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
作者 楼玉兰 张琳 梁宗锁 《药学教育》 2025年第1期21-24,共4页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顺应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式覆盖对高水平多层次卓越人才的需求,浙江理工大学作为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省属重点高校,形成了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动力、数字仿真结合为支撑、产教平台融合...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顺应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式覆盖对高水平多层次卓越人才的需求,浙江理工大学作为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省属重点高校,形成了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动力、数字仿真结合为支撑、产教平台融合为路径、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具有创新动能足、创新支撑强、创新路径准的服务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多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地方本科高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2
作者 董响红 王芳 +3 位作者 甘雷 王桢璐 安苗 罗超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1期76-78,共3页
文章结合贵州大学“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团队农林生物类专业本科多年一线教学实践与经验,首先概括总结了有关专业学生在学习这门基础理论课程时面临的困难、挑战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痛点或难点给出了具体的应对办法和措施,以... 文章结合贵州大学“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团队农林生物类专业本科多年一线教学实践与经验,首先概括总结了有关专业学生在学习这门基础理论课程时面临的困难、挑战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痛点或难点给出了具体的应对办法和措施,以期为这一工具性质课程的未来改革指明方向,提升此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生物类专业 大学 生物统计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科研平台的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
3
作者 赵丰兰 薛涛 +3 位作者 朱艳芳 盛玮 薛建平 段永波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2-96,共5页
针对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开展依托于科研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构建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通过多途径畅通对接渠道,与研究生合作学习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相关实验技能,参与实验室学术研讨;以教... 针对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开展依托于科研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构建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通过多途径畅通对接渠道,与研究生合作学习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相关实验技能,参与实验室学术研讨;以教师科研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生物学科竞赛、中小学生科普为训练载体,有效增加本科生科研论文和学科竞赛等科研成果的产出。这些训练提升其根据文献发现问题并设计实验验证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意识,进而有效地提高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平台 生物类专业 科研训练 创新能力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类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课程为例
4
作者 黄芳一 张玮 +4 位作者 王海波 姚莉娟 涂绍勇 周念波 郭云贵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229-232,共4页
专业课程是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结合生物类专业课程的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阐明了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并以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课程为例,论述了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应从强化顶层设计建... 专业课程是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结合生物类专业课程的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阐明了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并以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课程为例,论述了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应从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利用“四结合、一根据”原则深度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途径入手,为同类高校的专业课程和理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类专业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创新 生物肥料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5
作者 王惠 冯玉龙 +2 位作者 陈丽静 苏敏 刘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8期126-128,共3页
从招生途径、课程体系、实践基地、职业资格认证、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等五个层面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出解决方案,推进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有效地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服务... 从招生途径、课程体系、实践基地、职业资格认证、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等五个层面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出解决方案,推进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有效地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适应社会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生物类专业 专业学位研究生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课堂的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6
作者 梁娟 贺安娜 邹娟 《科教导刊》 2024年第5期66-68,共3页
文章针对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痛点问题,探索并实践基于第二课堂的“课程引领→科研兴趣小组→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的生物类专业全过程递进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切实发挥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协同育人功... 文章针对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痛点问题,探索并实践基于第二课堂的“课程引领→科研兴趣小组→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的生物类专业全过程递进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切实发挥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协同育人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期为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创新实践能力 生物类专业 地方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建远 杨云仙 +2 位作者 李汉全 张良慧 张小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540-21542,共3页
以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为例,从实际出发,构建了生物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评价指标体系,这对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物类专业 实践教学基地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国强 吴敏 丁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让大学生掌握一些现代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浙江大学在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中开设生命科学导论类理论课的同时,开设了与之相配套的<生命科学导... 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让大学生掌握一些现代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浙江大学在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中开设生命科学导论类理论课的同时,开设了与之相配套的<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并在实验教学对象、内容、时间、方法、手段以及师资力量的配备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生物类专业 生物学实验教学 生命科学导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桂林 柴素芬 +2 位作者 周立斌 丁运华 陈凤鸣 《惠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8-101,共4页
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依据高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特点,新建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目标体系不完善、内容单调、实践教学条件薄弱、缺乏科研项目支撑等问题。因而,必须通... 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依据高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特点,新建地方高校生物类专业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目标体系不完善、内容单调、实践教学条件薄弱、缺乏科研项目支撑等问题。因而,必须通过对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条件体系的科学构建来完善,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其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生物类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物理学引入生物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体系初探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杰 王国栋 《高等理科教育》 2010年第6期85-89,共5页
将生物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大学物理课程体系,可以让生物类专业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紧密联系及其在未来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这些尝试也能为生物物理学导论、生物物... 将生物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大学物理课程体系,可以让生物类专业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紧密联系及其在未来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这些尝试也能为生物物理学导论、生物物理技术与方法等后续课程的开设打好基础,进而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学科)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物理学 生物类专业 大学物理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类专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培育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祥林 许承保 +1 位作者 王美卿 刘川宁 《中国农业教育》 2009年第3期19-21,共3页
