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99例甲型流行性感冒轻症中医证候分析
1
作者 赵晶敏 苏日娜 +7 位作者 张思涵 赵启亮 张慧琪 杜晶辉 刘旻 孙宏源 孙昕 李桂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目的]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讨甲型流行性感冒轻症中医证候。[方法]收集甲型流感轻症患者四诊信息,采用SPSS 25.0和Mplus 8.3软件,对描述性数据进行频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甲型流感轻症相关性较大的条目,再对其进行潜在类别分析,总结... [目的]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讨甲型流行性感冒轻症中医证候。[方法]收集甲型流感轻症患者四诊信息,采用SPSS 25.0和Mplus 8.3软件,对描述性数据进行频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甲型流感轻症相关性较大的条目,再对其进行潜在类别分析,总结主要中医证候,并对可能影响中医证候分布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499例患者,症状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咳嗽、肌肉酸痛、乏力、咽红、头重痛等,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22个甲流轻症相关性大的症状条目,经潜在类别分析得出4类中医证候表现组合,分别为风寒束表证(25.1%)、风热犯卫夹湿证(44.5%)、表寒里热证(20%)、风热犯卫证(1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风热犯卫夹湿证为参照,病程≤1 d表现为风寒束表证的可能性是病程>2天的1.955倍(OR=1.955,95%CI=1.024~3.732,P=0.042),就诊前未用药表现为风寒束表证、表寒里热证的可能性分别是就诊前使用抗病毒药物的0.267倍(OR=0.267,95%CI=0.087~0.822,P=0.021)和0.281倍(OR=0.281,95%CI=0.081~0.975,P=0.046)。[结论]甲型流感轻症多数为风热犯卫夹湿证,其次为风寒束表证、表寒里热证、风热犯卫证;病程短以风寒束表证为主,未用抗病毒药物以风热犯卫夹湿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行性感冒 中医证候 潜在类别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热性惊厥伴2019冠状病毒病与伴甲型流感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王红雁 虎鹏娟 +3 位作者 曹蕾 王珊 王亚丹 王梦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比较儿童热性惊厥(FS)伴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与伴甲型流感在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检验方面的差异。方法纳入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31日在我院儿科就诊的FS伴COVID-19的患儿155例(COVID-19组)及伴甲型流感的患儿92例(甲型流感... 目的比较儿童热性惊厥(FS)伴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与伴甲型流感在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检验方面的差异。方法纳入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31日在我院儿科就诊的FS伴COVID-19的患儿155例(COVID-19组)及伴甲型流感的患儿92例(甲型流感组)。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惊厥发作类型、惊厥持续时间等临床资料以及检查、检验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甲型流感组相比,COVID-19组男性患儿多(P=0.043),非典型年龄(<6个月或>5岁)的发病率更高,尤其是>5岁的发病率更高(P=0.010),24h内惊厥多次发作率更高(P<0.001),复杂性热性惊厥(CFS)发生率高(P=0.015),发热至惊厥发作的间隔时间更短(P<0.001),热程更短(P<0.001)。与甲型流感组相比,COVID-19组患儿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比例更高(P<0.001),而淋巴细胞比例更低(P=0.001)。结论合并COVID-19的FS患儿多为男性,在非典型年龄段发病的比例更高,24h内可能发生多次惊厥,更多表现为CFS;发热后较短时间内即可出现惊厥发作,应在短时间内快速预防;血常规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应注意早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COVID-19 甲型流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银双解散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郭雨菲 王成祥 +8 位作者 孙慧媛 王明哲 翟志光 李磊 薛贝 程锦涛 马媛虹 黄廷轩 于会勇 《北京中医药》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目的基于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探讨荆银双解散治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各24只,进行药效学研究;另选25只小鼠按照随机数... 目的基于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探讨荆银双解散治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各24只,进行药效学研究;另选25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通路激动剂组、通路激动剂联合中药组,各5只,进行机制研究。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建立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PR8感染小鼠模型,中药组予荆银双解散3 mg/(g·d)灌胃,西药组予磷酸奥司他韦22.75 mg/(kg·d)灌胃,通路激动剂组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50μg/(kg·d)腹腔注射,通路激动剂联合中药组予IGF-150μg/(kg·d)腹腔注射+荆银双解散3 mg/(g·d)灌胃,1次/d。药效学研究中,比较连续给药1、3、5 d时,各组小鼠一般情况、肺指数与肺指数抑制率、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肺组织IL-6、IL-10、IFN-γ水平;机制研究中,连续给药5 d,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肺组织PI3K、p-AKT、AKT、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RT-qPCR法检测各组PI3K、AKT、NF-κB p65 mRNA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一般状态较好,体质量、饮食量较多,给药第3、5天肺指数低(P<0.05),肺组织炎性浸润和红细胞渗出轻。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第3天肺组织IL-6相对表达量低(P<0.05)、IL-10相对表达量高(P<0.05),给药第3、第5天肺组织IFN-γ相对表达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PI3K、p-AKT/AKT、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0.05),PI3K、AKT、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低(P<0.05);与中药组比较,通路激动剂联合中药组PI3K、p-AKT/AKT、NF-κB p65蛋白和PI3K、AKT、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高(P<0.05)。结论荆银双解散能够改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一般情况,降低小鼠肺指数,改善细胞因子表达及小鼠肺部病理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和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荆银双解散 细胞因子风暴 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4
