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应然契合、实然逻辑与具体路径——以生产力三要素与共同富裕三维内涵为视角 |
陈芳
杨二美
|
《统一战线学研究》
CSSCI
|
2024 |
7
|
|
2
|
科学劳动著、科学仪器、科学劳动对象与生产力三要素 |
廖士祥
|
《江西社会科学》
|
1986 |
0 |
|
3
|
职工教育在生产力三要素中的作用 |
宋希明
|
《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
1992 |
0 |
|
4
|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 |
钟发育
|
《湖湘论坛》
|
1994 |
0 |
|
5
|
生产力三要素的历史演变同社会发展的关系 |
徐慧萍
|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6
|
新质生产力赋能网络美好生活方式 |
唐魁玉
赵峻宏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7
|
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
张沥幻
张金昌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
2024 |
2
|
|
8
|
以科技创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
刘玮明
|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要素机制、现实梗阻与实践路径 |
王孟利
刘圣兰
刘星
|
《当代农村财经》
|
2024 |
2
|
|
10
|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耦合发展 |
李洋
|
《科教文汇》
|
2025 |
0 |
|
11
|
试探生产力三要素的循环变革规律 |
刘锦棠
|
《学术月刊》
|
1985 |
1
|
|
12
|
生产力三要素的历史演变同社会发展的关系 |
徐慧萍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
1986 |
0 |
|
13
|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 |
张德祥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14
|
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效能、风险与路径 |
宋泽莲
杨二美
|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15
|
人在生产力三要素中的作用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 |
张光华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1987 |
0 |
|
16
|
低空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逻辑及路径 |
戴翔
|
《阅江学刊》
|
2024 |
3
|
|
17
|
基于生产力三要素的数字技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分析 |
杨军鸽
王琴梅
|
《《资本论》研究》
|
2023 |
0 |
|
18
|
生产力要素新论 |
农华西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
2004 |
2
|
|
19
|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 |
杨二美
|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13
|
|
20
|
企业间协作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机制研究——基于2012~2023年A股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 |
张沥幻
宋佳
张金昌
|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