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语言接触视角下甘青河湟方言的前呼后应与重叠并置现象
1
作者
敏春芳
肖雁云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3-545,共13页
重叠并置是汉语与非汉语接触时,固有格式与外来格式、新格式和旧格式的叠床架屋,构成句法格式的前后呼应和语法意义的反复表达。它是语言接触过程中的一种过渡阶段,在发生语言接触的条件消失之后,汉语固有的格式重新成为主要或唯一的形...
重叠并置是汉语与非汉语接触时,固有格式与外来格式、新格式和旧格式的叠床架屋,构成句法格式的前后呼应和语法意义的反复表达。它是语言接触过程中的一种过渡阶段,在发生语言接触的条件消失之后,汉语固有的格式重新成为主要或唯一的形式,重叠并置现象逐渐消失,回归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河湟方言
重叠并置
“不是是”
“给给”
“说着说着”
语言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言接触视域下甘青河湟地区语言区域特征研究
2
作者
敏春芳
马宇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甘青河湟地区是语言接触研究的富矿区。这里不仅有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也有阿尔泰语系的东乡语、保安语、撒拉语等,几种不同类型的语言长期共存,互动频繁。语言接触不仅发生在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之间,也发生在汉藏语系之间、阿尔泰...
甘青河湟地区是语言接触研究的富矿区。这里不仅有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也有阿尔泰语系的东乡语、保安语、撒拉语等,几种不同类型的语言长期共存,互动频繁。语言接触不仅发生在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之间,也发生在汉藏语系之间、阿尔泰语各个语族之间,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结构共享特征,如OV语序、名词的数范畴、格范畴、动词的时体范畴、式范畴、副动词等,本文概括了15项共享特征,事实上这一带的语言区域特征远比15项多。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调查范围的不断扩大,还会发掘更多的共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河湟方言
语言区域
语言接触
共享特征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青河湟方言名词的格范畴
被引量:
24
3
作者
张安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1-307,383,共17页
本文以甘青河湟地区26市县汉语方言的语法调查材料为依据,考察河湟方言名词格范畴的地理分布、基本特征及类型属性,格范畴的次类层级、语法意义及句法功能;并对河湟方言后置格标记与相关前置词的分布特点、优势等级及其与OV/VO语序的关...
本文以甘青河湟地区26市县汉语方言的语法调查材料为依据,考察河湟方言名词格范畴的地理分布、基本特征及类型属性,格范畴的次类层级、语法意义及句法功能;并对河湟方言后置格标记与相关前置词的分布特点、优势等级及其与OV/VO语序的关联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河湟方言
格范畴
标记系统
类型属性
语序关联
原文传递
甘青河湟方言的差比句--类型学和接触语言学视角
被引量:
13
4
作者
张安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9,126,共17页
甘青河湟方言导源于语言接触的语法型变同样波及差比句,使之呈现出相应的类型特征:名词性基准和动词性基准普遍存在分别适配的介词性标记和关联性标记;客体格、伴随格、从格助词和动词的连接式助词都可以用作基准标记并可以构成Y+M+A差...
甘青河湟方言导源于语言接触的语法型变同样波及差比句,使之呈现出相应的类型特征:名词性基准和动词性基准普遍存在分别适配的介词性标记和关联性标记;客体格、伴随格、从格助词和动词的连接式助词都可以用作基准标记并可以构成Y+M+A差比式。从格助词、连接助词差比标记和相应的Y+M+A差比式来源于对蒙古语言同类标记的借用和相应构式的复制;客体格、伴随格助词的差比标记功能则是在汉语比较动词与基准的句法语义关系的制约下获得的,相应的Y+M+A差比式来源于Y+M+V+A动词差比式,是本方言基于内外动因的语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河湟方言
差比句
比较标记
比较动词
Y+M+A差比式
语言接触
原文传递
语言接触视角下甘青河湟方言“个”的扩展功能
5
作者
敏春芳
《中国语言学研究》
2023年第1期289-324,共36页
“个”除了是甘青河湟方言的通用名量词外,可以附在动词后面,既表示量少或者时短,也可以表示祈使和致使;“个”还可以作为引语标记等多种功能。“个”的复杂用法在甘青河湟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整个发展“个”的过程中,词义的虚化...
