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体外成血管及成骨性能
1
作者 曾玉 谢成伟 +2 位作者 洪苑琪 苏盛辉 董谢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5941-5949,共9页
背景: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因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活性在骨修复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将治疗性离子融入介孔生物活性玻璃颗粒中可赋予材料更加理想的生物学特性。目的:合成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探讨其体外促血管形成及成骨分化性能... 背景: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因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活性在骨修复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将治疗性离子融入介孔生物活性玻璃颗粒中可赋予材料更加理想的生物学特性。目的:合成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探讨其体外促血管形成及成骨分化性能。方法:采用微乳液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介孔生物活性玻璃与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表征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成分及离子缓释性能。将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浸提液、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浸提液分别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共培养,通过活死染色、CCK-8实验评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将两种材料浸提液分别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通过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和CD31免疫荧光染色评价材料的促血管形成性能。将两种材料浸提液分别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未加入成骨诱导液)、茜素红染色(加入成骨诱导液)评估材料的促成骨性能。结果与结论:①表征结果显示,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和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均呈现紧密排列的颗粒状形貌,内部介孔结构相似,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可持续释放铜离子;②活死染色与CCK-8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可促进L929细胞的增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③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和CD3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与CD31蛋白表达,促进血管形成;④碱性磷酸酶染色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促成骨性能强于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结果表明:含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促血管形成及骨再生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 成血管 成骨 无机生长因子 组织工程学 生物材料 生物活性 工程化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生物活性肽的制备、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2
作者 侯春艳 杨趁仙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对人体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旨在为富硒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总结了富硒生物活性肽的原料来源、制备方法、生物活性,并对硒与肽的结合方式以及富硒生物活性肽的构效关系等研究进展进行...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对人体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旨在为富硒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总结了富硒生物活性肽的原料来源、制备方法、生物活性,并对硒与肽的结合方式以及富硒生物活性肽的构效关系等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富硒生物活性肽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生物载体转化,主要有植物来源、动物来源及微生物来源;通过酶解法、微生物发酵法等可制备富硒生物活性肽,其具有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富硒生物活性肽的生物活性是硒、肽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氨基酸的排列序列、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力等有密切的联系,其构效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生物活性 制备方法 生物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电纺丝的生物活性物质封装体系及其在食品抑菌包装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任洁 谭中美 +6 位作者 田子豪 武高云 刘永辰 王浩 姜瞻梅 马佳歌 侯俊财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6-256,共11页
