带宽和刚度受到限制,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调节的新型电动静液作动器.能量调节器根据不同的控制响应需求向系统提供附加流量.液压锁用于切换系统工作模式,保持液压缸的输出位置.基于能量调节器的数学方程分析,得出其容积优化原则,并对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了专门的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响应速度和频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能量调节 转移体积 压锁 频宽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静液作动器框图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9
9
作者 康荣杰 焦宗夏 王少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8-341,共4页
功率电传作动系统是未来飞行控制的发展方向,它取消了传统的中央液压油源.电动静液作动器是功率电传系统的执行机构,在作动器端把电能转化为局部液压能,兼具传统液压系统和直接电力驱动作动器的优点.根据其元部件数学方程,建立非线性框... 功率电传作动系统是未来飞行控制的发展方向,它取消了传统的中央液压油源.电动静液作动器是功率电传系统的执行机构,在作动器端把电能转化为局部液压能,兼具传统液压系统和直接电力驱动作动器的优点.根据其元部件数学方程,建立非线性框图子模型,构造了一种定排量变转速电动静液作动器,完善了补油回路和摩擦特性的描述.通过考察作动器稳定性、静态刚度和动态性能指标,对单环比例、积分、微分(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多环PID、全状态反馈控制等方法进行了设计及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结合动态压力反馈策略的全状态反馈控制器能有效改善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框图模型 仿真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阀联合电动静液作动器高效率设计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纪友哲 祁晓野 +1 位作者 裘丽华 王占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96-1600,共5页
分析了泵阀联合电动静液作动器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负载压力设计值的提高效率的方法。在负载相同的条件下,对伺服阀和定量泵的输出流量、损耗流量、作动系统整体效率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负载压力设计值变化对系统主要性能参... 分析了泵阀联合电动静液作动器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负载压力设计值的提高效率的方法。在负载相同的条件下,对伺服阀和定量泵的输出流量、损耗流量、作动系统整体效率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负载压力设计值变化对系统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相对于常规阀控系统设计,提高负载压力设计值的方法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系统效率。系统快速性在小负载状态下提高,在大负载状态下降低,稳定性增强,抗扰动能力和响应下降。以弹性负载为对象的作动系统仿真及实验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阀联合 电动静液作动器 效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法的电动静液作动器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金霞 段富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6-850,共5页
采用与故障树分析(FTA)对比法,研究了电动静液作动器(EHA)系统基于GO法的可靠性分析与安全评估方法.阐述了GO法的具体分析步骤,构建了EHA系统的GO图模型,分别利用GO法和FTA法对EHA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定量分析,并将结果对比,验证了GO法在EH... 采用与故障树分析(FTA)对比法,研究了电动静液作动器(EHA)系统基于GO法的可靠性分析与安全评估方法.阐述了GO法的具体分析步骤,构建了EHA系统的GO图模型,分别利用GO法和FTA法对EHA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定量分析,并将结果对比,验证了GO法在EHA系统可靠性分析和安全评价中的可用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可靠性分析 GO法 FT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静液作动器热力学建模方法及油液温升规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岩 郭生荣 杨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96-1602,共7页
电动静液作动器(EHA)是多电飞机关键子系统之一,其高度集成设计在减小体积和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换热能力,导致EHA油液温度过高、功能丧失。针对目前EHA一维热力学建模不足问题,以油冷电机驱动的EHA为研究对象,提出EHA的"三维+一维... 电动静液作动器(EHA)是多电飞机关键子系统之一,其高度集成设计在减小体积和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换热能力,导致EHA油液温度过高、功能丧失。针对目前EHA一维热力学建模不足问题,以油冷电机驱动的EHA为研究对象,提出EHA的"三维+一维+三维"的热力学建模方法。首先,分析EHA能量转换及传递规律,探究EHA热能产生和扩散途径,在考虑参数时变基础上提出EHA的"三维+一维+三维"热力学建模方法;其次,基于ANSYS平台建立EHA电机生热和壳体对流换热的三维热力学模型;然后,建立柱塞泵、液压缸、阀和增压油箱等一维热力学模型;最后,在AMESim平台上搭建EHA的"三维+一维+三维"的热力学模型。仿真和实验验证了EHA的"三维+一维+三维"热力学建模方法的正确性,揭示了EHA油液温升规律,为EHA的热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EHA) 热力学建模方法 温升规律 柱塞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的电动静液作动器阻抗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国哲 付永领 +2 位作者 齐海涛 杨荣荣 范殿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9,共7页
阻抗控制作为一种柔顺控制方式,能够实现力与位置的协同控制,在作动系统需要与外部环境发生接触的应用中具有一定优势。在集成、高效的电动静液作动器(EHA)上实现基于力的阻抗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核心问题是EHA力伺服控制器的... 阻抗控制作为一种柔顺控制方式,能够实现力与位置的协同控制,在作动系统需要与外部环境发生接触的应用中具有一定优势。在集成、高效的电动静液作动器(EHA)上实现基于力的阻抗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核心问题是EHA力伺服控制器的设计。针对阻抗控制中外部负载特性不确定,EHA部分结构参数时变等问题,采用定量反馈理论(QFT)的方法对力伺服控制器进行设计。在对EHA数学模型及参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QFT方法将被控对象的不确定范围与系统性能设计指标相结合,并以定量的方式在Nichols图上形成边界,在使标称对象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满足各边界约束条件的同时完成力伺服控制器的设计。通过不同外部负载条件下的力伺服控制实验以及静、动态阻抗控制实验对EHA的力伺服控制器与阻抗控制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QFT方法设计得到的力伺服控制器对外部环境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从而确保了EHA阻抗控制的成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控制 柔顺控制 电动静液作动器(EHA) 力控制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方法的电动静液作动器设计参数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晶 洪辉 +1 位作者 陆清 吴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31-1735,共5页
提出了基于QFD(质量功能展开)的优化设计方法,以EHA(电动静液作动器)能耗最小和作动筒质量最轻为目标,满足强度约束条件,定义EHA系统的参数关系矩阵(PRM),建立其优化设计模型.以某型EHA设计参数为例,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EH... 提出了基于QFD(质量功能展开)的优化设计方法,以EHA(电动静液作动器)能耗最小和作动筒质量最轻为目标,满足强度约束条件,定义EHA系统的参数关系矩阵(PRM),建立其优化设计模型.以某型EHA设计参数为例,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EHA质量减轻23.57%,能耗降低36.46%.优化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值得在EHA设计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参数关系矩阵 优化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变结构控制电动静液作动器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小虎 王孙安 +1 位作者 张育林 张进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1-74,共4页
