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甲基吗啉-2,5-二酮与 L-丙交酯共聚物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彩虹 陈强 +2 位作者 田伟伟 沈健 林思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96-98,共3页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了3-甲基吗啉-2,5-二酮(MMD)与L-丙交酯(L-LA)的共聚物,并用FT-IR、HNMR、粘度测定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氨基酸被引入到聚乳酸的主链中,且聚合物的组成可根据投料比例的不同在较大范围内调节.
关键词 甲基吗啉二酮 丙交酯 共聚物 聚L-乳酸 制备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6S)-及(3S,6R)-3-苄氧甲基-6-甲基-吗啉-2,5-二酮的制备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弘 焦洁平 +4 位作者 孔丽君 焦志峰 张来东 徐杰 何培茹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742,共6页
以2-溴丙酸和N-叔丁氧羰基-O-苄基-L-丝氨酸为起始试剂首先制得N-(2-溴丙基)-O-苄基-L-丝氨酸(BPBS),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三乙胺(Et3N)溶剂中80℃经9h后BPBS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生成(3S,6S)-3-苄氧甲基-6-甲基-吗啉-2,5-二酮[(3S,6S... 以2-溴丙酸和N-叔丁氧羰基-O-苄基-L-丝氨酸为起始试剂首先制得N-(2-溴丙基)-O-苄基-L-丝氨酸(BPBS),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三乙胺(Et3N)溶剂中80℃经9h后BPBS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生成(3S,6S)-3-苄氧甲基-6-甲基-吗啉-2,5-二酮[(3S,6S)-BMMD]及(3S,6R)-BMMD共存体,产率70%.将所制得的共存体以乙酸乙酯为重结晶溶剂,采用微分重结晶法,经4次"溶解-部分重结晶"操作循环制得两种纯光学构型的(3S,6S)-BMMD和(3S,6R)-BMMD.将两种光学纯双手性中心的BMMD分别溶于乙酸乙酯,室温下培养得(3S,6S)-BMMD和(3S,6R)-BMMD的单晶体,以X射线衍射法测定上述两种BMMD的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 6S)-3-苄氧甲基-6-甲基-吗啉-2 5- (3S 6R)-3-苄氧甲基-6-甲基-吗啉-2 5- 拆分 光学异构体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3-[(苄氧羰基)-甲基]-吗啉-2,5-二酮的合成研究
3
作者 张晓飞 魏兴 《山西化工》 2011年第1期21-23,32,共4页
以β-苯甲基-L-天冬氨酸酯和溴乙酰溴为原料合成了(3S)-3-[(苄氧羰基)-甲基]-吗啉-2,5-二酮,产物用FTIR图谱、1H-NMR图谱进行结构表征。通过考察酰化反应中体系pH值和环化反应中反应物滴加速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确定了pH=8、滴加速度0.0... 以β-苯甲基-L-天冬氨酸酯和溴乙酰溴为原料合成了(3S)-3-[(苄氧羰基)-甲基]-吗啉-2,5-二酮,产物用FTIR图谱、1H-NMR图谱进行结构表征。通过考察酰化反应中体系pH值和环化反应中反应物滴加速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确定了pH=8、滴加速度0.006 mol/h为较佳的合成条件。通过对合成工艺的改进,反应总产率达到了3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苯甲基-L-天冬氨酸酯 溴乙酰溴 (3S)-3-[(苄氧羰基)-甲基]-吗啉-2 5- 滴加速度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测定聚(乳酸-苯丙氨酸)共聚物的含量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迎 魏荣卿 +1 位作者 刘晓宁 王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1-664,共4页
