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安新区不同农用地类型土壤水氮时空变化
1
作者 陈瑜 韩丽茹 +2 位作者 郭文颢 涂智勇 夏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本文探究土壤水氮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控制雄安新区地下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对建设“蓝绿雄安”具有重要意义。在雄安新区以耕地、林地和菜地3种农用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含水率、硝态氮、铵态氮以及容重等土壤指标,分析不同农用地的土... 本文探究土壤水氮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控制雄安新区地下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对建设“蓝绿雄安”具有重要意义。在雄安新区以耕地、林地和菜地3种农用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含水率、硝态氮、铵态氮以及容重等土壤指标,分析不同农用地的土壤含水率、硝态氮和铵态氮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土层垂向上,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耕地和菜地土壤硝态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耕地、林地和菜地土壤铵态氮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在时间上,耕地含水率波动较大,林地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小。菜地含水率随时间变化比较平稳,10月后明显下降。林地和菜地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时间先增加后减小,耕地则随时间呈正弦波动。菜地土壤铵态氮含量随时间逐渐降低,林地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小且含量最小。3种农用地土壤含水率均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和灌溉呈显著正相关(P<0.05)。耕地土壤容重与土层深度极显著相关(P<0.01)。耕地和菜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均与土层深度、降水量以及灌溉量呈显著负相关。3种农用地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均呈显著正相关。耕地和菜地的水氮含量分布对地下水污染影响更大,因此合理灌溉施用氮肥,改善土壤性质,有助于保护雄安新区地下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用地类型 土壤含水率 硝态氮 铵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用地类型时空演变特征探究
2
作者 程素丹 何沛荣 杨剑秋 《资源导刊》 2024年第8期31-34,共4页
区域用地演变是人类活动与自然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其演变特征,了解杭州市用地现状,可为城市建设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以杭州市2011 年、2016 年、2021 年用地数据为基础,分析杭州市近十年用地变化,辅以地理探测器共同分析其演变驱动... 区域用地演变是人类活动与自然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其演变特征,了解杭州市用地现状,可为城市建设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以杭州市2011 年、2016 年、2021 年用地数据为基础,分析杭州市近十年用地变化,辅以地理探测器共同分析其演变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杭州市主要土地类型为林地与耕地,建设用地持续增长;杭州市用地发展过程中,地形、气候等自然因子是前期影响杭州市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是前期经济发展较弱、人口密度低等,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驱动能力较弱。而随着社会生产力提升、人口激增,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杭州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土地利用发展逐渐形成多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 景观格局 时空演变 用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房地一体规划中的用地类型分类研究
3
作者 林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0193-0196,共4页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土地与房产紧密结合的规划中,用地类型的划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论述了高清遥感影像在房地用地类别划分中的运用,涵盖影像采集与处理、初步辨识、精细分类以及动态监控与更新等多个...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土地与房产紧密结合的规划中,用地类型的划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论述了高清遥感影像在房地用地类别划分中的运用,涵盖影像采集与处理、初步辨识、精细分类以及动态监控与更新等多个领域。同时,对实际案例的研究证实了该技术在提升土地利用分类的精准度和推动规划决策的理性化过程中具有突出作用。探讨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以及数据共享与标准化建设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房地一体规划 用地类型分类 动态监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岸坡系统不同用地类型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雷明 李昌晓 +1 位作者 陈伟 魏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22,共8页
以三峡水库岸坡系统常见的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退耕地、耕地、消落带)为对象,研究不同用地类型下土壤酶活性、土壤化学性质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地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所有用地类型中最... 以三峡水库岸坡系统常见的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退耕地、耕地、消落带)为对象,研究不同用地类型下土壤酶活性、土壤化学性质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林地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所有用地类型中最低,这与耕地土壤中的蔗糖酶、蛋白酶活性最低形成鲜明对照。