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露糖凝集素、肺炎衣原体感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瑾 邹玉安 贾天军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6-89,共4页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甘露糖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基因外显子1区54位密码子(Exon I 54)点突变情况,同时测定血浆中甘露糖凝集素含量及肺炎衣原体感染率。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甘露糖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基因外显子1区54位密码子(Exon I 54)点突变情况,同时测定血浆中甘露糖凝集素含量及肺炎衣原体感染率。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测试甘露糖凝集素外显子1区54位密码子基因点突变,用酶连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e adsorption assay,ELISA)分别测定甘露糖凝集素及肺炎衣原体水平。结果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甘露糖凝集素含量的平均值为(3 372.18±660.90)μg/L;健康对照组平均值为(2 065.29±195.67)μg/L。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肺炎衣原体IgG阳性58例,占58.00%;60例健康对照组阳性21例,占35.00%。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基因频率:GGC为84.00%,GAC为16.00%;健康对照组:GGC为84.20%,GAC为15.80%。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甘露糖凝集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健康对照组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缺血性脑血管病肺炎衣原体IgG与甘露糖凝集素水平成正相关。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健康对照组基因点突变频率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露糖凝集素和肺炎衣原体感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凝集素 缺血性脑血管病 肺炎衣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甘露糖凝集素和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2
作者 胡瑾 邹玉安 贾天军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581-584,共4页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甘露糖凝集素(MBL)基因外显子I区54位密码子(ExonI54)点突变情况,分析血浆MBL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ICVD的相关性。方法ICVD组患者100例,健康对照组60例,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甘露糖凝集素(MBL)基因外显子I区54位密码子(ExonI54)点突变情况,分析血浆MBL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ICVD的相关性。方法ICVD组患者100例,健康对照组60例,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测试MBLExonI54点突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MBL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ICVD组血浆MBL基因点突变频率分别为GGC84.0%、GAC16.0%,MBL平均含量为(3372±661)μg/L,CRP平均含量为(7.5±4.9)mg/L,健康对照组MBL基因点突变频率分别为GGC84.2%,GAC15.8%,MBL平均含量为(2065±196)μg/L,CRP平均含量为(2.2±1.3)mg/L。ICVD组与对照组基因点突变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VD组MBL水平、CR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CRP与MBL水平成正相关(γ=0.5,P<0.01),结论ICVD患者MBL点基因突变频率与健康者无显著差异。MBL和CRP可能参与ICV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缺血性 甘露糖凝集素 C反应蛋白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脐血甘露糖凝集素检测在判断巨细胞病毒肝炎危害中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玲 孔德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甘露糖凝集素(MBL)检测在判断巨细胞病毒(CMV)肝炎危害中的意义。方法:测定88例母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所产新生儿脐血中甘露凝集素浓度,并对新生儿巨细胞感染情况及临床病症加以分析。结果:新生儿感染组脐血BML浓度低...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甘露糖凝集素(MBL)检测在判断巨细胞病毒(CMV)肝炎危害中的意义。方法:测定88例母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所产新生儿脐血中甘露凝集素浓度,并对新生儿巨细胞感染情况及临床病症加以分析。结果:新生儿感染组脐血BML浓度低于非感染组,预后不良的患儿脐血BML浓度低于预后较好患儿。结论:新生儿BML浓度低下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BML对巨细胞病毒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甘露糖凝集素 巨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及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水平观察
4
作者 刘兆云 吴春林 +2 位作者 李杰 杨晶晶 李艳林 《大医生》 2025年第7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OCK2)及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水平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45例特发性膜性肾...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OCK2)及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水平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4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体检的4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疾病分期的不同将观察组患者分为Ⅰ期组(8例)、Ⅱ期组(13例)、Ⅲ期组(18例)、Ⅳ期组(6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不同疾病分期患者MBL、ROCK2、抗PLA2R抗体水平,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MBL、ROCK2、抗PLA2R抗体水平与疾病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MBL、ROCK2、抗PLA2R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Ⅰ期组患者MBL、ROCK2、抗PLA2R抗体水平均低于Ⅱ期、Ⅲ期、Ⅳ期组;Ⅱ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Ⅲ期、Ⅳ期组;Ⅲ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Ⅳ期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MBL、ROCK2、抗PLA2R抗体水平与疾病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MBL、ROCK2、抗PLA2R抗体水平与疾病分期均呈正相关,临床应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甘露结合凝集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疾病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和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徐静 张兴利 +5 位作者 刘倩 吴得红 邱宏春 孔荣 唐晓莹 郑超 《当代医学》 2024年第4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和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初诊的26例AA患者(AA组)和42例MDS患者(MDS组... 