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植物单宁絮凝剂的除藻性能及其生态毒理学评估
1
作者 侯俊 赵骁 +7 位作者 杨梓俊 徐晓 尤国祥 吴军 苗令占 王子轩 程成 魏建建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7,共8页
为了研究铵化改性植物单宁在水华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潜力,制备了铵化改性植物单宁絮凝剂(modified tannin,MT),研究其除藻性能,并对其进行了生态毒理学评估。结果表明,在30 mg/L质量浓度下,MT对蓝藻的去除率达91.4%,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 为了研究铵化改性植物单宁在水华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潜力,制备了铵化改性植物单宁絮凝剂(modified tannin,MT),研究其除藻性能,并对其进行了生态毒理学评估。结果表明,在30 mg/L质量浓度下,MT对蓝藻的去除率达91.4%,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5.35%和90.53%;斑马鱼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无死亡现象,96 h LC_(50)大于120 mg/L,表明MT为低生物毒性;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暴露于MT的幼鱼生长发育指标(心率、孵化率、存活率、体长和畸形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行为分析结果表明,暴露期及恢复期的幼鱼游泳能力和行为未发生改变,MT对斑马鱼幼鱼的神经系统没有造成不良影响;生物可降解性试验表明MT在28 d内降解率达到91%,远高于传统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的35%,表现出更高的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化改性植物单宁 除藻性能 生态毒理学 斑马鱼 生物降解性 生态友好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类杀菌剂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凯 梁啸 王新 《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219-225,共7页
三唑类菌剂是指含有三氮唑环结构的一类杀菌剂,绝大多数为手性化合物,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其在农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唑类杀菌剂的大量使用引起了科研人员对其在环境中行为和生态毒性的... 三唑类菌剂是指含有三氮唑环结构的一类杀菌剂,绝大多数为手性化合物,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其在农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唑类杀菌剂的大量使用引起了科研人员对其在环境中行为和生态毒性的关注。三唑类杀菌剂因其半衰期长且具有一定的水溶性,易在土壤和水体环境中残留,对环境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和损伤。因此,本文从三唑类杀菌剂的种类与应用、在土壤和水体环境中的归趋与降解及其对环境中非靶标生物(包括土壤微生物、鱼类、水生无脊椎动物和浮萍植物)的毒性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对手性三唑类杀菌剂在对映体水平的毒性及机制研究较少,应更多地关注其在环境行为与生物毒性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类杀菌剂 环境降解 生物富集 非靶标生物毒性 生态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服装中非法偶氮染料的生态毒理学评价与健康风险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媛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8期12-16,共5页
偶氮染料因鲜艳的色彩和成本效益而被广泛采用,但是某些偶氮染料因潜在的毒性和环境污染问题被列为非法使用,对儿童健康构成威胁。生态毒理学提供了评估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科学框架,而健康风险分析则允许对个体健康影响进行量化... 偶氮染料因鲜艳的色彩和成本效益而被广泛采用,但是某些偶氮染料因潜在的毒性和环境污染问题被列为非法使用,对儿童健康构成威胁。生态毒理学提供了评估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科学框架,而健康风险分析则允许对个体健康影响进行量化评估。现有研究已对偶氮染料的生态和健康影响进行了探讨,但是对于儿童服装中偶氮染料的系统评估尚显不足。运用先进的化学分析技术和风险评估模型,对儿童服装中非法偶氮染料的生态毒性及健康风险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监管政策提供依据,并推动公众健康保护措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服装 偶氮染料 生态毒理学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毒理学报》简介
4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生态毒理学报》是我国唯一的一本专门报道生态毒理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目前,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收录。《生态毒理学... 《生态毒理学报》是我国唯一的一本专门报道生态毒理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目前,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收录。《生态毒理学报》一直致力于追踪、报道我国生态毒理学与环境风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及新技术与新方法,汇集了许多学科前沿成果,记录了我国生态毒理学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科技工作者 生态毒理学 创新性研究 学术期刊 学科前沿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毒理学报》简介
5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生态毒理学报》是我国唯一的一本专门报道生态毒理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目前,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收录。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生态毒理学 学术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生态毒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6
作者 张文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69-72,共4页
现阶段,人类面临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开设“生态毒理学”课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加强对环境生态问题的认识并探索科学的解决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态毒理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考核方式以... 现阶段,人类面临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开设“生态毒理学”课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加强对环境生态问题的认识并探索科学的解决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态毒理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考核方式以及教学模式均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新形势对专业建设的要求。针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从多方面分析探讨了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该课程以及其他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毒理学 教学改革 新形势 现状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生态毒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7
作者 段伟艳 左九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期0160-0163,共4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学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生态毒理学课程是现代环境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分布、传递...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学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生态毒理学课程是现代环境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分布、传递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生态毒理学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各个高校生态毒理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毒理学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毒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科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毒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8
