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甘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刘成 常丽莉 +3 位作者 王强 陈丽薇 祁亚伟 张世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25年第2期37-44,共8页
目的探究异甘草素对脑缺血再灌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异甘草素(0、10、20、40、80μmol/L)干预小鼠神经干细胞C17.2,进行神经干细胞成球实验,比较细胞成球数;144只大鼠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 目的探究异甘草素对脑缺血再灌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异甘草素(0、10、20、40、80μmol/L)干预小鼠神经干细胞C17.2,进行神经干细胞成球实验,比较细胞成球数;144只大鼠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24只,分别为: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低、中、高剂量异甘草素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药物干预14 d,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HE染色检测脑部病理损伤,采用神经功能评分(NDS)系统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流式细胞术和TUNEL法染色分别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表达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Notch1、Notch受体细胞内结合域1(NICD1)和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另设高剂量异甘草素治疗+DAPT(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组6只,采用上述相同方法检测。结果异甘草素剂量分别为40、80μmol·L-1时,C17.2细胞成球数显著增加(P<0.05);经中、高剂量异甘草素干预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少,神经损伤评分(NDS)评分降低,脑含水量均降低,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IL-1β、TNF-α、MDA水平降低,IL-10、SOD、GSH水平升高,中、高剂量异甘草素组Notch1、NICD1、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比较均上调,且高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而加入DAPT能够逆转高剂量异甘草素的上述作用。结论异甘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otch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脑缺血再灌注 NOTCH信号通路 神经细胞凋亡 缺血后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潜在作用机制
2
作者 杨静依 周红燕 +4 位作者 袁晓庆 兰先明 孙福东 赵泉 张加余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0-57,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探究异甘草素治疗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PubChem、Gencard等数据分析平台筛选异甘草素治疗HUA的潜在分子靶点,借助Cytoscape 3.7.1及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探究异甘草素治疗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PubChem、Gencard等数据分析平台筛选异甘草素治疗HUA的潜在分子靶点,借助Cytoscape 3.7.1及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并筛选核心靶点。利用Metscape将异甘草素治疗HUA的潜在分子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靶点-通路”可视化网络。选取PPI网络排名靠前的HUA相关靶点与异甘草素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用HK-2细胞进行MTT、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荧光等实验。结果最终筛选得到异甘草素治疗HUA排名前10位的潜在分子靶点包括CXCR4、BCL2L1、ALDH2、MCL、ABCG2等。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异甘草素治疗HUA的潜在靶点主要调控ABC转运蛋白、P53等信号通路,影响ABC型转运蛋白活性、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调节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异甘草素与CXCR4和ABCG2结合较稳定,与ALDH2虽然有很好的结合性能,但结合不稳定。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异甘草素能够恢复HUA细胞模型的存活率,同时改善NO和ROS水平。异甘草素能够改善高尿酸对HK-2细胞CXCR4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论异甘草素对高尿酸环境下的HK-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有效地降低高尿酸环境对HK-2细胞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高尿酸血症 CXCR4 HK-2细胞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3
作者 陈世琳 陈文恒 +1 位作者 王光辉 高山 《中华骨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0-240,共11页
