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0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氧树脂改性黄土作为生物滞留池填料净化径流污染物
1
作者
周航
周佳佳
+1 位作者
熊家晴
徐艳玮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选用环氧树脂改良黄土材料作为生物滞留池主要填料,试验设计了48种不同参数的原料配比,以有效改善湿陷性黄土的低渗透性为基准(大于2mm/min)筛选出满足要求的4种环氧树脂与黄土的配比方案,分别是环氧树脂含量5%(b5)、环氧树脂含量10%(b...
选用环氧树脂改良黄土材料作为生物滞留池主要填料,试验设计了48种不同参数的原料配比,以有效改善湿陷性黄土的低渗透性为基准(大于2mm/min)筛选出满足要求的4种环氧树脂与黄土的配比方案,分别是环氧树脂含量5%(b5)、环氧树脂含量10%(b10)、5%环氧树脂+1%造孔剂(b5d1)和10%环氧树脂+1%造孔剂(b10d1).相比传统填料,4种改良材料均对NH_(4)^(+)-N和磷酸盐展现出了更强的吸附能力.其中b5d1用于生物滞留池填料后对NH_(4)^(+)-N和COD的平均去除效果最好,分别达到了93.97%和77.5%,b5能更有效的去除NO_(3)^(-)-N(76.6%)、TN(62.4%)和TP(98%).通过微生物分析可知b5含较多参与脱氮过程的菌群如Chloroflexi和Steroidobacter.改良黄土填料生物滞留池可以有效去除NH_(4)^(+)-N、NO_(3)^(-)-N、TN、TP和COD.研究表明,环氧树脂改良黄土可以用作生物滞留池填料,能够有效净化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黄土
环氧树脂
水质净化
原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概率解析模型的生物滞留池性能评估
2
作者
王俊
贾菁菁
+3 位作者
王家昌
曹升乐
潘鑫
陈耀著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2期1-7,38,共8页
提出了一种生物滞留池概率解析模型,用于快速评估其径流控制性能。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2种模式,克服了传统概率解析模型仅考虑蓄满产流模式导致生物滞留池径流削减率被高估的缺点。以北京地区为例,将基于综合产流的概率...
提出了一种生物滞留池概率解析模型,用于快速评估其径流控制性能。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2种模式,克服了传统概率解析模型仅考虑蓄满产流模式导致生物滞留池径流削减率被高估的缺点。以北京地区为例,将基于综合产流的概率解析模型与传统概率解析模型以及SWMM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显示出良好的可靠性。不同设计工况条件下的模拟结果表明,土壤下渗率、土壤层厚度和蓄水层厚度等因素均会影响生物滞留池径流控制性能。基于综合产流的概率解析模型还能计算生物滞留池的多年平均含水率,根据其缺水状态判断其配置是否合理,从而为生物滞留池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径流削减
概率解析模型
蓄满产流
超渗产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滤料组合下生物滞留池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的探究
3
作者
孙龙
陈国芬
+2 位作者
雷相杰
朱易春
李鹏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75,共15页
针对传统生物滞留池对N、P、COD去除效率低且不稳定的问题,该文开展了改良滤料生物滞留池净化初期雨水研究。实验以90%传统滤料和5%生物炭为主体,分别添加5%木屑、5%蛭石及5%沸石形成改良滤料,依次为装置A、B、C,探讨了模拟初期雨水在...
针对传统生物滞留池对N、P、COD去除效率低且不稳定的问题,该文开展了改良滤料生物滞留池净化初期雨水研究。实验以90%传统滤料和5%生物炭为主体,分别添加5%木屑、5%蛭石及5%沸石形成改良滤料,依次为装置A、B、C,探讨了模拟初期雨水在改良填料中随出流时间、降雨负荷及浓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干湿交替下改良填料对污染物去除率和滤料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装置B渗透效果最好,对NH_(4)^(+)-N、TP去除效果最好。装置A和装置C对N、P、COD去除率较高,但渗透效果差,易产生溢流,其综合处理效果较装置B差。在干湿交替时间为8、11 d有利于去除TN和NO_(3)^(-)-N,但对降解NH_(4)^(+)-N和COD有抑制作用。在干湿交替实验中,3个装置在门水平上存在相似分布规律,其中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Patescibacteria、Bacteroidota、Chloroflexota 5种菌门相对丰度达到了81.23%以上,而在属和种水平分类差异显著(P<0.05),装置B、C中存在丰度更高的优势属种。装置A、B、C中分别存在Pseudomonas_E和Thermomonas;Thauera_A、Hydrogenophaga和Thermomonas;Thauera_A、Rubellimicrobium和Hydrogenophaga等硝化反硝化菌属,但装置B中Thauera_A和Hydrogenophaga丰度最高,其脱氮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雨水
生物滞留池
改良滤料
干湿交替
微
生物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绵工程生物滞留池雨洪控制效果研究
4
作者
曹倩倩
刘瑞芬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7,共9页
为研究海绵工程生物滞留池的雨洪控制效果,基于MIKESHE模型构建滠水河流域雨洪模型,对比分析低影响开发后三种设计暴雨重现期下有、无生物滞留池场景下的流量过程,并设置六种不同生物滞留池空间布局方案,模拟十年一遇设计暴雨条件下低...
