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襄阳冬小麦生育关键期及抗逆性综合栽培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汤三明 王志顺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3期146-148,共3页
冬小麦从播种到成熟经历多个生育期,不同生育期病害发生种类和发生特点不同,同时不同生育期又会受到不同逆境环境影响,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甚至波及小麦产业链下游加工企业加工品质,直接影响当地粮食安全生产。基于此,总结了襄阳市... 冬小麦从播种到成熟经历多个生育期,不同生育期病害发生种类和发生特点不同,同时不同生育期又会受到不同逆境环境影响,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甚至波及小麦产业链下游加工企业加工品质,直接影响当地粮食安全生产。基于此,总结了襄阳市冬小麦栽培生育关键期,并根据各生育期主要病害及多发的不利环境因素及特点,提出了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主要病害及倒春寒、穗发芽等抗逆性栽培综合措施,为襄阳市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育关键期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柬埔寨旱季稻生育关键期需降水规律及干旱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英 马成祥 +2 位作者 秦力 唐小娟 张育斌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3年第5期56-60,共5页
水稻的需水降水特征及干旱演变对提高柬埔寨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彭曼公式和湿润程度指数分析柬埔寨水稻水分敏感生育期的需水降水规律及干旱程度。通过分析得出:柬埔寨戈公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雨季量大频高,旱... 水稻的需水降水特征及干旱演变对提高柬埔寨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彭曼公式和湿润程度指数分析柬埔寨水稻水分敏感生育期的需水降水规律及干旱程度。通过分析得出:柬埔寨戈公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雨季量大频高,旱季炎热少雨;蒸发量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少;旱季稻各生育阶段需水和降水严重不匹配,基本都处于干旱状态;西部干旱较轻;东部Thmar Bang,Srae Ambel旱情形势严峻,在穗始分化-开花阶段缺水严重,属于重旱及特旱特征,严重影响水稻的开花和产出,柬埔寨需要在分析气候因素指标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水稻灌溉制度,加强灌溉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旱季稻有水灌、雨季稻能排水,确保水稻的生长需求,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季稻 生育关键期 需降水规律 干旱特征 柬埔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中市主要秋作物生育关键期干旱预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爱梅 宋喜柱 原文国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0期53-55,共3页
依据降水的时空分布,结合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将全市分为4个区域,并在每个区域中选取了一个代表站。在分析了晋中市秋粮产量与关键期降水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出干旱关键期,并设计出旬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旬降水量距平等级这两个气象因子来确... 依据降水的时空分布,结合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将全市分为4个区域,并在每个区域中选取了一个代表站。在分析了晋中市秋粮产量与关键期降水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出干旱关键期,并设计出旬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旬降水量距平等级这两个气象因子来确定干旱指标。通过对大气环流特征量、500百帕高度场、西太平洋海温场、地面气象要素等因子的分析,利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全市各区域的干旱指数预报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作物 生育关键期 气象干旱指数 干旱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中地区大秋作物生育关键期的干旱与产量关系研究
4
作者 韩爱梅 张光满 李兰棠 《山西气象》 1998年第4期27-28,59,共3页
引言晋中地区是以小麦、大秋作物为主的农业区,各种农作物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生产实践表明,7~8月份的干旱历来是制约秋粮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1972~1991年20年的历史资料,选取了6~8月秋作物主要生长期... 引言晋中地区是以小麦、大秋作物为主的农业区,各种农作物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生产实践表明,7~8月份的干旱历来是制约秋粮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1972~1991年20年的历史资料,选取了6~8月秋作物主要生长期的降水量、7~8月作物经济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秋作物 生育关键期 干旱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物候期观测及温湿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梦 赵蕊 +1 位作者 王崇章 郭太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5,共6页
以长春市牡丹园20个牡丹品种为试材,通过观测物候期和温湿度,分析了物候期与温湿度的关系,以期探讨不同品种的生物学零度及其始花期与空气温湿度的关系,为抗寒品种选育和引种驯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紫斑牡丹的生物学零度为6.277℃... 以长春市牡丹园20个牡丹品种为试材,通过观测物候期和温湿度,分析了物候期与温湿度的关系,以期探讨不同品种的生物学零度及其始花期与空气温湿度的关系,为抗寒品种选育和引种驯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紫斑牡丹的生物学零度为6.277℃,萌动-始花期需要的有效积温为286.8℃;中原牡丹的生物学零度为5.417℃,萌动-始花期需要的有效积温为311.2℃。通过相关分析法得出,牡丹花期与从芽萌动-始花期的空气湿度累计值的相关性不显著,R^2=0.015;此期间有效积温累计值与花期相关性显著,R^2=0.869;展叶期-始花期有效积温累计值与花期相关性极显著,R^2=0.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有效积温 花期 相关性 生育关键期
原文传递
广西南部地区6县(市)水稻高温热害灾损变化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6
6
作者 孙雯 王月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研究广西南部地区高温热害综合指数与减产率的时空分布关系,探寻双季稻的高温热害灾损的时空分布规律,为该区域水稻种植提供合理化建议,确保粮食安全。【方法】基于Logistic模型的高温热害综合指数,评估广西南部地区6县(市)双... 【目的】研究广西南部地区高温热害综合指数与减产率的时空分布关系,探寻双季稻的高温热害灾损的时空分布规律,为该区域水稻种植提供合理化建议,确保粮食安全。【方法】基于Logistic模型的高温热害综合指数,评估广西南部地区6县(市)双季稻的高温热害灾损状况及时空变化规律。【结果】广西南部地区6县(市)早稻的平均减产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7%上升到21世纪初的22.4%,晚稻的平均减产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17.6%上升到21世纪初的22.1%,高温热害是引起减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水稻受高温热害损失较严重。广西南部地区的双季稻受高温热害影响的强度各有不同,早稻受高温热害的强度波动上升,最低的时间段在20世纪90年代,强度最高的在21世纪初。晚稻受高温热害的程度整体都不强,除1990年数值特别高以外,趋势上没有产生剧烈波动。【结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早稻的生育关键期有部分时间不在高温集中时间段内,可以在前期通过施加肥料或者喷施植物调节剂进行规避。晚稻则可以借鉴广东省试验结果,在适当地区推迟播种期,在7月底左右播种,避开高温集中时段,确保粮食产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双季稻 广西 生育关键期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灾害对宁波枇杷的影响及防御措施建议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凯锋 李清斌 +4 位作者 房玥 黄新 秦奔奔 陈磊 金志凤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1818-1820,共3页
本研究利用2018—2020年浙江省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枇杷生育期观测数据及宁波其他枇杷生育期观测点田间调查数据,结合枇杷生育关键期气温、降水等气象因子数据,针对低温冻害、暴雨、大风和阶段性高温等气象灾害,统计分析得出枇杷气象灾... 本研究利用2018—2020年浙江省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枇杷生育期观测数据及宁波其他枇杷生育期观测点田间调查数据,结合枇杷生育关键期气温、降水等气象因子数据,针对低温冻害、暴雨、大风和阶段性高温等气象灾害,统计分析得出枇杷气象灾害指标,并提出相应防御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生育关键期 气象灾害指标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