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家刚 杨松 +3 位作者 伍玉菡 朱倩 杜京京 江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31,共8页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_(2)fluid extraction,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 为研究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鉴定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舒城黄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CO_(2)fluid extraction,SFE)生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MD)温度对分离纯化生姜精油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生姜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结合分子蒸馏(SFE-MD)纯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 h、分子蒸馏温度80℃,在此条件下,生姜精油的综合得率为2.53%,显著高于水蒸气蒸馏精油得率0.96%(P<0.05)。挥发性成分分析显示,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β-红没药烯是生姜精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百分含量达70%以上,其中α-姜烯百分含量为42.13%,高于水蒸气蒸馏生姜精油α-姜烯百分含量40.59%。该方法绿色环保,萃取率高,精油品质好,为生姜精油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分子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精油乳液涂膜处理对仔姜保鲜的影响
2
作者 吕浛嘉 李云成 +4 位作者 李青洲 陈川 刘达玉 张菲 孟凡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02-211,共10页
本研究采用生姜精油(ginger essential oil,GEO)纳米乳液涂膜结合真空包装进行仔姜保鲜。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溶菌酶(lysozyme,Ly)、吐温80为壁材制备纳米乳液,通过乳液稳定性实验确定GEO乳液的最佳添加量,同时通... 本研究采用生姜精油(ginger essential oil,GEO)纳米乳液涂膜结合真空包装进行仔姜保鲜。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溶菌酶(lysozyme,Ly)、吐温80为壁材制备纳米乳液,通过乳液稳定性实验确定GEO乳液的最佳添加量,同时通过理化和生化指标分析探究不同壁材组成纳米乳液对仔姜保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GEO乳液最稳定。KGM+Ly+GEO组(KLE)纳米乳液(每100 mL乳液含0.5 g KGM、0.1 g Ly、0.8 g吐温80、2 g GEO)涂膜处理并结合真空包装可以显著降低仔姜的水分损失,并防止仔姜氧化褐变和质构变化。贮藏过程中仔姜总酚、总黄酮和6-姜辣素含量升高,抑制了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升高。微生物组分析表明,涂膜保鲜结合真空包装有效减少了细菌、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经复合纳米乳液KLE处理后仔姜的优势菌为具有抑菌作用的乳酸杆菌属和拉恩氏菌属,常见的致腐微生物毛霉菌属得到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纳米乳液 仔姜 涂膜保藏 微生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精油CO_(2)超临界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淼 高利 苏慧慧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36,共5页
植物中精油的提取方式很多,然而传统的生姜精油提取工艺中存在很多不足,超临界流体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精油提取工艺,与传统提取方式相比较,精油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基于此,该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CO_(2)超临... 植物中精油的提取方式很多,然而传统的生姜精油提取工艺中存在很多不足,超临界流体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精油提取工艺,与传统提取方式相比较,精油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基于此,该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CO_(2)超临界法提取生姜精油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0℃、提取压力25 MPa、CO_(2)流量1.5 L/min和提取时间35 min,此时生姜精油的提取率为4.58%;再通过GC-MS对CO_(2)超临界法提取的生姜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生姜精油中一共有2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萜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姜烯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37.623%);其次是α-姜黄烯,相对含量为10.314%。此外,该研究还对生姜精油抗肿瘤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精油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工艺优化 挥发性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精油对黑腹果蝇的急性毒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莉 毛杰 +2 位作者 唐启义 程家安 祝增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27-1831,共5页
在蔗糖水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生姜精油饲喂野生型黑腹果蝇成虫,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96h内各处理果蝇成虫累计死亡率随时间、剂量的变化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生姜精油对果蝇成虫具有较强的急性毒性.0.5%生姜精油作用72h,... 在蔗糖水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生姜精油饲喂野生型黑腹果蝇成虫,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96h内各处理果蝇成虫累计死亡率随时间、剂量的变化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生姜精油对果蝇成虫具有较强的急性毒性.0.5%生姜精油作用72h,果蝇成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雌88%、雄79%;1%和10%生姜精油作用72h,雌雄成虫的累计死亡率均达100%.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达到50%致死水平所需生姜精油浓度(即LC50)逐渐降低.Tween-20对果蝇成虫(尤其是雄虫)也有较强的毒性,高浓度时作用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黑腹果蝇 急性毒性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致死中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生姜精油涂膜对鲜银耳活性氧代谢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杨 李娟 +4 位作者 陈岗 吴振 詹永 廖霞 杨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05-1412,共8页
