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水河湖生态利用的风险分析与水质保障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志国 李闯修 刘文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5年第3期107-109,共3页
再生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不属于常规水的范畴,但是其在迎合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对城市干涸河道进行回补,也可以满足城市景观用水、绿化用水以及清洁用水的要求,推动现代城市的绿色发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再生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不属于常规水的范畴,但是其在迎合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对城市干涸河道进行回补,也可以满足城市景观用水、绿化用水以及清洁用水的要求,推动现代城市的绿色发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从保障再生水生态利用安全性的角度,结合具体案例,对再生水河湖生态利用的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水质保障技术,希望能够为再生水的生态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生态利用 风险分析 水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规模化生态利用原理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胡振琪 赵艳玲 毛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8-987,共10页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煤矸石作为采煤和洗煤加工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每年产出量达7亿t以上,亟需规模化、生态化利用技术,以破解煤矸石作为企业发展绊脚石的难题。在分析煤矸石大规模利用中的生态损伤机理的基础上,提...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煤矸石作为采煤和洗煤加工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每年产出量达7亿t以上,亟需规模化、生态化利用技术,以破解煤矸石作为企业发展绊脚石的难题。在分析煤矸石大规模利用中的生态损伤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煤矸石规模化生态利用原理,从技术视角探讨了环境安全的规模化生态利用具体解决途径,提出了酸性煤矸石山原位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和煤矸石地面充填造地两大规模化生态利用方式关键技术。结果表明:(1)煤矸石规模化生态利用的关键是环境污染的防控,通过对矸石的可利用性和经济性评价,结合风险管控手段,可实现煤矸石规模化生态利用。(2)对已堆积的矸石山采用原位污染控制基础上的植被恢复以实现生态化利用,提出了污染源头诊断-防灭火与污染阻隔-植被恢复一体化的生态利用技术。基于矸石氧化产酸产热导致污染的机理分析,采用热红外与测绘技术相耦合进行煤矸石山深部燃点(氧化点)定位;研发了杀菌剂与还原菌耦合的氧化抑制剂并结合惰性材料覆盖碾压进行抑氧隔氧污染阻隔;对自燃区采用喷浆控火与注浆灭火结合的安全灭火技术;氧化抑制剂结合惰性材料覆盖碾压的长效防火技术;提出以乡土草灌为主的防燃型植被恢复技术,可实现酸性煤矸石山的原位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3)通过地面充填生态化利用可行性分析、充填生态化利用技术和维护管理长期监测,可实现煤矸石地面充填造地的生态化利用。其关键是矸石材料筛选的污染风险分析、地面充填场地选择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充填全过程的环保措施,包括充填前的场地底部防渗阻隔、渗滤液导排等安全环保措施,充填中的分层充填技术、防火控酸的污染防控和土壤剖面重构技术,充填后的侵蚀控制、植被恢复等技术。煤矸石规模化生态利用不仅解决了矿区固废堆存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还通过对新、旧矸石的科学合理利用,打造矿区生态修复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规模化 生态利用 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标树范 科学引导天然林保护修复及生态利用
3
作者 赵书学(文/图) 《云南林业》 2024年第11期62-63,共2页
2019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表明,国家对天然林的保护修复高度重视。从2023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可知,国家正在积极引导集体林... 2019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表明,国家对天然林的保护修复高度重视。从2023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可知,国家正在积极引导集体林的经营和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 中共中央办公厅 生态利用 集体林 国务院办公厅 科学引导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保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语境下的国土空间生态利用
4
作者 陈龙高 《上海国土资源》 2024年第4期1-2,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的提升。国土空间作为国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合理规划与利用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布局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利用 国土空间 高质量发展 社会福祉 优势互补 合理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泽斌 刘卫东 +2 位作者 汪友结 王向东 罗文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9,共6页
从土地代谢理念出发,构建了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以"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算法"和"因子障碍度测算"为模型基础,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土地生态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测评。研究结果表明... 从土地代谢理念出发,构建了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以"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算法"和"因子障碍度测算"为模型基础,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土地生态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测评。研究结果表明:①浙江省11个市的土地生态利用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整体上浙东北部较高,西南部偏低;②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但并不意味经济社会越发达,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就会越高;③土地污染物的高排放是影响浙江省城市土地生态利用的最大障碍因子,其中单位面积废水排放影响最大;④对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测度根本目的不在于区分排名的先后,而在于找到差距和改善的方向。通过因子障碍度检验,发现构建科学合理的障碍因子管理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土地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城市土地生态利用水平的重要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利用 加权积 障碍度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利用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振山 张绍良 +3 位作者 陈浮 侯湖平 高科 周晓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124,135,共5页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内陆31个省会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生态利用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土地集约与生态协同利用提供依据和支撑。结果表明:综合容积率,单位土地面积职工数,路网密度,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地均二、三产值,地均固...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内陆31个省会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生态利用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土地集约与生态协同利用提供依据和支撑。结果表明:综合容积率,单位土地面积职工数,路网密度,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地均二、三产值,地均固定资产投入等,均与土地生态利用综合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但密切程度不同;与31个省会城市相比,东中西部3个区域的城市土地集约与生态利用关联程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生态利用 集约与生态协同利用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生态安全风险评价及其生态利用模式——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 被引量:26
7
作者 廖和平 洪惠坤 陈智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43,共11页