作者 段伟艳 左九龙 《教师》 2024年第7期102-104,共3页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毒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毒性效应的学科,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生态毒理学”教学模式存...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毒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毒性效应的学科,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生态毒理学”教学模式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生态毒理学”人才的需求。因此,文章旨在探讨“生态毒理学”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提高“生态毒理学”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毒理学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优秀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农药对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毒理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53
9
作者 王朝晖 尹伊伟 +3 位作者 林小涛 骆育敏 林秋奇 许忠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23-127,共5页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毒性 生态毒理学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环境保护中的意义 被引量:209
10
作者 徐立红 张甬元 陈宜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1-185,共15页
分子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环境保护中的意义徐立红,张甬元,陈宜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水环境,分子生态毒理学,水生动物,指标,早期报警THEADVANCESOFMOLECULAREC... 分子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环境保护中的意义徐立红,张甬元,陈宜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水环境,分子生态毒理学,水生动物,指标,早期报警THEADVANCESOFMOLECULARECOTOXICOLOGYAND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分子生态毒理学 水生生物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宇宙理论及其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杜秀英 竺乃恺 +1 位作者 夏希娟 徐晓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26-1733,共8页
简述微宇宙理论、发展史和主要类型 ,并着重综述了微宇宙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情况 ,以及与实验室单物种试验和野外试验比较微宇宙的优缺点 ,并对微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也作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 微宇宙理论 微宇宙 模型生态系统 生态毒理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膜虫: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优良模式生物 被引量:20
12
作者 傅诚杰 俞婷 +1 位作者 缪炜 沈韫芬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四膜虫 (Tetrahymena)是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的良好模式生物之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以四膜虫为实验生物开展的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并针对目前产生严重环境压力的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 ,提出了以四膜虫为模式生物开展相应的... 四膜虫 (Tetrahymena)是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的良好模式生物之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以四膜虫为实验生物开展的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并针对目前产生严重环境压力的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 ,提出了以四膜虫为模式生物开展相应的生态毒理学研究的前景以及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生物 生态毒理学 研究进展 实验 化学污染物 持久性 方法 环境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药添加剂喹乙醇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海刚 李兆利 +2 位作者 徐韵 曲甍甍 孔志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5-889,共5页
采用水生生物斑马鱼(Daniorerio)、鲤鱼(Cyprinuscarpio)和土壤生物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作为生物材料,通过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斑马鱼胚胎发育试验、鲤鱼肾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蚯蚓急性毒性试验、蚯蚓生化毒性试验以及蚯... 采用水生生物斑马鱼(Daniorerio)、鲤鱼(Cyprinuscarpio)和土壤生物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作为生物材料,通过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斑马鱼胚胎发育试验、鲤鱼肾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蚯蚓急性毒性试验、蚯蚓生化毒性试验以及蚯蚓体腔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对兽药添加剂喹乙醇分别从生物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了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实验浓度范围内对斑马鱼和蚯蚓的急性毒性均不大。胚胎发育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对斑马鱼胚胎的72hEC50为221.20mg·L-1,具有明显致畸效应。蚯蚓生化毒性试验表明,喹乙醇能促进蚯蚓体内SOD酶活性,并呈现一定剂量-效应关系,但对纤维素酶影响不明显,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具有一定遗传毒性,能引起鲤鱼肾脏细胞和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并呈现出一定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添加剂 喹乙醇 斑马鱼 鲤鱼 赤子爱胜蚓 生态毒理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a)芘致毒的鱼的分子生态毒理学指标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加平 徐立红 +2 位作者 吴振斌 张甬元 林群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17-420,共4页