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微生物污染食品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障食品品质和延长其保质期已成为学者们迫切关注的问题。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封装生物活性物质开发食品抑菌包装是一种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概述了... 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微生物污染食品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障食品品质和延长其保质期已成为学者们迫切关注的问题。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封装生物活性物质开发食品抑菌包装是一种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概述了静电纺丝制备食品抑菌包装的基本原理、分类、影响因素和材料,系统总结了封装在电纺纳米纤维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基于静电纺丝的生物活性物质共封装体系。最后论述了封装生物活性物质的电纺纳米纤维在禽畜肉、乳制品和果蔬抑菌包装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并展望了基于静电纺丝的食品抑菌包装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旨在为食品工业中利用电纺纳米纤维封装生物活性物质从而有效抑制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微生物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生物活性物质 封装 食品抑菌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对磷酸钙骨水泥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卢雨征 熊英杰 +11 位作者 单验博 叶健廷 武艳斌 宋继鹏 张垚 林万程 瓮琪瑞 程萱 孟昊业 许文静 彭江 丁立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5994-6002,共9页
背景:磷酸钙骨水泥的力学性能差、成骨能力弱等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及成骨能力而备受青睐,同时其纤维结构能够加强材料的力学强度。目的:探究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复合磷酸钙骨水泥的力... 背景:磷酸钙骨水泥的力学性能差、成骨能力弱等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及成骨能力而备受青睐,同时其纤维结构能够加强材料的力学强度。目的:探究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复合磷酸钙骨水泥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及成骨效果。方法:将不同质量百分比(0%,10%,20%)的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分别加入磷酸钙骨水泥固相中,与液相混合后固化48 h,得到磷酸钙骨水泥与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复合磷酸钙骨水泥,表征骨水泥的力学性能、凝固时间及离子析出情况。将3组骨水泥浸提液分别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通过CCK-8检测、活死染色、鬼笔环肽染色评估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成骨诱导后,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RUNX2免疫荧光染色及RT-PCR检测评估材料的成骨诱导能力。结果与结论:①随着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加,骨水泥的抗压强度与抗弯强度均升高,凝固时间延长;将骨水泥浸泡于模拟体液中均可检测到硅离子、钙离子、磷离子析出,并且随着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加,骨水泥释放的硅离子、磷离子质量浓度升高,钙离子质量浓度降低;②活死染色、鬼笔环肽染色结果显示,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对MC3T3-E1细胞无毒性作用;CCK-8检测结果显示,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③随着骨水泥中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加,MC3T3-E1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细胞外钙沉积均增加,RUNX2蛋白表达增加,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桥蛋白、RUNX2 mRNA表达增加;④结果表明,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纤维可增强磷酸钙骨水泥的力学性能与成骨诱导能力,其中以20%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纤维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水泥 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 磷酸钙骨水泥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莰烯醛缩氨基硫脲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5
作者 罗颖 昌家宇 +3 位作者 肖转泉 罗海 王宗德 陈尚钘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90,共10页
以(E)-莰烯醛缩氨基硫脲(1a)、(E)-莰烯醛缩-4-甲基氨基硫脲(1b)为原料,分别与氯化钴、氯化镍、氯化锌、氯化铜反应合成了7种金属配合物,通过IR、1H NRM、13C NMR和HRMS分析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7种配合物对... 以(E)-莰烯醛缩氨基硫脲(1a)、(E)-莰烯醛缩-4-甲基氨基硫脲(1b)为原料,分别与氯化钴、氯化镍、氯化锌、氯化铜反应合成了7种金属配合物,通过IR、1H NRM、13C NMR和HRMS分析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7种配合物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采用DPPH和ABTS法测定了7种化合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比较各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CCK-8法测试了7种化合物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人体乳腺癌细胞(MCF 7)的抑制增殖能力。测试结果表明:7种金属配合物中,(E)-莰烯醛缩氨基硫脲镍配合物(2c)对所试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最强且范围较广,对水稻纹枯病菌(A)、西瓜枯萎病菌(B)、松枯梢病菌(C)枇杷炭疽病菌(E)、油茶果生刺盘孢病菌(G)、彩绒革盖病菌(H)的抑制效果明显,且超过它的配体(1a),其中对B、E、H 3种病菌的抑制作用还强于阳性对照百菌清。在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实验中,多数配位化合物的效果强于阳性对照Trolox与L-抗坏血酸,两项测试中以(E)-莰烯醛缩-4-甲基氨基硫脲Cu^(2+)配合物(2g)效果最好,2c、2d、2f、2g的效果均超过它们的配体1a和1b。