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自由度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基于相对贸易模型的分析
1
作者 王领 黄容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45-54,共10页
基于相对贸易模型和世界投入产出表,探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自由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根据要素禀赋的不同对制造业行业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扩大生产性服务业贸易自由度能显著提升我国制造业... 基于相对贸易模型和世界投入产出表,探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自由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根据要素禀赋的不同对制造业行业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扩大生产性服务业贸易自由度能显著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和后向参与度,但会降低前向参与度;细分行业回归结果具有较大差异性,其中,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效果更显著。研究为衡量生产性服务业贸易自由度提供了新思路,并从分工位置、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前向参与度以及后向参与度等四个维度全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贸易自由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地位 生产性服务业贸易自由度 制造业 双边贸易成本 相对贸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背景下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2
作者 李泽 《中国商论》 2025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RCEP对于增强各国对多边贸易体系的信心、促进经济复苏、实现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8-2022年中国与RCEP其他部分成员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进行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研究表明...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RCEP对于增强各国对多边贸易体系的信心、促进经济复苏、实现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8-2022年中国与RCEP其他部分成员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进行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研究表明,相较RCEP其他部分成员国,中国的生产性服务市场最大,出口增速快,生产性服务贸易综合竞争力较强,运输服务业的出口市场占有率高,在电信计算机服务业与商品相关服务业具有竞争优势,在知识产权服务、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行业竞争力较弱。基于此,我国应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深化与RCEP其他成员国间生产性服务贸易合作,并以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从而稳固并加强中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新常态,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生产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服务业 多边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贸易协定、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 被引量:15
3
作者 武娜 张文韬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5-144,共20页
本文从RTA质量和数量两个维度构建了服务贸易自由化指标,测度61个国家(地区)于2005—2015年间在RTA政策下所达到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并根据TiVA数据库测算生产性服务业GVC参与度,考察了RTA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生产性服务业GVC的影响。研... 本文从RTA质量和数量两个维度构建了服务贸易自由化指标,测度61个国家(地区)于2005—2015年间在RTA政策下所达到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并根据TiVA数据库测算生产性服务业GVC参与度,考察了RTA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生产性服务业GVC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TA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RTA服务贸易自由化明显促进了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GVC的后向参与度,但对其前向参与度没有显著影响;对发展中国家的前向和后向参与度的估计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即前向参与度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却严重抑制了其后向参与度的增长;此外,对具体服务部门的研究发现,其对提高成员国批发和零售业、IT和其他信息服务及金融保险活动部门的GVC参与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机制分析发现,RTA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削减成员国服务贸易成本和扩大服务业FDI流入来提升成员国的生产性服务业GVC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服务贸易自由 生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对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
4
作者 姜怡馨 《电子商务评论》 2024年第2期3969-3977,共9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贸易已成为跨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产生了变革,其理念由注重产品逐步转向注重消费体验和消费服务水平。数字贸易的迅速发展,在推动全球产业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对各国家生产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贸易已成为跨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产生了变革,其理念由注重产品逐步转向注重消费体验和消费服务水平。数字贸易的迅速发展,在推动全球产业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对各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产生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0年五十三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贸易的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的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结论提出了我国应该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提升数字化水平,完善相关生产性服务业法律法规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 数字经济 进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贸易、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国服务业结构升级——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裴瑱 毕玉江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6,共6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能力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贸发展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进而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笔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构造了专业化分工指数,具体... 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能力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贸发展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进而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笔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构造了专业化分工指数,具体指明了生产性服务业所涵盖的行业范围,并使用反映技术进步、收入水平、城市化程度、人力资源发展水平和加工贸易数据序列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加工贸易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发展阻碍了服务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生产服务业 服务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对制造业贸易利益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凌丹 刘慧岭 肖德云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5,共11页
本文从专业化分工效应、成本降低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三方面阐释了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对制造业贸易利益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5—2014年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整体层面上,只有交通运输、批发代理、信息服务、生产性支持... 本文从专业化分工效应、成本降低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三方面阐释了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对制造业贸易利益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5—2014年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整体层面上,只有交通运输、批发代理、信息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等中低知识类服务业中间投入对制造业贸易利益有提升作用,研发服务、商务服务等高知识类服务业中间投入的促进效果不显著;不同生产服务行业中间投入对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贸易利益的影响亦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本文还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界定以及更为全面的贸易利益测度方法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中间品投入 制造业贸易利益 出口国内增加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与生产性服务业FDI现状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邱爱莲 安玉梅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38-40,共3页
本文从总量、增速、比重以及结构等方面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进口贸易与利用外资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进口和利用外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生产服务贸易进口 生产服务业F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何以赋能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 被引量:2
8
作者 玛依拉·米吉提 谢雨欣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8-68,共11页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农业提供全产业链的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进而成为提高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突破口。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及西藏)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农业提供全产业链的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进而成为提高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突破口。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及西藏)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同时引入包含工业化水平的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工业化水平-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传导路径。结果表明:第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进而赋能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第二,工业化水平在两者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且呈现一定的异质性特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化水平对粮食主产区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非粮食主产区工业化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不显著。第三,在城镇化、数字化和劳动者素质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更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的地区,其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更强。因此,各省应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打造农村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服务业 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 异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发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晓峰 《广东经济》 2018年第10期18-21,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关键在于尽快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制造业集群 粤港澳 贸易发展 产业优化升级 一体化进程 贸易一体化 现代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生产性服务业与异质劳动工资差距
10
作者 赵晓霞 孙晓霓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33,155-156,共9页
在分析贸易与收入关系的理论支柱——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有效性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说明关税削减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张对技术劳动与非技术劳动间收入差距的作用。同时,基于我国1990-2010年投入产出... 在分析贸易与收入关系的理论支柱——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有效性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说明关税削减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张对技术劳动与非技术劳动间收入差距的作用。同时,基于我国1990-2010年投入产出表制造行业的数据也验证了他们之间的正向关系,本文最后的结论是国际贸易和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增加都加剧了收入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生产服务业 工资差距 技术劳动 非技术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效应研究——江苏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进才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2-34,共3页
