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餐厨垃圾生物炭强化餐厨废水甲烷发酵效能与作用机制
1
作者 姜琪 张波 +5 位作者 苏艳 王高骏 王璟 杨阳 李倩 陈荣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7-1876,共10页
甲烷发酵是餐厨垃圾处理厂内废水处理的核心工艺。然而,餐厨废水过快的水解酸化速率使得挥发性脂肪酸(VFA)过量积累,极大限制了高有机负荷条件下系统的产甲烷率。针对该技术瓶颈,利用餐厨垃圾处理厂三相分离单元所得的有机固体废物(OSW... 甲烷发酵是餐厨垃圾处理厂内废水处理的核心工艺。然而,餐厨废水过快的水解酸化速率使得挥发性脂肪酸(VFA)过量积累,极大限制了高有机负荷条件下系统的产甲烷率。针对该技术瓶颈,利用餐厨垃圾处理厂三相分离单元所得的有机固体废物(OSW)为原料制备生物炭(OSW-BC),以批次试验方法考察了其用于厂内餐厨废水甲烷发酵的增促效能。结果表明,500℃热解制得OSW-BC表面形成了丰富的孔道结构与芳香类有机官能团;在甲烷发酵系统的基质/种泥比(SIR)分别为2、3、5的条件下,OSW-BC投加可将产甲烷延滞期缩短53.7%~68.1%,同时将最大比产甲烷速率提升6.1%~62.9%;微生物代谢活力与种群演替解析表明,OSW-BC的投加显著提升了菌群代谢的电子交换系统活力;尤其在高SIR条件下,OSW-BC投加使得互营单孢菌属与二氧化碳还原型甲烷袋状菌属快速富集,同时甲酰基甲基呋喃脱氢酶、甲酰基甲基呋喃-四氢甲硫氨酸N-甲酰转移酶等相关功能基因表达丰度提升了74.2%~118.0%。可见,OSW-BC表面丰富的有机官能团与类石墨结构可能加速了VFA氧化细菌与甲烷袋状菌种间直接电子传递(DIET)过程,由此加速了VFA向甲烷的转化,实现了高SIR条件下餐厨废水发酵系统产甲烷能力的增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发酵 生物炭 餐厨垃圾 酸积累 互营产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技术用于泥炭甲烷发酵残渣腐植酸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路亚楠 马力通 +2 位作者 李丽萍 李冉冉 邓雅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5-1030,共6页
生物甲烷化可能是泥炭低碳转化最有利的方法,为探索泥炭甲烷发酵残渣再利用提取腐植酸,实现泥炭甲烷发酵耦合腐植酸提取新工艺,需要解析碱液对甲烷发酵残渣腐植酸得率、纯度、结构的影响。以草本泥炭为原料,先进行氢氧化钠预处理再甲烷... 生物甲烷化可能是泥炭低碳转化最有利的方法,为探索泥炭甲烷发酵残渣再利用提取腐植酸,实现泥炭甲烷发酵耦合腐植酸提取新工艺,需要解析碱液对甲烷发酵残渣腐植酸得率、纯度、结构的影响。以草本泥炭为原料,先进行氢氧化钠预处理再甲烷发酵,残渣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分别采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锂和焦磷酸钠萃取,对得到的腐植酸样品进行产率、纯度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表征。结果表明,不同萃取剂萃取、氢氧化钠预处理甲烷发酵均对泥炭腐植酸产率、纯度、结构有明显影响。氢氧化锂萃取氢氧化钠预处理甲烷发酵与对照组残渣腐植酸产率、纯度均最高,产率分别达43.59%、41.07%、纯度分别是70.4%、70.6%。焦磷酸钠萃取泥炭腐植酸中羟基、甲基、亚甲基、醚键含量较多,芳构化程度较低;氢氧化钠萃取泥炭腐植酸酮、醛、羧酸和苯环等结构含量丰富,芳构化程度较高。氢氧化钠预处理甲烷发酵残渣腐植酸羟基、甲基、亚甲基、醚键含量均降低,羰基、苯环含量较高,芳构化程度增大。甲烷发酵残渣提取泥炭腐植酸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氢氧化钠预处理甲烷发酵对碱溶酸析法提取泥炭腐植酸的结构有明显影响,泥炭甲烷发酵残渣再利用提取腐植酸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残渣 再利用 腐植酸 甲烷发酵 碱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粪中高温厌氧甲烷发酵产气潜能与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22
3
作者 乔玮 毕少杰 +3 位作者 尹冬敏 姜萌萌 Dalal E.Algapani 董仁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4-243,共10页