为研究海绵工程生物滞留池的雨洪控制效果,基于MIKESHE模型构建滠水河流域雨洪模型,对比分析低影响开发后三种设计暴雨重现期下有、无生物滞留池场景下的流量过程,并设置六种不同生物滞留池空间布局方案,模拟十年一遇设计暴雨条件下低影响开发前后水文过程以评估不同方案的雨洪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设计暴雨下,布设生物滞留池场景可使峰值流量、径流总量分别减少1.08%~6.32%、5.64%~10.14%,产流时间延缓8~12h,且随着暴雨重现期的降低,峰值流量或径流总量的削减率、产流延后时间均增加;(2)雨洪控制效果最好的布局方案为上游布设生物滞留池,其布设总面积为16.9km2、蓄水深度为550mm;最差布局方案为在高程小于50m范围内布设生物滞留池,其布设总面积为4.1km2、蓄水深度为600mm。研究可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合理布控生物滞留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生物滞留池
MIKESHE模型
雨洪控制
布局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池治理黑臭水体研究
5
作者
孙丕晏
周志文
马福源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5期179-181,195,共4页
黑臭水体治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治理面源污染的装置如生物滞留池能够有效地解决面源污染问题,从而阻止污染物进入城镇水体。主要介绍了黑臭水体的成因、影响,并讨论了典型海绵城市设施生物滞留池治理黑臭水...
黑臭水体治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治理面源污染的装置如生物滞留池能够有效地解决面源污染问题,从而阻止污染物进入城镇水体。主要介绍了黑臭水体的成因、影响,并讨论了典型海绵城市设施生物滞留池治理黑臭水体的可能性;验证了一种双层生物滞留池对于雨水径流中总有机碳、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证实其能有效阻止黑臭水体的生成。提出在建造生物滞留池时不仅要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进行,而且要考虑生物滞留池中植物种类、填料组合和比例对具体水体的净化、保护作用,为城市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设施
黑臭水体治理
生物滞留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滞留池水质效应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
17
6
作者
潘国艳
夏军
+2 位作者
张翔
王红萍
刘恩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101,共5页
通过模拟20场径流过程,对生物滞留池的水质过程进行了试验监测.结果显示:滞留池对总氮的平均去除效率为17.63%,对总磷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70.51%、58.84%;对污染物总量的降低效率大于浓度的消减率,对总磷和COD总量的...
通过模拟20场径流过程,对生物滞留池的水质过程进行了试验监测.结果显示:滞留池对总氮的平均去除效率为17.63%,对总磷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70.51%、58.84%;对污染物总量的降低效率大于浓度的消减率,对总磷和COD总量的消减率达到60%以上,对总氮量的去除效率达到28.20%;草皮和小叶黄杨对总氮量、总磷量和COD的去除率接近.试验表明生物滞留池系统是控制雨水径流引起的城市非点源污染的较好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水质效应
污染物浓度
污染物总量
非点源污染
都市雨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滞留池水文效应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
31
7
作者
潘国艳
夏军
+2 位作者
张翔
王红萍
刘恩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5,共3页
为研究生物滞留池滞留雨水径流和缓解城市渍涝的能力,通过模拟试验监测了生物滞留单元的入流和出流过程,研究其对雨水径流总量的削减率、洪峰削减率和洪峰出现时间延迟等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对径流总量的削减率在12.83%~48...
为研究生物滞留池滞留雨水径流和缓解城市渍涝的能力,通过模拟试验监测了生物滞留单元的入流和出流过程,研究其对雨水径流总量的削减率、洪峰削减率和洪峰出现时间延迟等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对径流总量的削减率在12.83%~48.12%之间,对洪峰的削减率平均为70.85%,延迟洪峰出现时间约26.6min,对小流量的洪峰延迟时间最长(达31.7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水文效应
模拟试验
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滞留池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6
8
作者
胡爱兵
张书函
陈建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7,82,共5页
如何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作为城市暴雨最佳管理措施(BMPs)中的技术之一,生物滞留池可有效控制城市面源污染。总结了生物滞留池在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分...
如何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作为城市暴雨最佳管理措施(BMPs)中的技术之一,生物滞留池可有效控制城市面源污染。总结了生物滞留池在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生物滞留池去除污染物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S)、重金属、油脂类及致病菌等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对N、P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不稳定。最后,对生物滞留池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雨水径流水质
污染物
去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WMM的生物滞留池布置水文时空效应
被引量:
16
9
作者
宋奔奔
高成
+1 位作者
寇传和
张家立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5-30,共6页
利用SWMM中的低影响开发模块,根据汇流时间将研究区的子汇水区划分为上游和下游,生物滞留池按照不同位置(上游和下游)和不同规模布设,研究其遭遇不同重现期降雨下的水文时空效应。结果表明:在低降雨重现期下,生物滞留池的雨洪控制效果较...