作者 赵梓弘 马樱硕 +2 位作者 韩彦熙 李金明 张瑞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实验室对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总体情况,发现潜在问题以进一步提高检测质量。方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2024年共发放5份样本至1367家参评实验室。通过计算各参评实验室和使用不同试剂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符...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实验室对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总体情况,发现潜在问题以进一步提高检测质量。方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2024年共发放5份样本至1367家参评实验室。通过计算各参评实验室和使用不同试剂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评估其检测能力。结果样本总符合率为99.87%(6826/6835),阳性样本符合率为99.89%(5462/5468),阴性样本符合率为99.78%(1364/1367)。不同浓度的H3N2病毒样本、同等浓度水平(1.0×10^(4)拷贝/mL)的H1N1(2009)和H3N2病毒样本以及同等浓度水平(1.0×10^(4)拷贝/mL)的季节性H1N1和H3N2病毒样本,实验室检测的阳性符合率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我国临床实验室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2009)和H3N2两种常见亚型检出能力较为理想,少数实验室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核酸检测 室间质量评价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RP、SAA、IL-6水平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赵静 杜豪伟 杨翠 《淮海医药》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究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蛋白(SA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某院收治的102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为甲流组,乙型流感病毒患儿102例为乙流... 目的:探究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蛋白(SA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某院收治的102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为甲流组,乙型流感病毒患儿102例为乙流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4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RP、SAA、IL-6水平及实验室指标,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甲流组分为轻症者76例、重症者26例,比较其血清CRP、SAA、IL-6水平,分析血清CRP、SAA、IL-6水平与实验室指标、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血清指标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价值。结果:甲流组血清CRP、SAA、IL-6水平分别为(5.62±1.47)mg/L、(43.26±11.42)mg/L、(15.96±4.32)ng/mL,高于乙流组的(4.11±1.30)mg/L、(36.57±11.19)mg/L、(12.24±3.08)ng/mL和对照组的(2.18±0.70)mg/L、(12.52±4.08)mg/L、(6.85±2.1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者血清CRP、SAA、IL-6水平分别为(8.16±2.52)mg/L、(52.32±11.44)mg/L、(24.55±6.18)ng/mL,高于轻症者的(4.75±1.38)mg/L、(40.16±10.38)mg/L、(13.02±3.3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SAA、IL-6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与单核细胞百分比、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CRP、SAA、IL-6水平单项及联合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AUC值分别为0.761、0.746、0.780、0.932。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儿血清CRP、SAA、IL-6水平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C-反应蛋白 淀粉酶A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2岁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6
作者 赵莹 魏真真 司维婧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3~12岁儿童甲型流感(甲流)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110例甲流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纳入的110例患儿中,男60例(54.55%),女50例(45.45%);3~6岁患儿75... 目的分析3~12岁儿童甲型流感(甲流)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110例甲流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纳入的110例患儿中,男60例(54.55%),女50例(45.45%);3~6岁患儿75例(68.18%),流行时间主要为12月至次年2月[104(94.55%)]。发热94例(85.45%),咳嗽82例(74.55%),纳差60例(54.55%);并发症主要为肺炎(26.36%)、脑炎(13.64%)、心肌损伤(8.18%);89例(80.91%)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为(4.0~10.0)×109/L,52例(47.27%)患儿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50.0%~70.0%,64例(58.18%)患儿的淋巴细胞百分比为20.0%~40.0%,60例(54.55%)患儿的单核细胞百分比>10.0%,90例(81.82%)患儿的淋巴细胞绝对值为(0.8~4.0)×109/L,63例(57.27%)患儿的C反应蛋白≥5.0 mg/L。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病变累及单侧肺部24例(21.82%),双侧肺部86例(78.18%);两肺纹理增多36例(32.73%),磨玻璃状改变16例(14.55%),弥漫性磨玻璃和片状实变36例(32.73%)。结论甲流病毒感染多发于春季和冬季,3~6岁儿童高发,患儿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患儿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多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可降低,肺部影像学可见多种异常。此外,甲流病毒感染可诱发重症肺炎、脑炎及心肌损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甲型流感 流行病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感的临床疗效研究
7
作者 刘文秀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甲型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将2022年7月至12月入院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予常... 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甲型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将2022年7月至12月入院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将2023年1月至6月入院的43例患者纳入研究组,予磷酸奥司他韦+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水平、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热、咳嗽、头痛、流涕、咽痛、乏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将磷酸奥司他韦用于甲型流感的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各症状消失,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且不会引发过多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 磷酸奥司他韦 炎性因子 血气指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PCT、IL-6与病毒载量相关性
