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战宁
-
机构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14期36-38,共3页
-
文摘
本文基于食用油的常用生产工艺,以及食用油生产中的关键点,对食用油生产中的常见质量安全问题展开研究。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食用油生产质量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借此规范食用油生产流程,保障食用油生产安全、生产质量。
-
关键词
食用油
生产关键点
质量
安全问题
-
Keywords
edible oil
key production points
quality
safety problem
-
分类号
TS22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题名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任勇
-
机构
河南国德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食品》
2021年第9期117-117,共1页
-
文摘
本文结合食用油的生产关键点,列举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并指出了食用油的潜在风险点。一、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国内传统的食用油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四种:冷榨工艺、热榨工艺、浸出工艺以及水代工艺。此外,新型的制油工艺还包括: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亚临界萃取工艺及水酶法工艺。其中,热榨工艺、冷榨工艺、浸出工艺、水代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分别如表1、2、3、4所示。
-
关键词
关键控制点
亚临界萃取
制油工艺
生产关键点
冷榨工艺
食用油
质量安全问题
浸出工艺
-
分类号
TS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
题名控制好生产关键点保证酱油质量
- 3
-
-
作者
姜浩禄
-
机构
山东玉兔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8-39,共2页
-
文摘
对低盐固态发酵工艺简介 ,重点为蒸料、制曲、发酵、淋油的关键点 ,目的是保证全氮利用率 ,氨基酸生成率 。
-
关键词
生产关键点
酱油质量
低盐固态发酵
质量控制
-
Keywords
steamed material
low temperature population
middle temperature fermentation
-
分类号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
-
题名果蔬脆片工业化生产探讨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尤逢惠
江舰
万娅琼
储耀宇
-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出处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年第6期119-121,共3页
-
文摘
果蔬脆片是一种利用真空低温油炸技术脱去果蔬所含水分,并能长期保存的食品。笔者比较了四代国内果蔬脆片生产设备的利弊,同时,也对影响果蔬脆片生产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从生产实际考虑得出结论:第四代设备应该是果蔬脆片生产的首选。
-
关键词
果蔬脆片
生产设备
生产关键点
-
Keywords
fruit-vegetable crisp
production equipment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in production
-
分类号
TS255.36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兰州拉面专用粉的生产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李晓宇
李登明
王金帅
-
机构
内蒙古恒丰集团公司
内蒙古大公面粉公司
-
出处
《现代面粉工业》
2009年第1期45-46,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生产过程关键点的控制,面粉的后处理,品质检验详细分析,确定了生产稳定的合格拉面专用粉的原料使用,产品研发,生产控制,品质检验的程序。
-
关键词
牛肉拉面
小麦原料
生产关键点
面粉后处理
品质检验
-
分类号
TS211.43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题名北方架式香菇发菌期生产关健点控制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白中龙
王会森
-
机构
承德市农产品加工服务中心
平泉县食用菌产业服务局
-
出处
《山西农经》
2016年第5期84-84,共1页
-
文摘
本文从架式香菇生产及发菌期各关键点控制入手,详细研究了各个关键点的技术要求与相关数据,为实际生产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节点与数据支撑。
-
关键词
北方架式香菇
发菌期前
生产关键点
-
分类号
S646.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除氟剂在煤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 7
-
-
作者
何伏牛
蔡中兴
马乾凯
谷进山
杜娇娇
-
机构
河南晋煤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工艺室
河南晋煤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中氮肥》
CAS
2021年第2期64-68,共5页
-
文摘
河南晋煤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52·3”项目(300kt/a合成氨、520kt/a尿素、3×10^(8)m^(3)/a煤制天然气)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二级好氧曝气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河南省《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538—2008)一级排放标准,但2019年9月中水回用系统改造投用后,因氟化物在中水回用系统中无法脱除而逐渐循环累积,导致排放至下游污水处理厂排水中的氟化物含量高达20~40mg/L,严重超标,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环保要求。经对周边煤化工企业废水除氟工艺进行详细考察与分析,决定先采用混凝沉淀法(药剂配方以除氟药剂为主、PAM+液碱为辅)去除污水中的氟化物,并通过现场反复小样药剂试验、加药位置和加药量调整、更换PAM阳性剂为阴性剂、工艺运行条件优化调整等一系列运行试验,初步实现排放水中氟化物含量控制在2~5mg/L(限期整改减排指标)并保持稳定的目标,初步解决了煤化工排放污水氟化物含量超标的问题,后续再建项目实施“汽提煤气水”的深度脱氟,就可彻底解决煤化工含氟污水的达标排放问题。
-
关键词
煤化工污水处理系统
氟化物含量超标
除氟工艺
药剂选择
工艺运行条件摸索
药量控制
生产操作关键点
-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