采用富含氮素的鸡粪为原料,包括原料鸡粪、鸡粪固相部分和鸡粪液相部分,选取以鸡粪为原料连续稳定运行超过90d的中高温厌氧反应器新鲜出料为接种污泥,在中温(35℃)和高温(55℃)条件下开展动力学和产甲烷潜能试验.采用Gompertz模型、一... 采用富含氮素的鸡粪为原料,包括原料鸡粪、鸡粪固相部分和鸡粪液相部分,选取以鸡粪为原料连续稳定运行超过90d的中高温厌氧反应器新鲜出料为接种污泥,在中温(35℃)和高温(55℃)条件下开展动力学和产甲烷潜能试验.采用Gompertz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和两阶段模型对鸡粪中高温累积产甲烷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鸡粪中高温甲烷发酵均呈现明显的快速产气期和慢速产气期两阶段特征,快速产气期的动力学常数K1分别为0.4174和0.2104d^(-1),快速产气分别在4.5和6.5d结束,快速产气量占到总产气量的69%和58%.原料鸡粪和液相部分的中温发酵动力学常数(K1)分别为0.4177和0.2330d^(-1),均高于高温的0.1721,0.2214d^(-1),发酵产气速率较快.鸡粪固相部分中温发酵的动力学常数为0.1960d^(-1),低于液相中温发酵的0.2330d^(-1)和固相高温的0.2310d^(-1),中温条件下,水解过程是限制鸡粪甲烷发酵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鸡粪固体和鸡粪液体高温发酵的动力学常数K分别为0.2310,0.22214d^(-1),鸡粪固体发酵产甲烷的速率快于液相部分,水解过程不是限制鸡粪高温发酵产甲烷速率的最主要因素.产甲烷潜能试验表明鸡粪在中温和高温下产甲烷潜能分别为212,177m L/g TS.因此,仅从发酵效率的角度考虑,鸡粪中温发酵比高温发酵的产甲烷潜能更高,产甲烷速率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甲烷发酵 产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的配合物对甲烷发酵和产甲烷过程中关键酶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赵阳 李秀芬 +1 位作者 堵国成 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4,共4页
在甲烷发酵过程中,微量金属元素钴必须以充足的量和生物学有效的形式存在才能为产甲烷菌利用。本研究分别以甲烷产率和辅酶F420为甲烷发酵过程的评价指标,着重考察了钴及其配合物对甲烷发酵的影响。通过比较添加Co2+和配合钴对产甲烷的... 在甲烷发酵过程中,微量金属元素钴必须以充足的量和生物学有效的形式存在才能为产甲烷菌利用。本研究分别以甲烷产率和辅酶F420为甲烷发酵过程的评价指标,着重考察了钴及其配合物对甲烷发酵的影响。通过比较添加Co2+和配合钴对产甲烷的促进效果,得出在相同摩尔浓度下配合钴更能促进甲烷发酵的结论。不同配体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甲烷发酵过程中,丝氨酸是能与Co2+配合、提高Co2+生物可用性的最佳配体。当丝氨酸-钴配合物的添加剂量为2μmol/L时,甲烷产率为313 mL/gCOD,相对空白样提高幅度为60%,此时,辅酶F420的含量由空白样的0.375μmol/gVSS提高到0.516μmol/gVSS,辅酶M的含量由空白样的92.9μmol/gVSS提高到102.6μmol/gV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发酵 微量元素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糖废水CSTR甲烷发酵系统的污泥驯化与运行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建政 叶菁菁 +2 位作者 王卫娜 马超 昌盛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55-60,共6页
与厌氧颗粒污泥相比,絮状悬浮活性污泥具有传质界面大、速度快的突出优点,但要形成具有完整甲烷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则比较困难。采用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ontinuous flow Stirred-Tank Reactor,CSTR),探讨了制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 与厌氧颗粒污泥相比,絮状悬浮活性污泥具有传质界面大、速度快的突出优点,但要形成具有完整甲烷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则比较困难。采用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ontinuous flow Stirred-Tank Reactor,CSTR),探讨了制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絮状污泥驯化与运行特征。研究表明,以有机废水好氧处理工艺的剩余污泥为种泥,在接种量MLVSS为8.52g/L,温度为(35±1)℃,COD浓度为4000mg/L,HRT为18h,系统pH值保持在6.5~7.5等条件下,CSTR可在84d左右形成具有完整甲烷发酵过程的絮状悬浮厌氧活性污泥系统。CSTR甲烷发酵系统对负荷冲击表现出了良好的调节能力,在有机负荷从5.3kgCOD/(m3·d)提高到9.33kgCOD/(m3·d)时,反应系统可在16d内重新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其出水COD可稳定在1100mg/L左右,COD去除率和产气量平均为84%和38L/d,发酵气中的CO2和CH4含量分别为41%和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TR 甲烷发酵 絮状污泥 驯化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预发酵对餐厨垃圾与酒糟水解酸化和甲烷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宋娜 汪群慧 +4 位作者 王利红 于淼 常强 赵娜娜 吴川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95-2102,共8页
