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1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走廊生态林造林技术及营林管理措施
1
作者 蔡永刚 濮文成 程晓英 《南方农业》 2025年第2期190-192,共3页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深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绿色长廊。建设生态林体系,实施科学的营林管理,对改善该地区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给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深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绿色长廊。建设生态林体系,实施科学的营林管理,对改善该地区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给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安全屏障营造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分析了适用于该地区的主要生态林造林技术,包括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分殖造林,并提出土壤改良、林木抚育、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等营林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林 技术 管理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生态林林分密度调整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维根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5期174-176,共3页
该研究对平原生态林中8种常见树种的密度、胸径、树高、郁闭度和地被覆盖度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以评估林分密度调整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龙须柳和元宝枫的密度下降明显,表明它们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较差;郁闭度高于0.7... 该研究对平原生态林中8种常见树种的密度、胸径、树高、郁闭度和地被覆盖度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以评估林分密度调整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龙须柳和元宝枫的密度下降明显,表明它们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较差;郁闭度高于0.7时,地被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导致生态功能下降。此外,立木分化程度较高的树种需要进行适当的抚育移伐以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木生长质量。该研究强调了合理的林分密度管理在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生态林 分密度 生物多样性 郁闭度 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兴区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措施探析
3
作者 栗敏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北京市大兴区作为平原地区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在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平原生态林质量和功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现状,梳理了平原... 北京市大兴区作为平原地区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在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平原生态林质量和功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现状,梳理了平原生态林建设及养护经营成效,总结出养护经营管理方面存在资源总量减少、资源分布不均、分级分类不精准的问题;养护经营技术方面存在灌木和地被植物少、林分密度不尽合理、部分区域土壤改良效果不佳、有害生物精准绿色防治不到位、养护经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针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守绿、增绿、调整分级分类的养护经营措施;针对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补灌补草、持续进行林分结构调整、肥沃土壤、加强精准绿色防控、加强培训的养护经营措施,以期通过以上措施提升大兴区平原生态林质量和功能,并为北京市大兴区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生态林 养护经营 生物多样性 有害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生态林种植中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4
作者 焦朋侠 《河南农业》 2025年第4期64-66,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愈发严峻,生态林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保护与合理利用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球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生态林不仅能够提供木材、果实等直接经济效益,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还能够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愈发严峻,生态林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保护与合理利用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球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生态林不仅能够提供木材、果实等直接经济效益,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还能够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经济效益 生态林 可持续发展策略 技术创新 自然资源 生物多样性 防风固沙 涵养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抚育间伐方式对平原生态林空间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雪凡 金莹杉 +2 位作者 王月容 梁芳 秦贺兰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2期134-142,152,共10页
为探讨不同抚育间伐方式对北京市平原生态林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在北京市通州区选取旱柳、国槐和白蜡等代表性林分布设9个固定样地。在选取目标树后,每个林分类型分别采取干扰木采伐、群团状采伐以及带状间伐,采用优化后的大小比数、角... 为探讨不同抚育间伐方式对北京市平原生态林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在北京市通州区选取旱柳、国槐和白蜡等代表性林分布设9个固定样地。在选取目标树后,每个林分类型分别采取干扰木采伐、群团状采伐以及带状间伐,采用优化后的大小比数、角尺度和密集度3个常用的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分析平原生态林空间结构现状以及间伐对目标树及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利用3个指标构建空间结构综合指数(CSSI)来综合评价不同间伐方式对北京市平原生态林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CSSI结合了角尺度、密集度和优化后的大小比数,适用于北京平原生态林的空间结构评价。(2)以国槐、白蜡和旱柳为代表的平原生态林间伐前空间分布格局呈均匀分布,大部分林木呈中庸状态,林分比较密集,白蜡和旱柳的空间结构优于国槐。(3)抚育间伐能显著优化平原生态林空间结构,尤其对于国槐等保留密度较高的林分优化作用明显。(4)对于不同树种来说,改善空间结构的最优间伐方式不尽相同,但对于目标树空间结构单元来说,针对目标树的干扰树采伐优化程度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生态林 空间结构 目标树经营 抚育间伐 空间结构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县生态林滴灌建设方案分析
