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细胞的构筑及生物医学应用
1
作者 李家奇 窦红静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共13页
人工细胞是一类具有活细胞结构和功能特性的人造微囊体,因相关研究对于探寻生命起源、构筑生物活性材料的重要意义,成为近年来材料、化学、生物医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构筑方法是从微观到宏观尺度,还是相反地从宏观到微... 人工细胞是一类具有活细胞结构和功能特性的人造微囊体,因相关研究对于探寻生命起源、构筑生物活性材料的重要意义,成为近年来材料、化学、生物医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构筑方法是从微观到宏观尺度,还是相反地从宏观到微观尺度,构筑人工细胞的方法可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大类,两者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其中,由自下而上方法构筑的人工细胞具备更为丰富的生物分子构筑单元和灵活的功能性,因而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基于如上背景,本文综述了由各类方法构筑的人工细胞模型,包括脂质体囊泡、多糖囊泡、蛋白类囊泡、聚合物囊泡和无机胶体囊泡等;并根据不同种类人工细胞的功能特性,讨论了它们作为生物分子运输载体、微型反应器、生物传感器和信号调节器等在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细胞 微囊体 生物医学应用 医学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在临床转化生物医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晶晶 韦昭 +1 位作者 张体凯 任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5-1162,共8页
聚乳酸因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较好的机械强度和易于加工等特性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通过改性或复合其他材料能够改善聚乳酸在亲水性、机械性能以及生物活性方面的不足,使其满足不同的临床应用需求。介绍了聚乳酸在生物医学... 聚乳酸因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较好的机械强度和易于加工等特性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通过改性或复合其他材料能够改善聚乳酸在亲水性、机械性能以及生物活性方面的不足,使其满足不同的临床应用需求。介绍了聚乳酸在生物医学领域上的应用进展,重点阐述了聚乳酸在药物递送、医美、组织工程和心脑血管支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临床转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医学应用 生物材料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现状
3
作者 郭缘森 陈利刚 +6 位作者 颜识涵 付颖 邱付成 杨忠波 张明焜 汤明杰 王化斌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2-656,共15页
近年来,太赫兹(Terahertz,THz)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发展迅速。科技工作者利用THz技术在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及生物个体等层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为生物医学研究和诊疗提供了新视角和手段。作者从THz光谱检测、成像... 近年来,太赫兹(Terahertz,THz)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发展迅速。科技工作者利用THz技术在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及生物个体等层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为生物医学研究和诊疗提供了新视角和手段。作者从THz光谱检测、成像及生物效应三个方面总结了THz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THz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生物医学应用 光谱 成像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物医学应用的微操作机器人技术发展态势 被引量:42
4
作者 李杨民 汤晖 +1 位作者 徐青松 贠远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13,共13页
近年来,生物医学得到了迅猛发展,研究领域多涉及到微纳米操作。手动操作存在工作效率低,成功率低等缺陷。因此,由生物医学与微操作机器人结合而产生的生物微操作机器人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基于此,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生物微操... 近年来,生物医学得到了迅猛发展,研究领域多涉及到微纳米操作。手动操作存在工作效率低,成功率低等缺陷。因此,由生物医学与微操作机器人结合而产生的生物微操作机器人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基于此,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生物微操作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生物微操作机器人在视觉伺服控制、驱动器、执行机构、微操作控制策略、几何标定、传感器融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对该领域未来的创新设计以及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及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应用 微操作机器人 微纳米 视觉伺服控制 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林敏 赵英 +7 位作者 董宇卿 周丽宏 胡杰 沙保勇 韩玉龙 陈咏梅 徐峰 卢天健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1期36-43,35,共8页
