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42
篇文章
<
1
2
…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产力经济理论新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郑英隆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力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永华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38,共3页
发展经济学的主题是研究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与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大致相同。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发展
经济
学
比较
经济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时间、空间和运动于生产力经济中的等效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鲍步云
《社会科学探索》
CSSCI
1990年第4期73-77,共5页
一、时间、空间和运动的等效性我在《时间·空间·运动——论生产力基本经济规律》一文中,提出了生产力时间(简称时间)、生产力空间(简称空间)和生产力运动(简称运动)三个基本概念。时间、空间和运动作为生产力经济的三个内在因...
一、时间、空间和运动的等效性我在《时间·空间·运动——论生产力基本经济规律》一文中,提出了生产力时间(简称时间)、生产力空间(简称空间)和生产力运动(简称运动)三个基本概念。时间、空间和运动作为生产力经济的三个内在因素,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等效性。即是说,时间、空间和运动的抽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空间
人体运动
等效性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基本
经济
规律
经济
的
使用价值
发展
生产力
运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生产力经济学看商品经济
被引量:
1
4
作者
唐昌黎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3期77-82,共6页
产生商品交换的充分条件有三:一是有多余产品,二是社会分工,三是经济利益差别。这三个条件比私有制出现得早,故商品交换比私有制出现得早。现代生产中,脑力劳动量和信息业日益扩大,动摇着商品经济的基础,利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分配劳动...
产生商品交换的充分条件有三:一是有多余产品,二是社会分工,三是经济利益差别。这三个条件比私有制出现得早,故商品交换比私有制出现得早。现代生产中,脑力劳动量和信息业日益扩大,动摇着商品经济的基础,利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分配劳动,将日益失去作用。社会化大生产只可采用商品经济模式。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它只能采用无计划——商品经济模式,即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既可以采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也可以采用市场经济模式。生产力发展史和现代生产的特点可以证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优越于市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
经济
生产力经济
学
商品交换
市场
经济
价值规律
信息产品
生产力
发展
社会分工
经济
模式
利益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力经济理论研究》评析
5
作者
宋晋平
曹恒轩
《山西统计》
2002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生产力经济
学
《
生产力经济
理论研究》
薛永应
徐则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生产力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邱志忠
《生产力研究》
1988年第3期32-37,共6页
近期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本文举要如下。一、对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性质、地位研究的新进展(一) 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多数作者认为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及其运动现律。但对此却有几种不...
近期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本文举要如下。一、对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性质、地位研究的新进展(一) 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多数作者认为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及其运动现律。但对此却有几种不同的表述;(1) 强调研究社会生产力而非具体生产力;(2) 强调研究生产力的构成;(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现代
生产力
生产力
要素
经济
理论界
物质
生产力
生产
因素
序参量
发展水平
劳动论
生产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间、空间和运动是生产力经济学的主线
7
作者
鲍步云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19,共7页
一、政治经济学的主线与生产力经济学的主线马克思在其名著《资本论》中,以剩余价值为主线,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列宁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①恩格斯认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项最重...
一、政治经济学的主线与生产力经济学的主线马克思在其名著《资本论》中,以剩余价值为主线,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列宁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①恩格斯认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项最重大的发现之一。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其经济理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虽然《资本论》的核心是剩余价值论,但其理论基础却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说:“剩余价值的规定取决于价值规定”。②劳动价值的规定又是什么呢?是劳动时间。“劳动时间……不仅是交换价值的内在尺度,而且是交换价值的实体本身”。③纵观《资本论》,从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到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时间
空间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熊映梧生产力经济理论述略
8
作者
刘景林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4,共7页
熊映梧教授是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是我国生产力经济学创建人之一。本文概略述评了熊映梧教授的生产力经济理论,即生产力首位论,生产力动态考察论,生产力系统论,综合生产力论,生产力保护论,生产力属性论,生产力经济原理论,生产力经济...
熊映梧教授是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是我国生产力经济学创建人之一。本文概略述评了熊映梧教授的生产力经济理论,即生产力首位论,生产力动态考察论,生产力系统论,综合生产力论,生产力保护论,生产力属性论,生产力经济原理论,生产力经济实践论。指出其对生产力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及对我国生产力经济实践的对策、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映梧
生产力
经济
理论
生产力经济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生产力经济学逻辑系统中的元范畴
9
作者
申文元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5-37,共3页
(一)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学新学科可谓层出不穷,其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是生产力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创建。这一学科理论体系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思想界对文明历史发展最深层动因的认知程度。理性越是发展,就越会以日益深刻的反思...