目的探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软骨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KOA组、塞来昔布组、ISL低剂量组、ISL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 目的探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软骨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KOA组、塞来昔布组、ISL低剂量组、ISL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取改良Hulth法构建KOA模型。ISL低剂量组和ISL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10、40 mg/kg的ISL,塞来昔布组灌胃24 mg/kg塞来昔布,假手术组和KOA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干预均为1次/d,连续8周。通过对旷场实验中行为学变化及软骨组织病理学观察、炎症细胞因子检测、铁死亡及Sirt1/Nrf2/GPX4相关蛋白表达及指标测定最佳给药剂量。另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KOA组、ISL高剂量组、Sirt1抑制剂组、ISL高剂量+Sirt1抑制剂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构建KOA模型。ISL高剂量组腹腔注射40 mg/kg ISL,Sirt1抑制剂组腹腔注射10 mg/kg EX-527,ISL高剂量+Sirt1抑制剂组腹腔注射40 mg/kg ISL+10 mg/kg EX-527,假手术组和KOA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均为1次/d,连续8周。病理学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其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6水平;检测关节软骨组织铁沉积;测定Fe^(2+)、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Sirt1/Nrf2/GPX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关节软骨组织CollagenⅡ、Aggrecan、MMP-3、MMP-13蛋白表达。结果ISL低剂量和ISL高剂量大鼠关节软骨组织损伤较KOA组减轻;OARSI评分、关节液中TNF-α、IL-1β、IL-6水平、软骨组织铁沉积量、Fe^(2+)、MDA、ROS水平分别为(8.33±1.86)分和(4.50±1.52)分、(67.24±7.25)pg/ml和(42.06±5.12)pg/ml、(37.97±4.96)pg/ml和(23.75±4.12)pg/ml、(31.67±4.16)pg/ml和(20.91±3.28)pg/ml、2.00±0.20和1.53±0.14、(2.84±0.19)μmol/mg和(1.87±0.16)μmol/mg、(9.11±1.08)nmol/ml和(5.49±1.05)nmol/ml、(759.15±59.80)μmol/ml和(610.85±44.23)μmol/ml,较KOA组均降低(P<0.05);血清SOD、GSH含量分别为(12.12±1.52)U/ml和(16.79±2.14)U/ml、(10.32±1.06)U/ml和(14.84±1.65)U/ml,较KOA组增强(P<0.05);Sirt1、Nrf2、GPX4、SLC7A11蛋白表达分别为0.70±0.11和0.96±0.13、0.69±0.10和0.95±0.14、0.51±0.06和0.87±0.12、0.56±0.06和0.83±0.10,较KOA组升高(P<0.05);Acetyl-H4K16、ACSL4、MMP-3、MMP-13蛋白表达分别为1.68±0.17和1.30±0.10、1.39±0.12和0.97±0.10、1.70±0.14和1.10±0.10、1.64±0.15和1.28±0.10,较KOA组降低(P<0.05),Sirt1抑制剂组大鼠上述指标相对升高。与ISL高剂量组相比,ISL高剂量+Sirt1抑制剂组大鼠铁死亡相关指标明显升高。结论ISL能改善KOA大鼠关节软骨损伤,其机制与激活Sirt1/Nrf2/GPX4通路,抑制细胞铁死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铁死亡
原文传递
异甘草素通过激活自噬抑制巨噬细胞中结核杆菌生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204,I0004,共6页
目的探究异甘草素对H37Ra感染的巨噬细胞中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涉及的机制。方法以5、10、25、50、75、100μmol/L异甘草素处理RAW264.7细胞24、48、72 h,MTT检测细胞活力。细胞被H37Ra感染6 h后:(1)利用10、25或50μM异甘草素处理细... 目的探究异甘草素对H37Ra感染的巨噬细胞中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涉及的机制。方法以5、10、25、50、75、100μmol/L异甘草素处理RAW264.7细胞24、48、72 h,MTT检测细胞活力。细胞被H37Ra感染6 h后:(1)利用10、25或50μM异甘草素处理细胞24 h;(2)利用50μg/mL雷帕霉素处理细胞2 h;(3)利用50μmol/L异甘草素和30 pg/mL 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一种PI3K(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kinase)/AKT激活剂]或5mM 3MA(一种自噬抑制剂)共处理细胞24 h。利用计数法测量细菌菌落总数;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mTOR通路蛋白和自噬标志蛋白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检测LC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异甘草素处理不影响细胞活力。异甘草素或雷帕霉素处理感染后细胞显著减少细菌菌落总数,激活PI3K/AKT/mTOR通路,促进LC3-Ⅱ/LC3-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强LC3荧光强度,并抑制P62蛋白相对表达量。EGF处理逆转异甘草素诱导的自噬激活。3MA处理逆转异甘草素诱导的细菌菌落数下降。结论异甘草素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激活自噬,抑制感染H37Ra的巨噬细胞中结核杆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PI3K/AKT/mTOR通路 自噬 H37RA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陈丽妮 吴江东 +2 位作者 赵桂林 蒋小青 谢永果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15-617,621,共4页
