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应然契合、实然逻辑与具体路径——以生产力三要素与共同富裕三维内涵为视角 被引量:7
1
作者 陈芳 杨二美 《统一战线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62-76,共15页
作为回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的政策话语与理论表达,新质生产力是对经济发展成效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引擎。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发,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相互关联。从生产力... 作为回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的政策话语与理论表达,新质生产力是对经济发展成效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引擎。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发,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相互关联。从生产力三要素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新质生产力促进的劳动对象质效扩能与共同富裕将物质增长作为推进基础的认知相契合;新质生产力促进的劳动者素质提升与共同富裕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相契合;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资料的转型升级与共同富裕将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来源的要求相契合。沿着共同富裕的物质、精神、分配三维内涵,能够明确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然逻辑:推进“物质夯实”的逻辑在于贯穿市场各环节实现的效能跃迁;推进“精神充盈”的逻辑在于基于理念现代化而展开的价值引领;推进“分配正义”的逻辑在于依托数字化共享技术实现的机制完善。基于应然契合与实然逻辑的视角,新质生产力通过物质基础提升、精神资源支撑、分配公平升级、全视角的保障推进实现共同富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共同富裕 生产力三要素 精神共同富裕 分配正义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劳动著、科学仪器、科学劳动对象与生产力三要素
2
作者 廖士祥 《江西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79-84,共6页
当前各大专院校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一般都把生产力的构成概括为三个基本要素,即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这种概括在过去无疑是完全正确的。然而,随着现代科... 当前各大专院校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一般都把生产力的构成概括为三个基本要素,即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这种概括在过去无疑是完全正确的。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中的作用日趋显要,它使简单劳动开始转变为科学应用的过程。生产过程的科学化必将引起生产力结构的巨大变化。因此,原来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概括就显得不够全面,不够完善了。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恩选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劳动 科学仪器 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力发展 劳动者 生产过程 生产工具 现代社会 体力 现代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工教育在生产力三要素中的作用
3
作者 宋希明 《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1期63-63,共1页
一、职工教育是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它主要是通过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实现的.劳动者通过职业技术培训获得的科学技术知识越多,劳动能力就越强、劳动效率就越高,创造的价值也就越大.
关键词 生产力三要素 科学技术知识 职工教育 劳动效率 职业技术培训 劳动能力 生产经验 生产劳动 工程技术人员 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
4
作者 钟发育 《湖湘论坛》 1994年第4期39-41,共3页
(一) 科学技术作为理论形态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而作为实用形式则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有意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生产力的构成确定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
关键词 生产力三要素 第一生产力 湖南经济 战略重点 经济发展 二次大战 合理化建议 利用外资项目 美国硅谷 外汇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三要素的历史演变同社会发展的关系
5
作者 徐慧萍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46-49,共4页
一部社会发展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历史。而生产力性质的变化,则表现为生产力三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的变化。对此作一番历史考察,对于把握历历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疑... 一部社会发展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历史。而生产力性质的变化,则表现为生产力三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的变化。对此作一番历史考察,对于把握历历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社会发展史证明,尽管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在任何时代都是生产力不可缺少的因素,但这三者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却迥然有别。在特定历史阶段上,其中只有某一因素在生产力体系中起主要的决定作用。从历史发展的总过程看,可以把生产力的历史演变归结为三个基本阶段:以纳入劳动对象的天然自然物为首要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以劳动工具为首要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体系 社会发展史 历史演变 劳动者 劳动工具 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力系统 特定历史阶段 发展趋势 生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网络美好生活方式
6
作者 唐魁玉 赵峻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加快新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进而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新阶段的标志,其内部蕴含了构建网络美好生活方式的内在动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为主导,并以此促进网络生活协同发展。因此,必须厘清新质生产力赋...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加快新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进而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新阶段的标志,其内部蕴含了构建网络美好生活方式的内在动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为主导,并以此促进网络生活协同发展。因此,必须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网络生活的变迁;并依次分析和展示网络美好生活叙事下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还将技术创新赋能后的“新生产力三要素”、新质生产力与网络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加以论证。在此基点上,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网络美好生活方式的发展路径,包括塑造新型网络生活主体、建立正确的数字消费观、规范网络生活行为,以及形成符合新时代社会要求的网络美好生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生产力三要素 网络美好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沥幻 张金昌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131-144,共14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对生产力的新质特征做出了高度概括,也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使用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用实证方法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对生产力的新质特征做出了高度概括,也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使用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用实证方法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当用全要素生产率度量新质生产力时,劳动者高素质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提升有显著影响,且这三方面因素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边际贡献递增趋势。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所有制优势、企业间竞争激烈程度加强、企业间合作程度加深、政府的调控这四个方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正向促进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者高素质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和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会更加明显;高污染行业的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低污染行业的劳动者高素质化和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的推动力更加显著。这就要求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需关注地区和行业的差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企业全要素生产 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技创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8