利用SWMM中的低影响开发模块,根据汇流时间将研究区的子汇水区划分为上游和下游,生物滞留池按照不同位置(上游和下游)和不同规模布设,研究其遭遇不同重现期降雨下的水文时空效应。结果表明:在低降雨重现期下,生物滞留池的雨洪控制效果较好;相同重现期时,规模较大的生物滞留池效果较好,而布设的越分散,其降低径流系数的效果越好,但削减洪峰的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生物滞留池
低影响开发
时空分布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过滤型生物滞留池径流污染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
25
10
作者
朋四海
黄俊杰
李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2,共5页
在土壤渗透速率低、地下水埋深浅的合肥市建造2个过滤型生物滞留中试池,使用模拟路面径流作为进水,评价生物滞留池在类似的土壤地形条件下处理路面径流的效果。研究表明,在滤速分别为9.9cm/h、14.5cm/h条件下,两个生物滞留池对TP、NH3-...
在土壤渗透速率低、地下水埋深浅的合肥市建造2个过滤型生物滞留中试池,使用模拟路面径流作为进水,评价生物滞留池在类似的土壤地形条件下处理路面径流的效果。研究表明,在滤速分别为9.9cm/h、14.5cm/h条件下,两个生物滞留池对TP、NH3-N去除率均约为80%,渗透速率较低的池Ⅱ对SS、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83.5%和67.5%,优于渗透速率较高的池Ⅰ的76.9%和54.5%。由于填料中未经发酵稳定的有机质的淋出,生物滞留池对COD去除效果较差。实际应用时,在本试验的设计参数下,适合地下水埋深浅的地区,过滤式生物滞留池能稳定高效地削减地表径流所携带的污染负荷,池Ⅱ具有较好的年污染负荷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型
生物滞留池
径流污染
污染负荷
地下水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WMM模型的生物滞留池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
15
11
作者
颜乐
夏自强
+1 位作者
丁琳
周艳先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28,共4页
城市化通过改变区域的下垫面条件,进而改变了天然状态下的水文机制。以济南某停车场为研究区域,假设该区域所设的调控措施为生物滞留池,运用SWMM软件建立模型,对加入调控措施-生物滞留池前后进行水文效应对比分析,并通过改变生物滞留池...
城市化通过改变区域的下垫面条件,进而改变了天然状态下的水文机制。以济南某停车场为研究区域,假设该区域所设的调控措施为生物滞留池,运用SWMM软件建立模型,对加入调控措施-生物滞留池前后进行水文效应对比分析,并通过改变生物滞留池的深度、坡度等指标,模拟不同指标下的径流形态。研究表明:经生物滞留池调控后,洪峰流量呈显著减小的趋势,洪峰出现时间延迟;生物滞留池对于重现期较短的降水效果比较明显,重现期越长,效果越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城市化
水文分析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滞留池中多环芳烃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2
作者
顾莉
张苏艳
+1 位作者
华祖林
刘晓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4,共9页
对多环芳烃主要去除机理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综述。介绍多环芳烃来源、转移与源强,综述生物滞留池中土壤介质吸附、生物降解、植物吸收以及根际协助去除多环芳烃的机制以及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含碳量、有机物组成、环境因子...
对多环芳烃主要去除机理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综述。介绍多环芳烃来源、转移与源强,综述生物滞留池中土壤介质吸附、生物降解、植物吸收以及根际协助去除多环芳烃的机制以及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含碳量、有机物组成、环境因子等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雨水径流
多环芳烃
去除机理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滞留池的水文效应分析
被引量:
30
13
作者
孙艳伟
魏晓妹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8-103,共6页
在分析生物滞留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利用生物滞留池模拟设计软件RECARGA对生物滞留池在径流消减、地下水入渗补给、积水时间、总处理水量等方面的水文效应进行了模拟,证实了其显著的水文调控功能;对根区深度、根区土壤、降水类型、...
在分析生物滞留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利用生物滞留池模拟设计软件RECARGA对生物滞留池在径流消减、地下水入渗补给、积水时间、总处理水量等方面的水文效应进行了模拟,证实了其显著的水文调控功能;对根区深度、根区土壤、降水类型、天然土壤等影响生物滞留池设计的因素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生物滞留池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发展
生物滞留池
RECARGA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植物生物滞留池去除生活污水中典型抗生素及其效能强化
被引量:
5
14
作者
许妍
席慕华
+4 位作者
耿冲冲
徐磊
刘哲铭
傅大放
王亚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8-759,共12页
传统生物滞留池氮磷去除效果差,对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尚不清晰,通过添加活性炭层、铁粒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改进生物滞留池,考察了其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磺胺甲恶唑(SMX)、四环素(TC)的去...