目的探讨血清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和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初诊的26例AA患者(AA组)和42例MDS患者(MDS组)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IP10和MBL水平,分析两组血清IP10与MBL的相关性,比较两组不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CD4^(+)、CD8^(+)淋巴细胞比值。结果AA组和MDS组血清IP-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MB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AA组血清IP-10水平高于MDS组,AA组血清MBL水平低于M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血清IP-10与MBL均呈负相关性(r<0,P<0.05)。AA组外周血总CD3^(+)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M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CD3-CD16+/CD56+NK淋巴细胞比例和CD19+B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组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MDS组,而CD4^(+)/CD8^(+)比值低于M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患者血清IP-10和MBL水平,以及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有助于为AA及MDS的发病机制、早期鉴别诊断等方面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干扰γ诱导蛋白10 甘露结合凝集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细胞凝集素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魏航之 吴发洪 +3 位作者 王满才 肖国辉 白银亮 张有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8-595,共8页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细胞凝集素(PA-MSHA)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PA-MSHA可以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分化以及改变耐药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状态,同时PA-MSH...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细胞凝集素(PA-MSHA)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PA-MSHA可以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分化以及改变耐药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状态,同时PA-MSHA也通过Toll样受体(TLR)增强巨噬细胞和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和抑制。该文梳理并综述关于PA-MSHA抗肿瘤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认为PA-MSHA通过作用于细胞甘露糖基的调节过程改变了EGFR和TLR蛋白的糖基化。PA-MSHA可能作用的细胞膜蛋白包括更多的高甘露糖基信号通路受体,阐明PA-MSHA和甘露糖基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对PA-MSHA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敏感血细胞凝集 甘露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遗传多态性及与奶牛乳腺炎抗病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肖龙菲 王相国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是集合素蛋白家族的成员,是一种模式识别血清蛋白,可结合多种微生物并激活先天免疫的凝集素补体途径。牛乳腺炎是一种复杂的乳腺炎疾病,常由环境或传染性致病菌于乳房内感染引起,严重影响产奶效益和奶牛健康。该文着重...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是集合素蛋白家族的成员,是一种模式识别血清蛋白,可结合多种微生物并激活先天免疫的凝集素补体途径。牛乳腺炎是一种复杂的乳腺炎疾病,常由环境或传染性致病菌于乳房内感染引起,严重影响产奶效益和奶牛健康。该文着重揭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奶牛乳腺炎的关系,阐述了国内外奶牛乳腺炎抗病育种相关研究进展。众多研究表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的多态性研究是未来探究改善奶牛乳腺炎抵抗性状的关键标记靶点,抗病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将是未来研究抗病性和免疫能力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腺炎 甘露结合凝集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关系
8
作者 戴君侠 林群 +3 位作者 蔡建勇 何思思 陆川 孙军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4期2653-26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s)破裂风险的关系,为其用于UIAs破裂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UI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破裂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分分...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s)破裂风险的关系,为其用于UIAs破裂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UI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破裂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分分为低风险组(58例)、中风险组(32例)、高风险组(30例)。检测患者入院第2天静脉血MBL水平,收集血管造影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MBL水平与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烟酒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既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动脉瘤部位、动脉瘤多发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MBL水平、动脉瘤大小、尺寸比、纵横比以及不规则形态动脉瘤占比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BL水平升高(β=7.567,95%CI:6.804~8.331,P<0.001)、动脉瘤尺寸比升高(β=0.534,95%CI:0.260~0.809,P<0.001)是UIAs患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破裂风险UIAs患者MBL水平较高,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MBL可能成为评估动脉瘤破裂风险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结合凝集 动脉瘤破裂风险 尺寸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凝集素系统及其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秦建华 张帆 +4 位作者 李莹 刘进 刘琦 欧三桃 吴蔚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7-1449,共3页
