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死单元技术的IGBT芯片焊料层失效演化机理
1
作者 龙远斌 葛兴来 +2 位作者 王惠民 许智亮 何婕玉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7-1105,共9页
封装疲劳失效是导致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故障频发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电力电子变流器可靠运行。焊料层退化演化过程复杂,亟需通过准确的模拟方法以明晰其失效机理。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累积损伤的IGBT芯片焊料层空洞退化演化... 封装疲劳失效是导致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故障频发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电力电子变流器可靠运行。焊料层退化演化过程复杂,亟需通过准确的模拟方法以明晰其失效机理。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累积损伤的IGBT芯片焊料层空洞退化演化方法。该方法基于生死单元技术的思路,通过协同仿真技术模拟芯片焊料层疲劳退化的演化过程,进一步评估焊料层的失效程度并预测模块的寿命。搭建功率循环测试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试验测得模块失效循环次数为50400次,基于所提方法模拟的失效循环次数为50865次,与试验的误差为0.923%。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IGBT芯片焊料层的空洞退化过程并能准确预测模块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焊料层退化 生死单元技术 协同仿真 功率循环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SYS有限元生死单元技术在砼面板堆石坝渗流计算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建东 许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2-146,155,共6页
在渗流基本理论和控制方程的基础上,建立面板堆石坝有限元渗流计算数学模型,并利用渗流场和温度场的相似性,通过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采用生死单元技术,"杀死"浸润线上部的单元,"激活"处于浸润线下部的单元,施... 在渗流基本理论和控制方程的基础上,建立面板堆石坝有限元渗流计算数学模型,并利用渗流场和温度场的相似性,通过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采用生死单元技术,"杀死"浸润线上部的单元,"激活"处于浸润线下部的单元,施加相应的边界条件,对坝体渗流问题进行仿真模拟计算,求得面板堆石坝的浸润线和坝体内渗流流速.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且方法简便,成果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有限元 浸润线 生死单元技术 ANsYs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元生死技术的埋地管道塌陷过程力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滕振超 周亚东 +3 位作者 池林林 刘晓燕 李正巍 刘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1,共9页
为解决埋地管道塌陷发育过程中管周土动态流失的非线性问题,首先,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构建穿越塌陷区的管-土非线性耦合模型,并应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土体流失过程;其次,依托试验实测数据及规范验证模型,分析不同塌陷阶段埋地管道的应力变... 为解决埋地管道塌陷发育过程中管周土动态流失的非线性问题,首先,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构建穿越塌陷区的管-土非线性耦合模型,并应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土体流失过程;其次,依托试验实测数据及规范验证模型,分析不同塌陷阶段埋地管道的应力变形特征;然后,研究埋地管道遭受土体塌陷作用下的破坏机制,确定埋地管道的控制应力及危险截面;最后,通过分析管土接触,探讨管土相互作用揭示埋地管道塌陷动态演化过程及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轴向应力为控制应力,跨中管底为控制点,跨中截面为危险截面,过度的拉应力是埋地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证实管土分离现象的存在,且在塌陷深度达到48 mm时管土分离;随着塌陷过程的进展,管-土结构从开始变形到埋地管道受拉破坏的全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顶部受压阶段、过渡阶段和底部受拉阶段,塌陷深度80与160 mm为分界点;塌陷深度达到59 mm时,管顶应力在跨中位置处实现谷值到峰值的转变;塌陷深度达到80 mm时,摩擦应力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生死技术 埋地管道 塌陷过程 管土分离 土体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单元生死技术的焊接模拟 被引量:30
4
作者 高耀东 何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0-122,126,共4页
以开V型坡口钢板为例,利用ANSYS软件对其焊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建立了合理的三维实体模型,使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焊接焊缝的依次生成,获得了焊接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计算结果与实... 以开V型坡口钢板为例,利用ANSYS软件对其焊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建立了合理的三维实体模型,使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焊接焊缝的依次生成,获得了焊接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说明ANSYS的单元生死技术能有效地模拟焊接过程,本方法对各种关键问题的处理比较得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ANSYS 有限元模拟 单元生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单元生死技术的焊接模拟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耀东 何雪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以开V型坡口钢板为例,利用ANSYS软件对其焊接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建立了合理的三维实体模型,使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焊接焊缝的依次生成,获得了焊接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计算结果... 以开V型坡口钢板为例,利用ANSYS软件对其焊接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建立了合理的三维实体模型,使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焊接焊缝的依次生成,获得了焊接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说明了ANSYS的单元生死技术能有效地模拟焊接过程,本方法对各种关键问题的处理比较得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ANSYS 有限元模拟 单元生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死单元技术轨道车辆胶接结构有限元模拟方法的研究