(一)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学新学科可谓层出不穷,其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是生产力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创建。这一学科理论体系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思想界对文明历史发展最深层动因的认知程度。理性越是发展,就越会以日益深刻的反思形式审视自己的合理性质。这种反思形式所呈现的普遍化趋势,不仅表现在物质性生产程序中对相应软件程序的要求,而且表现在精神生产程序中对相应方法论体系建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逻辑系统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力组织运行的管理探索——评《生产力经济学》
10
作者
刘景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10-110,共1页
每一本书都应该有它自已的特点,都应给读者一些新的知识。读完张绍礼编著的《生产力经济学》,我感到它至少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理论阐述的系统性和严谨性。生产力经济学从创立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这期间,生产力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们...
每一本书都应该有它自已的特点,都应给读者一些新的知识。读完张绍礼编著的《生产力经济学》,我感到它至少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理论阐述的系统性和严谨性。生产力经济学从创立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这期间,生产力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发表了上千篇论文,从理论上探讨和阐述了生产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构造了生产力经济学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现实
生产力
组织运行
管理探索
理论框架
系统性
基本原理
生产力
系统
严谨性
实现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镇工业的生产力经济学考察
11
作者
张占耕
高春初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0-65,共6页
我国乡镇工业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化过程中的生产力。考察我国乡镇工业,可以发现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家庭工厂加供销商的生产方式;第二阶段是统分相结合的二级生产方式;第三阶段是工厂制度式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我国乡...
我国乡镇工业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化过程中的生产力。考察我国乡镇工业,可以发现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家庭工厂加供销商的生产方式;第二阶段是统分相结合的二级生产方式;第三阶段是工厂制度式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我国乡镇工业,必须树立“时空协调”发展战略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工业
生产力经济
学
家庭工厂
城市工业
农村工业
工业
生产力
工业社会
苏南模式
工厂制
地区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技革命效应的生产力经济学考察
12
作者
解书森
陈冰
《生产力研究》
1987年第1期23-28,共6页
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从根本上看,包括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飞跃和生产关系进行演变两个基本层次。本文仅探讨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几种功能,谓之科技革命效应。 一 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次效应,表现为科技革...
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从根本上看,包括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飞跃和生产关系进行演变两个基本层次。本文仅探讨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几种功能,谓之科技革命效应。 一 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次效应,表现为科技革命通过自身强烈的渗透作用,对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基础进行根本改造,促使生产力实现由旧质向新质的转化,大幅度提高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转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科技革命
物质技术基础
生产
分工
现代
生产力
新质
非物质
生产
部门
产业结构变化
工业劳动
生产
率
电力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力作——评《生产力发展机理研究》
13
作者
于钦读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
生产力
发展机理研究》
生产力经济
学
生产力
存在理论
发展现律
发展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品论是生产力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4
作者
唐昌黎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5期62-66,共5页
在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中,人们注意了研究生产力三个要素和科学技术、管理、信息诸因素,也注意了从总体上研究生产力系统。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体现在产品上,而产品却被排斥于生产力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这是需要填补的空白。我们认为:生产...
在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中,人们注意了研究生产力三个要素和科学技术、管理、信息诸因素,也注意了从总体上研究生产力系统。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体现在产品上,而产品却被排斥于生产力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这是需要填补的空白。我们认为:生产力经济学也应研究产品,除了包括劳动力论、工具论、劳动对象论以外,还应包括产品论。生产力范畴中包括产品我们提出生产力范畴中包括产品的论点,主要有如下四点根据: 第一,产品是生产力中不可缺少的成分。通常认为,生产力包括有劳动力、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生产力
发展
三个要素
生产力
范畴
劳动力
生产力
系统
生产力
水平
科学技术
使用价值
经济
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把生产力经济学推向一个新高度
15
作者
薛永应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11,共7页
一、中国结束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局面,生产力经济学应运而生自从解放战争胜利结束,我国开始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学会做经济工作,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但是,多年来,一些决策者对经济规律的了解是不全面...