抗肿瘤活性测试中,在200μM浓度下,(E)-莰烯醛缩氨基硫脲钴、铜配合物(2a、2f)和(E)-莰烯醛缩-4-甲基氨基硫脲锌、铜配合物(2e、2g)均有较好的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和人体乳腺癌细胞(MCF 7)增殖能力,其细胞存活率范围在5.42~18.71%,远远强于阳极对照5-氟尿嘧啶(59.29%),它们对人体乳腺癌细胞(MCF 7)的抑制作用还强于索拉非尼(24.16%),2a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能力抑制的存活率(11.46%)低于索拉非尼(14.84%),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莰烯醛缩氨基硫脲 金属配合物 合成 结构分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生物活性肽的制备、生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思楠 王玺 +8 位作者 安宇 余钧 徐开媛 王佳 张智慧 王萌 王阿琴 王颖 张璐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402,共9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求的增长,具有潜在食用及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BAPs)受到了广泛关注。植物源BAPs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目前,大量的植物源BAPs经分离纯化被鉴定出来,除了具...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求的增长,具有潜在食用及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BAPs)受到了广泛关注。植物源BAPs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目前,大量的植物源BAPs经分离纯化被鉴定出来,除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之外,还具有抗氧化、降糖、降血压和抑菌等多种生理活性。本文就植物源BAPs的制备方法、生理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植物源BAPs在后续食品和医药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 制备方法 生理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啉酮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与荧光性能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静 张亚峰 +3 位作者 王艳慧 金丹 刘思彤 孙东明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23,共8页
喹啉酮衍生物是天然产物结构基序和多种药物结构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和高稳定性的荧光性能。综述了喹啉酮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与荧光性能研究进展,为喹啉酮衍生物在药理学活性与荧光探针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喹啉酮 生物活性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佛山方竹笋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及加工品质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朝宇 梁明兰 +3 位作者 吴良如 杨金来 张甫生 郑炯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12,共9页
金佛山方竹笋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竹笋,具有“鲜、嫩、香、脆”的特点,被誉为“竹笋之冠”,深受人们喜爱。干燥、水煮、冷冻等是金佛山方竹笋常见的加工方式,在加工过程中其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会受到影响,风味及色泽也会发生变化。该... 金佛山方竹笋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竹笋,具有“鲜、嫩、香、脆”的特点,被誉为“竹笋之冠”,深受人们喜爱。干燥、水煮、冷冻等是金佛山方竹笋常见的加工方式,在加工过程中其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会受到影响,风味及色泽也会发生变化。该文阐述了金佛山方竹笋中的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总结了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基本营养成分以及多糖、多酚等活性物质在加工过程中含量变化,探讨了不同加工方式对金佛山方竹笋中的膳食纤维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影响,概述了风味及颜色品质在加工过程中的改变,最后对金佛山方竹笋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金佛山方竹笋的开发和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方竹笋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物质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资源中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综述
9
作者 任晓蓉 齐沛沛 +3 位作者 王新全 王萌 张善英 章程辉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64-170,共7页
桑资源主要包括桑叶、桑椹和桑白皮等,深入挖掘桑资源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对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近年来桑资源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热点如生物碱、多糖、多酚、黄酮等,并对其在预防或治疗慢性疾病、功能性食品原料及添加剂... 桑资源主要包括桑叶、桑椹和桑白皮等,深入挖掘桑资源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对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近年来桑资源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热点如生物碱、多糖、多酚、黄酮等,并对其在预防或治疗慢性疾病、功能性食品原料及添加剂、家畜饲料等领域的相关应用进行了介绍。本综述旨在对桑资源的深度加工利用及产品研发提供借鉴与参考,助力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资源 生物活性成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脂肪球膜蛋白组成、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梁佳迎 张海迁 +4 位作者 纪友薇 江婷 张涛 潘道东 吴振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是乳中包裹乳脂肪球的3层生物膜,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和主要来源于乳腺细胞膜的脂质。MFGM蛋白组成因乳源不同而存在差异,MFGM蛋白不仅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胃肠消化稳定性及安全性等,... 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是乳中包裹乳脂肪球的3层生物膜,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和主要来源于乳腺细胞膜的脂质。MFGM蛋白组成因乳源不同而存在差异,MFGM蛋白不仅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胃肠消化稳定性及安全性等,其特定蛋白组分还具备抗炎、抗病毒、调节肠道功能、优化运动肌肉表现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MFGM蛋白组成及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为MFGM蛋白在乳品行业及相关食品添加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肪球 脂肪球膜蛋白 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孢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罗利利 黎琬琳 +1 位作者 杜旭泓 陈雅玲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91,共17页