传统生物滞留池氮磷去除效果差,对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尚不清晰,通过添加活性炭层、铁粒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改进生物滞留池,考察了其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磺胺甲恶唑(SMX)、四环素(TC)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较常规生物滞留池,强化型生物滞留池对TP的去除率提高了20%,稳定运行105 d且无释磷现象;在进水投加0.8 mg/L抗生素(SMX/TC)的条件下,强化型生物滞留池对SMX和TC的去除率分别为99.62%和99.67%,较常规生物滞留池分别提高了67.66%和35.24%;投加SMX/TC并未对强化型生物滞留池COD、TP的去除产生抗生素胁迫,且对TN和NH4^+-N的去除产生显著性促进作用,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9.47%和2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磺胺甲恶唑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处理初期雨水性能探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贺卫宁
林潇
+4 位作者
马晶伟
施周
陈世洋
陆先镭
陈蕃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42-649,共8页
针对目前生物滞留池对N、P去除波动较大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生物滞留池处理性能的问题,开展了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处理初期雨水的研究。首先探讨了传统生物滞留池填料和粉煤灰+椰糠、沸石+椰糠、给水厂污泥+椰糠、沸石+给水厂污泥等4种改...
针对目前生物滞留池对N、P去除波动较大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生物滞留池处理性能的问题,开展了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处理初期雨水的研究。首先探讨了传统生物滞留池填料和粉煤灰+椰糠、沸石+椰糠、给水厂污泥+椰糠、沸石+给水厂污泥等4种改良生物滞留池填料对N、P吸附和解吸附特性,再通过模拟柱试验分析了含有不同填料的生物滞留池对初期雨水的处理性能。结果显示,改良填料能明显提升生物滞留池对TP、NH_(3)-N、TN、COD的去除效果,对SS去除效果也有一定提升;4种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中给水厂污泥+椰糠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处理初期雨水的综合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雨水
生物滞留池
改良填料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滞留池系统组成及工程设计参数优化
被引量:
4
16
作者
林子增
何秋玫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12期116-121,共6页
从工程实践角度对生物滞留池系统组成及其设计参数进行了梳理分类,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结合生物滞留池对径流雨水的控制效果分析,提出了生物滞留池设计参数优化的方向。就填料种类及配比、植物类型及适应性、滞留池表面积、...
从工程实践角度对生物滞留池系统组成及其设计参数进行了梳理分类,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结合生物滞留池对径流雨水的控制效果分析,提出了生物滞留池设计参数优化的方向。就填料种类及配比、植物类型及适应性、滞留池表面积、填料层高度等参数的重要性和优化策略进行了系统论述,以期为生物滞留池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系统组成
设计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滞留池去除道路径流雨水中氮磷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
15
17
作者
张建强
许萍
何俊超
《市政技术》
2015年第3期128-132,共5页
介绍了生物滞留池去除径流雨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原理,分析了p H值、水力停留时间、填料的性能、降雨间隔期及植物的选择对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关于生物滞留池脱氮除磷的研究现状,指出强化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方向,为生...
介绍了生物滞留池去除径流雨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原理,分析了p H值、水力停留时间、填料的性能、降雨间隔期及植物的选择对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关于生物滞留池脱氮除磷的研究现状,指出强化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方向,为生物滞留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径流雨水
生物滞留池
氮磷去除
影响因素
优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拟降雨法在生物滞留池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8
作者
方燕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77-78,81,共3页
生物滞留池因其对雨水的调蓄、净化等功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被广泛应用,生物滞留池的功能监测,是海绵城市建设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但依赖于自然降雨的监测方法,监测周期过长,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根据本地自然降雨时的...
生物滞留池因其对雨水的调蓄、净化等功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被广泛应用,生物滞留池的功能监测,是海绵城市建设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但依赖于自然降雨的监测方法,监测周期过长,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根据本地自然降雨时的实际径流污染物浓度,配制雨水,采用模拟降雨的方式,为生物滞留池的水质净化效果,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污染物浓度
雨水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滞留池处理化粪池出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邓延慧
王正文
张弘
《绿色科技》
2021年第4期91-94,共4页
指出了化粪池是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的主要方式,但作用有限,直排仍会造成水体污染。化粪池出水经进一步处理后排入附近沟塘或就地农用是可行途径之一。为此,进行了不同水力负荷运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对处理化粪池出水...
指出了化粪池是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的主要方式,但作用有限,直排仍会造成水体污染。化粪池出水经进一步处理后排入附近沟塘或就地农用是可行途径之一。为此,进行了不同水力负荷运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对处理化粪池出水中的LAS、COD cr、NH^(+)_(4)-N的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6%、97%和88%,出水水质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化粪池出水中TN和TP的处理效果不佳,出水水质未能达到排放标准。总体出水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灌溉蔬菜的标准,因此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农村灌溉用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可作为化粪池出水的简便处理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化粪
池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实测和MUSIC模型的生物滞留池绩效考核指标计算方法
20
作者
常儇宇
郭清
《工程质量》
2021年第2期37-42,共6页
生物滞留池作为一种常见的海绵设施广泛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考核其建成后的运行绩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现有监测条件不足以对生物滞留池在实际降雨过程中产生的绩效进行定量评估的前提下,引入了以生物滞留池的关键参数实测值与M...