针对三峡库区蓄水后移民安置区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本文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在总结归纳了巫山县移民安置区主要土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以6个流域为研究单元,从生态系统风险、人文社会风险和环境污染风险三方面选取具有代... 针对三峡库区蓄水后移民安置区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本文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在总结归纳了巫山县移民安置区主要土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以6个流域为研究单元,从生态系统风险、人文社会风险和环境污染风险三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个环境风险性因子,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了巫山县移民安置区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巫山县移民安置区土地可持续的生态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移民安置区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 风险评价 生态利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郴县东西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农田的防治技术和生态利用模式 被引量:36
8
作者 曾清如 杨仁斌 +3 位作者 铁柏青 周细红 廖铭长 王小成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8-431,共4页
调查了湖南省郴县东西河流域尾矿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析了土壤与水体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将污染区分为轻、中、重三个区域并在不同的污染区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来防治多金属复合污染获得了较... 调查了湖南省郴县东西河流域尾矿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析了土壤与水体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将污染区分为轻、中、重三个区域并在不同的污染区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来防治多金属复合污染获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郴县 东西河流域 重金属污染 防治技术 生态利用 农田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环境问题与生态利用模式--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洪惠坤 陈智 +1 位作者 吴彦山 廖和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4-148,共5页
在研究分析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以小流域为单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风险性因子,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环境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巫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生态利用模式.
关键词 土地环境问题 小流域 环境风险性 土地生态利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顾晓薇 王青 +3 位作者 王军 张波 丁一 李广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2-146,共5页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提出并构建了度量国家生态压力总量与国家生态效率的本国生态足迹和生态利用效率指标。应用该指标对我国1990年-2003年的本国生态足迹、生态承栽面积、本国生态赤字厦本国生态利用效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中国生态压...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提出并构建了度量国家生态压力总量与国家生态效率的本国生态足迹和生态利用效率指标。应用该指标对我国1990年-2003年的本国生态足迹、生态承栽面积、本国生态赤字厦本国生态利用效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中国生态压力、生态利用效率的历史轨迹、发展趋势厦其构成和主要矛盾。结果表明,我国的生态系统一直处于超载状态,现在的超载程度已很严重。这一期间我国的本国生态利用效率从2070元/hln2增长到4046元/hfn2,年均增长率为5.3%。生态利用效率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说明我国经济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生态压力相对减量;但这一时期的生态利用效率的增长率远低于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导致本国足迹增长较快。可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是以本国生态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而能源和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仅注重环境末端治理是远远不够的,根本途径是从源头实现资源(尤其是能源)需求减量,并应特别重视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压力 本国生态足迹 本国生态利用效率 生态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高效生态利用新模式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兴军 侯蕾 +3 位作者 厉广辉 赵传志 赵术珍 夏晗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28-135,共8页
我国约有1亿公顷盐碱地,分布于20多个省区。传统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主要是通过不同手段降低盐碱浓度,进行常规作物的种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立足保护盐碱地的生态环境,开发当地和引进国内外耐盐碱特色经济... 我国约有1亿公顷盐碱地,分布于20多个省区。传统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主要是通过不同手段降低盐碱浓度,进行常规作物的种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立足保护盐碱地的生态环境,开发当地和引进国内外耐盐碱特色经济植物,开展盐碱地特色种植,创新盐碱地高效生态利用新模式,是可持续利用盐碱地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盐碱地传统利用的不同方式,讨论了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开展特色中药材、蔬菜和特色杂粮等的可行性,提出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盐碱地 生态利用 耐盐碱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低山区农村土地生态利用优化研究——以鹤壁市郊区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良厚 李吉跃 付祥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5,共4页
以鹤壁市郊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现有的土地资源和利用现状,采用不同类型植被经济产值和水土流失强度2个指标,建立经济收入最大模型和水土流失量最小模型,然后将2个模型合并为1个综合模型,应用线性规划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出鹤壁市郊区土地... 以鹤壁市郊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现有的土地资源和利用现状,采用不同类型植被经济产值和水土流失强度2个指标,建立经济收入最大模型和水土流失量最小模型,然后将2个模型合并为1个综合模型,应用线性规划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出鹤壁市郊区土地生态利用优化结构为农、林、牧用地比为0.26∶0.51∶0.23。林业用地中各林种面积优化结构为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用地比为0.01∶0.71∶0.13∶0.01∶0.01∶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301太行山低山区 土地生态利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乡结合部土地生态利用研究初探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伟 白彬 +2 位作者 袁春 袁涛 钱铭杰 《资源与产业》 2007年第1期37-39,共3页
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交错地带,与市区有着广泛的经济、社会、生态联系。文章以北京市为背景,分析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土地生态规划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北京市以生态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将有助于克服城市化的... 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交错地带,与市区有着广泛的经济、社会、生态联系。文章以北京市为背景,分析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土地生态规划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北京市以生态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将有助于克服城市化的无序发展给城乡结合部土地带来的诸多问题,进而推动城乡结合部土地生态利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土地生态利用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绿化废弃物的生态利用与处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婧 沈洪艳 +2 位作者 董世魁 张国霞 曹跟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488-19490,共3页