为了解决餐厨垃圾与酒糟干式甲烷发酵过程易酸化问题,考察了两种乙醇预发酵方式-餐厨垃圾单独预发酵和餐厨垃圾与酒糟混合预发酵对底物水解酸化和甲烷发酵的影响,并与不进行乙醇预发酵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餐厨垃圾单独预发酵... 为了解决餐厨垃圾与酒糟干式甲烷发酵过程易酸化问题,考察了两种乙醇预发酵方式-餐厨垃圾单独预发酵和餐厨垃圾与酒糟混合预发酵对底物水解酸化和甲烷发酵的影响,并与不进行乙醇预发酵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餐厨垃圾单独预发酵组(简称"FW预发酵组")、餐厨垃圾与酒糟混合预发酵组(简称"FW+DG预发酵组")的甲烷总产率分别为22.8,222.4,231.3m L/g VS.乙醇预发酵可以促进发酵底物的水解,预发酵结束后,FW预发酵组发酵底物中的乙醇、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4.5、1.4、4.9倍,FW+DG预发酵组则分别提高了7.8、1.6、5.9倍.另外,在甲烷发酵过程中,预发酵组的乙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乙醇预发酵使有机物更多的转化为乙醇,减少了有机酸的生成,有效缓解甲烷发酵过程中的酸积累、产甲烷受抑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控方式 乙醇预发酵 餐厨垃圾 酒糟 水解酸化 甲烷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对乙酸底物甲烷发酵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晓华 李国会 张燕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5-9,共5页
厌氧发酵反应器中的甲烷化以乙酸降解途径为主。已知的数十属产甲烷菌中只有Methanothrix和Methanosarcina以乙酸为底物,其中Methanothrix常为消化器中的主力。该文以乙酸为碳源培养了Methanothrix优势菌液,分析了温度与无机盐对甲烷发... 厌氧发酵反应器中的甲烷化以乙酸降解途径为主。已知的数十属产甲烷菌中只有Methanothrix和Methanosarcina以乙酸为底物,其中Methanothrix常为消化器中的主力。该文以乙酸为碳源培养了Methanothrix优势菌液,分析了温度与无机盐对甲烷发酵的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无机盐浓度,可使常规浓度培养液的总反应速度常数提高8倍,对Methanothrix产甲烷有显著影响;以研究较为成熟的温度因素作参照,当温度与无机盐在工程范围变化时,引起的动力学常数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01~0.43和0.04~0.59,无机盐与温度具有相同数量级的影响力。此外,该文采用适于厌氧水解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乙酸底物甲烷发酵过程,结果表明,其产甲烷进入对数期后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发酵 动力学 温度 无机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浓度对鸡粪中高温甲烷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乔玮 毕少杰 +2 位作者 熊林鹏 鞠鑫鑫 董仁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921-2927,共7页
为探究氨氮浓度对鸡粪中高温甲烷发酵的影响,采用固定水力停留时间(HRT,20d),提高进料总固体浓度(TS,5%、7.5%和10%)的方式增加氨氮浓度,通过265d的长期甲烷发酵试验,比较了不同氨氮浓度条件下鸡粪中高温甲烷发酵效果和污泥的比产甲烷活... 为探究氨氮浓度对鸡粪中高温甲烷发酵的影响,采用固定水力停留时间(HRT,20d),提高进料总固体浓度(TS,5%、7.5%和10%)的方式增加氨氮浓度,通过265d的长期甲烷发酵试验,比较了不同氨氮浓度条件下鸡粪中高温甲烷发酵效果和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结果显示,TS由5%增至10%,中高温反应器中氨氮浓度由2.1~2.5g/L增至6.1~6.5g/L,对应的比产甲烷活性分别降低了44%和100%,中温反应器中挥发性脂肪酸由0.4g/L增至7.6g/L,甲烷产率由253mL/gTS降至203mL/gTS;高温反应器中挥发性脂肪酸由0.4g/L增至26.1g/L,甲烷产率由181mL/gTS降至18mL/gTS.氨氮浓度对高温甲烷发酵系统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浓度 进料浓度 鸡粪 甲烷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料浓度对鸡粪长期高温甲烷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乔玮 毕少杰 +2 位作者 熊林鹏 任征然 董仁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93-2601,共9页