本文对弯孢属真菌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综述。首先根据化学类别,对该属真菌产生的化合物进行分类,然后,归纳介绍该属真菌产生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目前从弯孢属真菌中发现的次级代谢产物类型主要包括聚酮类、苯并吡喃类、生物碱类... 本文对弯孢属真菌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综述。首先根据化学类别,对该属真菌产生的化合物进行分类,然后,归纳介绍该属真菌产生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目前从弯孢属真菌中发现的次级代谢产物类型主要包括聚酮类、苯并吡喃类、生物碱类、细胞松弛素类、蒽醌类以及萜类等。这些化学成分显示出抗菌、抗肿瘤和植物毒活性等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孢属 化学成分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生物活性小分子与血管钙化
12
作者 王蕊 柴三葆 齐永芬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内源性生物活性小分子具有分子量小、生物活性高、免疫原性小、合成代谢迅速等特点,在维持血管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钙化(VC)是体内钙磷在血管壁的异常沉积。内源性生物活性小分子如心血管活性多肽、脂肪因子及气体分子等通过多种... 内源性生物活性小分子具有分子量小、生物活性高、免疫原性小、合成代谢迅速等特点,在维持血管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钙化(VC)是体内钙磷在血管壁的异常沉积。内源性生物活性小分子如心血管活性多肽、脂肪因子及气体分子等通过多种机制参与VC的进程。本文综述内源性生物活性小分子与VC的发生发展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钙化 内源性生物活性小分子 心血管活性多肽 脂肪因子 气体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豆利钠肽VaEG45的原核表达纯化和生物活性分析
13
作者 王慧鑫 孙伟娜 +1 位作者 柯希望 左豫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14,87,共8页
为获得小豆利钠肽VaEG45纯化蛋白并明确其生物活性,利用pET-30a(+)构建VaEG45原核表达载体,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VaEG45蛋白,Ni-NTA层析柱纯化VaEG45蛋白,并用纯化蛋白处理小豆原生质体检测其活性。结果表明:构建的p ET-30a-His-VaE... 为获得小豆利钠肽VaEG45纯化蛋白并明确其生物活性,利用pET-30a(+)构建VaEG45原核表达载体,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VaEG45蛋白,Ni-NTA层析柱纯化VaEG45蛋白,并用纯化蛋白处理小豆原生质体检测其活性。结果表明:构建的p ET-30a-His-VaEG45重组载体可使His-VaEG45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正确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分子量为11.6 kDa,纯化后蛋白浓度为0.49 mg·mL^(-1),纯度为90%;生物活性分析发现,His-VaEG45纯化蛋白可刺激小豆原生质体细胞膨大。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具有生物活性的His-VaEG45蛋白,为深入解析VaEG45蛋白参与小豆抗锈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植物利钠肽 蛋白表达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盆子多酚的大孔树脂富集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评价
14
作者 赵雯靓 梅诗怡 +2 位作者 李涛 戴子豪 徐丽珊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25年第1期63-76,共14页
研究覆盆子多酚的大孔树脂富集工艺,并评价覆盆子多酚的生物活性。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选择适合富集覆盆子多酚的大孔树脂,拟合吸附方程判断大孔树脂的吸附动力学模型,以大孔树脂对覆盆子多酚粗提物中多酚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对... 研究覆盆子多酚的大孔树脂富集工艺,并评价覆盆子多酚的生物活性。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选择适合富集覆盆子多酚的大孔树脂,拟合吸附方程判断大孔树脂的吸附动力学模型,以大孔树脂对覆盆子多酚粗提物中多酚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对大孔树脂的上样液pH、多酚上样量、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孔树脂富集覆盆子多酚的最优条件组合;评价富集后覆盆子多酚的纯度、对1,1-二苯-2-苦肼基(DPPH·)清除率以及对黄嘌呤氧化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通过分子对接评价覆盆子主成分鞣花酸与黄嘌呤氧化酶、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能力。结果显示,AB-8大孔树脂最适合富集覆盆子多酚且其吸附覆盆子多酚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AB-8大孔树脂在上样液pH为3、多酚上样量为30 mg/g树脂、解吸液的乙醇体积分数为90%时,制备的覆盆子多酚的得率最高,达到85.36 ± 0.78%,富集后覆盆子多酚纯度从23.81 ± 1.75%上升到68.58 ± 0.60%,对DPPH·的清除率以及对黄嘌呤氧化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的IC50分别为59.09 ± 0.42 μg/mL、97.71 ± 2.75 μg/mL、3.98 ± 0.43 μg/mL,分子对接结果也显示鞣花酸化合物与黄嘌呤氧化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结合能力。