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薛冰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4期145-147,共3页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研究与实践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该制度旨在通过法律手段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罚和赔偿,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本文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分析和比较,探讨了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原理...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研究与实践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该制度旨在通过法律手段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罚和赔偿,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本文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分析和比较,探讨了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践案例。实践方面,各地政府和环保组织积极推动生态损害赔偿案件的立案和审理,为受损环境和受害者争取合理赔偿。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赔偿标准不明确、赔偿金额偏低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研究与实践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法律研究 生态环境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构建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梅宏 王峥荣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7,共9页
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的法理依据是国家的环境保护义务。海洋行政机关代表国家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的正当性,源于宪法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基于海洋生态损害的特殊性,构建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以海洋行政主管机关为主要... 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的法理依据是国家的环境保护义务。海洋行政机关代表国家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的正当性,源于宪法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基于海洋生态损害的特殊性,构建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以海洋行政主管机关为主要的赔偿权利人,检察机关为外部监督力量,发挥社会组织的补位、监督作用,以期形成维护海洋生态利益的合力救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国家索赔 海洋生态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完善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闵锐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97-99,共3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7年12月国务院发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来,许多省市纷纷采取措施响应改革号召,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缺乏实体制度改革,政府职能错位等。生态损害赔...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7年12月国务院发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来,许多省市纷纷采取措施响应改革号召,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缺乏实体制度改革,政府职能错位等。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是对传统环境司法的创新与改进,改革中出现的新主体、新程序、新救济等需要不断研究探索,从而早日踏进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行政磋商 生态修复 问题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检视与完善——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韦俊男 《经贸实践》 2018年第17期21-22,共2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重大制度创新与突破,应以生态利益总量的衡平为关键,确定以环境、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为内容的损害赔偿标准,同时根据损害具体情况建构"事后救济—填补性责任"...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重大制度创新与突破,应以生态利益总量的衡平为关键,确定以环境、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为内容的损害赔偿标准,同时根据损害具体情况建构"事后救济—填补性责任"与"事前预防—防御性责任"责任体系,完善赔偿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损害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赔偿标准 赔偿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反思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韦俊男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29期146-147,共2页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重大制度创新与突破,但该制度立法供给严重不足。据此,应明确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中的磋商及诉讼制度,加强监督,同时通过该制度与环境行政监管、传统环境侵权救济、环境公益诉讼的有效衔接,形成生态损害...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重大制度创新与突破,但该制度立法供给严重不足。据此,应明确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中的磋商及诉讼制度,加强监督,同时通过该制度与环境行政监管、传统环境侵权救济、环境公益诉讼的有效衔接,形成生态损害"赔偿"、"补偿"、"侵权救济"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构建"政府—企业—公民"生态保护互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赔偿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部等12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
6
《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0,共1页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关于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讲话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决策部署,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深入开展,日前,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法...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关于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讲话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决策部署,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深入开展,日前,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法、最高检等11家相关单位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 决策部署 严格落实 《意见》 统筹推进 讲话精神 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法视野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效实施的几个基本问题
7
作者 黄学贤 《中国海商法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61-69,共9页
自2015年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吉林等七个省市部署开展改革试点,并于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试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除需进一步完善自身外,尚需在解... 自2015年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吉林等七个省市部署开展改革试点,并于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试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除需进一步完善自身外,尚需在解决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与相关制度之间的关系。其中,明确界定磋商协议的性质、理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行政监管之间的关系、协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行政公益诉讼的关系是几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当下应当基于改革试点的经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以实现生态环境损害救济领域法律制度的有机统一,从而为生态环境法典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磋商协议 行政监管 行政公益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困局与破局策略探析
8