生物滞留池作为一种常见的海绵设施广泛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考核其建成后的运行绩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现有监测条件不足以对生物滞留池在实际降雨过程中产生的绩效进行定量评估的前提下,引入了以生物滞留池的关键参数实测值与MUSIC计算模型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得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总悬浮物去除率评估结果,为判断生物滞留池能否达到建设要求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提出了生物滞留池在建设过程中应进行检测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绩效考核指标
计算方法
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氧树脂改性黄土作为生物滞留池填料净化径流污染物
1
作者
周航
周佳佳
熊家晴
徐艳玮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0152)。
文摘
选用环氧树脂改良黄土材料作为生物滞留池主要填料,试验设计了48种不同参数的原料配比,以有效改善湿陷性黄土的低渗透性为基准(大于2mm/min)筛选出满足要求的4种环氧树脂与黄土的配比方案,分别是环氧树脂含量5%(b5)、环氧树脂含量10%(b10)、5%环氧树脂+1%造孔剂(b5d1)和10%环氧树脂+1%造孔剂(b10d1).相比传统填料,4种改良材料均对NH_(4)^(+)-N和磷酸盐展现出了更强的吸附能力.其中b5d1用于生物滞留池填料后对NH_(4)^(+)-N和COD的平均去除效果最好,分别达到了93.97%和77.5%,b5能更有效的去除NO_(3)^(-)-N(76.6%)、TN(62.4%)和TP(98%).通过微生物分析可知b5含较多参与脱氮过程的菌群如Chloroflexi和Steroidobacter.改良黄土填料生物滞留池可以有效去除NH_(4)^(+)-N、NO_(3)^(-)-N、TN、TP和COD.研究表明,环氧树脂改良黄土可以用作生物滞留池填料,能够有效净化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黄土
环氧树脂
水质净化
原位建设
Keywords
bioretention cell
loess
epoxy resin
pollutant purification
in-situ construction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概率解析模型的生物滞留池性能评估
2
作者
王俊
贾菁菁
王家昌
曹升乐
潘鑫
陈耀著
机构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出处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2期1-7,3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9025)
山东省自然基金(ZR2021QE001)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项目(31410082164087)。
文摘
提出了一种生物滞留池概率解析模型,用于快速评估其径流控制性能。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2种模式,克服了传统概率解析模型仅考虑蓄满产流模式导致生物滞留池径流削减率被高估的缺点。以北京地区为例,将基于综合产流的概率解析模型与传统概率解析模型以及SWMM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显示出良好的可靠性。不同设计工况条件下的模拟结果表明,土壤下渗率、土壤层厚度和蓄水层厚度等因素均会影响生物滞留池径流控制性能。基于综合产流的概率解析模型还能计算生物滞留池的多年平均含水率,根据其缺水状态判断其配置是否合理,从而为生物滞留池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径流削减
概率解析模型
蓄满产流
超渗产流
Keywords
bioretention pond
runoff reduction
analytical probabilistic model
saturation-excess runoff
infiltration-excess runoff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滤料组合下生物滞留池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的探究
3
作者
孙龙
陈国芬
雷相杰
朱易春
李鹏飞
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西理工大学土木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75,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60004)。
文摘
针对传统生物滞留池对N、P、COD去除效率低且不稳定的问题,该文开展了改良滤料生物滞留池净化初期雨水研究。实验以90%传统滤料和5%生物炭为主体,分别添加5%木屑、5%蛭石及5%沸石形成改良滤料,依次为装置A、B、C,探讨了模拟初期雨水在改良填料中随出流时间、降雨负荷及浓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干湿交替下改良填料对污染物去除率和滤料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装置B渗透效果最好,对NH_(4)^(+)-N、TP去除效果最好。装置A和装置C对N、P、COD去除率较高,但渗透效果差,易产生溢流,其综合处理效果较装置B差。在干湿交替时间为8、11 d有利于去除TN和NO_(3)^(-)-N,但对降解NH_(4)^(+)-N和COD有抑制作用。在干湿交替实验中,3个装置在门水平上存在相似分布规律,其中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Patescibacteria、Bacteroidota、Chloroflexota 5种菌门相对丰度达到了81.23%以上,而在属和种水平分类差异显著(P<0.05),装置B、C中存在丰度更高的优势属种。装置A、B、C中分别存在Pseudomonas_E和Thermomonas;Thauera_A、Hydrogenophaga和Thermomonas;Thauera_A、Rubellimicrobium和Hydrogenophaga等硝化反硝化菌属,但装置B中Thauera_A和Hydrogenophaga丰度最高,其脱氮效果更佳。
关键词
初期雨水
生物滞留池
改良滤料
干湿交替
微
生物
群落
Keywords
initial rainwater
bioretention system
improved filter materials
alternate drying-rewetting
microbial community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绵工程生物滞留池雨洪控制效果研究
4
作者
曹倩倩
刘瑞芬
机构
河湖健康智慧感知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909081)。
文摘
为研究海绵工程生物滞留池的雨洪控制效果,基于MIKESHE模型构建滠水河流域雨洪模型,对比分析低影响开发后三种设计暴雨重现期下有、无生物滞留池场景下的流量过程,并设置六种不同生物滞留池空间布局方案,模拟十年一遇设计暴雨条件下低影响开发前后水文过程以评估不同方案的雨洪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设计暴雨下,布设生物滞留池场景可使峰值流量、径流总量分别减少1.08%~6.32%、5.64%~10.14%,产流时间延缓8~12h,且随着暴雨重现期的降低,峰值流量或径流总量的削减率、产流延后时间均增加;(2)雨洪控制效果最好的布局方案为上游布设生物滞留池,其布设总面积为16.9km2、蓄水深度为550mm;最差布局方案为在高程小于50m范围内布设生物滞留池,其布设总面积为4.1km2、蓄水深度为600mm。研究可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合理布控生物滞留池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生物滞留池
MIKESHE模型
雨洪控制
布局方案
Keywords
sponge city
bioretention
MIKE SHE model
rainstorm control
layout shemes
分类号
TV122.5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P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池治理黑臭水体研究
5
作者
孙丕晏
周志文
马福源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出处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5期179-181,195,共4页
文摘
黑臭水体治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治理面源污染的装置如生物滞留池能够有效地解决面源污染问题,从而阻止污染物进入城镇水体。主要介绍了黑臭水体的成因、影响,并讨论了典型海绵城市设施生物滞留池治理黑臭水体的可能性;验证了一种双层生物滞留池对于雨水径流中总有机碳、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证实其能有效阻止黑臭水体的生成。提出在建造生物滞留池时不仅要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进行,而且要考虑生物滞留池中植物种类、填料组合和比例对具体水体的净化、保护作用,为城市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设施