为探讨壳聚糖生姜精油涂膜保鲜处理对采后鲜银耳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用浓度为1.0%壳聚糖-生姜精油处理新鲜银耳,测定其对鲜银耳抗病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生姜精油处理显著降低鲜银耳发病率及病情指数(P<0.05);涂膜处... 为探讨壳聚糖生姜精油涂膜保鲜处理对采后鲜银耳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用浓度为1.0%壳聚糖-生姜精油处理新鲜银耳,测定其对鲜银耳抗病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生姜精油处理显著降低鲜银耳发病率及病情指数(P<0.05);涂膜处理可在贮藏前期促进O2^-·含量升高,并提高PPO、CAT和SOD活性,抑制POD活性。说明壳聚糖-生姜精油涂膜处理可以诱导银耳体内活性氧爆发,加速银耳体内活性氧清除反应,增强银耳抗病性,延缓鲜银耳采后成熟衰老。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壳聚糖-生姜精油成膜液形成致密的网状结构,附着在银耳表面,填充了银耳菌丝细胞空隙,隔绝外界微生物的侵染,防止鲜银耳水分及营养成分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生姜精油 鲜银耳 涂膜保鲜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生姜精油超高压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纵伟 雷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5-57,共3页
研究通过响应面法(RSM)建立了超高压提取生姜精油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利用模型的响应面及其等高线对影响超高压提取的关键因子压力、保压时间和固液比(g/mL)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优化出超高压提取生... 研究通过响应面法(RSM)建立了超高压提取生姜精油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利用模型的响应面及其等高线对影响超高压提取的关键因子压力、保压时间和固液比(g/mL)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优化出超高压提取生姜精油的工艺参数为:提取压力300MPa、提取时间3.6min和固液比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提取 生姜精油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精油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化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晓明 金敬宏 +1 位作者 吴素玲 张卫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第5期18-21,共4页
本文研究了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及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包埋生姜精油的壁材 ,采用三因子单形重心法优化确定壁材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 。
关键词 生姜精油 微胶囊 工艺 三因子单形重心法 喷雾干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乳化法制备生姜精油乳液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丽霞 李格 +3 位作者 汤宇琪 黄玉婷 何冀贤 李洪清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以生姜精油和玉米油为油相,通过自发乳化法制备生姜精油乳液.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生姜精油乳液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复配乳化剂添加量6.75%,生姜精油和玉米油的体积比1∶4.35,油水的体积比1∶8.33,单甘酯和吐温-20的质量比5... 以生姜精油和玉米油为油相,通过自发乳化法制备生姜精油乳液.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生姜精油乳液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复配乳化剂添加量6.75%,生姜精油和玉米油的体积比1∶4.35,油水的体积比1∶8.33,单甘酯和吐温-20的质量比5∶4.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样品乳化稳定系数可以达到(35.48±0.69)%.对生姜精油乳液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精油和玉米油为油相乳液的稳定性高于其他组合乳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乳液 自发乳化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生姜精油中的β-水芹烯 被引量:3
9
作者 薛岩明 杜爱玲 +1 位作者 贾雁高 杜爱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3-436,441,共5页
利用硅胶柱层析对生姜精油中的β-水芹烯进行分离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分离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柱层析适宜条件为:正己烷为洗脱剂,m(生姜精油)∶m(硅胶)=1∶50,洗脱剂流速为... 利用硅胶柱层析对生姜精油中的β-水芹烯进行分离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分离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柱层析适宜条件为:正己烷为洗脱剂,m(生姜精油)∶m(硅胶)=1∶50,洗脱剂流速为2.0 mL/min。在该条件下,经过两次硅胶柱层析,可得到β-水芹烯的峰面积百分数为95.18%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水芹烯 生姜精油 硅胶柱层析 UV GC-MS 分离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精油挥发性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徐宗季 鞠兴荣 +1 位作者 袁建 何荣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6年第4期5-10,共6页
