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PSIR模型的山西省生态健康评价
1
作者 李英杰 梁帅涛 汪顺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了探究山西省2011~2021年生态健康指数变化及限制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24个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评价山西省生态健康状况,分析11个地级市生态健康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 为了探究山西省2011~2021年生态健康指数变化及限制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24个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评价山西省生态健康状况,分析11个地级市生态健康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山西省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指数逐年上升,由亚病态向临界转变;压力子系统上升最明显,由0.34上升到0.63,生态压力大幅降低。(2)时间上,2011~2021年各市生态健康指数呈上升趋势;空间上,整体呈现东南部城市生态健康水平较高、北部与西南部水平较低的格局,2021年太原市、晋中市率先进入亚健康状态。(3)人类活动强度、产水模数、有效灌溉面积、人均水资源量和生活用水占比是主要障碍因子;影响子系统障碍度不断增加,驱动力、状态和响应子系统保持不变,压力子系统障碍度不断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健康评价 障碍因子 DPSIR模型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金沙江下游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2
作者 郜星晨 张琪 +2 位作者 苏巍 朱佳志 姜伟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在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投产前开展生物完整性评价,为梯级水库水生态健康评价、预警管理和生态修复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2017—2018年对金沙江下游干流30个采样点(参照点5个,观测点25个)进行4次野外调查,共鉴定出86种(属)浮游植物... 在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投产前开展生物完整性评价,为梯级水库水生态健康评价、预警管理和生态修复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2017—2018年对金沙江下游干流30个采样点(参照点5个,观测点25个)进行4次野外调查,共鉴定出86种(属)浮游植物,具备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以硅藻-绿藻-蓝藻型为主,主要优势类群隶属硅藻门,保持着天然河流浮游植物组成特征。基于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对4类27个初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检测和相关性分析,构建了总分类单元数、蓝藻门分类单元数、硅藻门分类单元占比、硅藻门细胞密度和绿藻门细胞密度占比等5个核心参数组成的金沙江下游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评估体系。以参照点参数25%分位数法确定评价标准:P-IBI>3.81,健康;3.04~3.81,亚健康;2.67~3.03,一般;2.28~2.66,较差;P-IBI<2.28,极差。评估结果显示金沙江下游河流生态整体处于较差水平,丰水季各样点健康状态优于枯水期,可较好地反映梯级电站投产前关键时期河流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健康评价 梯级水库 金沙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景观特征识别及生态健康评价研究——以迁安市为例
3
作者 崔家豪 徐磊 +1 位作者 张贵军 周智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1期51-63,共13页
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资源型城市景观健康状态,对景观进行科学管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研究选择土地利用、坡度、高程等8个景观特征要素,使用二阶聚类和格式塔归档法对迁安市进行景观特征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健康-... 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资源型城市景观健康状态,对景观进行科学管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研究选择土地利用、坡度、高程等8个景观特征要素,使用二阶聚类和格式塔归档法对迁安市进行景观特征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健康-影响-风险”模型构建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景观特征区域为评价单元,使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分析1995-2020年迁安市景观健康状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迁安市可分为17类景观特征类型和11类景观特征区域。1995-2020年间,乡村聚落景观、城镇景观、城镇工矿用地景观的景观健康等级以III级为主,其他景观特征区域的景观健康等级相对较高,为IV级;(2)1995-2020年,水域景观、乡村聚落景观、城镇工矿用地景观的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呈增加趋势;其他景观特征区域的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3)以相关规划为依据,结合迁安市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结果,按照“问题识别-重点优化”的思路,针对主要景观特征区域,即低海拔耕地景观、城镇工矿用地景观、城镇景观提出景观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特征评估 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健康-影响-风险”模型 资源型城市 迁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城市河流湿地生态健康评价——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朱颖 王春文 +1 位作者 周昕宇 冯育青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1期41-45,51,共6页
城市河流湿地的生态健康是城市生态可持续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苏州市姑苏区河流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其河流湿地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苏州市姑苏区河流湿地的生态健康状况处于“中等”等级,接近“亚健康... 城市河流湿地的生态健康是城市生态可持续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苏州市姑苏区河流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其河流湿地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苏州市姑苏区河流湿地的生态健康状况处于“中等”等级,接近“亚健康”状态;准则层的排序权重为状态层指标>压力层指标>响应层指标,说明状态层指标能直观反映河流湿地的健康状态,其状态层的综合健康指数为0.658;各河段健康状态与其所对应的城市流域所承受的压力存在着密切联系,城市的建设强度和植被覆盖率因素对姑苏区河流湿地的健康状态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湿地 PSR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生态健康评价 姑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完整性的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综述
5