黑臭水体治理
生物滞留池
Keywords
low impact development facilities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bodies
bioretention basin
分类号
TU992.3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滞留池水质效应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
17
6
作者
潘国艳
夏军
张翔
王红萍
刘恩民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101,共5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M51166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62746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3115)
文摘
通过模拟20场径流过程,对生物滞留池的水质过程进行了试验监测.结果显示:滞留池对总氮的平均去除效率为17.63%,对总磷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70.51%、58.84%;对污染物总量的降低效率大于浓度的消减率,对总磷和COD总量的消减率达到60%以上,对总氮量的去除效率达到28.20%;草皮和小叶黄杨对总氮量、总磷量和COD的去除率接近.试验表明生物滞留池系统是控制雨水径流引起的城市非点源污染的较好工程措施.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水质效应
污染物浓度
污染物总量
非点源污染
都市雨水管理
Keywords
bioretention units
water quality effects
pollutants concentration
pollutants loadnon-point pollution
urban storm water management
分类号
X5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滞留池水文效应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
31
7
作者
潘国艳
夏军
张翔
王红萍
刘恩民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5,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31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6274693)
文摘
为研究生物滞留池滞留雨水径流和缓解城市渍涝的能力,通过模拟试验监测了生物滞留单元的入流和出流过程,研究其对雨水径流总量的削减率、洪峰削减率和洪峰出现时间延迟等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对径流总量的削减率在12.83%~48.12%之间,对洪峰的削减率平均为70.85%,延迟洪峰出现时间约26.6min,对小流量的洪峰延迟时间最长(达31.7min)。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水文效应
模拟试验
削减率
Keywords
bio-retention units
hydrological effect
simulation test
reduc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TV12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滞留池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6
8
作者
胡爱兵
张书函
陈建刚
机构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7,82,共5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源涵养型城市生态下垫面构建技术集成与示范"(No.200801108)
文摘
如何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城市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作为城市暴雨最佳管理措施(BMPs)中的技术之一,生物滞留池可有效控制城市面源污染。总结了生物滞留池在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生物滞留池去除污染物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S)、重金属、油脂类及致病菌等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对N、P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不稳定。最后,对生物滞留池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雨水径流水质
污染物
去除效果
Keywords
bioretention
stormwater quality
pollutants
removal efficiency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WMM的生物滞留池布置水文时空效应
被引量:
16
9
作者
宋奔奔
高成
寇传和
张家立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5-3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0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B16814)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CKWV2015206/KY)
文摘
利用SWMM中的低影响开发模块,根据汇流时间将研究区的子汇水区划分为上游和下游,生物滞留池按照不同位置(上游和下游)和不同规模布设,研究其遭遇不同重现期降雨下的水文时空效应。结果表明:在低降雨重现期下,生物滞留池的雨洪控制效果较好;相同重现期时,规模较大的生物滞留池效果较好,而布设的越分散,其降低径流系数的效果越好,但削减洪峰的效果较差。
关键词
SWMM模型
生物滞留池
低影响开发
时空分布
水文效应
Keywords
SWMM
bioretention cell
low impact developm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hydrologicalresponse
分类号
TU992.0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过滤型生物滞留池径流污染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
25
10
作者
朋四海
黄俊杰
李田
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2,共5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7303-001)
文摘
在土壤渗透速率低、地下水埋深浅的合肥市建造2个过滤型生物滞留中试池,使用模拟路面径流作为进水,评价生物滞留池在类似的土壤地形条件下处理路面径流的效果。研究表明,在滤速分别为9.9cm/h、14.5cm/h条件下,两个生物滞留池对TP、NH3-N去除率均约为80%,渗透速率较低的池Ⅱ对SS、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83.5%和67.5%,优于渗透速率较高的池Ⅰ的76.9%和54.5%。由于填料中未经发酵稳定的有机质的淋出,生物滞留池对COD去除效果较差。实际应用时,在本试验的设计参数下,适合地下水埋深浅的地区,过滤式生物滞留池能稳定高效地削减地表径流所携带的污染负荷,池Ⅱ具有较好的年污染负荷控制效果。
关键词
过滤型
生物滞留池
径流污染
污染负荷
地下水埋深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WMM模型的生物滞留池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
15
11
作者
颜乐
夏自强
丁琳
周艳先
机构
河海大学国际河流研究所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28,共4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1052)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68)
文摘
城市化通过改变区域的下垫面条件,进而改变了天然状态下的水文机制。以济南某停车场为研究区域,假设该区域所设的调控措施为生物滞留池,运用SWMM软件建立模型,对加入调控措施-生物滞留池前后进行水文效应对比分析,并通过改变生物滞留池的深度、坡度等指标,模拟不同指标下的径流形态。研究表明:经生物滞留池调控后,洪峰流量呈显著减小的趋势,洪峰出现时间延迟;生物滞留池对于重现期较短的降水效果比较明显,重现期越长,效果越不明显。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城市化
水文分析
SWMM
Keywords
bio-retention
urbanization
hydrological analysis
SWMM
分类号
P339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滞留池中多环芳烃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2