选取生姜作为原材料,通过超临界CO_2萃取法得到生姜精油,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姜油样品中特征挥发性物质。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的姜油样品中GC-MS共检测出68种挥发性... 选取生姜作为原材料,通过超临界CO_2萃取法得到生姜精油,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姜油样品中特征挥发性物质。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的姜油样品中GC-MS共检测出68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烯烃类34种、酮/酚类7种、醛类5种、酸酯类14种、醇类8种,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得出5种特征挥发性物质:姜烯、姜黄烯、姜酮、6-姜酚、β-倍半水芹烯,其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姜烯>姜黄烯>6-姜酚>姜酮>β-倍半水芹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超临界CO2萃取 挥发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精油-明胶涂膜对鸡肉贮藏期风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名正 莫皓然 +4 位作者 李鑫 杨婷婷 柳丹 何雨 许存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6-143,共8页
目的探究生姜精油-明胶涂膜对鸡肉贮藏期风味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未涂膜鸡肉为对照组,检测明胶涂膜组和生姜精油-明胶涂膜组鸡肉样品的失重率、色泽、质构等指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结合扫描电镜、电子鼻和电子舌观察在室温(25℃)贮藏条件... 目的探究生姜精油-明胶涂膜对鸡肉贮藏期风味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未涂膜鸡肉为对照组,检测明胶涂膜组和生姜精油-明胶涂膜组鸡肉样品的失重率、色泽、质构等指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结合扫描电镜、电子鼻和电子舌观察在室温(25℃)贮藏条件下鸡肉肌肉组织结构、品质的变化。结果贮藏12h后,未涂膜组鸡肉的失重率为13.10%,其色泽和质构性能呈快速下降的趋势,且组织结构出现不同程度地劣变。生姜精油-明胶涂膜组和明胶涂膜组鸡肉的失重率分别为5.94%、7.82%,且生姜精油-明胶涂膜组的鸡肉失重率仅为未涂膜组的45.34%,有较好的持水力;与未涂膜组相比,生姜精油-明胶涂膜组和明胶涂膜组的鸡肉色泽保护程度更好,质地劣变较为缓慢,组织结构保持较完整,且生姜精油-明胶涂膜组对鸡肉的保鲜效果优于明胶涂膜组。电子鼻、电子舌的数据显示,与明胶涂膜相比,加入生姜精油的复合明胶涂膜在气味和滋味上更接近新鲜鸡肉,表明精油-明胶涂膜更有利于保持鸡肉的气味和滋味。结论明胶涂膜对鸡肉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添加生姜精油之后形成的生姜精油-明胶涂膜更有利于保持鸡肉的品质,为生鲜鸡肉的贮藏保鲜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生姜精油-明胶涂膜 风味品质 贮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精油的提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鹿浩志 刘敏轩 +2 位作者 田亚亚 杨茜 王向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08-213,226,共7页
本研究以生姜为原料,以生姜精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最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得到的生姜精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粉碎粒径、液料比和蒸馏时间可明显影响生姜精油的得率,水蒸... 本研究以生姜为原料,以生姜精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最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得到的生姜精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粉碎粒径、液料比和蒸馏时间可明显影响生姜精油的得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佳条件为:粉碎粒径160目,液料比19∶1(mL/g),蒸馏时间118min,此条件下生姜精油的得率为2.09%±0.01%。通过GC-MS对生姜精油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6种化合物,其中烯类物质39种,醇类10种,醛类3种,酯类2种,烷烃类1种,酮类1种,其主要成分为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β-红没药烯、α-法尼烯、α-姜黄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生姜精油 水蒸气蒸馏 响应面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Emim]OAc环境提取生姜精油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辉鸿 胡飞 李平凡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8-211,共4页
以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Emim]OAc)作为生物催化介质和萃取剂,采用酶解超声辅助技术萃取生姜中的精油,结果显示在含有15%[Emim]OAc的催化体系中,酶解速度加快,酶对高温变性作用的抵抗力增强,但若离子液体浓度过高则会对酶... 以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Emim]OAc)作为生物催化介质和萃取剂,采用酶解超声辅助技术萃取生姜中的精油,结果显示在含有15%[Emim]OAc的催化体系中,酶解速度加快,酶对高温变性作用的抵抗力增强,但若离子液体浓度过高则会对酶的作用发生阻碍。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等因素对姜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15%[Emim]OAc作为萃取剂萃取精油的过程中,酶解液料比为15∶1,超声功率为200W和超声时间20min时生姜精油的提取率高达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酶解 超声 生姜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本地生姜精油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思宇 薛余兴 +2 位作者 陈丽贤 吴晓莹 应少明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95-397,共3页
对宁德当地的红芽姜和黄姜进行姜精油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索式提取法,提取剂为无水乙醇,回流次数为5次.生姜精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且黄姜精油的抗氧化性大于红芽姜精油.