作者 张建勋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5-31,共7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适应新时代的一种环境管理方式。当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在基层实践中还存有一些问题,有必要分析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意义,讨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适用、启动、调查评估、磋商诉讼、资金管理、修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适应新时代的一种环境管理方式。当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在基层实践中还存有一些问题,有必要分析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意义,讨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适用、启动、调查评估、磋商诉讼、资金管理、修复与效果评估等相关问题。并探析宣传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目标、制定生态环境受损程度判定标准、提升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水平,推进生态环境损害综合认定,畅通生态环境职责部门间信息共享渠道,提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使用效率,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及修复效果评估等破局策略,为相关部门制定细化政策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基层实践 问题讨论 策略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
9
作者 刘帅康 陈晓景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41-50,共10页
“长江经济带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是中国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空间治理单元。鉴于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性以及流域生态环境损害的特质,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在价值... “长江经济带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是中国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空间治理单元。鉴于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性以及流域生态环境损害的特质,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在价值定位、适用范围、责任方式、协调机制等方面区别于一般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而目前我国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只是对一般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简单移植,存在着流域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不足、适用范围过窄、赔偿责任方式单一、缺乏全流域利益协调机制等问题,难以契合国家“江河战略”的实施要求。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安排应当树立整体性、系统性理念,确立全流域整体性利益实现、流域整体生态系统服务救济等制度价值,拓展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扩大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方式,并确立流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上下游利益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环境损害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国家“江河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范式——兼谈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关系 被引量:41
10
作者 张忠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4-47,共14页
气候变化诉讼在学理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气候变化诉讼是与气候变化应对关联的诉讼;狭义的气候变化诉讼是直接提出应对气候变化诉求的诉讼。我国司法实践中,业已出现大气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碳排放权交易和碳汇交易诉讼、能源替代... 气候变化诉讼在学理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气候变化诉讼是与气候变化应对关联的诉讼;狭义的气候变化诉讼是直接提出应对气候变化诉求的诉讼。我国司法实践中,业已出现大气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碳排放权交易和碳汇交易诉讼、能源替代诉讼等气候变化应对的关联诉讼,也出现了“真正”的气候变化诉讼。前者数量多、涉及案由众多;后者数量少且审理艰难,本质原因在于现有的环境诉讼模式无法为此类新型案件提供坚实支撑。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由自然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理论派生、强调国家的环境保护义务,专门救济环境公益、应对环境风险,是现有环境司法框架内与“真正”的气候变化诉讼最为匹配的方式。构建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范式,一方面应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扩展其适用范围、界定与行政执法的关系、优化预防性责任的承担方式,另一方面应完善专门的气候变化诉讼案由规定、研究相应的诉讼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诉讼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环境利益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关系 被引量:16
11
作者 冯汝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111,共10页
为理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关系,避免各地法院对两者关系的处理出现矛盾,最高人民法院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司法解释中明确了行政机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优先的原则,但该原则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仍有待探讨。从... 为理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关系,避免各地法院对两者关系的处理出现矛盾,最高人民法院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司法解释中明确了行政机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优先的原则,但该原则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仍有待探讨。从原因行为、适用范围、诉讼目的等方面分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牵连性;从诉讼标的角度分析,两者具有共同性。为从根本上解决制度适用混乱的问题,在《民法典》明确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索赔权的背景下,应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整体结构整合,形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优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合并审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作为监督和补充”的模式,并通过程序规则的细化对不同救济方式进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诉讼标的 诉讼关系 协调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沛沛 周强 +1 位作者 陈道静 万盼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21-123,136,共4页
生态环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本文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确定、损害评估、赔偿标准和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生态环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本文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确定、损害评估、赔偿标准和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赔偿主体 损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法律困境与制度突破——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为视角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军 何敏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6期78-84,共7页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制度存在规范依据、责任认定及修复执行三大层面的法律困境。具体来说,实务中存在法律性质模糊、修复考量因素多、替代修复依据不足和资金管理不统一等困境。而该制度可溯至环境公益诉讼,经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制度存在规范依据、责任认定及修复执行三大层面的法律困境。具体来说,实务中存在法律性质模糊、修复考量因素多、替代修复依据不足和资金管理不统一等困境。而该制度可溯至环境公益诉讼,经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改革,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起诉主体、权利基础及责任内容等均有所改变,加之《民法总则》绿色原则的确立,使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司法适用与理论研究均上升到新高度,但上述法律困境亟待解决。有必要以该改革为契机,深入阐述生态环境修复基础理论及法律难题,从制度和实务两方面进行勾勒,确保该制度发挥显著的生态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恢复原状 绿色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现状、问题与立法建议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一丁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4期79-85,共7页