作者
顾莉
张苏艳
华祖林
刘晓东
机构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9058
5147906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6B06714)
文摘
对多环芳烃主要去除机理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综述。介绍多环芳烃来源、转移与源强,综述生物滞留池中土壤介质吸附、生物降解、植物吸收以及根际协助去除多环芳烃的机制以及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含碳量、有机物组成、环境因子等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雨水径流
多环芳烃
去除机理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Keywords
bioretention cell
stormwater runof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removal mechanism
influencing factors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滞留池的水文效应分析
被引量:
30
13
作者
孙艳伟
魏晓妹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8-103,共6页
文摘
在分析生物滞留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利用生物滞留池模拟设计软件RECARGA对生物滞留池在径流消减、地下水入渗补给、积水时间、总处理水量等方面的水文效应进行了模拟,证实了其显著的水文调控功能;对根区深度、根区土壤、降水类型、天然土壤等影响生物滞留池设计的因素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生物滞留池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低影响发展
生物滞留池
RECARGA
水文效应
Keywords
LID
bioretention cells
RECARGA
hydrological effect
分类号
P333.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植物生物滞留池去除生活污水中典型抗生素及其效能强化
被引量:
5
14
作者
许妍
席慕华
耿冲冲
徐磊
刘哲铭
傅大放
王亚军
机构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8-75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1468,4196704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 20171356)
+2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区域重点资助项目(KFJ-STS-QYZX-05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资助项目(2018YFA0901200)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文摘
传统生物滞留池氮磷去除效果差,对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尚不清晰,通过添加活性炭层、铁粒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改进生物滞留池,考察了其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磺胺甲恶唑(SMX)、四环素(TC)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较常规生物滞留池,强化型生物滞留池对TP的去除率提高了20%,稳定运行105 d且无释磷现象;在进水投加0.8 mg/L抗生素(SMX/TC)的条件下,强化型生物滞留池对SMX和TC的去除率分别为99.62%和99.67%,较常规生物滞留池分别提高了67.66%和35.24%;投加SMX/TC并未对强化型生物滞留池COD、TP的去除产生抗生素胁迫,且对TN和NH4^+-N的去除产生显著性促进作用,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9.47%和26.09%.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磺胺甲恶唑
四环素
Keywords
bioretention cells
sulfamethoxazole
tetracyclin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处理初期雨水性能探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贺卫宁
林潇
马晶伟
施周
陈世洋
陆先镭
陈蕃
机构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42-649,共8页
基金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NK205402)
国机集团重大科技专项(SINOMAST-ZDZX-2017-07)
文摘
针对目前生物滞留池对N、P去除波动较大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生物滞留池处理性能的问题,开展了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处理初期雨水的研究。首先探讨了传统生物滞留池填料和粉煤灰+椰糠、沸石+椰糠、给水厂污泥+椰糠、沸石+给水厂污泥等4种改良生物滞留池填料对N、P吸附和解吸附特性,再通过模拟柱试验分析了含有不同填料的生物滞留池对初期雨水的处理性能。结果显示,改良填料能明显提升生物滞留池对TP、NH_(3)-N、TN、COD的去除效果,对SS去除效果也有一定提升;4种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中给水厂污泥+椰糠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处理初期雨水的综合性能更优。
关键词
初期雨水
生物滞留池
改良填料
海绵城市
Keywords
Initial rain
Biological retention basin
Improved media
Sponge city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滞留池系统组成及工程设计参数优化
被引量:
4
16
作者
林子增
何秋玫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12期116-121,共6页
基金
江苏省建设厅科研项目(2018ZD203)
南京市建委科研项目(Ks19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8272)
文摘
从工程实践角度对生物滞留池系统组成及其设计参数进行了梳理分类,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结合生物滞留池对径流雨水的控制效果分析,提出了生物滞留池设计参数优化的方向。就填料种类及配比、植物类型及适应性、滞留池表面积、填料层高度等参数的重要性和优化策略进行了系统论述,以期为生物滞留池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系统组成
设计参数
优化
Keywords
bioretention
system composition
desig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滞留池去除道路径流雨水中氮磷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
15
17
作者
张建强
许萍
何俊超
机构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市政技术》
2015年第3期128-132,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水专项(2010ZX07320-003-005
2010ZX07320-002)
文摘
介绍了生物滞留池去除径流雨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原理,分析了p H值、水力停留时间、填料的性能、降雨间隔期及植物的选择对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关于生物滞留池脱氮除磷的研究现状,指出强化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方向,为生物滞留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道路径流雨水
生物滞留池
氮磷去除
影响因素
优化技术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降雨法在生物滞留池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8
作者
方燕
机构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出处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77-78,81,共3页
基金
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材料与绩效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BM2017402).