8
作者 辛晓岩 郑晓斐 +1 位作者 孙磊 赵逸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合并支原体感染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与病毒载量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高密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甲型流感病毒(H1N1)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 目的分析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合并支原体感染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与病毒载量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高密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甲型流感病毒(H1N1)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46例)中型组(40例)、重型组(34例),并与同时期单纯H1N1感染者(39例)、单纯MP感染者(35例)作对比,分析PCT、IL-6和病毒载量在治疗前后和分组间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H1N1+MP各指标在治疗前后均与H1N1、MP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H1N1+MP在轻型组、中型组以及重型组的PCT、IL-6水平以及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IL-6水平与病毒载量之间为负相关(r=-0.57、-0.53,P<0.001)。结论甲型H1N1合并MP感染后,其血清中的PCT、IL-6指标显著升高,病毒载量降低,且PCT、IL-6感染指标与病毒载量呈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肺炎支原体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病毒载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并发肺部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惠静 杨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并发肺部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5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并发肺部疾病组(68例...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并发肺部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5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并发肺部疾病组(68例)和未并发肺部疾病组(88例),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部疾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各危险因素对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部疾病的预测模型。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血小板计数(PLT)、单核细胞数量(MONO)、中性粒细胞(NE)计数、白细胞介素-6(IL-6)、动脉氧气压力(PaO_(2))、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量表(SOFA)评分均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并发肺部疾病的危险因素(P<0.05),淋巴细胞(LYM)百分比是其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LYM、PLT、MONO、NE、血清IL-6、PA-aO_(2)、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联合检测对预测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部疾病的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均>0.50,表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其中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0.485,95%CI为0.972~0.999,当模型的截断值P>0.296时,敏感度为0.985,特异度为0.898(P<0.05)。结论 冬季和春季是甲型H1N1流感的高发季节,疾控部门需加强学校、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流感病毒监测,做好防控指导。另PLT、MONO、NE、血清IL-6、PA-aO_(2)、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并发肺部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YM是其保护因素,各指标联合可有效预测患者并发肺部疾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特点 肺部疾病 危险因素 预测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金花清感颗粒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王海成 曹吉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05-008,共4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磷酸奥司他韦联用金花清感颗粒对甲型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方法 在医院里,选了82例甲型流感患者,用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1人。对照组只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除此之外还加用金花清感颗粒。对比两组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分析磷酸奥司他韦联用金花清感颗粒对甲型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方法 在医院里,选了82例甲型流感患者,用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1人。对照组只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除此之外还加用金花清感颗粒。对比两组的疗效、用药反应、病症改善时间,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如何变动。两组患者无论男女、年岁,没有明显差别。结果 总体来看,观察组的有效率达到95.12%,明显超过对照组的90.24%。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用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金花清感颗粒治疗甲型流感,疗效显著,炎症因子下降明显,用药反应低,症状改善时间短,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奥司他韦 金花清感颗粒 甲型流行性感冒 炎症因子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小儿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效果及对免疫稳态的影响
11
作者 陈月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21-024,共4页