作者 易雨君 丁航 叶敬旴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系统回顾了水生态健康定义和内涵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水生态健康评价中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模型和方法,指出基于生态完整性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分类上更加科学全面、工作流程上更加清晰、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更强,分析了基于... 系统回顾了水生态健康定义和内涵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水生态健康评价中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模型和方法,指出基于生态完整性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分类上更加科学全面、工作流程上更加清晰、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更强,分析了基于生态完整性的水生态健康评价主要难点,包括指标与基准的选取、指标权重的分配、压力源的识别以及评价的准确性,以期提供更加清晰的水生态健康评价相关概念,为水生态保护和恢复成效评估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健康评价 生态完整性 物理生境 理化性质 水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黄河干流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冯治远 侯易明 +3 位作者 阴琨 金小伟 韩谞 潘保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522,共11页
黄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多沙河流,全河段水沙异质性及其生态健康的空间差异明显。本文基于黄河干流全河段44个断面春秋两季(2019年)底栖动物的系统调查数据,构建黄河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该体系融入指示水沙过程变化的ASPT指数及EP... 黄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多沙河流,全河段水沙异质性及其生态健康的空间差异明显。本文基于黄河干流全河段44个断面春秋两季(2019年)底栖动物的系统调查数据,构建黄河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该体系融入指示水沙过程变化的ASPT指数及EPT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且参照点与受损点得分差异显著,适用于多沙河流生态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黄河干流亚健康及以上状态的断面占比为秋季(75.0%)高于春季(54.5%);自源区沿河而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值呈下降趋势;库区断面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低于临近自然河段。回归分析表明,黄河干流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与盐度、总氮、城镇及农田用地占比呈显著负相关,与林地及草地占比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生态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完整性 生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BI指数的修河中下游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廖延科 张萌 +4 位作者 冯兵 张成 夏威 刘足根 田翠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修河流域为鄱阳湖流域五大支流之一,为掌握该流域水生态健康现状,该研究以2021年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2月)14个样点的浮游植物类群和水体理化指标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体系,系统评价了修河中下游水... 修河流域为鄱阳湖流域五大支流之一,为掌握该流域水生态健康现状,该研究以2021年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2月)14个样点的浮游植物类群和水体理化指标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体系,系统评价了修河中下游水生态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修河中下游共记录到浮游植物6门44属66种,其中丰水期、枯水期分别发现优势种17和5种;经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以及矩阵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6个核心评价指标,即硅藻属百分比、硅藻门细胞密度百分比、绿藻门细胞密度百分比、Shannon-Wiener指数、绿藻门细胞生物量以及硅藻门细胞生物量百分比;通过比值法统一量纲赋分并划分出4个健康评价等级,结果显示修河中下游水域整体处于“亚健康”,其中处于“健康”、“亚健康”、“一般”和“差”的点位占比分别为28.57%、21.43%、21.43%和28.57%;冗余分析表明,修河中下游水生态健康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为透明度、水温和溶解氧。该研究可为鄱阳湖子流域水生态健康管理和水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修河流域 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健康评价 南方丰水型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平原河网地区典型湖漾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以德清县苎溪漾为例
8
作者 蒋涛 彭瑶 +6 位作者 丁伟 许旭杨 张亚 张林锋 丁琪琪 王晓敏 李欲如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8期154-158,共5页
基于不同生境特征的水生态系统尚缺乏差异性评价标准的现实需求,本文以浙北平原河网地区湖漾水生态系统为切入点,采用一套针对其功能结构及区域特征的湖漾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选取一个典型湖漾分别从物理生境、水质、沉积物和水生生物等... 基于不同生境特征的水生态系统尚缺乏差异性评价标准的现实需求,本文以浙北平原河网地区湖漾水生态系统为切入点,采用一套针对其功能结构及区域特征的湖漾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选取一个典型湖漾分别从物理生境、水质、沉积物和水生生物等4大要素13项指标开展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德清县最大的湖漾苎溪漾水生态健康状况为亚健康。其中,物理生境健康方面,苎溪漾生态缓冲带宽度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生境状况较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创造了良好条件;水质健康方面,苎溪漾溶解氧充足、富营养化程度适当,抗生素影响小,水质条件较好。但是,从沉积物健康来看,苎溪漾底泥中总氮、总磷浓度较高,存在内源污染风险;从水生生物健康来看,苎溪漾杂食性鱼类占比较高,导致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均较低,不利于湖漾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建议苎溪漾在渔业养殖中适当降低杂食性鱼类的养殖密度,避免对浮游生物的过度摄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周边农业种植以及生活污染源的输入,控制底泥内源污染的累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健康评价 典型湖漾 平原河网 浙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鸣翠湖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构建及水生态健康评价
9