通过固定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0d,逐步提高进料总固体(TS)浓度为5.0%,7.5%和10.0%的方式提高有机负荷(OLR),在高温(55±1)℃条件下开展鸡粪长期甲烷发酵实验并测定了各阶段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SMA),探究氨氮浓度对鸡粪高温甲烷发酵... 通过固定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0d,逐步提高进料总固体(TS)浓度为5.0%,7.5%和10.0%的方式提高有机负荷(OLR),在高温(55±1)℃条件下开展鸡粪长期甲烷发酵实验并测定了各阶段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SMA),探究氨氮浓度对鸡粪高温甲烷发酵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进料TS由5.0%增至10.0%,出料氨氮浓度由(2.5±0.3)g/L增至(6.1±0.2)g/L,挥发性脂肪酸(VFAs)由(0.4±0.1)g/L增至(26.1±1.5)g/L,p H值由(8.3±0.2)降至(6.9±0.1),产气率由(267.2±12.5)mL/g TS_(in)降至49.8±8.2m L/g TS_(in),甲烷浓度由(67.2±1.3)%降至(36.0±1.7)%.长时间采用TS10.0%的进料浓度,发酵系统中氨氮浓度最高达到7.5g/L,VFAs浓度达到27.0g/L,产气下降明显.氨氮抑制鸡粪高温甲烷发酵产气的初始浓度为2.5~3.0g/L.进料TS大于7.5%,鸡粪高温甲烷发酵会受到氨氮抑制.氨氮浓度的升高导致高温发酵体系利用乙酸产甲烷的能力降低,氨氮浓度达到5.5g/L,SMA降低60.0%;氨氮浓度达到7.0g/L,污泥利用乙酸产甲烷的活动几乎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料浓度 鸡粪 甲烷发酵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发酵与碱液对碱溶酸析法提取泥炭黄腐酸光谱学变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震平 路亚楠 +1 位作者 邓雅卉 马力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77-2381,共5页
以草本泥炭为原料,将甲烷发酵工艺与制取黄腐酸工艺相结合,考察甲烷发酵、氢氧化钠预处理甲烷发酵与不同碱液溶解对提取的黄腐酸的产率、浓度以及结构特征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及荧光光谱分析,对泥炭... 以草本泥炭为原料,将甲烷发酵工艺与制取黄腐酸工艺相结合,考察甲烷发酵、氢氧化钠预处理甲烷发酵与不同碱液溶解对提取的黄腐酸的产率、浓度以及结构特征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及荧光光谱分析,对泥炭甲烷发酵后残余物提取的黄腐酸进行表征,并与色谱纯黄腐酸相对比。结果表明,甲烷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消耗利用黄腐酸,导致黄腐酸产率、浓度以及甲基、羟基等官能团含量降低,并且氢氧化钠预处理会促进这一过程,消耗更多的黄腐酸,生成更多的甲烷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溶酸析法 碱液 泥炭 甲烷发酵 黄腐酸 光谱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甲烷发酵在传统酿制泸型曲酒中的特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衍庸 《酿酒科技》 2000年第5期33-34,共2页
佳酿浓香型曲酒依赖于老窖传统工艺 ,中国酒窖又是甲烷发酵的特殊生态环境 ,浓香型曲酒主体香成分为己酸乙酯 ,而己酸来自于己酸菌的己酸发酵。老窖中存在己酸菌与甲烷菌的“种间氢转移关系” ,甲烷发酵有促进己酸发酵进程多产己酸的作... 佳酿浓香型曲酒依赖于老窖传统工艺 ,中国酒窖又是甲烷发酵的特殊生态环境 ,浓香型曲酒主体香成分为己酸乙酯 ,而己酸来自于己酸菌的己酸发酵。老窖中存在己酸菌与甲烷菌的“种间氢转移关系” ,甲烷发酵有促进己酸发酵进程多产己酸的作用 ,从而增加己酸乙酯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型酒 甲烷发酵 老窖 乙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浓度对丁酸甲烷发酵功能菌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泽雨 闵祥发 +1 位作者 张玉鹏 李建政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1,共6页