分析了一种新型飞机电动静液作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其详细的数学模型。为了克服电动静液作动系统工作时外界大干扰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线性反馈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采用数字仿真对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算法提高了系... 分析了一种新型飞机电动静液作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其详细的数学模型。为了克服电动静液作动系统工作时外界大干扰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线性反馈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采用数字仿真对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算法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线性反馈 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动静液作动器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季新杰 李声晋 +1 位作者 芦刚 方宗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7-440,共4页
为采用新型电动静液作动器的主动悬架设计了一种模糊PID控制器,把悬挂质量相对于静平衡位置的位移(即动挠度)及其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PID控制器的3个参数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不同频率激励路面的试验数据表明,采用模糊PID控... 为采用新型电动静液作动器的主动悬架设计了一种模糊PID控制器,把悬挂质量相对于静平衡位置的位移(即动挠度)及其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PID控制器的3个参数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不同频率激励路面的试验数据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的主动悬架能适应不同频率路面状况,有效降低车体垂向加速度和悬架动挠度,从而提高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悬架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静液作动器的阻尼自适应扰动主动补偿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荣荣 马永杰 +3 位作者 付永领 张玲 赵家黎 王亚洲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8-157,共10页
对于电动静液作动器(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EHA),传统扰动主动补偿控制方法(Active Disturbance Compensation Control Method,ADCM)存在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ver,ESO)对噪声敏感、控制器设计需要作动加速度信息... 对于电动静液作动器(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EHA),传统扰动主动补偿控制方法(Active Disturbance Compensation Control Method,ADCM)存在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ver,ESO)对噪声敏感、控制器设计需要作动加速度信息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利用奇异摄动理论对EHA数学模型进行合理降阶,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滤波估计器(Filter Estimator,FE)的串级扰动估计器。此外,在控制器中加入阻尼自适应函数,设计了阻尼自适应扰动主动补偿控制器(FE-AD-ADCM),从而提高了系统的位置跟踪性能。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和Simcenter/AMESim联合仿真平台将该方法分别与传统PI和ADCM控制器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FE-AD-ADCM能有效提升EHA位置跟踪性能和对扰动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奇异摄理论 串级扰估计 阻尼自适应 补偿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电动静液作动器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齐海涛 付永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4-186,共3页
阐述了一种用于飞机主飞行控制的电动静液作动器(EHA)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基于AMESim高级建模和仿真平台对其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采用AMESim对机电液控混合系统进行仿真具有明显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EHA动态性能良好,达... 阐述了一种用于飞机主飞行控制的电动静液作动器(EHA)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基于AMESim高级建模和仿真平台对其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采用AMESim对机电液控混合系统进行仿真具有明显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EHA动态性能良好,达到了预定的性能指标,能够满足现代飞机对作动系统的要求,在飞控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传(PBW) 电动静液作动器(EHA) 仿真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静液作动器故障诊断与管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付永领 王利剑 +1 位作者 齐海涛 刘和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0-124,共5页
为了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地整合资源以完成飞行任务,要求机载设备能够迅速地诊断和定位故障。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电动静液作动器(EHA-VS)的各种故障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为系统设计了故障诊断和管理模块同时提出了一种对传感器... 为了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地整合资源以完成飞行任务,要求机载设备能够迅速地诊断和定位故障。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电动静液作动器(EHA-VS)的各种故障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为系统设计了故障诊断和管理模块同时提出了一种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分类编码的方法,实现了故障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故障树分析法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动静液作动器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国哲 付永领 杨荣荣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96,共5页
电动静液作动器具有功率密度高,集成度高以及高效节能等优点。为了获得较为精确的作动器线性数学模型,采用了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在遗传算法中,将一组模型参数值视为一个染色体的基因编码,以实测的系统频率响应数据作为评价染... 电动静液作动器具有功率密度高,集成度高以及高效节能等优点。为了获得较为精确的作动器线性数学模型,采用了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在遗传算法中,将一组模型参数值视为一个染色体的基因编码,以实测的系统频率响应数据作为评价染色体优劣的标准,并构造相应的适应度函数。通过使用基于排序的选择概率设定方法,算术交叉算子以及高斯变异算子,并进行迭代运算,实现了种群的遗传进化操作与对最优解的搜索。最终的辨识结果证明了遗传算法辨识作动器模型参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静液作动器 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