作者 刘玮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为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不竭动力,需以农业生产力三要素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攻关,以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从而构建起农业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本文简要新质生...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为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不竭动力,需以农业生产力三要素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攻关,以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从而构建起农业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本文简要新质生产力的本质以及科技创新在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发挥的作用,从农业生产力三要素方面揭示了束缚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农业生产力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要素机制、现实梗阻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孟利 刘圣兰 刘星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第11期13-16,共4页
新质生产力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动力。作为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保障,新质生产力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的创新性配置。但当前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存在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新型人才短缺... 新质生产力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动力。作为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保障,新质生产力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的创新性配置。但当前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存在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新型人才短缺和乡村传统产业转型困难等问题。对此,需要着力于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乡村复合型人才和推动乡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产业振兴 生产力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耦合发展
10
作者 李洋 《科教文汇》 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在“双循环”和“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与发展对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生产力已经固化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新质”之新理念、新技术、新路径和高科技、高效能、高质... 在“双循环”和“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与发展对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生产力已经固化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新质”之新理念、新技术、新路径和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生产力三要素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意蕴,体现为劳动者素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以及劳动对象多样化。这也决定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形成需要依靠教育的人才支撑,尤其是现代职业教育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经济增长方式 生产力三要素 中国式现代化 劳动者素质 双循环 过度依赖 耦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探生产力三要素的循环变革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锦棠 《学术月刊》 1985年第9期1-7,共7页
在分析生产力物质要素的各种论述中,有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过份强调劳动资料(其主要部分是生产工具)在生产力中的作用。一些同志由此得出结论说,生产力每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和发展都是首先从生产工具的变革开始,生产工具是划分生产力发展... 在分析生产力物质要素的各种论述中,有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过份强调劳动资料(其主要部分是生产工具)在生产力中的作用。一些同志由此得出结论说,生产力每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和发展都是首先从生产工具的变革开始,生产工具是划分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我认为,这种把生产力要素变化规律简单化、僵硬化的观点,既违背辩证的方法论,也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实践。生产力是由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三个要素在生产力发展的各个阶段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平衡的,它们的质的根本变革也并非总是同步进行,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有可能在一定阶段上起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并首先发生根本的变革。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看,生产力三要素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产力 劳动对象 根本变革 劳动资料 劳动力 生产工具 生产力三要素 发展变化 生产力发展阶段 决定性作用
原文传递
生产力三要素的历史演变同社会发展的关系
12
作者 徐慧萍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86年第5期70-,共1页
徐慧萍(《江汉大学》1986年第1期)一部社会发展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历史。而生产力性质的变化,则表现为生产力三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的变化。从历史发展的总过程看。
关键词 生产力三要素 社会发展史 江汉大学 徐慧 发展阶段 中所 人化自然 新技术革命 创造物 人的发展
原文传递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德祥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1,共3页
新质生产力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文章提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了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创新和跃迁,促... 新质生产力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文章提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了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创新和跃迁,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推动创新范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深度融合 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产力三要素 未来产业 自主创新能力 范式转变 重大科学问题 劳动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效能、风险与路径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泽莲 杨二美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9,共12页
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数字时代下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效能。“新质生产力”的“新”表现为生产力要素的样态出新与能级革新,“质”表现为生产力要素的质态优化与质效提升,以上两点特征对于推进共... 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数字时代下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效能。“新质生产力”的“新”表现为生产力要素的样态出新与能级革新,“质”表现为生产力要素的质态优化与质效提升,以上两点特征对于推进共同富裕而言具有积极效能。但基于“共同富裕”在“富裕”(包括精神与物质富裕)与“共同”(主要体现为富裕的普惠共享)方面的二维内涵,运用新质生产力也可能存在多重风险。就此,应当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运用新质生产力的完善方案并逐步落实,具体而言应当以市场保障人才流动的高效畅通、以创新供能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以科技驱动产业与市场体系转型、以制度强化发展中的监管与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 数据要素 数字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在生产力三要素中的作用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