文摘
生物滞留池因其对雨水的调蓄、净化等功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被广泛应用,生物滞留池的功能监测,是海绵城市建设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但依赖于自然降雨的监测方法,监测周期过长,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根据本地自然降雨时的实际径流污染物浓度,配制雨水,采用模拟降雨的方式,为生物滞留池的水质净化效果,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监测方法。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污染物浓度
雨水
水质净化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滞留池处理化粪池出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9
作者
邓延慧
王正文
张弘
机构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未来城市联合研究中心
出处
《绿色科技》
2021年第4期91-94,共4页
文摘
指出了化粪池是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的主要方式,但作用有限,直排仍会造成水体污染。化粪池出水经进一步处理后排入附近沟塘或就地农用是可行途径之一。为此,进行了不同水力负荷运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对处理化粪池出水中的LAS、COD cr、NH^(+)_(4)-N的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6%、97%和88%,出水水质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化粪池出水中TN和TP的处理效果不佳,出水水质未能达到排放标准。总体出水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灌溉蔬菜的标准,因此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农村灌溉用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可作为化粪池出水的简便处理单元。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化粪
池
水力负荷
Keywords
bioretention
septic tank
hydraulic loading rat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实测和MUSIC模型的生物滞留池绩效考核指标计算方法
20
作者
常儇宇
郭清
机构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出处
《工程质量》
2021年第2期37-42,共6页
基金
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材料与绩效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金项目:BM2017402。
文摘
生物滞留池作为一种常见的海绵设施广泛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考核其建成后的运行绩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现有监测条件不足以对生物滞留池在实际降雨过程中产生的绩效进行定量评估的前提下,引入了以生物滞留池的关键参数实测值与MUSIC计算模型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得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总悬浮物去除率评估结果,为判断生物滞留池能否达到建设要求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提出了生物滞留池在建设过程中应进行检测的参数。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绩效考核指标
计算方法
实测
Keywords
bio-detention facilities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dex
calculation method
testing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氧树脂改性黄土作为生物滞留池填料净化径流污染物
周航
周佳佳
熊家晴
徐艳玮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概率解析模型的生物滞留池性能评估
王俊
贾菁菁
王家昌
曹升乐
潘鑫
陈耀著
《市政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3种滤料组合下生物滞留池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的探究
孙龙
陈国芬
雷相杰
朱易春
李鹏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绵工程生物滞留池雨洪控制效果研究
曹倩倩
刘瑞芬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池治理黑臭水体研究
孙丕晏
周志文
马福源
《山西建筑》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生物滞留池水质效应的模拟试验
潘国艳
夏军
张翔
王红萍
刘恩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生物滞留池水文效应的模拟试验研究
潘国艳
夏军
张翔
王红萍
刘恩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生物滞留池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的研究进展
胡爱兵
张书函
陈建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SWMM的生物滞留池布置水文时空效应
宋奔奔
高成
寇传和
张家立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过滤型生物滞留池径流污染控制效果研究
朋四海
黄俊杰
李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SWMM模型的生物滞留池水文效应研究
颜乐
夏自强
丁琳
周艳先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生物滞留池中多环芳烃去除研究进展
顾莉
张苏艳
华祖林
刘晓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生物滞留池的水文效应分析
孙艳伟
魏晓妹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无植物生物滞留池去除生活污水中典型抗生素及其效能强化
许妍
席慕华
耿冲冲
徐磊
刘哲铭
傅大放
王亚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处理初期雨水性能探究
贺卫宁
林潇
马晶伟
施周
陈世洋
陆先镭
陈蕃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生物滞留池系统组成及工程设计参数优化
林子增
何秋玫
《净水技术》
CAS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生物滞留池去除道路径流雨水中氮磷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张建强
许萍
何俊超
《市政技术》
201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模拟降雨法在生物滞留池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方燕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生物滞留池处理化粪池出水的试验研究
邓延慧
王正文
张弘
《绿色科技》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一种基于实测和MUSIC模型的生物滞留池绩效考核指标计算方法
常儇宇
郭清
《工程质量》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