为合理处置和利用持续增多的枯枝落叶等绿化废弃物,从高速公路绿化废弃物的生态资源角度出发,在阐述枯枝落叶的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基础上,综述了绿化废弃物的几种生态利用途径,并重点介绍了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技术及其优势、产品开发、应... 为合理处置和利用持续增多的枯枝落叶等绿化废弃物,从高速公路绿化废弃物的生态资源角度出发,在阐述枯枝落叶的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基础上,综述了绿化废弃物的几种生态利用途径,并重点介绍了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技术及其优势、产品开发、应用效果和市场前景。基于此,认为堆肥是处理绿化废弃物的有效途径,可以为高速公路绿化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种实用可行的模式。同时针对我国缺少绿化废弃物利用的相应政策和管理要求,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与政策法规,提出了适合我国的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绿化废弃物 生态利用 堆肥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杭州市城市雨水的生态利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波 姜丹 +3 位作者 俞周杰 王娇娇 张晓 周根娣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5年第4期49-52,共4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加剧。通过对杭州城市雨水资源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借鉴国内外的先进雨水利用现状,对杭州市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实现杭州市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应...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加剧。通过对杭州城市雨水资源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借鉴国内外的先进雨水利用现状,对杭州市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实现杭州市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应采取的措施,为实现杭州市城市雨水生态利用和建设节水型城市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水 生态利用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林业经营的"生态利用"问题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建国 《林业经济问题》 2003年第2期119-124,共6页
林业经营的"生态利用"是一个新问题,是关系到林业能否全面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显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与整个林业技术和经济科学都有密切关系。这里只是作为一个经营原则提出来,引起大家的讨论和研究,以促使林业经营逐步地实... 林业经营的"生态利用"是一个新问题,是关系到林业能否全面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显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与整个林业技术和经济科学都有密切关系。这里只是作为一个经营原则提出来,引起大家的讨论和研究,以促使林业经营逐步地实现这一根本性的转变,把人类的生存环境搞好,为我国人民提供充足的质好量多的木材和林副产品。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林业工作者的光荣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营 生态利用 中国 林业技术 森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建设用地集约与生态利用协同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振山 张绍良 +3 位作者 贾蓉 张燕 张锦辉 赵金梅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14-17,共4页
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生态利用是两种不同目标趋向的利用方式,二者都共存于同一城镇空间内,共生于同一宗地中,有机协同和合理配置十分重要.以城市生态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土地经济学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帕累托最优原理为基础... 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生态利用是两种不同目标趋向的利用方式,二者都共存于同一城镇空间内,共生于同一宗地中,有机协同和合理配置十分重要.以城市生态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土地经济学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帕累托最优原理为基础,剖析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生态利用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其协同利用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利于增加生态利用空间,而提高生态利用水平也有利于提升集约利用度,二者在土地边际经济收益和边际生态效用的帕累托最优点处达到最佳均衡.因此,城镇建设用地的开发要均衡集约利用和生态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 集约利用 生态利用 协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立面”如何存在?——城市屋顶生态利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文姹 张杰 王若谷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3年第12期8-15,共8页
解读:专家支招屋顶生态利用针对屋顶空间的生态利用包含的具体内容、可行性及屋顶生态利用的价值和意义,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建筑学博士、城市经济学博士韩林飞和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张书函博士.两位专家分别从屋顶绿化... 解读:专家支招屋顶生态利用针对屋顶空间的生态利用包含的具体内容、可行性及屋顶生态利用的价值和意义,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建筑学博士、城市经济学博士韩林飞和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张书函博士.两位专家分别从屋顶绿化及雨水收集等方面探讨了屋顶生态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空间 城市经济学 生态利用 第五立面 北京交通大学 科学研究所 记者采访 生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平原段小红门再生水生态利用工程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永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06-209,共4页
城市再生水利用工程能够实现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环境改善和减污减排等多种功能,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状况、改善城市河湖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北京市小红门再生水生态利用工程通过工程建设将高品质再生水调入永定河,并利用长兴湿地、... 城市再生水利用工程能够实现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环境改善和减污减排等多种功能,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状况、改善城市河湖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北京市小红门再生水生态利用工程通过工程建设将高品质再生水调入永定河,并利用长兴湿地、园博湿地和南大荒湿地进一步净化,可为永定河生态修复提供水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生态利用工程 输水管线 水源保障 自动化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县土地生态利用系统能值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小莉 巫山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年第4期52-53,共2页
通过对绵阳市安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掌握其分布格局,应用能值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2001年土地生态系统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统一的能值核算,构建了若干能值指标,并以此对该市的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判定,同时运用MapGis6.6软件对安县... 通过对绵阳市安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掌握其分布格局,应用能值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2001年土地生态系统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统一的能值核算,构建了若干能值指标,并以此对该市的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判定,同时运用MapGis6.6软件对安县的土地利用进行分区,以指导安县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利用 能值分析 能值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