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政府的生产性支出偏向及其成因
1
作者 李伟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4年第8期48-50,共3页
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对该现象有两种解释视角,一种是基于财政分权和晋升锦标赛理论,认为生产性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因而受到地方政府的偏好;另一种则是认为是腐败导致了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但某些经验研究并不支... 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对该现象有两种解释视角,一种是基于财政分权和晋升锦标赛理论,认为生产性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因而受到地方政府的偏好;另一种则是认为是腐败导致了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但某些经验研究并不支持第一种解释视角,而第二种视角又受到腐败度量指标选择的限制,所以需要新的解释视角。一种新的解释视角是:不同来源财政资金因其财力自主性大小不同,可能会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产生不同的效应。这为研究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种视角下,遵循新的研究思路,可以将财政资金来源与其自主性联系起来,给出地方政府形成生产性支出偏向的一种合理解释,并据此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支出偏向 财政资金来源 中央补助收入 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及门槛效应
2
作者 崔建华 尹启华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基于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呈负相关关系;财政支出竞争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城市化存在双重门槛效应;由于财... 基于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呈负相关关系;财政支出竞争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城市化存在双重门槛效应;由于财政支出竞争程度过高,导致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受约束程度小,进而对财政支出效率的负向影响更加强烈;城市化水平中等、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财政支出竞争较高的省份,其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对财政支出效率负面影响最大。这一结论有助于揭示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对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机制,为优化政府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提供经验性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支出偏向 财政支出效率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预算结构与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基于款级科目的数据调整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文骏 刘晔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44,共12页
从预算结构出发,首次基于款级科目对1997-2009年公共财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的省级数据进行分类调整,并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财政分权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但从预算结... 从预算结构出发,首次基于款级科目对1997-2009年公共财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的省级数据进行分类调整,并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财政分权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但从预算结构来看,生产性支出偏向主要来自政府性基金支出,公共财政支出不具备明显的生产性支出偏向,而是更多地表现出支出刚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政府性基金筹集专项建设资金的作用,完善转移支付结构,彻底取消预算外支出,加大经济开放程度,从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预算结构 生产性支出偏向 财政支出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竞争与生产性支出偏向——撤县设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65
4
作者 张莉 皮嘉勇 宋光祥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78,共14页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本文基于"撤县设区"准自然实验,利用全国层面的县级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来识别撤县设区政策对于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发现撤县设区减少...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本文基于"撤县设区"准自然实验,利用全国层面的县级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来识别撤县设区政策对于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发现撤县设区减少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增加民生性支出占比,但同时也使得政府行政管理费用上升。我们认为,原因是撤县设区减少了基层地方政府的竞争从而弱化了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动机和能力。本文的研究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理解撤县设区政策如何影响财政支出偏向;同时,对如何改变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来自行政区划调整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县设区 地方政府竞争 生产性支出偏向
原文传递
区域性优惠政策会降低地方税收努力吗——来自西部大开发的证据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井远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6,共12页
基于西部大开发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区域性优惠政策的税收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程度,政策实施后,西部地区税收努力程度平均下降了11.32%,且其效应在政策实施的当年及第二年最为显著;省... 基于西部大开发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区域性优惠政策的税收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程度,政策实施后,西部地区税收努力程度平均下降了11.32%,且其效应在政策实施的当年及第二年最为显著;省会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的税收努力程度低于非省会城市和欠发达地区,且在转移支付依赖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显著,在转移支付依赖度较低的地区则不明显。以上可能是造成地区财力差距的重要原因。此外,西部大开发增加了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依赖度和财政失衡程度,加剧了西部地区"重投资、轻民生"的财政支出偏向,且为培育本地税基可能采取"放水养鱼"的方式,进而降低税收征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政策 区域性优惠政策 西部大开发 税收努力 财政失衡 生产性支出偏向 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