一、中国结束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局面,生产力经济学应运而生自从解放战争胜利结束,我国开始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学会做经济工作,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但是,多年来,一些决策者对经济规律的了解是不全面的,他们只承认政治经济学上所讲的那些基本上属于生产关系范围的经济规律,而不承认或不重视生产力方面的诸多规律。因此,“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局面在我国延续了差不多30年。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中由于不了解生产力发展规律而发生的重大失误,决不亚于由于违背生产关系发展规律而导致的损失。许多人不能够象数落生产关系方面的失误那样头头是道和滔滔不绝地数落生产力方面的重大失误。其实,可以列举的东西很多,例如,第一,违背生产力结构的协调性和有机化规律,把重点发展的方针(最突出的是“以粮为纲”和“以钢为纲”的方针)绝对化;第二,违背企业规模及其结构合理化的规律,几度陷入不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以钢为纲
生产力
理论
生产力
系统论
信息
生产力
结构合理化
企业规模
胜利结束
经济
恢复
现代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力经济学的回顾与展望
16
作者
孙尚清
《经济科学》
1981年第2期1-7,共7页
一、生产力经济学的历史回顾生产力经济学的名称,最早是于光远同志提出来的。我在一九六一年《经济研究》第二十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出过"生产力组织学。"在六十年代的初期,我国经济学界提出生产力经济学和生产力组织...
一、生产力经济学的历史回顾生产力经济学的名称,最早是于光远同志提出来的。我在一九六一年《经济研究》第二十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出过"生产力组织学。"在六十年代的初期,我国经济学界提出生产力经济学和生产力组织学问题,决不是偶然的,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生产力
发展规律
生产
关系
政治
经济
学
社会主义建设
六十年代
组织学
上层建筑
经济
效果
自然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全国第一次《生产力经济学》教学大纲讨论会
17
作者
熊映梧
《求是学刊》
1983年第5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教学大纲
讨论会
社会
生产力
中国
生产力经济
学研究会
生产力
规律
经济
学科
新学科
理论学科
理论
经济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一讲 生产力经济学是治国兴邦的科学
18
作者
薛永应
《社会科学》
1985年第7期22-26,共5页
生产力经济学是八十年代初诞生在我国的理论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五年来,在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的推动下,在经济理论界的共同努力下,生产力经济学硕果累累,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为了适应...
生产力经济学是八十年代初诞生在我国的理论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五年来,在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的推动下,在经济理论界的共同努力下,生产力经济学硕果累累,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向读者介绍这一学科的基本知识,我们特约请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薛永应同志编写了这套《生产力经济学基本知识系列讲座》。《讲座》包括下列十个题目:一、生产力经济学是治国兴邦的科学;二、一个古老的论题——生产力到底有哪些因素;三、一个新颖的观点——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四、填补空白——建立“生产力规律论”;五、结构经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一根支柱;六、规模经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二根支柱;七、时序经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三根支柱;八、布局经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四根支柱;九、必须有一个生产力发展战略,十、数学工具使生产力经济学日益精确。十题约八万字,分十期登完。 这个讲座一部分是新撰写的,一部分取材于作者主编、并即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产力经济学教材》,可说是该教材的精华或缩影。作者特别申明,由于系列讲座是教材性的,固此文中汲取了理论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产力经济
学研究会
生产力
系统
生产力
发展战略
马克思主义
理论
经济
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
学教材
时序
经济
科学体系
规模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力经济学的发展
19
作者
赵国杰
《理论与现代化》
1991年第6期32-33,共2页
一、生产力经济学的产生与现状 虽然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早已提出和使用生产力概念,马克思也奠定了科学的生产力观;但是,在我国,作为一门科学的生产力经济学却迟至1980年才正式诞生。可见,这门被誉为半部《论语》的生产力经...