分别以苯丙氨酸和乳酸为原料合成了3-苯甲基-2,5-吗啉二酮(PMD)与丙交酯(LA),以PMD和LA作为聚合单体经开环聚合分别得到PMD均聚物(PPMD)、丙交酯均聚物(PLA)及聚(乳酸-苯丙氨酸)共聚物。对合成的均聚物进行红外分析,确定1 671.53和870.8... 分别以苯丙氨酸和乳酸为原料合成了3-苯甲基-2,5-吗啉二酮(PMD)与丙交酯(LA),以PMD和LA作为聚合单体经开环聚合分别得到PMD均聚物(PPMD)、丙交酯均聚物(PLA)及聚(乳酸-苯丙氨酸)共聚物。对合成的均聚物进行红外分析,确定1 671.53和870.82 cm-1处的吸收峰分别为PPMD和PLA的特征峰。根据以上两种特征吸收峰并以朗伯-比耳定律为理论依据,建立了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聚(乳酸-苯丙氨酸)共聚物含量的方法。实验测定的标准工作曲线为y=0.055 67x+0.1091,r=0.999 3。利用该标准工作曲线定量测定了共聚物组分含量,其结果与1H NMR测定值一致,相对误差在2%以内,证明红外光谱法可方便、快捷地测定聚(乳酸-苯丙氨酸)共聚物组分含量,且适用于其他聚(乳酸-氨基酸)共聚物的含量测定,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法 丙交酯 3-苯甲基-2 5-吗啉 聚(乳酸-苯丙氨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的血卟啉单甲醚微纳米载药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慧芳 于长江 +1 位作者 郭颖志 顾忠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31-734,744,共5页
目的:用侧基含羧基的聚-L-丙交酯-co-3-羧甲基-吗啉-2,5-二酮(P-LLA-co-Asp)两亲性共聚物为载体,制备含血卟啉单甲醚(HMME)和微纳米粒子,初步考察不同共聚组成聚合物制得的微纳米粒性能及体外释放行为,探讨HMME微纳米粒的靶向光动... 目的:用侧基含羧基的聚-L-丙交酯-co-3-羧甲基-吗啉-2,5-二酮(P-LLA-co-Asp)两亲性共聚物为载体,制备含血卟啉单甲醚(HMME)和微纳米粒子,初步考察不同共聚组成聚合物制得的微纳米粒性能及体外释放行为,探讨HMME微纳米粒的靶向光动力治疗可行性。方法:用不同共聚组成比的P-LLA-co-Asp,采用改进的溶剂挥发法制备含HMME的微纳米粒子,表征微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分布、表面形态,检测HMME在微纳米粒形成前后荧光激发性能及其激发三线态寿命,考察微纳米粒子体外释放行为的差异。结果:制得了粒径均匀,分布较窄,范围在400~700nm,表面平整光滑的含HMME微纳米粒子;共聚物制得微纳米粒中载药量和包封率明显高于PL-LA均聚物,并随材料亲水性共聚组成(Asp)的增加而增加;微纳米粒体系中HMME结构及其荧光激发性能没有改变,能够被激发成三线态,并具有相应的寿命时间;共聚物形成微纳米粒的HMME释放速率低于PLLA均聚物释放速率。结论:①不同的共聚组成对微纳米粒子的性能和释放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推测可能是由于HMME与共聚物的羧基之间形成了氢键的相互作用有关。②该共聚物体系作为HMME的微纳米粒子载体,保持了其作为光敏剂的结构和性能,有望应用对该微纳米粒子进一步进行肿瘤的靶向光动力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丙交酯-co-3-羧甲基-吗啉-2 5- 血卟啉单甲醚 微纳米粒子 光动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氨酸改性聚乳酸及生物相容性评价
6
作者 郑涛 胡耀平 +3 位作者 谷俐 周勤华 李清华 兰平 《嘉兴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82-87,共6页
以D,L-乳酸和D,L-丙氨酸为原料经减压蒸馏法制得2,5-二甲基吗啉-3,6-二酮;再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2,5-二甲基吗啉-3,6-二酮为单体合成丙氨酸改性聚乳酸。经DSC、FT-IR1、HNMR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丙氨酸接枝到D,L-聚乳酸的主链中.并通过MT... 以D,L-乳酸和D,L-丙氨酸为原料经减压蒸馏法制得2,5-二甲基吗啉-3,6-二酮;再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2,5-二甲基吗啉-3,6-二酮为单体合成丙氨酸改性聚乳酸。经DSC、FT-IR1、HNMR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丙氨酸接枝到D,L-聚乳酸的主链中.并通过MTT实验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表明聚(乳酸-丙氨酸)较聚乳酸有更好的细胞亲和性,聚(乳酸-丙氨酸)有望成为一种更理想的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甲基吗啉-3 6- 乳酸 丙氨酸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