试验分别以丁酸、乙酸和H_2/CO_2为惟一碳源,通过对厌氧颗粒污泥的间歇培养,考察了Na^+浓度对嗜丁酸产氢产乙酸菌(SBOB)、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ACM)和氢营养型产甲烷菌(HTM)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2.00 g·L^(-1)对SBOB,... 试验分别以丁酸、乙酸和H_2/CO_2为惟一碳源,通过对厌氧颗粒污泥的间歇培养,考察了Na^+浓度对嗜丁酸产氢产乙酸菌(SBOB)、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ACM)和氢营养型产甲烷菌(HTM)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2.00 g·L^(-1)对SBOB,ACM和HTM的代谢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0.06,3.56和9.47 g·L^(-1);Na^+的提高,对SBOB和ACM的抑制效应是渐进的,而对HTM的抑制则是突进的。欲保证厌氧活性污泥丁酸甲烷发酵的效率,须将系统内的Na^+控制在3.56 g·L^(-1)以下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活性污泥 甲烷发酵 功能菌群 钠离子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剂与预处理对甲烷发酵泥炭腐植酸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路亚楠 马力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8-224,共7页
采用草本泥炭为原料,先进行甲烷发酵,发酵残渣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同时分别用碳酸钠、碳酸氢钠、氨水、亚硫酸钠萃取,对得到的腐植酸样品进行紫外可见、红外、荧光光谱表征。甲烷发酵后腐植酸羟基、亚甲基、甲基等简单结构被消耗... 采用草本泥炭为原料,先进行甲烷发酵,发酵残渣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同时分别用碳酸钠、碳酸氢钠、氨水、亚硫酸钠萃取,对得到的腐植酸样品进行紫外可见、红外、荧光光谱表征。甲烷发酵后腐植酸羟基、亚甲基、甲基等简单结构被消耗利用,而苯环、羰基、三键与累积双键等复杂结构无法被消耗利用,氢氧化钠预处理对甲烷发酵有促进作用,消耗更多的脂肪链烃,导致腐植酸产率降低且苯环含量更高,产气量增长1.12倍。不同萃取剂萃取对腐植酸产率、含量、结构有明显影响,碳酸钠萃取腐植酸含量较高,且羟基、亚甲基、羰基、苯环、醚键等官能团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亚硫酸钠萃取腐植酸产率较高,含有较多的三键与累积双键。结果表明,萃取剂与预处理对甲烷发酵泥炭腐植酸结构均有影响,氢氧化钠预处理导致腐植酸苯环含量升高,不同萃取剂对腐植酸结构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泥炭 碱溶酸析法 腐植酸 预处理甲烷发酵 萃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储时间和固体含量对水泡粪甲烷发酵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永 孙振举 +1 位作者 刘冬梅 李建政 《中国沼气》 2018年第3期33-38,共6页
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生猪的转栏和出栏使猪舍储粪池水泡粪的存储与排放具有周期性,而季节性用水量的差异还会导致水泡粪总固体物(TS)含量的显著变化,影响其后续甲烷发酵的效能。文章利用静态发酵试验,对比研究了存储时间(14 d,28 d)和TS(3... 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生猪的转栏和出栏使猪舍储粪池水泡粪的存储与排放具有周期性,而季节性用水量的差异还会导致水泡粪总固体物(TS)含量的显著变化,影响其后续甲烷发酵的效能。文章利用静态发酵试验,对比研究了存储时间(14 d,28 d)和TS(3%,5%和7%)对水泡粪甲烷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长的存储时间和较低的TS可使水泡粪甲烷发酵的产甲烷效能和污染物去除性能更佳,而存储时间的影响要显著大于TS的影响。对于存储时间为28 d,TS为3%的水泡粪,其累积甲烷产量和比产甲烷速率分别可达3.02 L·L-1和0.13L·L-1d-1,溶解性COD和挥发性固体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3%和55%。对于存储时间为14 d的水泡粪,由挥发性脂肪酸积累导致的较低pH值,会严重抑制产氢产乙酸菌群和产甲烷菌群的生长代谢,是限制其甲烷发酵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粪 存储时间 固体物含量 甲烷发酵 污染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ysta公司示范甲烷发酵制乳酸工艺