根据江苏省1994-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长期和短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产品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呈正相关关系,并且... 根据江苏省1994-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长期和短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产品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江苏生产性服务业是农产品出口贸易的Granger因果原因。短期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冲击存在正向作用和递增趋势。因此,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生产服务业 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货物贸易的关系研究——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进才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42-47,共6页
根据江苏省1989-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货物贸易的长期和短期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和短期的修正效应。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根据江苏省1989-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货物贸易的长期和短期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和短期的修正效应。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货物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于货物贸易,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没有完全显现,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服务业 货物贸易 VE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贸易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BVAR模型
13
作者 王领 黄容 刘瑞青 《对外经贸实务》 2023年第3期18-26,共9页
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文章基于增加值数据构建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模型,探究制造业贸易、生产性服务贸易和技术创新三者间的动态关系,并从理论、工程、实践创新三层次诠释技术创新指标。研究发... 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文章基于增加值数据构建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模型,探究制造业贸易、生产性服务贸易和技术创新三者间的动态关系,并从理论、工程、实践创新三层次诠释技术创新指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比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贸易的影响更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制造业更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贸易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较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贸易发展需要彼此相互刺激形成良性循环。据此,基于全球价值链重构,我国要适时调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良好沟通渠道以推动二者相互融合促进;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在各技术创新层次上给予不同的投入力度,推动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贸易 生产服务业贸易 技术创新 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引领国际贸易的“鏖战”给企业带来新的反思
14
作者 徐阿根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7X期10-11,共2页
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后,使生产性服务业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所占的成本和利润的比例越来越大。面临着商场的挑战,企业必须以科技的自我创新沉着应战,同时,企业要为打造具有中国的高科技品牌产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擎天柱的责任。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国际贸易竞争 企业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贸易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15
作者 孟祥铭 宋欢玉 牛静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9-47,共9页
利用42个样本国家(地区)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了数字服务贸易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样本来看,数字服务贸易进口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服务贸易出口对生... 利用42个样本国家(地区)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了数字服务贸易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样本来看,数字服务贸易进口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服务贸易出口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不显著。而分区域的子样本回归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数字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都显著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数字服务贸易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 生产服务业 投入产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琼 《对外经贸实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7,共4页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新的战略制高点,与其制造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已成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极。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到GDP比重70%的水平,而生产性服务业又占到服务业的70%,这反映了发...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新的战略制高点,与其制造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已成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极。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到GDP比重70%的水平,而生产性服务业又占到服务业的70%,这反映了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先进性和更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现阶段大约只占GDP的比重15%以上,这不仅与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更制约了我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空间。本文笔者认为,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进一步探析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新的发展动能,已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生产服务业贸易 发展现状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海英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8-171,共4页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贸易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和门槛模型,探究二者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贸易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地区来看,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生产性服...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贸易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和门槛模型,探究二者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贸易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地区来看,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自东向西呈现逐步减弱趋势;从门槛模型反馈来看,当数字贸易发展门槛值大于2.105且小于4.511时,数字贸易发展将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影响作用从不显著转为正向显著。最后,本文提出统筹数字贸易发展规划、增强数字贸易技术创新、鼓励有实力地区开展自贸区和保税区建设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发展 生产服务业 出口竞争力 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业贸易与价值链参与
18
作者 郑成镕 谢建文 +1 位作者 徐宗玲 种照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8期64-77,95,96,共16页
在“逆全球化”趋势以及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面临“断链”、“短链”和“弱链”的风险。文章选取亚太区域20个国家2007—2018年生产性服务业贸易附加值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三个... 在“逆全球化”趋势以及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面临“断链”、“短链”和“弱链”的风险。文章选取亚太区域20个国家2007—2018年生产性服务业贸易附加值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三个维度出发描述生产性服务业的贸易网络特征,在理论分析贸易网络特征对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产性服务业贸易网络的创新要素优化效应。研究发现: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各经济体人均收入水平、营商环境质量、互联网基建水平对贸易网络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作用存在差异,网络中心性在互联网基建完善、高营商环境地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融入生产性服务业贸易网络通过优化创新要素的配置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攀升。研究结论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升级和亚太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网络 生产服务业 全球价值链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贸易结构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19
作者 曾健 赵秀娟 《特区经济》 2014年第7期94-96,共3页
本文首先对珠三角地区贸易结构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从需求的角度,利用2005-2011年珠三角地区九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加工贸易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般贸易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的结论... 本文首先对珠三角地区贸易结构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从需求的角度,利用2005-2011年珠三角地区九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加工贸易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般贸易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的结论,最后提出了促进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结构 生产服务业 珠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存在的问题及高质量发展政策思路 被引量:40
20
作者 夏杰长 肖宇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34,共14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和优化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研发设计服务业“量质齐增”,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物流服务业发展迅猛,在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金融服务业通过提供融资支持... 生产性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和优化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研发设计服务业“量质齐增”,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物流服务业发展迅猛,在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金融服务业通过提供融资支持,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数字+”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实现渠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业态更加丰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服务外包规模持续攀升,业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展;职业教育方兴未艾,提升了中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但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依然存在着国际竞争力羸弱、对外开放水平较低、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力度不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高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应进一步夯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对标国际标准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作为关键抓手,抓住机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产业融合 服务贸易 高水平开放 供给侧改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