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好生活主体历史溯源、时代启示与建构路向 |
王翠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2
|
论生活主体的具体化进程——基于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的视角 |
王朝璐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浅谈融合教育背景下提高特殊学生生活主体性的培养策略 |
白靖宇
|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
2024 |
0 |
|
4
|
基于融合教育的聋部语文教学加强生活主体性的策略 |
袁子萱
|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
2024 |
0 |
|
5
|
培养“生活主体”:教育目标的一种选择 |
陈佑清
|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6
|
马克思生活主体的三种样态 |
高炳亮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7
|
赫勒与许茨的日常生活主体观之比较研究 |
何林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8
|
生活主体之“核心素养”建构 |
邓志伟
|
《湖北教育》
|
2017 |
0 |
|
9
|
融合教育背景下低年级特殊学生生活主体性培养方法探究 |
白靖宇
|
《世界儿童》
|
2024 |
0 |
|
10
|
浅析励志音乐对培养特殊儿童生活主体性的作用 |
王瑾
|
《世界儿童》
|
2024 |
0 |
|
11
|
培养道德生活主体:21世纪道德教育改革之本 |
梅萍
|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4
|
|
12
|
主体道德生活与中小学德育模式改革 |
黄希尧
|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6
|
|
13
|
人工智能时代的日常生活图景 |
鲁芳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4
|
以生活为主体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思考 |
谢敏红
|
《文理导航》
|
2017 |
0 |
|
15
|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本质要义、建构逻辑与实践方案 |
欧阳康
熊翔宇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16
|
闲暇生活方式的时空因素 |
董鸿扬
|
《大庆社会科学》
|
1990 |
2
|
|
17
|
党内政治生活不能引进商品经济原则——与安键同志商榷 |
唐桂阳
|
《湖湘论坛》
|
1993 |
0 |
|
18
|
道德:人类符号化了的生活素质 |
权佳果
|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19
|
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
田彦凤
朱萍
|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
2018 |
1
|
|
20
|
优化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探索 |
方明娟
|
《小学科学》
|
201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