6
作者 曹津 《陕西水利》 2024年第5期169-171,共3页
为改变黄土高原传统的灌溉模式,节约用水,以佳县某项目道路林、生态林为例,在分析某项目生态林概况的基础上,对滴灌管网布置、管水器选择、水头设计进行探讨,提出干支管选择管径为110 mmPE管,滴灌管采用壁厚1.0 mm的Φ16滴灌管,管道埋... 为改变黄土高原传统的灌溉模式,节约用水,以佳县某项目道路林、生态林为例,在分析某项目生态林概况的基础上,对滴灌管网布置、管水器选择、水头设计进行探讨,提出干支管选择管径为110 mmPE管,滴灌管采用壁厚1.0 mm的Φ16滴灌管,管道埋深在地面0.9 m以下,对提高灌溉用水率具有积极意义,可为项目节水滴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县生态林 节水 滴灌 管网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在粤西生态林下多种套种模式的生长影响
7
作者 邓君晖 杜翔鹰 +5 位作者 谢颖苑 容世清 黄成文 唐振卫 陈浪 罗建华 《热带林业》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探讨不同套种模式对巴戟天生长的影响,并对巴戟天叶片、根部、叶绿素和多糖含量及土壤性质进行研究,筛选适宜的套种模式。结果显示:最有利于巴戟天的生长模式是模式3>模式1>模式4>模式2。其中,模式3即热带雨林新造林环境下巴西... 探讨不同套种模式对巴戟天生长的影响,并对巴戟天叶片、根部、叶绿素和多糖含量及土壤性质进行研究,筛选适宜的套种模式。结果显示:最有利于巴戟天的生长模式是模式3>模式1>模式4>模式2。其中,模式3即热带雨林新造林环境下巴西参+巴戟天套种更利于巴戟天叶片和根部的生长、叶绿素的合成和多糖的积累。此外,不同套种模式均可提升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其中,模式3中土壤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生态林 下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水青山映初心 携手共育生态林——2024浙阿绿色生态协作活动启动仪式在新疆阿克苏举行
8
《浙江林业》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1,共2页
为深化绿色生态协作,创新开展生态援疆,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共筑阿克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新疆,5月10日,绿水青山映初心,携手共育生态林——2024浙阿绿色生态协作活动启动仪式在新疆阿克苏举行。浙江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侠,新疆阿... 为深化绿色生态协作,创新开展生态援疆,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共筑阿克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新疆,5月10日,绿水青山映初心,携手共育生态林——2024浙阿绿色生态协作活动启动仪式在新疆阿克苏举行。浙江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侠,新疆阿克苏地委书记吴红展,新疆阿克苏地区行署副专员、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长朱磊出席并致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姜晓龙,浙江省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沈国存出席启动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委书记 绿色生态 生态林 副局长 新疆阿克苏 启动仪式 协同推进 绿水青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林建设模式与设计探讨
9
作者 孙淑梅 《新疆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42-43,共2页
巴里坤县按照生态效益优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针对巴里坤县南山坡自然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决定以303省道为界,向南延伸1.2公里开始植树,实施南山坡万亩生态林工程,
关键词 生态林建设 设计 城市 巴里坤县 植被覆盖率 生态林工程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杨树生态林病虫害发生状况及其综合治理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小芹 郑茂灿 +2 位作者 王焱 叶建仁 钱范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对上海生态林病虫害及生态林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病虫害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调查表明:上海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类相对稀少,林分结构较为单一,缺乏病虫害天敌;上海城市森林受人为因素干预程度大,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 对上海生态林病虫害及生态林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病虫害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调查表明:上海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类相对稀少,林分结构较为单一,缺乏病虫害天敌;上海城市森林受人为因素干预程度大,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明显。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树种盲目增加,打破了原来城市森林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不合理引进外来树种,而且树种种植结构不合理或管理粗放,导致一些外来的或原次要的病虫害严重发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上海杨树生态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杨树生态林 病虫害 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天气下景观生态林内外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博 王小平 +3 位作者 刘晶岚 陈峻崎 朱建刚 李春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71-1181,共11页