荧光探针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生物标记、生物检测、免疫分析等生物医学领域。传统荧光标记材料,如有机荧光染料、荧光蛋白和半导体量子点,目前面临诸多应用局限,如发光强度不稳定、检测灵敏度低、生物毒性高、自荧光强等。... 荧光探针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生物标记、生物检测、免疫分析等生物医学领域。传统荧光标记材料,如有机荧光染料、荧光蛋白和半导体量子点,目前面临诸多应用局限,如发光强度不稳定、检测灵敏度低、生物毒性高、自荧光强等。有鉴于此,人们开发了La系金属离子掺杂的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作为新型生物标记材料,该材料受近红外光激发后发出近红外或可见光范围内的高能量光子。这种带有特殊光学性质及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荧光标记材料克服了传统荧光标记材料的缺点,从而成为材料科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稀土纳米材料上转换功能的特殊物理机制及其制备和表面修饰方法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生物成像、检测、载药、即时诊断器件开发等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稀土纳米材料 上转换效应 制备 表面修饰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材料:化学合成、功能化与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余靓 刘飞 +1 位作者 Muhammad Zubair Yousaf 侯仰龙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3-917,共15页
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磁学性能、小尺寸效应,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总结了磁性纳米材料的化学设计与合成、表面功能化方法,及其在核磁共振成像、磁控治疗、磁热疗和生物分离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磁性纳米材料 合成 功能化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化学合成及生物医学应用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宋新峰 孙汉文 +3 位作者 吴静 刘晓迪 马真杰 庄婷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1-715,719,共6页
综述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合成方法和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目前比较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对Fe3O4纳米粒子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在核磁共振成像、磁性靶向给药、... 综述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合成方法和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目前比较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对Fe3O4纳米粒子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在核磁共振成像、磁性靶向给药、磁性分离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综述,可望获得对Fe3O4纳米粒子的化学合成方法和生物医学应用的全面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 化学制备方法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化学修饰与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焦芳 周国强 陈春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69-480,共12页
富勒烯以及内嵌金属富勒烯作为一种新型含碳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超导、光学及催化等多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和细胞保护作用、抗菌活性、抗... 富勒烯以及内嵌金属富勒烯作为一种新型含碳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超导、光学及催化等多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和细胞保护作用、抗菌活性、抗病毒作用、载带药物和肿瘤治疗等活性.但是富勒烯本身难以直接溶于生物友好介质中,且制备过程中残存的有机溶剂容易引起生物毒性,富勒烯需要进行合适的化学修饰来进一步改善其生物活性,这些问题已成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主要障碍.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论文重点综述了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医学应用,同时对其化学修饰与毒性相关性研究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 毒理学 化学修饰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成像的原理、技术和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范世福 李昀 赵友全 《生命科学仪器》 2004年第4期24-27,共4页
将光谱精确定量分析特性与图像定位检测特性相结合,形成新颖的综合分析技术,是光谱成像技术的目标和特征。本文介绍光谱成像的原理和我们研制的显微荧光光谱成像系统,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若干应用实例。实验证明,光谱成像技术是有广泛... 将光谱精确定量分析特性与图像定位检测特性相结合,形成新颖的综合分析技术,是光谱成像技术的目标和特征。本文介绍光谱成像的原理和我们研制的显微荧光光谱成像系统,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若干应用实例。实验证明,光谱成像技术是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综合分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 生物医学应用 生物医学领域 综合分析 定量分析 荧光光谱 检测 光谱成像 实验证明 应用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巧英 祝青 +2 位作者 周丽蓉 王燕 曾晓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磁共振(MRI))造影剂(CA)是指进入机体后,主要通过缩短成像时间、提高成像对比度和清晰度,而使器官或组织与其周围组织的图像产生差别。目前主要有两类MRI的CA受到关注:一类是顺磁性分子探针,以钆离子(Gd^(3+))为基础的研究... 磁共振(MRI))造影剂(CA)是指进入机体后,主要通过缩短成像时间、提高成像对比度和清晰度,而使器官或组织与其周围组织的图像产生差别。目前主要有两类MRI的CA受到关注:一类是顺磁性分子探针,以钆离子(Gd^(3+))为基础的研究较为广泛,主要缩短组织的横向弛豫时间,增加组织在T1加权像上的信号强度;另一类以氧化铁为基础的超顺磁性分子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 加权像 分子探针 生物医学应用 磁性纳米粒子 成像时间 磁共振信号 横向弛豫 SPIO 钆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空心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朝辉 曾蕾 贺全国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69-74,共6页