6
作者 陈潢泽 金希红 《铁道机车与动车》 2021年第S02期39-43,共5页
基于生死单元技术,提出解决轨道车辆胶接结构模拟不准确问题的方案并以某型动车设备舱出现螺栓滑移失效现象为例,其临近螺栓的胶接结构用常见CP/Plane 183模拟方式,计算滑移安全系数大于1,不能对该问题做出正确解释.而利用Beam 188单元... 基于生死单元技术,提出解决轨道车辆胶接结构模拟不准确问题的方案并以某型动车设备舱出现螺栓滑移失效现象为例,其临近螺栓的胶接结构用常见CP/Plane 183模拟方式,计算滑移安全系数大于1,不能对该问题做出正确解释.而利用Beam 188单元模拟的胶接结构,借助生死单元技术进行迭代计算的方式能够准确模拟失效现象,能对该类型螺栓滑移问题进行正确解释此外,该模拟方式还能对胶接区域黏接失效状态进行直观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接 生死单元技术 螺栓滑移 黏接失效
原文传递
基于单元生死技术的岩溶区域PE管道应力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乔楚 何沙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12-1522,共11页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基于单元生死技术构建了穿越岩溶区域的埋地PE管道管-土非线性耦合模型,研究了各个敏感因素对管道应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合多元非线性回归理论得出了管道应力响应影响因素的敏感度排序。研究结果表明:(1)单元生死...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基于单元生死技术构建了穿越岩溶区域的埋地PE管道管-土非线性耦合模型,研究了各个敏感因素对管道应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合多元非线性回归理论得出了管道应力响应影响因素的敏感度排序。研究结果表明:(1)单元生死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岩溶塌陷的发育特征。(2)随着岩溶土体塌陷长度及宽度的增加,管道应力峰值不断增大,但两者对管道应力响应的影响是有限的;随着岩溶覆盖层厚度增加,管道应力峰值不断减小,厚度增加到4m后管道危险截面由受拉区域转变至受压区域;增大壁厚可以延缓管道进入塑性区的时间,提高管道抵抗岩溶塌陷破坏的能力;在穿越岩溶区域时应选择合适的埋深以保证管道安全,最佳埋深为1m~1.5m。(3)岩溶塌陷作用下管道应力响应影响因素敏感度排序为:岩溶土体塌陷宽度>岩溶土体塌陷长度>岩溶覆盖层厚度>管道壁厚>管道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埋地PE管道 应力响应 有限元 单元生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生死”在模拟桁架结构失效路径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晓光 陶元芳 《起重运输机械》 2014年第10期5-8,共4页
应用Ansys分析某超静定桁架结构,提取应力最大单元,并利用单元"生死"技术"杀死"该单元,得出结果与删除该单元的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生死"技术是在不改变模型网格划分的条件下实现模型的局部增... 应用Ansys分析某超静定桁架结构,提取应力最大单元,并利用单元"生死"技术"杀死"该单元,得出结果与删除该单元的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生死"技术是在不改变模型网格划分的条件下实现模型的局部增减。根据桁架结构强度失效和疲劳失效的特点,并用实例说明,单元"生死"技术可用于疲劳失效模式失效路径的模拟而不适于强度失效模式失效路径的模拟,但单元"生死"技术用于桁架结构强度失效模式失效路径的模拟则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生死技术 桁架结构 疲劳失效路径 强度失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焊接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前处理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宋丽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8-180,共3页
焊接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焊接残余应力及变形的前处理技术直接关系着计算结果的精确程度,主要有建立模型、划分单元网格、采用"生死"单元技术及施加边界条件等。
关键词 模型 单元网格 生死单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82-T6铝合金管-板穿管焊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周永东 赵颖 +2 位作者 徐萧剑 喻可钰 崔海超 《焊接技术》 2024年第11期17-20,27,共5页
针对受电弓上框架6082-T6铝合金管-板穿管焊结构,利用基于生死单元技术的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焊接顺序对于管-板穿管焊温度场和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焊后残余应力主要集中在焊缝与管的连接处,材料熔化后由于凝固过程中材料... 针对受电弓上框架6082-T6铝合金管-板穿管焊结构,利用基于生死单元技术的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焊接顺序对于管-板穿管焊温度场和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焊后残余应力主要集中在焊缝与管的连接处,材料熔化后由于凝固过程中材料收缩时受到管板插销结构拘束,焊缝处产生较大热应力。通过对不同焊接顺序进行仿真优化,采用对称方式进行焊接,可以有效降低接头残余应力,使得接头残余应力值由原来的37.9 MPa降为22.7 MPa,残余应力的降低减弱了材料焊接热裂纹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T6铝合金 管-板穿管焊 生死单元技术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世扇贝纹对亚微米硅通孔中应力的影响
11
作者 费思量 王珺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6-673,共8页