为了探讨景观生态林对大气颗粒物的调控作用,以北京大兴区景观生态林为例(主要树种为旱柳Salix matsudana),研究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景观生态林内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差异以及林内和林外质量浓度对比。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分四... 为了探讨景观生态林对大气颗粒物的调控作用,以北京大兴区景观生态林为例(主要树种为旱柳Salix matsudana),研究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景观生态林内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差异以及林内和林外质量浓度对比。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分四季选择不同天气类型,采用水平同步监测法对林内和林外两个监测点3种粒径大气颗粒物(TSP、PM10和PM2.5)质量浓度和气象因子进行每日10 h的连续监测(8:00─18:00)。结果表明,(1)晴朗天气景观生态林内ρ(TSP)、ρ(PM10)和ρ(PM2.5)均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61.53±21.73)^(174.32±36.01)μg·m-3、(28.91±10.34)^(94.87±20.45)μg·m-3和(6.29±3.86)^(23.91±12.29)μg·m-3;多云、扬尘、雾霾和雾霭天气颗粒物质量浓度较高,污染明显加重,雾霾天气下ρ(PM2.5)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而扬尘天气下ρ(TSP)显著增加。(2)雾滴对于PM2.5与PM10具有一定的湿清除作用,也可以与霾粒子共同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雾霭天气,其颗粒物污染程度高于其他天气状况,此时以粒径为2.5~10μm的颗粒物污染为主。(3)夏、秋和春季晴朗微风天气(风速≤3 m·s-1)和扬尘天气林内ρ(TSP)和ρ(PM10)显著低于林外,多云、轻微至轻度雾霾天气,林内ρ(TSP)、ρ(PM10)和ρ(PM2.5)均显著低于林外,晴朗大风(风速>5 m·s-1)和雾霭天气林内ρ(TSP)和ρ(PM10)不显著高于林外,雾霭天气林内ρ(PM2.5)显著高于林外;冬季不同天气下ρ(TSP)、ρ(PM10)和ρ(PM2.5)林内和林外对比没有明显规律。(4)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是观测时段内影响颗粒物质量浓度的主要因子。ρ(PM2.5)与相对湿度呈线性正相关,而与风速呈非线性负相关,偏南风对颗粒物主要起输送和积累作用,偏北风对颗粒物起到稀释和扩散作用。相对于TSP和PM10,PM2.5更易受近地面气象条件的影响而堆积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天气条件 景观生态林 大气颗粒物 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景观生态林景观美景度评价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前进 吴泽民 周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为了提高城市景观生态林美学质量,以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简称SBE)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相关线性方程作为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符合正态分布;合肥城... 为了提高城市景观生态林美学质量,以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简称SBE)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相关线性方程作为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符合正态分布;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美景度值分布在1.2以下,整体偏低;影响城市景观生态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有5个,按影响大小排序为阔叶树比例、平均胸径、平均冠幅、有色树木比例及草坪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林 景观要素 美景度评价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人工生态林对土壤主要营养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楠阳 张景群 +3 位作者 杨玉霞 王蕾 王晓芳 李年麒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4-76,共3页
以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流域人工生态林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质和主要营养元素的理化特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人工生态林对林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后侧柏幼龄林有机碳、全氮和水解氮质量分数均下降,降低率分别为45.73... 以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流域人工生态林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质和主要营养元素的理化特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人工生态林对林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后侧柏幼龄林有机碳、全氮和水解氮质量分数均下降,降低率分别为45.73%、30.00%和34.57%,全磷、全钾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4.41%和5.61%,但磷、钾的速效成分较先前提高了96.04%和10.71%;刺槐幼龄林0<土壤深度h≤10 cm有机碳质量分数有明显的上升,10 cm<h≤80 cm变化均不明显,但0<h≤80 cm总体降低了4.96%,全氮和水解氮质量分数分别降低18.33%和36.31%,全磷、全钾质量分数几乎无变化,但磷、钾的速效成分较先前分别提高了80.77%和12.28%。可见,8年生的刺槐和侧柏对土壤营养元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侧柏林对土壤营养元素的重组效应优于刺槐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人工生态林 土壤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青山人工生态林林分生长调查及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白育英 杨文斌 +4 位作者 杨正礼 樊文颖 赵亮云 冯利民 武霆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1期154-159,共6页
通过对大青山人工生态林林分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 ,得出大青山人工生态林的建立是以海拔高度为主要因子划分造林地立地条件类型 ,树种选择在海拔 1 60 0m以上以华北落叶松 ,1 60 0m以下以油松为主要造林树种 ,是符合该地区生态气候条件... 通过对大青山人工生态林林分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 ,得出大青山人工生态林的建立是以海拔高度为主要因子划分造林地立地条件类型 ,树种选择在海拔 1 60 0m以上以华北落叶松 ,1 60 0m以下以油松为主要造林树种 ,是符合该地区生态气候条件的。使造林 1 5年~2 1年的林分保存率达到了 83.6~ 92 .0 % ,郁闭度为 0 .6~ 0 .8,并经测定表明 :该人工生态林林分已形成了很好的枯枝落叶层 ,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土壤容重小 ,减少地表径流 ,土壤蓄水能力得到提高 ,增加了地下渗透的涵养水源作用 ,对区域环境已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大青山 人工生态林 海拔高度 生态效益 分生长 立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的生态效益及其生态林经营 被引量:43
15
作者 杨民胜 吴志华 陈少雄 《桉树科技》 2006年第1期32-39,共8页