关键词 索式提取法 生姜精油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萃取生姜精油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吉 章世邦 蔡丽玲 《嘉兴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1-65,共5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研究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和微波温度3个因素对生姜精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了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并建立该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生姜精油得率的影响次序是萃取辐射功率>微波温度>辐射时间.微...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研究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和微波温度3个因素对生姜精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了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并建立该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生姜精油得率的影响次序是萃取辐射功率>微波温度>辐射时间.微波辅助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微波温度81℃、辐射功率500W、辐射时间5.4min;精油提取率为3.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精油微胶囊薄膜包装对秋葵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宋文龙 李洋洋 +2 位作者 郜海燕 黄泳斐 李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2-148,共7页
采用壳聚糖-明胶为壁材,以生姜精油为芯材,通过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生姜精油微囊,并将其作为抗菌剂加入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和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中,通过共混挤出、挤出流延工艺制备... 采用壳聚糖-明胶为壁材,以生姜精油为芯材,通过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生姜精油微囊,并将其作为抗菌剂加入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和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中,通过共混挤出、挤出流延工艺制备聚乙烯-生姜精油微囊活性包装。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添加有生姜精油微囊的LDPE/EVA薄膜微观结构,研究微囊的添加对LDPE/EVA薄膜性能的影响,并以空白LDPE/EVA薄膜及添加有壳聚糖-明胶微球的LDPE/EVA薄膜为对照,对秋葵进行保鲜实验。结果表明,生姜精油微囊加入后LDPE/EVA薄膜完整性良好,微囊的加入使薄膜透湿性增强[(2.60±1.607)g/(m·Pa·s)],透氧性增加[(3166.75±4.98)cm^3/(m^2·24 h·0.1 MPa)]。含有生姜精油微囊的LDPE/EVA薄膜相较于对照组能在4℃的贮藏条件下有效调控包装袋中气体含量(生姜精油微囊组12 d时O2与CO2体积比接近6∶1),显著减缓秋葵果实质量损失及硬度降低,抑制丙二醛含量的降低,低场核磁共振显示活性包装可以有效维持结合水含量,减慢秋葵采后衰老进程,维持果实较好的感官品质,有效延迟秋葵成熟和衰老,从而延长秋葵的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活性包装 微囊化 秋葵 低场核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生姜精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姜伟 叶飞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第4期15-18,共4页
运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生姜中提取生姜精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生姜片在干燥箱内80℃下干燥,在蒸馏锅内浸泡3h,蒸馏4h,蒸馏水量与姜粉的质量比为15:1时,生姜精油的提取率最高。
关键词 分步提取 生姜精油 水蒸气蒸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产生姜精油的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丽 《现代商贸工业》 2007年第12期284-285,共2页
目的:确立生姜精油的提取工艺。原理:利用生姜精油的挥发性和水不溶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将生姜精油蒸馏出来,经过冷却、油水分离后,即得。
关键词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生姜精油 方法可靠 简便 易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微射流制备生姜精油纳米乳化酱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培旗 王世豪 纵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94,104,共4页
以生姜精油为主要原料,对超高压微射流制备生姜精油纳米乳化酱油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大豆卵磷脂用量、超高压微射流压力、处理温度、处理次数对乳化酱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精油纳米乳化酱油制备的优化条件为... 以生姜精油为主要原料,对超高压微射流制备生姜精油纳米乳化酱油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大豆卵磷脂用量、超高压微射流压力、处理温度、处理次数对乳化酱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精油纳米乳化酱油制备的优化条件为大豆卵磷脂用量1.0%、超高压微射流压力160 MPa、处理温度50℃、处理4次,可得到平均粒径较小、稳定性好的生姜精油纳米乳化酱油,在25℃条件下储存28 d无浮油、聚沉现象,表明超高压微射流是制备生姜精油纳米乳化酱油适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超高压微射流 纳米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精油和姜黄油在肉味香精调配中的联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延平 梁俪恩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9-133,共5页
通过正交方法、感官评价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确定并验证生姜精油和姜黄油在牛肉、猪肉和鸡肉3种基础肉味香精配方中的用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算添加量,其中生姜精油和姜黄油在牛肉香精中分别添加0.24%和0.12%;在猪肉香精中... 通过正交方法、感官评价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确定并验证生姜精油和姜黄油在牛肉、猪肉和鸡肉3种基础肉味香精配方中的用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算添加量,其中生姜精油和姜黄油在牛肉香精中分别添加0.24%和0.12%;在猪肉香精中分别添加0.38%和0.16%;在鸡肉香精中分别添加0.28%和0.095%,将上述3种香精进行肉制品加香应用实验,感官评价结果分别为牛肉香82.52分,猪肉香83.15分,鸡肉香85.04分,研究旨在为香辛料提取物在肉味香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姜黄 肉味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