本研究为覆盆子多酚的工业化生产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optimize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polyphenols from raspberry (Rubus chingii Hu) on macroporous resin and evaluate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olyphenols from raspberry . The macroporous resin suitable for adsorbing raspberry polyphenols was selected through static adsorption-desorption experiments, and the adsorption kinetic model was determined by fitting the adsorption equati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desorption rate of polyphenols in crude extract of raspberry polyphenols by macroporous resin were used as indicators, and the pH of sample solution, the amount of polyphenol sample, and the ethanol volume fraction of desorption solution were tested by single factor test.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polyphenol enrichment conditions was determined by orthogonal test. The purity, DPPH· scavenging rate, and inhibition rates of xanthine oxidase and α-glucosidase of the polyphenols from raspberry adsorbed by macroporous resin were evaluated. The binding ability of ellagic acid, the main component of raspberry, to xanthine oxidase and α-glucosidase was evaluated by molecular dock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B-8 macroporous resin was the most suitable for adsorbing polyphenols from raspberry, and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polyphenols from raspberry on AB-8 macroporous resin conformed to the quasi-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When the pH of the feed solution was 3, the loading amount of polyphenols was 30 mg/g of resin, and the ethanol content of the elution solution was 90%, the yield of polyphenols from raspberry prepared by AB-8 macroporous resin was the highest, reaching 85.36 ± 0.78%. The purity of polyphenols from raspberry adsorbed by AB-8 macroporous resin increased from 23.81 ± 1.75% to 68.58 ± 0.60%, the DPPH· scavenging rate was 59.09 ± 0.42 μg/mL, and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xanthine oxidase and α-glucosidase were 97.71 ± 2.75 μg/mL and 3.98 ± 0.43 μg/mL, respectively. Molecular docking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ellagic compounds had good binding ability to xanthine oxidase and α-glucosidase. 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olyphenols from raspber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多酚 大孔树脂 工艺优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类化合物的氧化制备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志远 赵亚飞 +2 位作者 吴泽平 陈小强 陆小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83-93,共11页
茶黄素类化合物(theaflavin,TF)是茶叶中的一种水溶性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菌、缓解代谢综合征、抗炎、保护牙齿、保护神经、抗抑郁等丰富的生物活性,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基于TF结构复杂、化学性质不稳定、提取效率低难度大等问题,TF的氧... 茶黄素类化合物(theaflavin,TF)是茶叶中的一种水溶性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菌、缓解代谢综合征、抗炎、保护牙齿、保护神经、抗抑郁等丰富的生物活性,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基于TF结构复杂、化学性质不稳定、提取效率低难度大等问题,TF的氧化制备广受关注。TF氧化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法和酶法,化学法制备使用化学氧化剂,氧化程度均匀、可控性强,在酸性环境中会生成更多的酯型TF,但化学氧化法专一性差,需要保护儿茶素A环上的羟基以提高TF的产率,且氧化剂用量大,安全性差;酶法制备使用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条件温和、高效、专一,酶法制备TF的效率受氧化酶来源和种类、底物组成和反应参数的影响,优先氧化儿茶酚型儿茶素的氧化酶、提高联苯三酚型儿茶素比例、在弱酸低温环境下长时间反应均能提高TF的产率,但目前的制备方法依旧存在提取率低、产品纯度低的问题。本文对两种氧化制备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为TF的工业生产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类化合物 氧化制备 酶法制备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谭倩怡 冯玮 +3 位作者 张娜 陈小强 应苗苗 李彬杰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1期161-176,共16页