15
作者 张光华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987年第8期14-14,共1页
要弄清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还得从生产力的三要素谈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要素构成生产力,其中人的要素在三要素中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人的要素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人有物所没有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强调人的能... 要弄清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还得从生产力的三要素谈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要素构成生产力,其中人的要素在三要素中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人的要素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人有物所没有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强调人的能动作用,是因为任何企业经济效益的形成,都要通过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结合,单纯的物与物的结合,是不能形成任何现实的生产力的。即使是具有先进设备和工具的现代化的工业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生产力三要素 企业经济效益 工业企业 思想工作 在三 艰苦奋斗教育 以人 协调时 理想教育
原文传递
低空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逻辑及路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翔 《阅江学刊》 2024年第6期110-119,180,181,共12页
从根本特征看,低空经济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征,从而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高度的逻辑一致性。在“生产力”这一传统概念前赋予“新质”这一独特限定词时,就赋予了生产力“三要素”以崭新内涵,即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劳动者... 从根本特征看,低空经济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征,从而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高度的逻辑一致性。在“生产力”这一传统概念前赋予“新质”这一独特限定词时,就赋予了生产力“三要素”以崭新内涵,即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推动新质态“三要素”及其组合,朝着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基本需求的方向演进。这正是低空经济能够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逻辑。我国依托低空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具体实现路径上须培育高素质新劳动者队伍、建设创新型低空基础设施以整合新劳动资料、加速低空空域开放以拓展新的劳动对象领域、坚持创新驱动以夯实科技支撑、优先发展低空经济的核心领域,尽快实现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新质生产力 新质态 生产力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力三要素的数字技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分析
17
作者 杨军鸽 王琴梅 《《资本论》研究》 2023年第1期299-300,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农业要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此,借数字技术推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让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形成智慧农业就成为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保证“粮食安全”的强大引擎。生产力三要素视角下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农业要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此,借数字技术推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让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形成智慧农业就成为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保证“粮食安全”的强大引擎。生产力三要素视角下数字技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分两步:第一步:数字技术嵌入农业产生数字农业生产力。数字农业生产力是指数字技术通过武装农业劳动者、智能化农业劳动资料和深化广化农业劳动对象,也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力三要素“三位一体”的数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力 粮食安全 生产力三要素 劳动资料 农业劳动者 智慧农业 智能化农业 历史机遇
原文传递
生产力要素新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农华西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4年第12期74-76,共3页
传统生产力要素观点存在一定缺陷,应从"力量"的角度来考察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要素不应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而是体现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认知力、攫取力、制造力和创新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应是生产力要素不断从... 传统生产力要素观点存在一定缺陷,应从"力量"的角度来考察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要素不应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而是体现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认知力、攫取力、制造力和创新力。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应是生产力要素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谓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创造生产力要素不断发生量变和质变的条件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力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二美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9,125,共14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引力,以数智为驱动的新型生产力形态,其与共同富裕所要求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极大增长、全体人民共同创造和分享财富的理念不谋而合。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共同富裕,有助于生产力在规模、质量以及分配上实现新的突破。其一...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引力,以数智为驱动的新型生产力形态,其与共同富裕所要求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极大增长、全体人民共同创造和分享财富的理念不谋而合。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共同富裕,有助于生产力在规模、质量以及分配上实现新的突破。其一,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的物质积累机制;其二,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的精神文明引领机制;其三,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的普惠共享机制。未来需要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完善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以及强化制度保障,将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共同富裕 生产关系 生产力三要素 精神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间协作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机制研究——基于2012~2023年A股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
20
作者 张沥幻 宋佳 张金昌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40,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总结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2012~2023年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了新质生产力的定量测度指标,并实证检验了企业间协作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总结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2012~2023年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了新质生产力的定量测度指标,并实证检验了企业间协作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间协作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并通过人才集聚效应、生产工具高效利用、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渠道提升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企业、产业链主导企业、高数字化转型企业在企业间协作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这些研究结论丰富了新质生产力研究文献,并为推动提高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要素组合优化 企业间协作 人才集聚效应 生产工具高效利用 联合创新 协作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