作者 陈琪 马瑞兵 谭嘉伟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为探究鸣翠湖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20年1月、4月、7月和10月对鸣翠湖的水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确定参照点和受损点,对候选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指数间相关性分析,最终选取浮游植物优势种物种... 为探究鸣翠湖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20年1月、4月、7月和10月对鸣翠湖的水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确定参照点和受损点,对候选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指数间相关性分析,最终选取浮游植物优势种物种数、浮游植物Simpson指数、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蓝藻生物量百分比作为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的参数。构建P-IBI指标体系对鸣翠湖水生态健康的评价结果显示,鸣翠湖冬季水质为优,春、秋季处于差的状态,夏季处于很差的状态;状态良好的点位有2个,状态中的点位有1个,状态差的点位有2个,状态很差的点位有1个。鸣翠湖水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较差的原因主要是浮游植物细胞总密度较高,导致P-IBI指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性指数(P-IBI) 浮游植物 生态健康评价 鸣翠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浑河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赛赛 高伟峰 +4 位作者 孙诗萌 孙航 张远 丁森 王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70-1577,共8页
基于2010年5—6月浑河流域62个采样点的鱼类调查数据,应用F-IBI(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体系评价浑河河流的生态健康状况.从23个候选指标中筛选出适用于构建浑河流域F-IBI体系的6个指标,分别为总渔获量、雅罗鱼亚科种类所占比例、鳅科鱼类... 基于2010年5—6月浑河流域62个采样点的鱼类调查数据,应用F-IBI(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体系评价浑河河流的生态健康状况.从23个候选指标中筛选出适用于构建浑河流域F-IBI体系的6个指标,分别为总渔获量、雅罗鱼亚科种类所占比例、鳅科鱼类所占比例、经济鱼类所占比例、耐污物种所占比例和广布种所占比例.采用比值法计算各指标的F-IBI值,根据所有采样点F-IBI值的75%分位数确定健康标准,对于小于所有采样点F-IBI值75%分位数的数据进行四等分,以确定浑河流域F-IBI体系的评价标准,依次分为健康、亚健康、一般、差和极差5个等级.结果表明,处于健康、亚健康、一般、差、极差状态的采样点分别占采样点总数的22.58%、27.42%、24.19%、14.52%、11.59%,其中前三者所占比例为74.19%,健康状况为差和极差的采样点主要分布在以沈阳市区为分界的浑河流域下游.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F-IBI值与电导率呈负相关,而与栖息地质量指数呈正相关.研究显示,浑河中上游河段的健康状况基本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一般状态,而浑河下游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处于差和极差状态.浑河下游恶劣的水生态状况主要是受到沈阳工业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河流域 鱼类组成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 生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和GIS支持的洪河地区湿地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48
11
作者 王一涵 周德民 孙永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3590-3600,共11页
洪泛平原淡水自然湿地对于生态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自然湿地普遍面临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干扰和影响,其生态健康的状况令人担忧,结合新的地学信息技术探索自然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位于三江平原东北部的... 洪泛平原淡水自然湿地对于生态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自然湿地普遍面临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干扰和影响,其生态健康的状况令人担忧,结合新的地学信息技术探索自然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位于三江平原东北部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及其周边农场湿地为研究区,依据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结合野外生态调查与水文气象监测数据,从水文地貌特征、景观特征和人类扰动3方面选取一系列评价指标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方法,对研究区湿地进行了定量生态健康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洪河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健康状况是最好的,其周边农场从鸭绿河农场、前锋农场到洪河农场的湿地生态健康状况依次递减。(2)洪河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生态健康状况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与实际野外调查情况一致。(3)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分析方法能够科学的评价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水文地貌要素是影响湿地生态健康的关键性因素。利用RS和G IS技术与传统生态学评价分析方法结合,以栅格为单位基于区域生境特征进行湿地生态健康综合评价具有一定的方法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湿地 生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保护利用模式及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0
12
作者 袁辉 王里奥 +2 位作者 黄川 刘莉 詹艳慧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0-127,共8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开发保护和生态健康将是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三峡库区消落带形成后,可能的利用保护模式主要有四种:直接利用模式、生态保护区模式、生态试验示范区建设模式、消落带护理建设模式。不同的... 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开发保护和生态健康将是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三峡库区消落带形成后,可能的利用保护模式主要有四种:直接利用模式、生态保护区模式、生态试验示范区建设模式、消落带护理建设模式。不同的消落带利用(保护)模式显著地影响消落带系统健康状态的发展趋势。本文简要分析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各种利用保护模式,在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筛选并建立了消落带宏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三大类指标,即消落带生态特征指标、功能整合性指标和外部环境指标,在三大类指标内又分别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亚指标。利用这个评价体系,对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四种可能利用保护模式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了预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利用保护模式 三峡库区 生态健康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永定河水系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4