与之相反,退耕地土壤中的脲酶、蛋白酶活性最高,而草地中的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居于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全氮、速效氮、全磷、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分别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但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含量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则与全氮、速效氮、速效磷、pH值也呈显著的相关性。脲酶与有机质含量之间、蛋白酶与全氮、速效氮、pH值之间均分别呈显著相关性。林地土壤的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含量在几种用地类型中居于最低,岸坡林地能够有效减少可能进入三峡库区水体的N,P含量。消落带土壤中的速效氮、速效磷以及全磷含量在所有用地类型中最高,消落带的人为耕作可能是加剧水库水体N,P元素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之一。建议在三峡库区进一步增加林地,限制在消落带进行耕作等农事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岸坡 用地类型 土壤酶 土壤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上游低山丘陵地区不同用地类型氮、磷收支平衡特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韩莹 李恒鹏 +1 位作者 聂小飞 徐昔保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9-837,共9页
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氮、磷收支平衡决定了氮、磷在土壤的富集,进一步影响氮、磷的流失强度,分析该过程有助于揭示不同用地类型对区域的环境效应.以位于太湖上游低山丘陵地区的天目湖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农户调查问卷、土壤和植被生物量实... 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氮、磷收支平衡决定了氮、磷在土壤的富集,进一步影响氮、磷的流失强度,分析该过程有助于揭示不同用地类型对区域的环境效应.以位于太湖上游低山丘陵地区的天目湖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农户调查问卷、土壤和植被生物量实验分析、文献调研和氮、磷表观平衡模型的方法,选择研究区的茶园、水田、马尾松林和竹林四种典型用地类型,系统分析了氮、磷的输入要素,包括肥料输入、大气沉降、秸秆返田/枯枝落叶、生物固氮、人畜排泄物返田,以及输出要素,包括植物生长吸收、氨挥发、反硝化,并比较不同用地类型氮、磷收支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与土壤表层氮、磷含量比较,揭示太湖流域上游丘陵山区主要用地类型的水环境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氮、磷盈余量大小顺序为茶园>水田>马尾松林>竹林,分别是648.6、248.9、115.5、53.6 kgN/(hm2.a)和319.9、29.7、1.2和-3.4 kgP/(hm2.a);氮、磷利用效率以竹林最高,茶园的氮、磷利用效率均最低,仅为15.0%和3.1%;土壤氮盈余量与表层氮含量未能呈现出一致的关系,土壤磷盈余量与表层磷含量比较类似,并由此得出竹林比马尾松林更有利于水环境保护,而茶园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超过水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上游 丘陵地区 用地类型 氮磷平衡 茶园 天目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郊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施振香 柳云龙 +2 位作者 尹骏 卢小遮 章立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102,111,共5页
采用气压过程分离(BaPS)技术对上海城郊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大棚蔬菜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最高;在土壤含水量15%~... 采用气压过程分离(BaPS)技术对上海城郊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大棚蔬菜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最高;在土壤含水量15%~30%范围内,土壤总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氮损失的贡献率分别为46.8%,53.2%,土壤含水量和土壤通气孔隙度的适度增加均有利于土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进行;总硝化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土壤通气孔隙度、全氮含量呈显著性相关(p<0.05),与土壤NO3-N呈极显著性相关(p<0.01),反硝化速率与土壤含水量、NO3-N、全氮呈显著性相关(p<0.05),与土壤通气孔隙度呈极显著性相关(p<0.01);中等土壤含水量范围内,影响土壤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的环境因子趋于多样和复杂化,各种土壤环境因子共同影响和决定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农业用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丘陵坡地不同用地类型土壤理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谢均强 史东梅 +1 位作者 张兵 史晓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8-112,共5页
对紫色土丘陵区不同用地类型土壤理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农耕地由于受耕作活动的影响,表层土壤松散,容重(1.46g/cm3)最小,总孔隙度(46.3%)最大,土壤紧实程度较低,不利于抵抗径流的冲刷;竹林地土壤机械组成分形维数D(2.58)<... 对紫色土丘陵区不同用地类型土壤理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农耕地由于受耕作活动的影响,表层土壤松散,容重(1.46g/cm3)最小,总孔隙度(46.3%)最大,土壤紧实程度较低,不利于抵抗径流的冲刷;竹林地土壤机械组成分形维数D(2.58)<农林混作型耕地(2.62)<传统农耕地(2.64)<园地(2.67),团聚体破坏率(PAD)竹林地(32.6%)<园地(38.5%)<传统农耕地(43.1%)<农林混作型耕地(51.9%),说明竹林地土壤结构性和团聚体水稳性相对较好,土壤抵抗侵蚀的能力更强;园地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整体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农林混作型耕地具有部分园地土壤的特点.比较上述特点,园地和农林混作型耕地两种土地利用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侵蚀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丘陵区 用地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PM_(2.5)与用地类型特征比较及建设性方案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飞 吴开亚 +1 位作者 王慧慧 张思远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4年第10期73-79,共7页