目的研究甘露糖凝集素途径激活及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中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DN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实验组),健康体检人群12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甘露聚糖凝集素(MBL)、肝肾功、血脂、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 目的研究甘露糖凝集素途径激活及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中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DN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实验组),健康体检人群12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甘露聚糖凝集素(MBL)、肝肾功、血脂、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7、IL-23及24 h尿蛋白、尿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根据上述指标的变化来评价甘露糖凝集素与相关细胞因子与DN发病关系的影响。结果 (1)所有患者的血清MBL与尿膜攻击复合物(MAC)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MBL及尿MAC与患者的UAER及血清肌酐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2)实验组IL-6、IL-23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L-8含量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IL-17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中单核细胞表面MBL补体CD59分子的表达显著强于对照组。结论 MBL途径及细胞因子在DN的发展过程中密切相关,其过程可能与单核细胞补体CD59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甘露糖凝集素 尿蛋白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血浆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浓度与儿童肺部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陈才 高艳霞 +2 位作者 韩凤 张郡洳 陈积英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7期118-121,共4页
目的 探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基因多态性及血浆MBL浓度与儿童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民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 6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9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 目的 探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基因多态性及血浆MBL浓度与儿童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民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 6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90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受试者MBL第1外显子54密码子位点基因型,并检测血浆MBL及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量表(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CPIS)评价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MBL 54密码子基因型分布、Hardy-Weiberg定律理论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浆MB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6、TNF-α、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GC/GAC型、GAC/GAC型患儿血浆MBL水平显著低于GGC/GGC型,IL-6、TNF-α、PCT水平均显著高于GGC/GGC型(P<0.05)。Pearson相关分析法显示,患儿血浆MBL与血浆IL-6、TNF-α、PCT表达及CPIS评分均呈负相关(r=0.392、0.31 5、0.446、0.297,P<0.05)。结论 MBL 54密码子GGC→GAC点突变及低血浆MBL水平可能与儿童肺部感染易感性及病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儿童 甘露结合凝集 基因多态性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瑾 张晓丽 +3 位作者 苏华 赵丽敏 赵雪聪 郜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4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甘露糖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基因多态性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检测4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和60例健康人的MBL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结果... 目的探讨甘露糖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基因多态性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检测4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和60例健康人的MBL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结果 4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甘露糖凝集素基因ExonⅠ54位密码子点突变中,野生型(GGC/GGC)为34例,占75.56%;突变杂合子型(GGC/GAC)为10例,占22.22%;突变纯合子型(GAC/GAC)为1例,占2.22%。基因频率:GGC为86.67%,GAC为13.33%。对照组野生型(GGC/GGC)为30例,占50.00%;突变杂合子型(GGC/GAC)为28例,占46.67%;突变纯合子型(GAC/GAC)为2例,占3.33%。基因频率:GGC为73.33%,GAC为26.67%。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GGC/GGC基因型频率增高,而GGC/GAC基因型频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GG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GA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L基因突变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甘露糖凝集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玮 张芳 +7 位作者 赵秋敏 吴晓明 张翠英 田磊 李春芝 张泮河 杨红 曹务春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结核发病间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结核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联合应用引物序列特异性PCR(PCR-SSP)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P...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结核发病间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结核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联合应用引物序列特异性PCR(PCR-SSP)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P)等方法对MBL基因H/L、X/Y、P/Q和A/B四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及单倍体型分析。将各位点的基因型或单倍体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进行比较,并将有显著作用的环境危险因素纳入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3名肺结核病例和177名对照纳入本研究,多因素分析调整结核病暴露史和疫苗接种史两个因素后,MBL基因的HL和LL基因型与疾病的保护作用显著相关,调整OR值(95%CI)分别为0.54(0.30-0.95)和0.50(0.26-0.96)。MBL基因XB组单倍体型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结核发生的易感性显著相关,调整OR值(95%CI)为1.60(1.07-2.41)。而其余多态性位点,包括X/Y、P/Q和A/B位点与肺结核的发生均无显著性关联。结论中国汉族人群MBL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群肺结核发生的易感性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甘露结合凝集基因 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在小鼠肝脏细胞内表达 被引量:7