1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54-1354,共1页
Calysta公司示范了世界上首例南甲烷制乳酸的发酵工艺。这种开始于微生物的发酵工艺,进料依靠甲烷而不是典型的糖基原料,通过合成生物学将甲烷转化成高浓度的乳酸。这种乳酸的生产工艺将按照与生物聚合物生产商Nature Works公司的协... Calysta公司示范了世界上首例南甲烷制乳酸的发酵工艺。这种开始于微生物的发酵工艺,进料依靠甲烷而不是典型的糖基原料,通过合成生物学将甲烷转化成高浓度的乳酸。这种乳酸的生产工艺将按照与生物聚合物生产商Nature Works公司的协议来共同开发,该公司为众多应用(包括纺织品、消费类塑料和3D打印)生产聚乳酸。Calysta公司强调,虽然他们目前的工作专注于乳酸,但这种甲烷发酵平台可定制用来产生许多不同的化学品,这意味着来自垃圾填埋气源、稻田养殖或废水处理工艺的甲烷都可被利用来产生更有价值的最终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发酵 发酵工艺 聚乳酸 示范 废水处理工艺 合成生物学 生物聚合物 甲烷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ysta公司开发出甲烷发酵制燃料的高效生物反应器
16
作者 靳爱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20,共1页
Calysta公司称,其开发的高效传质生物反应器,发酵速率是传统技术的8倍。该反应器技术可快速、经济地把甲烷转化成蛋白质、工业化学品和燃料。传统的搅拌发酵工艺通常效率极低,只有少部分原料转化且成本高。Calysta公司的技术是目前... Calysta公司称,其开发的高效传质生物反应器,发酵速率是传统技术的8倍。该反应器技术可快速、经济地把甲烷转化成蛋白质、工业化学品和燃料。传统的搅拌发酵工艺通常效率极低,只有少部分原料转化且成本高。Calysta公司的技术是目前唯一商业可行的技术。其独特的环形反应器设计,通过采用高速液流推动气流向下,导致气体压力增加,使气体扩散到液体的速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生物反应器 甲烷发酵 燃料 开发 甲烷转化 工业化学品 反应器设计 发酵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污泥分解菌进行甲烷发酵
17
作者 孙国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12期26-26,共1页
藤田工业公司4月份公布了新分离的、能提高甲烷发酵的处理能力.对固形有机物液化能力高的污泥分解菌 Clostridium bifermentans DYF 株.与以前菌相比.该菌除在剩余活性污泥的营养源上能增殖外,还能液化剩余活性污泥中的约一半有机物。
关键词 甲烷发酵 分解菌 CLOSTRIDIUM 挥发性脂肪酸 营养源 工业公司 藤田 bifer 分解速度 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甲烷发酵中厌氧菌的培养与驯化技术
18
作者 谭铁鹏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1993年第1期19-23,43,共6页
甲烷发酵法是一种将有机物内的潜能经厌氧生物分解为甲烷气的处理方法。甲烷发酵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发酵速度快,但用于加温的能耗也大,温度低,发酵速度慢,处理效率低。尤其在冬季,用于加温的能耗大,而产气量又小,因此很不合算。目前多... 甲烷发酵法是一种将有机物内的潜能经厌氧生物分解为甲烷气的处理方法。甲烷发酵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发酵速度快,但用于加温的能耗也大,温度低,发酵速度慢,处理效率低。尤其在冬季,用于加温的能耗大,而产气量又小,因此很不合算。目前多采用中温发酵(30~34℃)。本试验系研究在低温状态下(低于30℃)从寒冷地区采集低温厌氧细菌,在低温状态下驯化培养,并以丙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发酵 厌氧生物 厌氧菌 驯化培养 消化污泥 丙酸盐 中温发酵 容积负荷 甲烷 发酵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发酵厌氧处理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19
《国际造纸》 2005年第1期67-67,共1页
近来,厌氧处理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厌氧处理可以从废水的COD中以沼气的形式回收能量,并且可以降低COD转化成污泥的量。
关键词 厌氧处理技术 制浆造纸工业 甲烷发酵 应用 处理效率 COD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酒蒸馏废液的甲烷发酵处理
20
作者 中野岩 雷国柱 《环保科技情报》 1990年第1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烧酒 蒸馏 废液 甲烷发酵 废液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