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生态环境伦理学 被引量:14
1
作者 卞显红 王国聘 +1 位作者 黄震方 王苏洁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8-45,共8页
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发展哲学,是生态环境伦理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我们从生态伦理角度考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旅游发展与旅 游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关系问题。本文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包含的生态环境伦理含... 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发展哲学,是生态环境伦理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我们从生态伦理角度考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旅游发展与旅 游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关系问题。本文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包含的生态环境伦理含义、功能及其核心要点等三个方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基础进行了初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伦理学 道德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批评与文学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建构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2,共8页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探讨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不少人文知识分子和文学批评家的关注。在这方面,文学的生态批评自本世纪初从西方引进以来已经逐步被"本土化",并演化成了一种文学的生态环境批评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探讨人与自...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探讨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不少人文知识分子和文学批评家的关注。在这方面,文学的生态批评自本世纪初从西方引进以来已经逐步被"本土化",并演化成了一种文学的生态环境批评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在西方文学中古已有之,在中国文学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这些均为本文作者建构一种后现代生态环境伦理学提供了基本的保证。这里应当注意的是,人们在消解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后有可能滋生出一种新的"生态中心主义"思维模式,这也正是本文作者所要消解的。因此提倡一种亦此亦彼的后现代生态环境伦理学倒可以确保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进而确保科学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当今中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环境写作 后现代生态环境伦理学 人与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阐释——第一次“东方传统环境思想的现代意义”学术讨论会综述
3
作者 戚印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01-103,共3页
1997年4月20日至24日,由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主持的“东方传统环境思想的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日本、韩国和国内的知名学者、日本农文协的代表以及浙江省、杭州市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 1997年4月20日至24日,由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主持的“东方传统环境思想的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日本、韩国和国内的知名学者、日本农文协的代表以及浙江省、杭州市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和群众团体的代表30余人。与会者一致认为,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涉及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思想认识方面来说,近代以来西方流行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人与自然主客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是导致今天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以这种思维模式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容易造成为满足人的某些欲望和眼前利益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的开发。相反,在东方的传统思想中,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有关环境的思想,例如中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人天统一观”;印度婆罗门思想体系中的“梵我合一”;日本18世纪思想家安藤昌益的“天人一和直耕”思想以及神道“人与自然亲和”的观点。这些传统思想都把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比作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这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倾向,无疑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环境意识,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意义 环境思想 学术讨论会 东方传统 人类中心主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 环境问题 自然观 传统思想 生态环境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rrative Environmental Ethics, Nature Writing, and Ecological Science as Tradition: Towards a Sponsoring Ground of Concern
4
作者 John Charles Ry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11期822-834,共13页
Over the last 30 years, environmental philosophers and ecological researchers have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 the possibilities of narratives: the stories people tell about their live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human an... Over the last 30 years, environmental philosophers and ecological researchers have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 the possibilities of narratives: the stories people tell about their live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human and non-human agents they live with. An interest in narrative environmental ethics reflects a re-evaluation of canonical ecophilosophical texts. Works such as Paul W. Taylor's Respect for Nature suggest an essentialist view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in which predetermined principles are imposed on places and situ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Aldo Leopold's A Sand County Almanac combines first-person prose with science-based explanations of the "biotic pyramid"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a land ethic. Examples, such as Leopold's, of narrative ethics are thought to offer relational, place-based, non-authoritative, and non-anthropocentric model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ree critical components of environmental narratives: self, context, and tradition. In order for environmental narratives to advance ecological ethics, they must be accompanied by the tradition of natural science (geology, ecology, and evolution) to provide the "sponsoring ground" for ethical concern and action. The role of natural science as a tradition--and indeed one of many--in narrative ethics provides the basis for ecological selfhood in the context of place. These assertions will be supported by an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narratives of Karen Warren and Jim Cheney. However, in the temporally expansive and ecologically conscious poetic narratives of John Kinsella we find an environmental ethics deeply rooted in the material realities of pl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ratives ecopoetics environmental ethics ecological sci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道德科学的研究和宣传教育
5
作者 韩强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7-7,共1页
《道德与文明》杂志创办十周年了,她一直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开辟了伦理学基本理论研究、社会公德、家庭道德、道德教育、道德论坛、中外伦理思想史、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以及科技伦理学、艺术伦理学、军事伦理学、生... 《道德与文明》杂志创办十周年了,她一直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开辟了伦理学基本理论研究、社会公德、家庭道德、道德教育、道德论坛、中外伦理思想史、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以及科技伦理学、艺术伦理学、军事伦理学、生态环境伦理学、宗教伦理学等多种专栏,为广大群众和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古今中外伦理道德的丰富思想资料,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新时期道德生活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道 宣传教育 家庭道德 艺术伦理学 生态环境伦理学 军事伦理学 社会经济基础 宗教伦理学 科技伦理学 新时期道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