通过测定典型的多环芳烃类物质苯并(a)芘(BaP)致毒后鱼体内几种重要分子生态毒理学指标的变化,来反映苯并(a)芘致毒对鱼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肝脏ATPase活性降低,GST活性升高,DNA加合物相对标记水平(RAL)也增大,而EROD活性... 通过测定典型的多环芳烃类物质苯并(a)芘(BaP)致毒后鱼体内几种重要分子生态毒理学指标的变化,来反映苯并(a)芘致毒对鱼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肝脏ATPase活性降低,GST活性升高,DNA加合物相对标记水平(RAL)也增大,而EROD活性没有明显改变.这说明苯并(a)芘致毒对鱼体正常生命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分子生态毒理学 DNA加合物 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环境毒物对草鱼组织ATPase的影响作为生态毒理学指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徐立红 张甬元 王德铭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7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不同季节捕获的草鱼在实验室(16±4℃)驯化3—7天,其鳃ATPase活力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不同批鱼无显著差异。离体实验条件下,汞、三氯联苯、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对草鱼组织ATPase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8ppM(肾),1.84ppM(鳃),3.9ppM(鳃)... 不同季节捕获的草鱼在实验室(16±4℃)驯化3—7天,其鳃ATPase活力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不同批鱼无显著差异。离体实验条件下,汞、三氯联苯、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对草鱼组织ATPase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8ppM(肾),1.84ppM(鳃),3.9ppM(鳃);Hg^(2+)对肾的作用大于对鳃的作用。草鱼组织ATPase可作为一项指标用于毒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环境毒物 初步研究 离体实验 毒理学研究 生态毒理学 抑制浓度 草鱼 驯化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的环境和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6
作者 章军 杨军 朱心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50-356,共7页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纳米材料的大量增多,纳米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正引起世界范围的重点关注.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自然环境而产生多种环境行为,可能引起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其生态学影响也不可忽视.目前国际上对纳米材料生态...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纳米材料的大量增多,纳米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正引起世界范围的重点关注.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自然环境而产生多种环境行为,可能引起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其生态学影响也不可忽视.目前国际上对纳米材料生态学影响特别是环境行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价值的研究结果非常少,仍有众多不确定的生态安全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就纳米材料的来源、进入环境的途径、环境行为、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 生态毒理学 环境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高吉喜 沈英娃 曹洪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4-58,共5页
从陆生生态毒理与水生生态毒理两方面综述了我国生态毒理学在近年取得的研究成果。陆生生态毒理包括大气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对植物影响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及陆生动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水生生态毒理包括化学物质对浮游类生物和鱼... 从陆生生态毒理与水生生态毒理两方面综述了我国生态毒理学在近年取得的研究成果。陆生生态毒理包括大气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对植物影响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及陆生动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水生生态毒理包括化学物质对浮游类生物和鱼虾类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及逆境物理因素对水生生物影响的毒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态毒理学 生态 毒理学 水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石绿生态毒理学与水产品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群 梁旭方 +1 位作者 王琳 程炜轩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4-657,共4页
孔雀石绿曾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由于经孔雀石绿处理过的水产品具有很强的残留毒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笔者对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分布过程、毒性、致毒机制、检测方法及去除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并对水... 孔雀石绿曾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由于经孔雀石绿处理过的水产品具有很强的残留毒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笔者对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分布过程、毒性、致毒机制、检测方法及去除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并对水产品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养殖技术进行探讨,使人们对孔雀石绿及其潜在危害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为水产品的安全养殖提供可靠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水产品 生态毒理学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青鳉鱼专用型基因芯片的设计及其在生态毒理学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瑶 方志俊 +4 位作者 郑金树 张琦 曾志雄 胡绍燊 杨梦甦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9-366,共8页
以生物芯片技术为核心,结合生态毒理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的方法,制备了海洋青鳉鱼专用型生物芯片,包含180个与细胞分裂、解毒反应、缺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凋亡、生长和发育、性别决定和性腺分化以及生殖激素分泌等功能相关的基因.我们... 以生物芯片技术为核心,结合生态毒理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的方法,制备了海洋青鳉鱼专用型生物芯片,包含180个与细胞分裂、解毒反应、缺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凋亡、生长和发育、性别决定和性腺分化以及生殖激素分泌等功能相关的基因.我们提取了雌性海洋青鳉鱼成体在正常培养和缺氧处理12周后的肝脏和卵巢组织总RNA,利用自制的基因芯片进行了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海洋青鳉鱼在缺氧压力环境下,肝脏和卵巢组织的差异性表达基因分别检测出9个和6个,表明应用此类自制良好的芯片可有效获得海洋青鳉鱼的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图谱,也将加强对海洋缺氧状态、氧化应激等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理解.本研究对于识别异常环境状态下的基因表达模式和组织特异性标志物,进一步开展监测海洋生态毒理因素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海洋青鳉鱼 生态毒理学 生物芯片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肝EROD酶活力诱导作为二噁的水生态毒理学指标 被引量:19
20
作者 黎雯 徐盈 +2 位作者 吴文忠 K.-W.Schramm A.Kettrup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1-207,共7页
利用离体EROD法对严家湖各氧化塘鱼肝中二噁的毒性效应进行了定量测定,同时与HRGC/HRMS-MID化学分析结果和野外活体暴露鱼肝中EROD活力诱导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氧化塘中鱼肝的离体、活体EROD测定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之间... 利用离体EROD法对严家湖各氧化塘鱼肝中二噁的毒性效应进行了定量测定,同时与HRGC/HRMS-MID化学分析结果和野外活体暴露鱼肝中EROD活力诱导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氧化塘中鱼肝的离体、活体EROD测定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之间有着极好的相关性。这不仅揭示了鱼肝细胞色素P450系统以EROD酶活力诱导指示可作为二的水生态毒理学指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表明了活体EROD和离体EROD生物监测方法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用于其他环境生物样品中二类毒物的快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恶英 生态毒理学指标 EROD酶活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