一、生产力经济学的产生与现状 虽然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早已提出和使用生产力概念,马克思也奠定了科学的生产力观;但是,在我国,作为一门科学的生产力经济学却迟至1980年才正式诞生。可见,这门被誉为半部《论语》的生产力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过了相当悠长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生产力
概念
经济
学理论
重农学派
生产力
观
《论语》
创始人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生产力经济学看“社会主义异化”论
20
作者
唐昌黎
《晋阳学刊》
1984年第2期23-27,共5页
近几年来,有同志提出一种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观点(以下简称“异化论”),说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政治异化、思想异化、经济异化、劳动异化等。对这样一个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应如何分析呢?列宁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
近几年来,有同志提出一种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观点(以下简称“异化论”),说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政治异化、思想异化、经济异化、劳动异化等。对这样一个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应如何分析呢?列宁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列宁这一科学论断,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只有从生产力入手,认清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才可以认清生产关系,管理方式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
关系
社会主义
经济
基础
生产力
发展要求
经济
异化
生产力经济
学
生产力
性质
管理方式
马克思主义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力经济理论新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郑英隆
机构
广东省《学术研究》编辑部
出处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理论
分类号
F12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力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永华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系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38,共3页
文摘
发展经济学的主题是研究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与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大致相同。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发展
经济
学
比较
经济
学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时间、空间和运动于生产力经济中的等效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鲍步云
机构
沈阳铁路局
出处
《社会科学探索》
CSSCI
1990年第4期73-77,共5页
文摘
一、时间、空间和运动的等效性我在《时间·空间·运动——论生产力基本经济规律》一文中,提出了生产力时间(简称时间)、生产力空间(简称空间)和生产力运动(简称运动)三个基本概念。时间、空间和运动作为生产力经济的三个内在因素,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等效性。即是说,时间、空间和运动的抽象。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空间
人体运动
等效性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基本
经济
规律
经济
的
使用价值
发展
生产力
运用效率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生产力经济学看商品经济
被引量:
1
4
作者
唐昌黎
机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3期77-82,共6页
文摘
产生商品交换的充分条件有三:一是有多余产品,二是社会分工,三是经济利益差别。这三个条件比私有制出现得早,故商品交换比私有制出现得早。现代生产中,脑力劳动量和信息业日益扩大,动摇着商品经济的基础,利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分配劳动,将日益失去作用。社会化大生产只可采用商品经济模式。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它只能采用无计划——商品经济模式,即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既可以采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也可以采用市场经济模式。生产力发展史和现代生产的特点可以证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优越于市场经济。
关键词
商品
经济
生产力经济
学
商品交换
市场
经济
价值规律
信息产品
生产力
发展
社会分工
经济
模式
利益差别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力经济理论研究》评析
5
作者
宋晋平
曹恒轩
机构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处
《山西统计》
2002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生产力经济
学
《
生产力经济
理论研究》
薛永应
徐则林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生产力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邱志忠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出处
《生产力研究》
1988年第3期32-37,共6页
文摘
近期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本文举要如下。一、对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性质、地位研究的新进展(一) 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多数作者认为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及其运动现律。但对此却有几种不同的表述;(1) 强调研究社会生产力而非具体生产力;(2) 强调研究生产力的构成;(3)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现代
生产力
生产力
要素
经济
理论界
物质
生产力
生产
因素
序参量
发展水平
劳动论
生产
效率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间、空间和运动是生产力经济学的主线
7
作者
鲍步云
机构
沈阳铁路局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19,共7页
文摘
一、政治经济学的主线与生产力经济学的主线马克思在其名著《资本论》中,以剩余价值为主线,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列宁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①恩格斯认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项最重大的发现之一。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其经济理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虽然《资本论》的核心是剩余价值论,但其理论基础却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说:“剩余价值的规定取决于价值规定”。②劳动价值的规定又是什么呢?是劳动时间。“劳动时间……不仅是交换价值的内在尺度,而且是交换价值的实体本身”。③纵观《资本论》,从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到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时间
空间