目的:比较异甘草素预处理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8),I组为正常对照组;II组为模型组;在建立模型前III组静脉推注异甘草素液50 mg/L。灌注结束24小时显微镜观察大鼠腓肠肌组织形... 目的:比较异甘草素预处理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8),I组为正常对照组;II组为模型组;在建立模型前III组静脉推注异甘草素液50 mg/L。灌注结束24小时显微镜观察大鼠腓肠肌组织形态学改变,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IL-6、CK含量及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灌注结束后24小时血清TNF-α、IL-6水平,CK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P<0.05);与缺血组比较,异甘草素处理组灌注结束后24小时血清TNF-α、IL-6水平,CK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P<0.05),灌注结束24小时大鼠腓肠肌组织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异甘草素预处理可减轻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下肢缺血再灌注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素调节Hippo/YAP/TAZ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的影响
6
作者 温玉 付娆 +1 位作者 刘城 邱友春 《西部医学》 2024年第8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素(LQ)调节Hippo/Yes相关蛋白(YAP)/含有PDZ结合位点转录共激活因子(TAZ)通路对高糖(HG)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HBZY-1细胞分为对照组(Ct组)、高糖组(HG组)、低剂量LQ组(LQ-L组,20μmmol/L)、... 目的探讨甘草素(LQ)调节Hippo/Yes相关蛋白(YAP)/含有PDZ结合位点转录共激活因子(TAZ)通路对高糖(HG)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HBZY-1细胞分为对照组(Ct组)、高糖组(HG组)、低剂量LQ组(LQ-L组,20μmmol/L)、高剂量LQ组(LQ-H组,40μmmol/L)、pcDNA3.1组(转染pcDNA3.1)、pcDNA3.1-YAP/TAZ组(转染pcDNA3.1-YAP/TAZ)、LQ-H+pcDNA3.1组(40μmmol/L+转染pcDNA3.1)、LQ-H+pcDNA3.1-YAP/TAZ组(40μmmol/L+转染pcDNA3.1-YAP/TAZ)。q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1β水平;免疫荧光检测IV型胶原纤维(Collagen IV)、纤连蛋白(FN)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TGF-β1、YAP1、TAZ蛋白表达。结果HBZY-1细胞成功高表达YAP1/TAZ;与Ct组比较,HG组HBZY-1细胞OD450值、TNF-α、MCP-1、IL-1β、Collagen IV、FN蛋白相对荧光强度、CTGF、TGF-β1、YAP1、TAZ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G组比较,LQ-L组、LQ-H组HBZY-1细胞OD450值、TNF-α、MCP-1、IL-1β、Collagen IV、FN蛋白相对荧光强度、CTGF、TGF-β1、YAP1、TAZ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HG组、pcDNA3.1组比较,pcDNA3.1-YAP/TAZ组HBZY-1细胞OD450值、TNF-α、MCP-1、IL-1β、Collagen IV、FN蛋白相对荧光强度、CTGF、TGF-β1、YAP1、TAZ蛋白表达升高(P<0.05);pcDNA3.1-YAP/TAZ减弱了高剂量LQ对HG诱导的HBZY-1细胞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结论LQ可能通过抑制Hippo/YAP/TAZ通路抑制HG诱导的HBZY-1细胞炎症反应及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Hippo/Yes相关蛋白/含有PDZ结合位点转录共激活因子通路 肾小球系膜细胞 炎症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对七氟烷致老年大鼠骨折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卜亚楠 陈秋 +1 位作者 张乐 苏孟勤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对七氟烷致老年大鼠骨折术后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环磷酸腺苷反应单元结合蛋白(cycli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脑源...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对七氟烷致老年大鼠骨折术后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环磷酸腺苷反应单元结合蛋白(cycli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骨折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异甘草素组、联合组,每组10只。联合组大鼠灌胃异甘草素(15 mg·kg^(−1)),腹腔注射PD98059(1 mg·kg^(−1));异甘草素组灌胃异甘草素(15 mg·kg^(−1)),腹腔注射等量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灌胃、腹腔注射等量DMSO。每日1次,持续5 d。