黄精一般指百合科黄精属黄精、滇黄精与多花黄精的块茎,具有上千年的药食同源历史,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黄精多糖是黄精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大量研究证明,黄精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调节血糖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功... 黄精一般指百合科黄精属黄精、滇黄精与多花黄精的块茎,具有上千年的药食同源历史,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黄精多糖是黄精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大量研究证明,黄精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调节血糖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功能性食品和医药领域中具有应用潜力。本文对不同黄精多糖的结构和活性的差异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指出在不同提取方法和纯化下对黄精多糖结构和活性的影响,为更好地利用黄精多糖,进一步研究不同种黄精多糖的构效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植物多糖 制备工艺 分子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酸浆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功昊 习秋香 宗宪春 《中国林副特产》 2025年第1期90-92,共3页
毛酸浆是茄科酸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毛酸浆原产自美洲,现广泛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毛酸浆化学成分丰富,主要成分包括类黄酮类、多糖类、甾体类化合物、生物碱、油脂类化合物等。其生物活性主要有抗氧化、抗炎、... 毛酸浆是茄科酸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毛酸浆原产自美洲,现广泛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毛酸浆化学成分丰富,主要成分包括类黄酮类、多糖类、甾体类化合物、生物碱、油脂类化合物等。其生物活性主要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从种质资源地理分布、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综述了毛酸浆植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毛酸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酸浆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蜕皮激素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8
作者 毕成楠 李相阳 马挺军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7-120,共4页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与活性物质,具有丰富均衡的营养价值,其籽粒中蜕皮激素含量较多。【目的】为了促进藜麦蜕皮激素的相关体系的发展,实现产量的稳定,为藜麦蜕皮激素在食品、生物和医药等领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与活性物质,具有丰富均衡的营养价值,其籽粒中蜕皮激素含量较多。【目的】为了促进藜麦蜕皮激素的相关体系的发展,实现产量的稳定,为藜麦蜕皮激素在食品、生物和医药等领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综述了藜麦蜕皮激素的研究现状、生物活性以及其结构组成。【结果】藜麦蜕皮激素具有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抗氧化、抗肥胖、抗糖尿病、抗炎、增强记忆力以及抗衰老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结论】为藜麦蜕皮激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蜕皮激素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莓生物活性成分及功效研究进展
19
作者 孙华军 崔方正 +2 位作者 刘盈 朱思静 李跃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9,共12页
红树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果树,红树莓的果实、叶片、种子等部位富含多糖、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多种健康功效,是具有商业应用价值和药物研究价值的“黄金水果”。本文全... 红树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果树,红树莓的果实、叶片、种子等部位富含多糖、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多种健康功效,是具有商业应用价值和药物研究价值的“黄金水果”。本文全面综述红树莓不同品种、采收期、组织部位的营养成分及含量,系统阐述红树莓不同部位在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改善代谢综合征等方面的功效和作用机制以及应用,以期为红树莓的功效研究、高值化利用和精深加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莓 生物活性物质 资源开发 加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多糖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20
作者 龚凤萍 张应香 +5 位作者 钟思志 竹玮 段庆虎 冉忠萍 黄冬丽 范家慧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5,共9页
灰树花多糖作为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调节肠道菌群、消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关于灰树花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备受关注,其广泛应用于在保健食品、抗癌药物等多个领域。通过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文... 灰树花多糖作为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调节肠道菌群、消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关于灰树花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备受关注,其广泛应用于在保健食品、抗癌药物等多个领域。通过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文献研究,从灰树花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构特性、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等方面重点展开论述,并以此为基础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灰树花多糖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多糖 产品应用 提取工艺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