生物类专业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在竞争中优胜可持续性的综合表现,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点,其要素包括知识、能力和人文三个层面。高校应从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以及建设和谐校... 生物类专业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在竞争中优胜可持续性的综合表现,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点,其要素包括知识、能力和人文三个层面。高校应从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以及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等方面入手,构建生物类专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类专业 大学生 核心竞争力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生物类专业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评估体系的创建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长青 陈昌杰 +3 位作者 鲍明升 韩力 吴守伟 郭俣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697-699,共3页
医学院校生物类专业为实现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建立一批稳定的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尤其是建立一个针对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质量系统、科学的评价与管理体系。通过全面分析蚌埠医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所建立不同性质的实践... 医学院校生物类专业为实现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建立一批稳定的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尤其是建立一个针对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质量系统、科学的评价与管理体系。通过全面分析蚌埠医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所建立不同性质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建设规模、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实习与科研条件、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具体状况,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对各项指标因素权重进行客观分配,重在创建一个医学院校生物科学专业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评估体系,并针对性提出系统加强高水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举措,为其它医学院校开展实践教学及选择和评估实践教学基地提供有用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生物类专业 实践教学基地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生物产业发展需求引发的对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10
13
作者 盛清 刘立丽 +4 位作者 丁先锋 楼玉兰 张燕 郭江峰 梁宗锁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年第1期27-31,共5页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引发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和结构调整,生物经济时代正在到来,生物产业将创造新的经济生长点,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给予生物经济高度重视并加以推动。我国的目标是:2020年,将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引发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和结构调整,生物经济时代正在到来,生物产业将创造新的经济生长点,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给予生物经济高度重视并加以推动。我国的目标是:2020年,将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此产生了对生物类专业人才新的需求。本文就生物产业的发展需求对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了探讨,旨在探索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的生物类专业人才,以满足生物产业的多层次需要,为我国的生物经济发展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经济 生物产业 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类专业群的共享教学资料库的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包永华 赵粼 龚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3256-13257,共2页
从生物类专业群(共享)教学资源的构建出发,对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物类专业 共享 教学资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科研项目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以生物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有基 吕为群 《中国高校科技》 2013年第9期58-59,共2页
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以相关科研项目为载体,通过建立"三角关系",即本科生、专业教师、科研项目三者的科研创新活动培养模式,开展生物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 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以相关科研项目为载体,通过建立"三角关系",即本科生、专业教师、科研项目三者的科研创新活动培养模式,开展生物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实践活动,建立有效途径吸引本科生参与到科研创新项目中,系统优化生物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在培养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 生物类专业 本科生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的“五结合两转化模式”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志霄 张佑祥 +2 位作者 刘世彪 张代贵 彭清忠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0期82-85,共4页
基于十多年的合作,吉首大学与高望界、小溪保护区共建了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省级示范基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作为基地建设的核心目标及中心任务,施行"五结合两转化"的基地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十多年的合作,吉首大学与高望界、小溪保护区共建了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省级示范基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作为基地建设的核心目标及中心任务,施行"五结合两转化"的基地实践教学模式。根据生物类专业的特点,充分利用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及学校的人才优势,培养能吃苦耐劳,热爱大自然和自然保护工作,具有良好自我发展前景和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双师型教学团队的联动建设,带动了一大批基地学生的成长;突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努力实现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既重视发挥基地关键师生的带头作用,又强调基地建设的统筹性、示范性和受益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自然保护区 生物类专业 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永厚 丁海琴 +3 位作者 陆秋萍 王尧骏 盛清 郭江峰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2年第2期11-14,共4页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国内较多高校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本文就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背景、特点和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若干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举措。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学团制 生物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类专业绿色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郑坤 朱爱华 +3 位作者 温洪宇 欧阳文珍 李宗芸 郑元林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91-94,共4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政府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绿色素质教育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通过对绿色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理念,以及生物类专业实施绿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阐述,总结我校生物类专业多年来实施绿色...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政府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绿色素质教育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通过对绿色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理念,以及生物类专业实施绿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阐述,总结我校生物类专业多年来实施绿色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成效,提出进一步推进绿色素质教育的构想与举措,保障在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环节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引导学生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去关注和思考生态文明建设,保证我国社会文明的健康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素质教育 生物类专业 高等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类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李予霞 高剑峰 +1 位作者 李鑫 陈副龙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163-164,170,共3页
对生物类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尝试整合与优化实验内容,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并实行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改革和完善考核方式,创建一个传授系统性知识、培养一定研究能力和... 对生物类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尝试整合与优化实验内容,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并实行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改革和完善考核方式,创建一个传授系统性知识、培养一定研究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新的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类专业 生物化学 实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类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范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8-200,共3页
介绍了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提出了引导实验、选做实验、弹性实验、创新实验4种生物类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录像与课件、网上预约与教学辅导及实验室助理协助管理的方式实施生物类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式实验教学... 介绍了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提出了引导实验、选做实验、弹性实验、创新实验4种生物类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录像与课件、网上预约与教学辅导及实验室助理协助管理的方式实施生物类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施效益显著,可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加强学生自学与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类专业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