硅通孔(TSV)是三维(3D)集成中的关键互连技术。采用博世(Bosch)工艺刻蚀TSV,尤其是亚微米直径的TSV时,侧壁产生的扇贝纹会引起TSV中的应力集中。利用有限元单元生死技术分析亚微米TSV制备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并对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 硅通孔(TSV)是三维(3D)集成中的关键互连技术。采用博世(Bosch)工艺刻蚀TSV,尤其是亚微米直径的TSV时,侧壁产生的扇贝纹会引起TSV中的应力集中。利用有限元单元生死技术分析亚微米TSV制备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并对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TSV节距、扇贝纹高度和宽度、阻挡层材料参数、工艺温度和工作温度等因素对TSV内部应力的影响,并选择了4个主要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扇贝纹宽度、增大扇贝纹高度、降低工艺温度均能有效缓解扇贝纹附近的应力波动幅度,其中扇贝纹宽度对应力波动的影响最大。通过上述分析,对影响亚微米TSV应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排序,从而为TSV制备过程中的参数优化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纹 亚微米硅通孔(TSV) 有限元分析 正交实验 单元生死技术 博世(Bosch)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构件失效对输电塔结构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南东敏 杨会伟 +1 位作者 王树勇 高东阳 《电力学报》 2024年第5期446-456,共11页
旨在探究偶然因素引起的输电塔局部构件失效对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进而为输电塔结构设计以及其受损后的评估与加固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输电塔有限元模型,考虑材料性能、外部荷载、人为因素以及受损位置的随机性... 旨在探究偶然因素引起的输电塔局部构件失效对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进而为输电塔结构设计以及其受损后的评估与加固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输电塔有限元模型,考虑材料性能、外部荷载、人为因素以及受损位置的随机性,采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不同位置构件失效,分析其对输电塔顶部位移、结构内力重分布、危险截面位置的影响规律。局部构件失效会引起结构内力重分布导致周边其他构件应力过大而屈服,严重时会造成塔体倒塌,影响输电工程的正常运行。单根构件失效时,塔顶位移随失效构件位置降低而增加,其中竖向杆件对塔整体性影响最大;构件组合失效的影响大于单根构件失效,其中竖向构件的组合失效影响更大,而与悬挑结构根部相连的竖直杆件组合失效时对塔体安全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构件失效 有限元分析 危险截面 生死单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气体保护焊温度场与焊缝成形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明 罗德通 王海燕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80-85,共6页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CO2气体保护焊接热过程,基于焊接试验结果在前处理器中建立焊缝余高的实体模型,在求解器中采用生死单元技术处理余高。对比不考虑余高、考虑余高但将熔化极焊接简化为非熔化极焊接、采用生死单元技术处理余...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CO2气体保护焊接热过程,基于焊接试验结果在前处理器中建立焊缝余高的实体模型,在求解器中采用生死单元技术处理余高。对比不考虑余高、考虑余高但将熔化极焊接简化为非熔化极焊接、采用生死单元技术处理余高三种情况下焊接温度场和熔池形状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占母材体积不足3%的余高对整个焊接温度场分布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对熔池形状以及高温区的分析精度。并采用两种方案(调整热流集中参数和采用三维双椭球体积热源分布模式)进一步提高数值分析精度。通过数值分析结果与焊接试验结果的比较,得出三维双椭球体积热源分布模式可有效提高薄板熔化极焊接热过程数值分析精度。通过对常规熔化极焊接温度场与焊缝余高的探讨,可为大厚度工件多层多道焊接热过程的数值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余高 生死单元技术 高斯热源 双椭球热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g钢管多道焊焊接热过程的数值模拟与接头组织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传标 李萌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0-102,共3页
以ANSYS有限元软件为基础,采用双椭球热源模型模拟了电站锅炉20g钢管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焊接过程中的三维动态温度分布,利用生死单元技术实现了双道焊打底与盖面焊道热过程的依次模拟,根据模拟出的焊接热影响区热循环曲线与焊接CCT图... 以ANSYS有限元软件为基础,采用双椭球热源模型模拟了电站锅炉20g钢管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焊接过程中的三维动态温度分布,利用生死单元技术实现了双道焊打底与盖面焊道热过程的依次模拟,根据模拟出的焊接热影响区热循环曲线与焊接CCT图,预测接头的组织变化与显微硬度分布。最后还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与对比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有限元 双椭球热源 生死单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爱民 张志猛 +2 位作者 乔瑞平 王腾 张炜闪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805-809,共5页
旨在探讨柱子的位置、结构冗余度多少及不平衡荷载的大小对组合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基于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采用拆除构件法,在ANSYS14.0中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运用生死单元技术分别拆除底层特殊部位的... 旨在探讨柱子的位置、结构冗余度多少及不平衡荷载的大小对组合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基于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采用拆除构件法,在ANSYS14.0中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运用生死单元技术分别拆除底层特殊部位的一个柱子来模拟结构的连续倒塌,分析了其抗连续倒塌能力.结果表明,组合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与柱子所在的位置、结构的冗余度多少及不平衡荷载的大小有关,可以用于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框架结构 连续倒塌 拆除构件法 生死单元技术 统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TIG氩弧焊接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志生 邓华然 +1 位作者 曾亮 赵菲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2年第6期13-15,共3页