13
作者 金振晓 刘维永 +1 位作者 胡军 胡巧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28-831,共4页
目的 :在小鼠肝脏组织中表达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mannose bindinglectin ,MBL)。方法 :采用PCR方法从pGEMT MBL质粒中扩增人MBLcDNA序列 ,克隆入pUC19载体中 ,限制性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 ,将MBL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质粒中 ,... 目的 :在小鼠肝脏组织中表达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mannose bindinglectin ,MBL)。方法 :采用PCR方法从pGEMT MBL质粒中扩增人MBLcDNA序列 ,克隆入pUC19载体中 ,限制性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 ,将MBL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质粒中 ,构建成pcDNA3 MBL质粒 ,经尾静脉大容量快速注射pcDNA3 MBL质粒 2 0 μg,8h后处死小鼠 ,WesternBlot方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和血清中人MBL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人MBL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扩增出人MBLcDNA序列并构建克隆载体pUC19 MBL ,测序结果正确 ,成功构建pcDNA3 MBL真核表达载体。小鼠尾静脉注射pcDNA3 MBL质粒后 8h ,免疫组化检测证实肝细胞中有人MBL表达 ,Westernblot方法检测发现血清和肝脏组织中出现人MBL蛋白。结论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MBL裸质粒DNA静脉注射可以在小鼠肝脏中大量表达人MBL ,并分泌入血 ,为临床纠正先天性低MBL患者的易感染状态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细胞 甘露结合凝集 基因表达 MBL 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的纯化与兔抗人MBL抗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振晓 陈南春 +4 位作者 陈苏民 纪宗玲 胡军 胡巧侠 刘维永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0-579,共10页
关键词 甘露结合凝集 抗血清 抗体 纯化 MBL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汉族人群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与SLE关联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军艳 黄亚非 +2 位作者 张胜桃 吴雄文 龚非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 :分析湖北汉族人群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Mannose BindingLectin或Mannose BindingProtein ,MBL或MBP)基因外显子 1多态性 ,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的易感性关系。方法 :采用异源双链杂交技术对 11... 目的 :分析湖北汉族人群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Mannose BindingLectin或Mannose BindingProtein ,MBL或MBP)基因外显子 1多态性 ,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的易感性关系。方法 :采用异源双链杂交技术对 111例健康正常人和 4 1例SLE患者的MBL基因外显子 1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①共检测出两种等位基因 :野生型A和变异型B(在 5 4位密码子由GGC→GAC) ,未检出变异型C、D等位基因。②正常对照中A等位基因及B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0 910和 0 0 90 ,符合Hardy Wernberg定律 ;与此前在日本人中报道的A及B等位基因频率 0 76 7和 0 2 33相比 ,变异型B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后者 (P <0 0 5 )。③SLE病人组中B等位基因频率为 0 14 6 ,高于正常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湖北汉族人群中MBL基因外显子 1具有遗传多态性 ,而且与已知其他人群的分布频率有一定差异。MBL基因外显子 1的遗传多态性并不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汉族人群 甘露结合凝集 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 SLE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丹彤 谢广成 +4 位作者 丁文勇 王秀利 刘洋 徐文琦 张永攀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66-1171,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刺参甘露糖结合凝集素(AJ-MBL)的功能及提高刺参自身免疫力,对AJ-MBL基因的CDS区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活性。采用RT-PCR法扩增AJ-MBL基因编码区,经酶切鉴定、序列分析后,将其CDS区498 bp片段克隆至原核表... 为进一步研究刺参甘露糖结合凝集素(AJ-MBL)的功能及提高刺参自身免疫力,对AJ-MBL基因的CDS区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活性。采用RT-PCR法扩增AJ-MBL基因编码区,经酶切鉴定、序列分析后,将其CDS区498 bp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得到重组质粒pET-AJ-MBL。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经IPTG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17 ku的融合蛋白。该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Ni2+离子亲和柱纯化。结果显示,获得高表达量的重组纯化蛋白。纯化的17 ku AJ-MBL进行红细胞凝集试验检测其生物学活性。凝集试验结果显示,AJ-MBL凝集最小浓度为10μg/mL。本实验成功构建了AJ-MBL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17 ku AJ-MBL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甘露结合凝集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红细胞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和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白纪民 李浩 +2 位作者 张晓明 门同义 马仲伟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3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天然免疫分子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对于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接受肾移植的83...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天然免疫分子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对于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接受肾移植的83例受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受者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及其本人的同意。