近年来,我国以在地方进行试点的方式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套制度在基本要件、理论基础、制度构建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构成要件、责任主体与基本概念不当限缩,自然资源所有权授权代表... 近年来,我国以在地方进行试点的方式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套制度在基本要件、理论基础、制度构建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构成要件、责任主体与基本概念不当限缩,自然资源所有权授权代表理论存在适用困境,行政前置磋商与协议法律关系及性质存在迷思,"生态环境损害义务人"表述亦需修正等。在回应上述问题基础上,未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法制化应着重界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本概念、创设构成要件,明确参与主体名称、范围及诉讼地位,肯定行政磋商作为特色规定及前置程序的定位,完善相关制度构成,为各种责任追究备足法律转致适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实施现状 问题 立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军 叶镕蓉 何敏 《四川环境》 2020年第3期197-200,共4页
近年来,我国作为水资源短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水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也较为严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环境司法体系的新一轮革新,实务中相继出现的一些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推动我国水生态... 近年来,我国作为水资源短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水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也较为严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环境司法体系的新一轮革新,实务中相继出现的一些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推动我国水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发展进程。但存在可操作性不强、损害认定困难与执行效率低下等法律难题,阻碍了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具体适用,亟待解决。因此,立法者与实务人员需考虑水体污染的特殊性,分别从法律规范与裁判适用两方面进行完善,保障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真正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水污染 生态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理论基础溯源——从公共信托理论的视角出发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军 马晓雯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30-39,共1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 235条规定了对生态环境损害享有索赔权的机关与组织。但由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理论基础的构建不充分,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制度设计和进一步开展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逻辑不自洽等问题。因此亟需为生态环境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 235条规定了对生态环境损害享有索赔权的机关与组织。但由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理论基础的构建不充分,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制度设计和进一步开展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逻辑不自洽等问题。因此亟需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构起具有深厚法理支撑的法治理论体系。随着环境资源一体化保护的新型环境观的构建,传统模式下环境资源分割立法、分开保护的观念得以转变。在此新型环境观背景下,公共信托理论的回归符合当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赋予政府提起诉讼的正当性,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沛的理论支撑。利用公共信托理论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理论基础作全面、细化解释,能够先行引领未来的环境资源立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理论基础 公共信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过程中两难困境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少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4-19,共6页
重庆市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必然之举,但在构建过程中会面临两难困境:公务员在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所采取的积极或消极态度,都可能对当地经济发展、部分公众利益及公务员自身利益造成负面影响。两难困境与公务员、企业及公... 重庆市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必然之举,但在构建过程中会面临两难困境:公务员在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所采取的积极或消极态度,都可能对当地经济发展、部分公众利益及公务员自身利益造成负面影响。两难困境与公务员、企业及公众分别面临的利益抉择密切相关。破解两难困境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举措使公务员、企业及公众在利益抉择时做出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两难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法律完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宣佐 刘玥鑫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73-77,共5页
从生态环境损害概念纷争展开探讨,通过对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现状的分析,认为实践问题集中于政府与司法机构配合度不足和损害事实范围界定困难。法律规制现存问题主要包括损害赔偿归责原则不完善、赔偿制度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从生态环境损害概念纷争展开探讨,通过对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现状的分析,认为实践问题集中于政府与司法机构配合度不足和损害事实范围界定困难。法律规制现存问题主要包括损害赔偿归责原则不完善、赔偿制度法律体系有待完善、赔偿制度立法基础不稳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不全面、磋商制度具体操作规定不完善、诉讼制度仍需细化等。在现有法律体系下,应实现损害赔偿原则多样性、完善损害赔偿制度法律体系设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侵权责任制度、明确损害赔偿范围和方案、完善磋商协议及诉讼制度,以期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法律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19
作者 高传敏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5-78,共4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适应性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当前环境犯罪适用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充分考虑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动生态恢复的作用,从实体方面和程序方面共同完善,需要从程序鉴定、生态恢...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适应性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当前环境犯罪适用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充分考虑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动生态恢复的作用,从实体方面和程序方面共同完善,需要从程序鉴定、生态恢复与预防、认罪认罚程序上的完善、刑民程序交叉等方面共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问题 建议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和厘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本真”--以其适用范围为切口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树训 冷罗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101,共8页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正式确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然“分级”和“划区”索赔的事实与改革旨意、学界解释、实践理性等溢出印象存在较大偏差,违背损害赔偿的一般立法原理。在揭示规范形式与制度目的间客观...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正式确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然“分级”和“划区”索赔的事实与改革旨意、学界解释、实践理性等溢出印象存在较大偏差,违背损害赔偿的一般立法原理。在揭示规范形式与制度目的间客观矛盾基础上,证成当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发展样态渐趋“变质”从保护生态环境倾向至保护赔偿权利人的现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两架并行的“马车”,素有职能重叠、立法重复之嫌疑。在念及我国环保与发展、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复杂关系,且正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有限救济功能基础上,最终确立其应然适用的范围,以实现与环境公益诉讼分工互补的系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制度矛盾 有限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