分析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小儿甲型H1N1流感的价值。方法 56例小儿甲型H1N1流感患儿,采取随机抽签分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组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体现在疗效更高,患... 分析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小儿甲型H1N1流感的价值。方法 56例小儿甲型H1N1流感患儿,采取随机抽签分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组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体现在疗效更高,患者病后恢复更快,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更强以及炎性因子水平更低,预后更好方面。结论 小儿甲型H1N1流感通过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效果好,康复时间短,这主要依赖于该药物在改善免疫稳态水平及降低炎性水平,尽早促进流感病毒转阴的功效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甲型H1N1流感 磷酸奥司他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谭蓉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探究在对甲型流感病毒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磷酸奥司他韦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的甲型流感病毒患者66例,采取信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磷酸奥司他韦),研究组33例(磷酸奥... 探究在对甲型流感病毒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磷酸奥司他韦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的甲型流感病毒患者66例,采取信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磷酸奥司他韦),研究组33例(磷酸奥司他韦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治疗后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等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研究组更短,P<0.05。接受治疗后,病人血清CRP TNF-ɑ IL-6水平均下降,但研究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在疗效方面,发现研究组病毒转阴率更高,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甲型流感病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磷酸奥司他韦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奥司他韦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甲型流行性感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李玉涵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泰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 目的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泰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白细胞(WBC)水平、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WBC水平,缩短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热速清颗粒 磷酸奥司他韦 儿童甲型流感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参数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4
作者 张京华 王赛男 +1 位作者 赵润鹏 陈莉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参数中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甲型流感(甲流)病毒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 目的探讨血常规参数中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甲型流感(甲流)病毒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儿科就诊且有上呼吸道症状的317例儿童,根据上呼吸道核酸六项检测结果分为甲流组(150例)和疾病对照组(167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儿童97例为健康人对照组。采集各组儿童的手指血标本进行各项血常规参数以及CRP检测,采用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比较3组间各指标参数的差异性;绘制ROC曲线,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ROC))评估各指标参数对甲流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甲流组NLR、PLR水平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人对照组,WBC、LYM水平均显著低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人对照组(P<0.05):甲流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但显著低于疾病对照组(P<0.05)。诊断甲流感染效能最高的指标是LYM,其AUC^(ROC)为0.79,当最佳诊断界值为1.55×10^(9)/L时,其敏感性为0.620,特异性为0.837:其次是PLR和NLR,其AUC^(ROC)分别为0.735和0.723,特异性分别为0.754和0.826,敏感性分别为0.693和0.553:MON、PLT、CRP的诊断效能均较低,联合检测LYM、NLR、PLR、MON、PLT、CRP诊断甲流的AUC^(ROC)可提升至0.838。结论甲流感染儿童血常规参数中的LYM水平降低,NLR、PLR水平升高,联合检测LYM、NLR、PLR、MON、PLT和CRP可提高早期诊断儿童甲流感染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 血常规参数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参数联合临床特征在甲型流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丽敏 王瑞晔 +2 位作者 公超 杨占双 王显鹤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春季儿童甲型流感患者血常规特征,探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甲型流感和普通感冒患者的临床和血常规特征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描绘ROC曲... 目的:通过比较春季儿童甲型流感患者血常规特征,探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甲型流感和普通感冒患者的临床和血常规特征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描绘ROC曲线。结果:春季儿童甲型流感患者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于普通感冒患者(5.7%vs 38.85%、0.3%vs 0.65%、0.2%vs 0.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则高于普通感冒患者(60.3%vs 47.2%)甲型流感患儿表现出较高比例的发热、咳嗽和扁桃体肿大(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甲型流感患者较普通感冒患儿淋巴细胞百分比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高(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咳嗽和扁桃体肿大程度是甲型流感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诊断重症甲型流感ROC曲线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AUC=0.721;三指标联合检测预测概率AUC=0.772。结论:儿童甲型流感患者较普通感冒患者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发热、咳嗽和扁桃体肿大的临床特征显著,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是甲型流感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 儿科 临床特征 实验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检测对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婴幼儿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瑞杰 卢洋 陈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预测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婴幼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住院的婴幼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重症组(192例)、轻症组(187...