通过对合肥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进行分析比对,研究了合肥市明珠广场、三里街、琥珀山庄、董铺水库及长江中路五个地区的空气质量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合肥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其来源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很大关系;大气污染... 通过对合肥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进行分析比对,研究了合肥市明珠广场、三里街、琥珀山庄、董铺水库及长江中路五个地区的空气质量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合肥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其来源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很大关系;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与空气质量有明显的滞后关系;大气污染物SO2对合肥市的空气质量没有明显影响。研究发现空气质量与用地类型有密切的关系,远离市区的城郊地带空气质量最好,市区中绿化较好的居民小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空气质量最为严重的是市中心缺乏绿化带的主干道,尤其以上下班交通拥堵时是空气质量下降最快的时刻。最后以合肥市为例,探寻降低大气污染的建设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合肥市 用地类型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用地类型的景区局部空间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葛军莲 宋晓晴 +2 位作者 刘丰源 张翎 龙毅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4-130,共7页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景区承载力成为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通常估算景区的整体空间承载力,缺乏对内部空间单元承载力(局部空间承载力)的考虑.且空间承载力估算模型没有考虑到景区内部不同用地类型及空间差异所造成的...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景区承载力成为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通常估算景区的整体空间承载力,缺乏对内部空间单元承载力(局部空间承载力)的考虑.且空间承载力估算模型没有考虑到景区内部不同用地类型及空间差异所造成的游客人均适宜承载面积(α)的变化,造成估算结果精确度不高.文章从景区局部空间承载力的估算角度出发,结合景区用地类型,构建了景区实体、单元和全区间的多级空间组织,在此基础上提出景区局部空间承载力估算模型.以南京市总统府为例,验证了模型在估算景区局部空间承载力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空间承载力 用地类型 景区单元 多级空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用地类型区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初探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谢敏 郝晋珉 《国土资源情报》 2010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针对中观尺度的城市用地,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以及工业用地3种用地类型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以大同市城区为例进... 本文针对中观尺度的城市用地,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以及工业用地3种用地类型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以大同市城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大同土地利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用地类型 集约度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数据的特大城市建设用地类型识别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渺希 梁景宇 郭振松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5期72-77,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的普及,城市规划编制技术也面临着进一步升级,如何将多维数据应用到城市规划成为当前的热门议题。试图利用网络开放的地址解析数据和传统的现场踏勘校核结合的方式,通过快速的计算分析得到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 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的普及,城市规划编制技术也面临着进一步升级,如何将多维数据应用到城市规划成为当前的热门议题。试图利用网络开放的地址解析数据和传统的现场踏勘校核结合的方式,通过快速的计算分析得到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功能强度测定,进而实现城市各类建设用地性质的综合评定。以广州市天河区为实证案例,选取百度开放平台数据、新浪微博签到数据和企业名录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以现状道路中心线形成的街坊作为主要空间落位单元构建工作底图,利用熵值赋权法和均方差法实现对天河区现状建设用地的功能强度测定和用地性质的综合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建设用地 用地类型 多维数据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山地不同用地类型表层土壤持水性能研究
12
作者 张治伟 朱章雄 文志林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采用环刀法研究了岩溶山地不同用地类型表层土壤的持水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用地类型表层土壤(0~30cm)持水性能差异显著。田间持水率依次为灌丛〉旱地〉草地〉果园,分别为41.45%、35.66%、34.20%和34.10%,最大有效水量依... 采用环刀法研究了岩溶山地不同用地类型表层土壤的持水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用地类型表层土壤(0~30cm)持水性能差异显著。田间持水率依次为灌丛〉旱地〉草地〉果园,分别为41.45%、35.66%、34.20%和34.10%,最大有效水量依次为灌丛〉草地〉果园〉旱地,分别为25.95%、23.23%、20.81%和20.60%。旱地土壤田间持水率稍高于草地和果园,但凋萎系数占田间持水率的比例最高,植物的有效水分和具有防洪意义的有效库容仍最低。持水性能与土壤有机质、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水稳性团聚体均极显著正相关。灌丛和草地持水性能较好,开垦后,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密度增大,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下降,结构恶化,从而引起持水性能和有效水分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地 用地类型 土壤持水性能 有效水分 凋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工业园区用地类型分布及相互关联评价研究