运动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熊映梧生产力经济理论述略
8
作者
刘景林
机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4,共7页
文摘
熊映梧教授是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是我国生产力经济学创建人之一。本文概略述评了熊映梧教授的生产力经济理论,即生产力首位论,生产力动态考察论,生产力系统论,综合生产力论,生产力保护论,生产力属性论,生产力经济原理论,生产力经济实践论。指出其对生产力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及对我国生产力经济实践的对策、贡献。
关键词
熊映梧
生产力
经济
理论
生产力经济
学
Keywords
Xiong Yingwu the productive forces theory
分类号
F092.7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生产力经济学逻辑系统中的元范畴
9
作者
申文元
机构
山西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科学部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5-37,共3页
文摘
(一)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学新学科可谓层出不穷,其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是生产力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创建。这一学科理论体系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思想界对文明历史发展最深层动因的认知程度。理性越是发展,就越会以日益深刻的反思形式审视自己的合理性质。这种反思形式所呈现的普遍化趋势,不仅表现在物质性生产程序中对相应软件程序的要求,而且表现在精神生产程序中对相应方法论体系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逻辑系统
范畴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力组织运行的管理探索——评《生产力经济学》
10
作者
刘景林
机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10-110,共1页
文摘
每一本书都应该有它自已的特点,都应给读者一些新的知识。读完张绍礼编著的《生产力经济学》,我感到它至少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理论阐述的系统性和严谨性。生产力经济学从创立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这期间,生产力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发表了上千篇论文,从理论上探讨和阐述了生产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构造了生产力经济学理论框架。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现实
生产力
组织运行
管理探索
理论框架
系统性
基本原理
生产力
系统
严谨性
实现问题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镇工业的生产力经济学考察
11
作者
张占耕
高春初
机构
常州工业技术学院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0-65,共6页
文摘
我国乡镇工业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化过程中的生产力。考察我国乡镇工业,可以发现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家庭工厂加供销商的生产方式;第二阶段是统分相结合的二级生产方式;第三阶段是工厂制度式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我国乡镇工业,必须树立“时空协调”发展战略方针。
关键词
乡镇工业
生产力经济
学
家庭工厂
城市工业
农村工业
工业
生产力
工业社会
苏南模式
工厂制
地区
经济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技革命效应的生产力经济学考察
12
作者
解书森
陈冰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生产力研究》
1987年第1期23-28,共6页
文摘
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从根本上看,包括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飞跃和生产关系进行演变两个基本层次。本文仅探讨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几种功能,谓之科技革命效应。 一 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次效应,表现为科技革命通过自身强烈的渗透作用,对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基础进行根本改造,促使生产力实现由旧质向新质的转化,大幅度提高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转变的能力。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科技革命
物质技术基础
生产
分工
现代
生产力
新质
非物质
生产
部门
产业结构变化
工业劳动
生产
率
电力革命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力作——评《生产力发展机理研究》
13
作者
于钦读
机构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
生产力
发展机理研究》
生产力经济
学
生产力
存在理论
发展现律
发展机理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品论是生产力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4
作者
唐昌黎
机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5期62-66,共5页
文摘
在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中,人们注意了研究生产力三个要素和科学技术、管理、信息诸因素,也注意了从总体上研究生产力系统。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体现在产品上,而产品却被排斥于生产力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这是需要填补的空白。我们认为:生产力经济学也应研究产品,除了包括劳动力论、工具论、劳动对象论以外,还应包括产品论。生产力范畴中包括产品我们提出生产力范畴中包括产品的论点,主要有如下四点根据: 第一,产品是生产力中不可缺少的成分。通常认为,生产力包括有劳动力、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生产力
发展
三个要素
生产力
范畴
劳动力
生产力
系统
生产力
水平
科学技术
使用价值
经济
学研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把生产力经济学推向一个新高度
15
作者
薛永应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11,共7页
文摘
一、中国结束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局面,生产力经济学应运而生自从解放战争胜利结束,我国开始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学会做经济工作,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但是,多年来,一些决策者对经济规律的了解是不全面的,他们只承认政治经济学上所讲的那些基本上属于生产关系范围的经济规律,而不承认或不重视生产力方面的诸多规律。因此,“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局面在我国延续了差不多30年。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中由于不了解生产力发展规律而发生的重大失误,决不亚于由于违背生产关系发展规律而导致的损失。许多人不能够象数落生产关系方面的失误那样头头是道和滔滔不绝地数落生产力方面的重大失误。其实,可以列举的东西很多,例如,第一,违背生产力结构的协调性和有机化规律,把重点发展的方针(最突出的是“以粮为纲”和“以钢为纲”的方针)绝对化;第二,违背企业规模及其结构合理化的规律,几度陷入不是“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以钢为纲
生产力
理论
生产力
系统论
信息
生产力
结构合理化
企业规模
胜利结束
经济
恢复
现代
生产力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力经济学的回顾与展望
16
作者