总结了近年来磁性空心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过程中的优缺点,对磁性空心纳米粒子的特殊形成机理(如柯肯达尔效应和奥斯特瓦尔德熟化机理)进行了说明,并阐述了近年来磁性空心纳米粒子应用于药物运输、磁共振成像等方面的进展,指出当前... 总结了近年来磁性空心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过程中的优缺点,对磁性空心纳米粒子的特殊形成机理(如柯肯达尔效应和奥斯特瓦尔德熟化机理)进行了说明,并阐述了近年来磁性空心纳米粒子应用于药物运输、磁共振成像等方面的进展,指出当前应用中的主要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空心微/纳米粒子 制备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琳 余可嘉 +3 位作者 马薇 申婷婷 胡浩男 寇佳辉 《化学工程师》 CAS 2019年第9期56-61,共6页
星形聚合物作为一种非线形聚合物,具有广阔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星形聚合物的结构、分类及通过活性聚合制备星形聚合的不同合成方法,并结合最新研究综述了星形聚合物在药物传递、基因传递和成像诊断等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 星形聚合物作为一种非线形聚合物,具有广阔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星形聚合物的结构、分类及通过活性聚合制备星形聚合的不同合成方法,并结合最新研究综述了星形聚合物在药物传递、基因传递和成像诊断等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聚合物 药物传递 基因传递 成像诊断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正交反应的病毒功能化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利利 张韩 +1 位作者 王伟伟 谢海燕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2年第2期335-351,共17页
病毒具有分散性好、结构规则、可大量复制等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研究者关注。目前大多数基于病毒的生物医学应用主要需要将其与荧光探针、肿瘤识别分子等不同功能元件组装,进而赋予病毒可视化、免疫相容、靶向等性能... 病毒具有分散性好、结构规则、可大量复制等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研究者关注。目前大多数基于病毒的生物医学应用主要需要将其与荧光探针、肿瘤识别分子等不同功能元件组装,进而赋予病毒可视化、免疫相容、靶向等性能。对于包膜病毒而言,其结构组成主要包括:包膜、衣壳和核酸。因此,组成病毒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糖类、脂类和核酸),均可作为靶标与不同元件进行可控组装和功能整合。近年来,基于生物正交反应的生物大分子修饰策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病毒不同组分的工程化改造。本文概述了常用于生物大分子修饰的生物正交反应类型与特点,以及生物正交反应对病毒不同组分的改造策略;同时,介绍了病毒功能化在病毒动态示踪、疫苗开发、病毒检测、递送载体构建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生物正交反应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病毒功能化改造策略的进一步完善,进而拓展病毒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生物正交反应 生物大分子 功能化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表面张力的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清志 徐宏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24-26,共3页
分析了表面张力的成因,给出了附加压强的物理证明以及浸润现象与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等相关的液体表面现象,列举了气栓形成、肺泡工作原理等相关的生物医学应用.从理论上对相关的应用进行原理分析,对于生活和生产中相关疾病的预防和应... 分析了表面张力的成因,给出了附加压强的物理证明以及浸润现象与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等相关的液体表面现象,列举了气栓形成、肺泡工作原理等相关的生物医学应用.从理论上对相关的应用进行原理分析,对于生活和生产中相关疾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表面活性物质材料及亲水性和疏水性材料的加工处理,以及在农业生产、病理研究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附加压强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棒——从可控制备与修饰到纳米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雪娇 高冠斌 张明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24-1337,共14页