所有受者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期间定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液、尿液CMV脱氧核糖核酸(DNA)拷贝数,血液或浓缩尿中检测CMVDNA≥103copies/ml诊断为CMV感染。将83例受者分为CMV感染组和非CMV感染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MBL水平并进行比较。将可能影响CMV感染的6项指标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筛选出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随访6个月内共有18例(22%)受者发生CMV感染(CMV感染组),另65例受者未发生CMV感染(非感染组)。CMV感染组受者的术前血清MBL水平明显低于非感染组受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CMV感染受者经更昔洛韦治疗后,病毒拷贝数下降转阴,无一例发生CMV肺炎或移植物失功。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供体CMV血清学阳性/受体阴性(D+/R-)、MBL<500ng/ml、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发生术后排斥反应是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为P=0.018、0.001、0.011、0.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MBL水平<500ng/ml是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为5.691,95%可信区间1.746~18.548,P=0.004。CMV血清学阳性/受体阴性(D+/R-)亦是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为7.673,95%可信区间1.107~53.178,P=0.039。结论术前MBL水平(<500ng/ml)和术前供体CMV血清学阳性/受体阴性是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检测受者的血浆MBL水平对术后CMV感染有预测价值,一旦术前检测血浆MBL<500ng/ml可以术前提前应用抗病毒预防治疗。在供受体配对方面,应尽量避免将血清CMV阳性供肾移植给CMV阴性的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巨细胞病毒 感染 甘露结合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A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颜晓勇 黄颂敏 +2 位作者 吴蔚桦 杨玉玺 薄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15-1518,共4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A(mannose-binding lectin A,MBL-A)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后...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A(mannose-binding lectin A,MBL-A)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后第2、4、6、8周,用免疫组织化学、TUNEL染色分析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连续多时点观察肾脏MBL-A的表达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肾脏病理变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第2、4、6、8周MBL-A蛋白表达均强于对照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第4、6、8周肾小球细胞凋亡指数(AI)均高于对照组,各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MBL-A与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KI)呈正相关;肾小球细胞AI与尿蛋白、KI呈正相关;MBL-A与细胞AI呈正相关。结论 MBL-A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上调,以肾小球表达上调为主,并随病程延长逐渐增强,其表达变化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相关。细胞凋亡也参与了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的变化,激活MBL,两者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甘露结合凝集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诱导DC成熟机制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凡平 王明永 +9 位作者 杨建斌 赵东方 王红坡 邵峰 孙瑞利 郭庆合 凌明智 赵永新 宋士军 郭继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9-1062,1077,共5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o)来源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机制。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Mo,常规方法体外诱导未成熟DC(imDC),FACS分析DC成熟过程中MBL对CD分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分...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o)来源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机制。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Mo,常规方法体外诱导未成熟DC(imDC),FACS分析DC成熟过程中MBL对CD分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分析MBL与imDC的结合情况;RT-PCR分析DC表面模式识别分子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法(EMSA)和Western blot分析NF-κB的活性及细胞核移位。结果:FCM分析表明,MBL能够使DC表面CD83、CD86及MHC分子表达升高;MBL能够以Ca2+浓度依赖关系与imDC细胞结合;RT-PCR结果表明MBL能够减少DC表面TLR2和TLR4的表达。EMSA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MBL能够增强NF-κB活性及细胞核移位。结论:MBL可通过直接结合imDC表面分子来影响DC模式识别分子的表达并调节信号分子NF-κB活性,提示MBL能够通过配体结合调控DC分化成熟,揭示了MBL调节DC分化成熟有关信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结合凝集 树突状细胞 TOLL样受体 NF-ΚB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梅 赵忠利 +1 位作者 仲跻峰 王长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49,共5页
疾病是影响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虽然传统的疾病控制方法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分析在抗性和易感群体中候选基因的标记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合遗传育种技术,提高家畜的抗病性与健康... 疾病是影响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虽然传统的疾病控制方法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分析在抗性和易感群体中候选基因的标记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合遗传育种技术,提高家畜的抗病性与健康水平已成为当今提高家畜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s,MBL)是构成人和动物血清补体凝集素途径的主要成分,在先天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笔者简述了MBL的分布、结构、功能,介绍了MBL基因与抗病力的关系,对其作为家畜抗病育种遗传标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期望MBL作为遗传标记,通过标记辅助选择进行抗病育种可以培育出抗病力强的家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结合凝集 生物学功能 多态性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