本文从森林生态效益出发,对桉树及其人工林的生态效益进行总结;从生态林定义及其标准以及桉树的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论证建立以桉树为主的桉树生态林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依据桉树的特性和生态林建设的要求,对桉树生态林进行分类和论述,对... 本文从森林生态效益出发,对桉树及其人工林的生态效益进行总结;从生态林定义及其标准以及桉树的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论证建立以桉树为主的桉树生态林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依据桉树的特性和生态林建设的要求,对桉树生态林进行分类和论述,对如何科学经营桉树生态林提出简要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桉树生态林 生态效益 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视角的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案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奕钢 杜婧 +1 位作者 柴一飞 丁柯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80-183,共4页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手段,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对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补偿标准实施措施进行了研究。北京市主要通过发放生态林管护工资来实践生...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手段,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对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补偿标准实施措施进行了研究。北京市主要通过发放生态林管护工资来实践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选择南口镇为案例,以可持续性生计框架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山区生态林管护的生计因素,并提出了完善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林 生态补偿 补偿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废水灌溉对沙漠生态林土壤营养成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培强 任珺 +2 位作者 陶玲 陈学民 伏小勇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2-45,共4页
以草浆造纸废水灌溉沙漠生态林湿地为题,通过对不同灌溉年限以及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营养成份(有机质、总氮、总磷)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沙漠土壤在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相同灌溉年限的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 以草浆造纸废水灌溉沙漠生态林湿地为题,通过对不同灌溉年限以及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营养成份(有机质、总氮、总磷)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沙漠土壤在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相同灌溉年限的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相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均随着灌溉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沙漠生态林 有机质 总氮 总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人工生态林的林分环境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克勤 陈奇伯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74-79,共6页
金沙江干热河谷尽管分布区域不大,但对金沙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金沙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区。由于其异常干热的气候特点,使得人工生态林建设更为艰难。在干热河谷典型地段——元谋的试验观测表明:现有人... 金沙江干热河谷尽管分布区域不大,但对金沙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金沙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区。由于其异常干热的气候特点,使得人工生态林建设更为艰难。在干热河谷典型地段——元谋的试验观测表明:现有人工乔木生态林的林分微环境较差,赤桉林F_(an)林内光辐射仅比林外空旷地减小了20.7%;F_(an)的日平均气温(27.37℃)和地表土壤温度的日平均值(32.54℃)分别比林外只低0.14和3.31℃;林分F_1、F_2和F_3春季0~100cm土层内平均含水率分别为6.84%、5.83%和9.16%,林分F_(an)也只有9.83%,相比之下,以扭黄茅群落为主的自然草坡这一季节的土壤水分则可高达13.20%。由此而导致林木生长缓慢,对于10年生赤桉林,F_1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为9.46m和8.68cm;F_3的平均树高只有7.22m,平均胸径更小(3.97cm),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不正常。高密度的人工乔木生态林在干热河谷地区不能形成合理的林分结构,低密度的稀树或零星分布的散生木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干热河谷 人工生态林 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和完善北京市山区生态林管护员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米锋 高岚 +1 位作者 冯琼 杨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在对北京市山区生态林管护员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从农村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商业保险等方面入手,以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促进农村养老保险、提高农村社会福利为目的,对山区生态林管护... 在对北京市山区生态林管护员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从农村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商业保险等方面入手,以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促进农村养老保险、提高农村社会福利为目的,对山区生态林管护员的保障体系的优化提出设想,并构建了有北京特色的山区生态林管护员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林管护员 社会保障 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项目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晶岚 宋维明 邢红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5-57,65,共4页
通过文献研究和野外调查,对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实施背景,总体目标、补偿范围和标准,管理机制和机构安排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其中存在的管理机构能力问题管护效率低;基础设施缺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在政策和规则的公平... 通过文献研究和野外调查,对北京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的实施背景,总体目标、补偿范围和标准,管理机制和机构安排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其中存在的管理机构能力问题管护效率低;基础设施缺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在政策和规则的公平性;加强社区建设能力;提高基层管理组织的机构能力建设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林 生态补偿 补偿范围和标准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