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预测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婴幼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住院的婴幼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重症组(192例)、轻症组(187例)及健康对照者(393例),检测其血常规、CRP及PA水平,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CRP/P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LMR、CRP/PA对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和轻症组比较,重症组NLM、PLR、SII、CRP/PA均显著升高,LMR显著降低(分别为1.09、88.07、310.75、0.05和3.90,P<0.05)。与对照组相比,轻症组CRP/PA显著升高,LMR显著降低(分别为0.04和6.31,P<0.05)。ROC曲线显示,诊断重症感染时,CRP/PA的特异度最高,为96.1%,LMR、CRP/P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ROC曲线下面积(AUC)均优于单项检测(分别为88.5%、0.941)。LMR、CRP/PA联合检测对轻症与重症感染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均优于单项检测(分别为76.4%、60.2%、0.707)。校正年龄、性别及NLM、PLR、SII后,CRP/PA的升高与LMR的降低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独立相关,并区分轻症和重症。结论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CRP/PA升高与LMR降低,还有助于区分轻症和重症,可为预测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LMR、CRP/PA联合分析对轻重症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 甲型流感病毒 重症感染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探针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彬彬 陈秋虾 郭丽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103-105,共3页
目的 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应用复合探针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两家监测点上呼吸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患儿80例监测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应用复合探针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两家监测点上呼吸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患儿80例监测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开展复合探针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根据监测标本最终诊断结果显示,阳性标本68例、阴性标本12例。经复合探针实时荧光RT-PCR法检出67例,检出率为83.75%,敏感度为95.59%、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93.75%、阳性结果预测值为97.01%、阴性结果预测值为76.92%;批间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结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应用复合探针实时荧光RT-PCR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且检查结果快速,可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甲型流感病变提供可靠的诊断,有利于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探针 上呼吸道感染 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甲型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干止咳胶囊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初探
18
作者 陈贺 秦文艳 +4 位作者 葛兴森 吴怡 范英兰 武晓琳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抗病毒作用。结果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显示,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最高抑制率为11.86%,提示在攻毒剂量为100TCID_(50)的条件下,射干止咳胶囊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小鼠滴鼻感染5LD_(50)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30%、10%、30%,死亡保护率达50%、70%、50%,平均生存天数分别为13 d、14 d、13 d,说明各给药组对攻毒小鼠具有较好的死亡保护作用。结论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不显著,但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攻毒致小鼠死亡却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止咳胶囊 抗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体内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研究
19
作者 许丽 乐丽欢 +6 位作者 杨雪 王炤坤 李兰英 闻艳丽 陶晴 胡轶红 刘刚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299,共6页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80~-70℃保存条件下稳定保存5个月,标准物质最终定值结果为(1384.5±249.3)copies/μL(k=2)。该标准物质可为H1N1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的全过程提供计量溯源和质量控制支撑,有助于提升相关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计量学 甲型流感病毒 H1N1 灭活病毒 标准物质 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文 王小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情况。方法108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感冒清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情况。方法108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感冒清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指标(起效时间、退热时间、止咳时间、痊愈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发热、咽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乏力)积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咽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乏力评分分别为(0.83±0.24)、(1.12±0.30)、(1.07±0.29)、(1.03±0.32)、(1.05±0.33)、(1.09±0.2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46±0.37)、(2.31±0.58)、(2.14±0.52)、(2.25±0.63)、(2.36±0.61)、(2.42±0.65)分(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1.03±0.34)d、退热时间(1.56±0.40)d、止咳时间(4.35±0.68)d、痊愈时间(6.63±1.26)d均短于对照组的(2.32±0.57)、(2.63±0.74)、(7.24±1.16)、(9.38±1.72)d(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2.11±0.56)mg/L、TNF-α(19.34±2.20)μg/L、IL-6(4.02±0.5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4.83±0.69)mg/L、(25.89±2.73)μg/L、(6.13±0.62)ng/L(P<0.05)。结论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证候,加快症状缓解速度,提高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 感冒清热片 磷酸奥司他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