13
作者 孔凡青 崔文彦 周绪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0-555,共6页
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为了解永定河水系的水生态健康状况,2016年对永定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样点30个,采集到底栖动物38种,其中水生昆虫33种(摇蚊科16种),环节动物门3种,软体动物2种。从耐污值(Tol... 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为了解永定河水系的水生态健康状况,2016年对永定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样点30个,采集到底栖动物38种,其中水生昆虫33种(摇蚊科16种),环节动物门3种,软体动物2种。从耐污值(Tolerance Value,TV)看,TV≤3的敏感类群所占百分比为13.2%,TV≥7的耐污类群所占百分比为44.7%。从类群出现频率看,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种分别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德永雕翅摇蚊(Glyptotendipes tokunagai)和云集多足摇蚊(Polypedilum nubifer),分别为46.7%、40.0%和36.7%,3个物种均为耐污值较高的种类。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方法评价永定河水系生态健康状况。通过分布范围分析、判别能力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等,确定永定河水系生态状况评价B-IBI的核心指标体系,包括总分类单元数、摇蚊分类单元数和BI指数(Botic Index)3个指标。根据比值法,以参照点25%分位数确定永定河水系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标准。根据参照点25%分位数确定永定河水系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标准,即B-IBI>2.13为健康,1.60~2.13为亚健康,1.06~1.60为一般,0.53~1.06为较差,0~0.53为极差。B-IBI评价结果显示,永定河水系6.7%河段处于健康状态,23.3%河段处于亚健康状态,36.7%河段处于一般状态,20.0%河段处于较差和13.3%处于极差状态。除官厅水库坝上和宁车沽闸下外,其余样点的底栖动物完整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表明永定河水系水体的健康状况整体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水系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健康评价 B-IB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I应用于湿地生态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丽婷 阳文静 +3 位作者 游清徽 杨涛 黄琪 王野乔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综述了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指数的构建方法,概述了IBI在不同湿地类型中及国内外的应用情况.IBI在河流、溪流和湖泊湿地中应用最广泛,采用最多的指示生物是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主要用于评估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对湿地生态健康的影响及湿... 综述了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指数的构建方法,概述了IBI在不同湿地类型中及国内外的应用情况.IBI在河流、溪流和湖泊湿地中应用最广泛,采用最多的指示生物是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主要用于评估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对湿地生态健康的影响及湿地保护管理措施的成效.提出今后须着重考虑对IBI构建方法的优化,同时与遥感、地统计等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拓展IBI方法的空间适用范围,使其成为不同尺度湿地生态监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健康评价 生物完整性指数(IBI) 指示生物 人类活动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密云水库上游河流(北京段)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旭 王恒嘉 +2 位作者 王永刚 王琦琳 李亚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水生态健康对保障密云水库水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系统评价密云水库上游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019年对该流域河流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采样点39个,采集到底栖动物128种,包括节肢动物门106种、软体动物门1...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水生态健康对保障密云水库水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系统评价密云水库上游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019年对该流域河流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采样点39个,采集到底栖动物128种,包括节肢动物门106种、软体动物门16种、环节动物门5种、扁形动物门1种。从耐污值上看,敏感类群占比为23.1%,耐污类群占比为0.9%。从类群出现频率看,出现频率居前3位的底栖动物分别为蜉蝣属(Ephemera)、短脉纹石蛾属(Cheumatopsyche)、角石蛾属(Stenopsyche),其出现频率分别为82%、79%和74%,3者均为清洁类指示生物。以大型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对44个候选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分析、判别能力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由总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个体数占比、蜉蝣目个体数占比、水生昆虫分类单元个体数占比、敏感类群个体数占比5个指标构建密云水库上游流域B-IBI指标体系。采用四分制法统一各参数量纲,以参照点B-IBI值分布的25%分位值作为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表明,23%的样点处于健康等级,33%的样点处于亚健康等级,33%的样点处于一般等级,8%的样点处于差等级,3%的样点处于极差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B-IBI指数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自动筛选的新疆开孔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汪小钦 林梦婧 +3 位作者 丁哲 周珏 汪传建 陈劲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302-4315,共14页