金纳米棒因其独特的光学活性(纵向和横向两个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可调范围从可见光区到近红外区)、长径比可调,表面易于修饰,生物相容性良好而使得其在纳米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金纳米棒的合成及表面修饰直接决... 金纳米棒因其独特的光学活性(纵向和横向两个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可调范围从可见光区到近红外区)、长径比可调,表面易于修饰,生物相容性良好而使得其在纳米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金纳米棒的合成及表面修饰直接决定着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影响其生物相容性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本文综述了金纳米棒的可控制备方法(包括模板法、电化学法、光化学法和晶种法)、表面可控修饰方法及其在纳米生物学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新进展,重点总结了金纳米棒的表面可控修饰及其在分子探针、生物传感、生物成像、药物载体、基因载体和光热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针对金纳米棒在生物应用过程中的一些瓶颈问题(如:特异性识别能力需要增强和荧光量子产率尚待提高等)提出了将手性分子或智能聚合物引入到金纳米棒表面进行可控修饰,以期增强其特异性识别能力并提高荧光量子产率,为金纳米棒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 可控制备 可控修饰 纳米生物应用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改性聚氨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16
作者 周成飞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14年第6期73-78,共6页
γ射线等的电离辐射所引发的化学反应具有显著的特点,聚合物辐射化学的发展为聚氨酯提供了一个新领域。本文评述了射线作用对聚氨酯结构性能的影响,着重介绍了聚氨酯改性的辐射化学方法,其中,主要综述了聚氨酯辐射交联和辐射接枝改... γ射线等的电离辐射所引发的化学反应具有显著的特点,聚合物辐射化学的发展为聚氨酯提供了一个新领域。本文评述了射线作用对聚氨酯结构性能的影响,着重介绍了聚氨酯改性的辐射化学方法,其中,主要综述了聚氨酯辐射交联和辐射接枝改性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介绍了辐射改性在生物医用聚氨酯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辐射改性 电离辐射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微球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雪峰 牛小连 +3 位作者 秦苗 魏延 韩志军 黄棣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9-3047,共9页
羟基磷灰石微球具有独特的球形结构,形态规则,流动性好,比表面积大,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总结了羟基磷灰石微球的不同制备方法,如模板法、水热法、喷雾干燥法、微乳液法、沉淀法等,分析了... 羟基磷灰石微球具有独特的球形结构,形态规则,流动性好,比表面积大,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总结了羟基磷灰石微球的不同制备方法,如模板法、水热法、喷雾干燥法、微乳液法、沉淀法等,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对羟基磷灰石微球形貌、尺寸、结晶度等的影响,讨论了不同方法下羟基磷灰石微球形成机理。最后介绍了羟基磷灰石微球在药物缓释、骨组织修复、环境净化、生物分子分离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微球 制备方法 微球形成原理 生物医学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应用数学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18
作者 王开发 樊爱军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2年第3期286-286,共1页
介绍分析了生物医学应用数学的发展及其现状 。
关键词 生物医学应用数学 发展现状 对策 计算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银微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琪 李明熹 +1 位作者 杨芳 顾宁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6,48,共7页
近些年来,微纳米复合材料发展十分迅速。微纳米复合材料通常由两种或以上的不同材料组成在一个单元结构里,藉此具有多功能的、功能增强或协同增强的特性。含银微纳米复合材料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分支,在当前生物医学应用中取得了众多的功... 近些年来,微纳米复合材料发展十分迅速。微纳米复合材料通常由两种或以上的不同材料组成在一个单元结构里,藉此具有多功能的、功能增强或协同增强的特性。含银微纳米复合材料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分支,在当前生物医学应用中取得了众多的功能集成或功能增强等研究成果。主要综述了银/聚合物和银/氧化铁两类微纳复合材料,首先总结了银/聚合物和银/氧化铁微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乳液聚合法、原位生成/还原法、空穴法、离子交换法、一锅法、种子法、静电作用法以及胶束法等;其次,总结了银/聚合物和银/氧化铁复合材料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学成像、抗菌抗癌、免疫检测、电化学检测、催化降解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聚合物微纳米复合材料 银/氧化铁微纳米复合材料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超粒子的水相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梦蕾 巩建晓 夏云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2,共12页
纳米超粒子(Supraparticles,SPs)是指由一种或多种纳米颗粒组装单元,在内、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自组装形成的具有一定形貌、尺寸和分级结构的纳米实体.由于具有复杂的拓扑结构、丰富的表面可修饰性、可调的集合性质和协同效应,SPs在生... 纳米超粒子(Supraparticles,SPs)是指由一种或多种纳米颗粒组装单元,在内、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自组装形成的具有一定形貌、尺寸和分级结构的纳米实体.由于具有复杂的拓扑结构、丰富的表面可修饰性、可调的集合性质和协同效应,SPs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水相制备SPs的研究进展,包括组装单元之间作用力调制、SPs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生物成像、疾病诊疗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讨论了SPs结构和性能的精准调控、生物医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SPs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超粒子 水相制备 集合性质 协同效应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