13
作者 姜敬莹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28期144-145,共2页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工业用地性质及结构分析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生态工业园用地类型分布及相关关联评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的用地类型分类;以典型生态工业园为背景,分析了不同用地类型分布的优劣,对其用地类型分布进行了综合...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工业用地性质及结构分析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生态工业园用地类型分布及相关关联评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的用地类型分类;以典型生态工业园为背景,分析了不同用地类型分布的优劣,对其用地类型分布进行了综合评价。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用地类型 分布 相互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用地类型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德彬 夏春林 +1 位作者 黄耀欢 江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88-192,共5页
遥感技术已成为用地类型信息分类提取的主要手段。本文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海南省琼中县中平镇为研究区,研究面向对象方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用地类型分类提取。针对城镇、道路、湿地、人工林、自然林、农田、裸地等分类对象光谱、... 遥感技术已成为用地类型信息分类提取的主要手段。本文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海南省琼中县中平镇为研究区,研究面向对象方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用地类型分类提取。针对城镇、道路、湿地、人工林、自然林、农田、裸地等分类对象光谱、形状、纹理特征的差异,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算法,尝试不同的分割尺度,采用包括NDVI、亮度值、波段均值、边界指数、以及灰度共生矩阵均值、灰度共生矩阵熵等多种有效的特征参数,建立分类规则集,最终应用该分类规则集对实验区的高分辨率影像进行用地类型分类。经验证,该算法总体精度达到92.26%,Kappa系数达到0.84,实现了用地类型信息的高精度、快速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用地类型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 规则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苏州城区不同用地类型降雨径流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甜甜 田永静 +2 位作者 赵炜 孙康 姜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20-1631,共1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用地类型上产生的降雨径流中重金属含量高且差异较大,而目前仍缺乏对降雨径流所携带的重金属风险评价的研究.以苏州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商业区、居住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教区,监测降雨径流中铜(Cu)、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用地类型上产生的降雨径流中重金属含量高且差异较大,而目前仍缺乏对降雨径流所携带的重金属风险评价的研究.以苏州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商业区、居住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教区,监测降雨径流中铜(Cu)、锌(Zn)和铅(Pb)3种常见重金属浓度,通过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曲线获取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基于重金属的生态有效性,应用风险商(RQ)法对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6场有效降雨事件的事件平均浓度(EMC)统计结果的平均值为分析依据,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苏州城区径流中的Zn、Cu浓度满足Ⅱ类水质标准,Pb浓度则劣于Ⅴ类水质标准;主要受地面交通活动和屋面材料的影响;在不同用地类型内Cu、Pb和Zn浓度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商业区受重金属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其余3种用地类型均不同程度受到不同重金属的污染,对应的3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在不同用地类型内也显示相同规律;不同的重金属产生不同的环境行为,导致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差异较大,降雨径流中的重金属浓度在水环境中产生的有效生态风险程度为Pb>Cu>Zn.研究认为Cu、Zn和Pb对淡水生物的生态风险均达到高风险程度,而我国目前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未充分考虑生态影响,低估了部分重金属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重金属 降雨径流 风险商 用地类型 苏州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对土壤性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昱祺 王小策 +1 位作者 孙淑蕊 王学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316,321,共5页
选择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不同农业用地类型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研究了延庆县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对土壤性质和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北京市土壤的农业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粮田、菜地、果园的土壤pH值、有机质和... 选择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不同农业用地类型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研究了延庆县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对土壤性质和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北京市土壤的农业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粮田、菜地、果园的土壤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林地;4种不同农业用地类型中表层土壤的As,Cd,Cr含量平均值分别超出北京市土壤背景值0.93,0.09和15.3mg/kg。粮田、菜地耕作层的重金属含量高于林地和果园,内梅罗指数和单项污染指数评价表明这4种土壤利用类型尚属清洁。尽管研究区目前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最高值仅为警戒值的74%,但其单项污染指数显示该地区土壤重金属累积速度较快。粮田土壤中As,Cd元素含量较退耕林地分别增加了20.9%和38.5%。如不加以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会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庆县 农业用地类型 土壤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大兴安岭小扬气镇用地类型变化及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卓 陈建平 +3 位作者 周传芳 刘涛 姜平 张起鹏 《中国地质调查》 2021年第6期126-134,共9页