“个”除了是甘青河湟方言的通用名量词外,可以附在动词后面,既表示量少或者时短,也可以表示祈使和致使;“个”还可以作为引语标记等多种功能。“个”的复杂用法在甘青河湟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整个发展“个”的过程中,词义的虚化、结构关系的改变以及语言接触的影响等是发展演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河湟方言
“个”
祈使标记
引语标记
语言接触
区域类型特征
原文传递
题名
语言接触视角下甘青河湟方言的前呼后应与重叠并置现象
1
作者
敏春芳
肖雁云
机构
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3-545,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7ZDA3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2019jbkyzx007)(2019jbkyzx016)基金资助。
文摘
重叠并置是汉语与非汉语接触时,固有格式与外来格式、新格式和旧格式的叠床架屋,构成句法格式的前后呼应和语法意义的反复表达。它是语言接触过程中的一种过渡阶段,在发生语言接触的条件消失之后,汉语固有的格式重新成为主要或唯一的形式,重叠并置现象逐渐消失,回归统一。
关键词
甘青河湟方言
重叠并置
“不是是”
“给给”
“说着说着”
语言接触
Keywords
Ganqing Hehuang dialects
overlap and juxtapose
“bushishi”
“geigei”
“shuozhe shuozhe”
language contact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言接触视域下甘青河湟地区语言区域特征研究
2
作者
敏春芳
马宇晨
机构
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语言接触视域下西北民族地区濒危和接触语言研究”(24VJXT016)。
文摘
甘青河湟地区是语言接触研究的富矿区。这里不仅有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也有阿尔泰语系的东乡语、保安语、撒拉语等,几种不同类型的语言长期共存,互动频繁。语言接触不仅发生在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之间,也发生在汉藏语系之间、阿尔泰语各个语族之间,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结构共享特征,如OV语序、名词的数范畴、格范畴、动词的时体范畴、式范畴、副动词等,本文概括了15项共享特征,事实上这一带的语言区域特征远比15项多。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调查范围的不断扩大,还会发掘更多的共享特征。
关键词
甘青河湟方言
语言区域
语言接触
共享特征
干扰
Keywords
Ganqing Hehuang dialects
linguistic area
language contact
sharing feature
interference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青河湟方言名词的格范畴
被引量:
24
3
作者
张安生
机构
河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1-307,383,共17页
基金
河北大学科研基金的资助
文摘
本文以甘青河湟地区26市县汉语方言的语法调查材料为依据,考察河湟方言名词格范畴的地理分布、基本特征及类型属性,格范畴的次类层级、语法意义及句法功能;并对河湟方言后置格标记与相关前置词的分布特点、优势等级及其与OV/VO语序的关联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甘青河湟方言
格范畴
标记系统
类型属性
语序关联
Keywords
Hehuang dialects
nominal case
case marking
word order correlations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甘青河湟方言的差比句--类型学和接触语言学视角
被引量:
13
4
作者
张安生
机构
河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9,126,共17页
文摘
甘青河湟方言导源于语言接触的语法型变同样波及差比句,使之呈现出相应的类型特征:名词性基准和动词性基准普遍存在分别适配的介词性标记和关联性标记;客体格、伴随格、从格助词和动词的连接式助词都可以用作基准标记并可以构成Y+M+A差比式。从格助词、连接助词差比标记和相应的Y+M+A差比式来源于对蒙古语言同类标记的借用和相应构式的复制;客体格、伴随格助词的差比标记功能则是在汉语比较动词与基准的句法语义关系的制约下获得的,相应的Y+M+A差比式来源于Y+M+V+A动词差比式,是本方言基于内外动因的语法创新。
关键词
甘青河湟方言
差比句
比较标记
比较动词
Y+M+A差比式
语言接触
Keywords
He-Huang dialects in Gansu and Qinghai
comparative construction
comparative marker
comparative verb
comparative construction 'Y+M+A'
language contact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语言接触视角下甘青河湟方言“个”的扩展功能
5
作者
敏春芳
机构
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语言学研究》
2023年第1期289-324,共3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回族话与回族经堂语、小儿经语言研究》(17ZDA311)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个”除了是甘青河湟方言的通用名量词外,可以附在动词后面,既表示量少或者时短,也可以表示祈使和致使;“个”还可以作为引语标记等多种功能。“个”的复杂用法在甘青河湟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整个发展“个”的过程中,词义的虚化、结构关系的改变以及语言接触的影响等是发展演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甘青河湟方言
“个”
祈使标记
引语标记
语言接触
区域类型特征
Keywords
Ganqing Hehuang dialect
“Ge”
Imperative Marker
Quotation Marker
Language Contact
Areal Typological Features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语言接触视角下甘青河湟方言的前呼后应与重叠并置现象
敏春芳
肖雁云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语言接触视域下甘青河湟地区语言区域特征研究
敏春芳
马宇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甘青河湟方言名词的格范畴
张安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4
原文传递
4
甘青河湟方言的差比句--类型学和接触语言学视角
张安生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3
原文传递
5
语言接触视角下甘青河湟方言“个”的扩展功能
敏春芳
《中国语言学研究》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