生态健康评价对了解区域生态健康状况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自动筛选出能反映生态系统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生态健康定量评估的关键问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Press-State-Response)框架和生态等级网络框架(EHN,Ecolog... 生态健康评价对了解区域生态健康状况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自动筛选出能反映生态系统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生态健康定量评估的关键问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Press-State-Response)框架和生态等级网络框架(EHN,Ecological Hierarchy Network),通过文献调研和因果分析建立要素层与指标层之间的交叉联系,构建了生态健康评价"网状"指标体系;在保证指标体系完备性基础上,通过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熵权法的候选指标权重的客观计算,基于目标优化理论构建了评价指标的自动筛选模型,并基于中选指标计算了新疆开孔河流域2001—2017年生态健康指数(EHCI,Ecological Health Comprehensive Indexes),分析其空间分异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自动筛选模型,开孔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由31个候选指标自动筛选出了17个中选指标,用54.8%的指标表达了85.98%的信息,中选的17个指标在干旱/半干旱区域有关文献中应用较多,使用频次比例都在20%以上,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年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FVC,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3个指标的使用频次百分比均超过了50%,说明指标自动筛选模型的合理性;开孔河流域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和中部绿洲区外围生态健康状况较差,西北部河谷地带和中部两大绿洲区生态健康状况较好;17年来,流域生态质量整体趋于改善,显著改善区域占10.26%,远高于显著退化的1.61%,显著改善区域以孔雀河绿洲最为明显。开孔河流域生态健康的总体好转趋势说明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健康评价 指标自动筛选模型 网状指标体系 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 新疆开孔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建华 喻理飞 孙保平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155,共5页
结合对我国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通过频度分析、专家咨询、理论分析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客观合理地筛选评价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适合于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可为当地维持退耕还林健康发展及... 结合对我国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通过频度分析、专家咨询、理论分析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客观合理地筛选评价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适合于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可为当地维持退耕还林健康发展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我国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构建 陕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BI的东江下游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卓荦 胡和平 王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38,共7页
底栖动物群落变化能敏感地反映出河流生态系统受损情况,常用于水生态健康评价。本研究调查了东江下游地区河流的底栖动物,首次构建了该地区受损河流底栖动物完整性(B-IBI)评价体系,并探究影响河流水生态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参照位... 底栖动物群落变化能敏感地反映出河流生态系统受损情况,常用于水生态健康评价。本研究调查了东江下游地区河流的底栖动物,首次构建了该地区受损河流底栖动物完整性(B-IBI)评价体系,并探究影响河流水生态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参照位点B-IBI在2.23~3.53之间,处于优或良状态;受损河流B-IBI在0.04~2.61之间,大部分健康状态不佳,其中较差和很差状态的占比为45%。B-IBI与溶解氧、COD_(Cr)、BOD5、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密切相关,水体受污染是导致河流生态系统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河流周边高强度开发建设也会给底栖动物尤其是水生昆虫类群造成负面影响。在感潮河段进行B-IBI评价时,建议选择有针对性的候选参数构建评价体系以及确定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 生态健康评价 东江下游 底栖动物 B-I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子河湿地的生态健康评价与恢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湛洋 刘兆荣 +1 位作者 赵夏 周方 《四川环境》 2013年第6期33-38,共6页
从湿地现状、服务功能和外环境影响3方面构建了城镇区域内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汉鸭子河湿地这一城镇区域内河滩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广汉市城市化进程中,该湿地... 从湿地现状、服务功能和外环境影响3方面构建了城镇区域内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汉鸭子河湿地这一城镇区域内河滩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广汉市城市化进程中,该湿地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就总体而言,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基本功能依然具备,但栖息地功能有一定的退化,在整体上属于亚健康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及退化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措施,对广汉市城市化进程中鸭子河湿地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对同类型的湿地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湿地 指标体系 生态健康评价 恢复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玮玮 许彦红 +1 位作者 张远荣 温婧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9期152-154,共3页
森林健康评价一直是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但是针对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健康评价较少。在查阅大量文献及咨询相关研究人员的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评价的内涵意义、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方法等进行综述及总结... 森林健康评价一直是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但是针对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健康评价较少。在查阅大量文献及咨询相关研究人员的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评价的内涵意义、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方法等进行综述及总结,并阐明了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以期对同类或相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