以开V形坡口镁合金薄板对接为例,利用ANSYS软件对其焊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首先建立了一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利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实际的焊接过程,得到了焊接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在相同工... 以开V形坡口镁合金薄板对接为例,利用ANSYS软件对其焊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首先建立了一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利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实际的焊接过程,得到了焊接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完成了实际的焊接实验,并对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测量。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比较吻合,这说明ANSYS的单元生死技术可以有效地模拟焊接过程,本方法对焊接模拟工作中各种关键问题的处理比较得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ANSYS 有限元模拟 生死单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管环焊接头残余应力有限元模拟及分析
17
作者 郑涵文 赵建平 《电焊机》 2015年第4期88-96,共9页
应用ABAQUS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了锆管单道环焊接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热-力顺序耦合、生死单元等技术对锆管焊接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模拟,模拟过程中考虑了相变潜热、材料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焊接线能量和不... 应用ABAQUS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了锆管单道环焊接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热-力顺序耦合、生死单元等技术对锆管焊接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模拟,模拟过程中考虑了相变潜热、材料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焊接线能量和不同约束条件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残余应力分布特征规律。有限元分析显示:焊接等效应力主要存在于焊缝及热影响区,峰值接近锆的屈服强度。环向和轴向应力峰值均达到120 MPa,约为屈服应力的60%。焊件内外壁上,轴向应力对称分布,等效应力大小与线能量大小呈正比,不同约束条件下,等效应力在约束密集方向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管 ABAQUS软件 生死单元技术 温度场 残余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厂房加层改造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玲娴 郑七振 +1 位作者 杨珏 王宝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2期204-208,共5页
房屋在加层改造过程中具有显著的结构时变特性。为保障某工业厂房室内加层改造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基于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施工顺序,以结构拆除时间为分界点将施工过程进行划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的生死单元技术对结构进行施工模... 房屋在加层改造过程中具有显著的结构时变特性。为保障某工业厂房室内加层改造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基于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施工顺序,以结构拆除时间为分界点将施工过程进行划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的生死单元技术对结构进行施工模拟,得出了施工过程中结构内力变化规律和施工危险点,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厂房 加层改造 施工模拟 生死单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直接烧结成形多层金属薄壁件的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建忠 郭华锋 +1 位作者 徐大鹏 季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618-2623,共6页
为掌握多层粉末烧结过程中激光熔池的加热冷却规律以及各烧结层之间的相互影响,综合考虑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以及材料的高度非线性,基于ANSYS平台建立了多层金属薄壁件的三维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利用APDL语言编程实现模拟中激光热源的... 为掌握多层粉末烧结过程中激光熔池的加热冷却规律以及各烧结层之间的相互影响,综合考虑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以及材料的高度非线性,基于ANSYS平台建立了多层金属薄壁件的三维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利用APDL语言编程实现模拟中激光热源的移动,采用"单元生死"技术描述粉末材料动态增长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现有工艺参数下,烧结获得的熔深在0.15mm以上,熔宽在0.61mm左右,烧结成形件与基体以及层层之间搭接牢固;成形件中,与x方向的热梯度相比,z方向热梯度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成形件在冷却过程中热量的散失以堆积方向为主。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较好地验证了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LS 多层烧结模拟 瞬态温度场 单元生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施工力学状态非线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27
20
作者 郭彦林 刘学武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24,37,共7页
施工力学问题分析的难点在于结构时变、材料时变和边界时变的模拟。该文剖析了单元生死技术模拟施工过程的基本原理,从数学和物理上揭示了单元"杀死"、"漂移"和"激活"的机理。探讨了施工过程模拟的分步... 施工力学问题分析的难点在于结构时变、材料时变和边界时变的模拟。该文剖析了单元生死技术模拟施工过程的基本原理,从数学和物理上揭示了单元"杀死"、"漂移"和"激活"的机理。探讨了施工过程模拟的分步建模技术。对单元生死技术和分步建模技术的计算模型和精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基于经典梁单元,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这两种算法下的分析程序。算例分析表明:两种方法的理论及所编制程序正确,是施工力学问题求解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施工力学 结构时变 单元生死技术 分步建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