孙尚清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经济科学》
1981年第2期1-7,共7页
文摘
一、生产力经济学的历史回顾生产力经济学的名称,最早是于光远同志提出来的。我在一九六一年《经济研究》第二十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出过"生产力组织学。"在六十年代的初期,我国经济学界提出生产力经济学和生产力组织学问题,决不是偶然的,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生产力
发展规律
生产
关系
政治
经济
学
社会主义建设
六十年代
组织学
上层建筑
经济
效果
自然科学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全国第一次《生产力经济学》教学大纲讨论会
17
作者
熊映梧
出处
《求是学刊》
1983年第5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教学大纲
讨论会
社会
生产力
中国
生产力经济
学研究会
生产力
规律
经济
学科
新学科
理论学科
理论
经济
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一讲 生产力经济学是治国兴邦的科学
18
作者
薛永应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问题
出处
《社会科学》
1985年第7期22-26,共5页
文摘
生产力经济学是八十年代初诞生在我国的理论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五年来,在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的推动下,在经济理论界的共同努力下,生产力经济学硕果累累,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向读者介绍这一学科的基本知识,我们特约请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薛永应同志编写了这套《生产力经济学基本知识系列讲座》。《讲座》包括下列十个题目:一、生产力经济学是治国兴邦的科学;二、一个古老的论题——生产力到底有哪些因素;三、一个新颖的观点——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四、填补空白——建立“生产力规律论”;五、结构经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一根支柱;六、规模经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二根支柱;七、时序经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三根支柱;八、布局经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第四根支柱;九、必须有一个生产力发展战略,十、数学工具使生产力经济学日益精确。十题约八万字,分十期登完。 这个讲座一部分是新撰写的,一部分取材于作者主编、并即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产力经济学教材》,可说是该教材的精华或缩影。作者特别申明,由于系列讲座是教材性的,固此文中汲取了理论界?
关键词
中国
生产力经济
学研究会
生产力
系统
生产力
发展战略
马克思主义
理论
经济
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
学教材
时序
经济
科学体系
规模
经济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力经济学的发展
19
作者
赵国杰
机构
天津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
出处
《理论与现代化》
1991年第6期32-33,共2页
文摘
一、生产力经济学的产生与现状 虽然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早已提出和使用生产力概念,马克思也奠定了科学的生产力观;但是,在我国,作为一门科学的生产力经济学却迟至1980年才正式诞生。可见,这门被誉为半部《论语》的生产力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过了相当悠长的历程。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
学
生产力
概念
经济
学理论
重农学派
生产力
观
《论语》
创始人
马克思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生产力经济学看“社会主义异化”论
20
作者
唐昌黎
机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晋阳学刊》
1984年第2期23-27,共5页
文摘
近几年来,有同志提出一种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观点(以下简称“异化论”),说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政治异化、思想异化、经济异化、劳动异化等。对这样一个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应如何分析呢?列宁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列宁这一科学论断,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只有从生产力入手,认清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才可以认清生产关系,管理方式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
关系
社会主义
经济
基础
生产力
发展要求
经济
异化
生产力经济
学
生产力
性质
管理方式
马克思主义
劳动者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产力经济理论新探
郑英隆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产力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比较
杨永华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时间、空间和运动于生产力经济中的等效性
鲍步云
《社会科学探索》
CSSCI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生产力经济学看商品经济
唐昌黎
《学习与探索》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生产力经济理论研究》评析
宋晋平
曹恒轩
《山西统计》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生产力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邱志忠
《生产力研究》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时间、空间和运动是生产力经济学的主线
鲍步云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熊映梧生产力经济理论述略
刘景林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生产力经济学逻辑系统中的元范畴
申文元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生产力组织运行的管理探索——评《生产力经济学》
刘景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乡镇工业的生产力经济学考察
张占耕
高春初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科技革命效应的生产力经济学考察
解书森
陈冰
《生产力研究》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力作——评《生产力发展机理研究》
于钦读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产品论是生产力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唐昌黎
《社会科学辑刊》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把生产力经济学推向一个新高度
薛永应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生产力经济学的回顾与展望
孙尚清
《经济科学》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评全国第一次《生产力经济学》教学大纲讨论会
熊映梧
《求是学刊》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第一讲 生产力经济学是治国兴邦的科学
薛永应
《社会科学》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生产力经济学的发展
赵国杰
《理论与现代化》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从生产力经济学看“社会主义异化”论
唐昌黎
《晋阳学刊》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