大兴安岭小扬气镇位于大兴安岭南部,属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高,湿地资源丰富,曾是木材生产基地。为掌握小扬气镇用地类型现状及其变化,开展生态状况评价,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多尺度图像分割、决策树及目视解译等... 大兴安岭小扬气镇位于大兴安岭南部,属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高,湿地资源丰富,曾是木材生产基地。为掌握小扬气镇用地类型现状及其变化,开展生态状况评价,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多尺度图像分割、决策树及目视解译等方法分别对该区1985年、1998年、2008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提取,计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IE),评价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小扬气镇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沼泽、水域为主,三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7%以上;沼泽草地主要由阔叶林转化而来,耕地主要由阔叶林、沼泽草地转化而来,草地主要转化为阔叶林、沼泽草地,阔叶林与沼泽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最为剧烈;新增工矿仓储用地主要占用了原有阔叶林土地,新增住宅用地主要占用了原有的沼泽草地、阔叶林、森林沼泽等。总体来看,区内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在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小扬气镇 遥感 用地类型 生态环境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偃师区不同坡度带用地类型分布研究
18
作者 李中原 王国重 +3 位作者 张继宇 程焕玲 杨丹 高镜清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222-224,F0003,共4页
为探寻坡度分布与用地类型的关系,根据Landsat8影像和DEM提取了洛阳市偃师区坡度与用地类型数据,对其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偃师区坡度较缓、用地类型分布较为合理,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用地类型主要受6°、15°、35°坡度影响较... 为探寻坡度分布与用地类型的关系,根据Landsat8影像和DEM提取了洛阳市偃师区坡度与用地类型数据,对其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偃师区坡度较缓、用地类型分布较为合理,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用地类型主要受6°、15°、35°坡度影响较大,草地面积分布在≤6°范围内低于建设用地,>6°后则大于建设用地;坡度<15°时耕地面积占据主导地位,>15°坡度林地面积则居于支配地位;坡度>35°后除林草地外,其他用地鲜有分布;用地类型多样性指数在6°~15°坡度内达到最大,是人类活动的密集区。偃师区根据地形坡度合理布局用地类型,既降低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其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类型 坡度 影像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老工业搬迁区用地类型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盛洪 程全国 +1 位作者 刘景琦 张娜 《新疆环境保护》 2021年第2期43-50,共8页
通过Google Earth获取沈阳市老铁西工业搬迁区2004~2019年影像数据,利用GIS进行转移矩阵分析,分析工业搬迁区近15年发展过程中用地类型转变情况。用地类型的变化情况为:交通用地的面积有所增加,主要由其他用地转入;工业用地面积急速减少... 通过Google Earth获取沈阳市老铁西工业搬迁区2004~2019年影像数据,利用GIS进行转移矩阵分析,分析工业搬迁区近15年发展过程中用地类型转变情况。用地类型的变化情况为:交通用地的面积有所增加,主要由其他用地转入;工业用地面积急速减少,主要转为住宅用地和其他用地;绿化用地面积增加,面积均衡来源于各用地类型;水域用地面积有所增加,主要源于其他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主要转出为住宅用地、其他用地;住宅用地面积急速增加,主要来源于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他用地表现为增加,转变类型全面但总面积增加不大。并从经济水平、社会人口、工业资源、政策规划四个驱动力因素分析用地类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工业搬迁区 GIS 用地类型 转移矩阵 驱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特征的用地类型推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政 陈艳艳 梁天闻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35,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推测城市交通小区内用地特征的算法,同时对交通小区内多种用地类型进行预测.选用公共交通出行数据集和网约车出行数据集,融合多种出行方式的出行特征对交通小区内用地特征刻画.提取交通小区内发生强度,吸引强...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推测城市交通小区内用地特征的算法,同时对交通小区内多种用地类型进行预测.选用公共交通出行数据集和网约车出行数据集,融合多种出行方式的出行特征对交通小区内用地特征刻画.提取交通小区内发生强度,吸引强度和产吸差强度3个指标作为模型输入,训练得到基于区域内出行特征双通道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采用网格寻优方法确定最优网络结构.选取北京市六环内交通小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同时推断交通小区内居住、工作和休闲用地特征,并获得各用地类型在小区内占比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用地类型推测 卷积神经网络 交通小区 出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