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Tunel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ERK1/2、磷酸化ERK1/2(phospho-ERK1/2,p-ERK1/2)、CREB、p-CREB、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36.26±3.95)s、(23.91±2.91)s、(5.17±0.68)次、(494.42±45.62)ng·mL^(−1)、(600.98±60.01)ng·mL^(−1)、(34.26%±3.96%)、(0.23±0.03)、(0.14±0.02)、(0.16±0.02)]比较,异甘草素组建模后逃避潜伏期缩短,第三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血清TNF-α水平、IL-1β水平、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ERK1/2/ERK1/2、p-CREB/CREB及BDN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14.87±1.43)s、(45.08±4.54)s、(12.31±1.77)次、(253.41±27.61)ng·mL^(−1)、(229.04±23.55)ng·mL^(−1)、(8.53%±1.06%)、(0.66±0.11)、(0.51±0.05)、(0.60±0.07)],P<0.05;与异甘草素组比较,联合组建模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第三象限停留时间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血清TNF-α水平、IL-1β水平、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ERK1/2/ERK1/2、p-CREB/CREB及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21.06±2.72)s、(37.17±3.10)s、(7.72±0.96)次、(346.91±44.67)ng·mL^(−1)、(391.38±34.75)ng·mL^(−1)、(16.11%±1.84%)、(0.42±0.05)、(0.29±0.03)、(0.24±0.03)],P<0.05。结论异甘草素可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抑制炎症反应、保护海马组织神经元,激活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七氟烷 认知障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环磷酸腺苷反应单元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测定甘草素的药物渗透性及生物药剂学分类预测
8
作者 汪凯康 贾文 +2 位作者 丁文华 刘群山 徐维平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302-306,共5页
目的测定不同浓度甘草素在大鼠不同肠段的渗透性,初步探讨甘草素在肠道中的吸收机制,并对甘草素进行生物药剂学分类预测。方法参考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关于溶解度定义,考察甘草素在pH 1.2、4.0、6.8、7.4的缓冲液和水中的平衡溶解度... 目的测定不同浓度甘草素在大鼠不同肠段的渗透性,初步探讨甘草素在肠道中的吸收机制,并对甘草素进行生物药剂学分类预测。方法参考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关于溶解度定义,考察甘草素在pH 1.2、4.0、6.8、7.4的缓冲液和水中的平衡溶解度来评价甘草素的溶解性,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测定甘草素在25、50、75μg·mL^(-1)对大鼠十二指肠、结肠、空肠、回肠的渗透性;结合溶解性和渗透性结果预测甘草素生物药剂学分类。结果甘草素在不同pH下和水中平衡溶解度都低于100μg·mL^(-1),溶解度为不溶或几乎不溶,亲脂性不强,甘草素在大鼠不同肠段下的渗透性都大于1.2×10^(-3)cm·min^(-1),为易吸收药物。结论甘草素在大鼠肠吸收中存在自身吸收抑制,存在吸收饱和特性,可能有主动转运或扩散等转运机制参与,预测甘草素为生物药剂学Ⅱ类药物,为低溶解度,高渗透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渗透性 肠灌流 生物药剂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调控LINC01503对肺鳞癌细胞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张梦诗 崔逸爽 +4 位作者 么艺涵 戈艳蕾 甘俊清 金叶 孙国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5-578,共14页
背景与目的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是甘草中重要的药理成分,其具有一系列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同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癌症靶向治疗的一种潜在药物。LINC01503是一种致癌基因,其与多种癌症的恶性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 背景与目的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是甘草中重要的药理成分,其具有一系列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同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癌症靶向治疗的一种潜在药物。LINC01503是一种致癌基因,其与多种癌症的恶性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ISL通过调控LINC01503对肺鳞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肺鳞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浆。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LINC01503在肺鳞癌血浆、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不同浓度的ISL处理肺鳞癌细胞24 h,用qRT-PCR检测LINC01503表达情况。将细胞进行分组处理:si-NC组、si-LINC01503组、DMSO(0.1%的二甲基砜)组、ISL组、pc DNA3.1(+)-NC组、pc DNA3.1(+)-LINC01503组、ISL+pc DNA3.1(+)-NC组及ISL+pc DNA3.1(+)-LINC01503组。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研究LINC01503对肺鳞癌细胞功能表型的影响。结果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肺鳞癌患者组织芯片中,肺鳞癌组织LINC01503的平均荧光强度高于癌旁组织(P<0.05)。肺鳞癌患者血浆中LINC01503的表达高于健康人血浆表达(P<0.05)。敲降LINC01503可以抑制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并促进调亡(P<0.05)。ISL可以抑制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调亡(P<0.05)。过表达LINC01503后用ISL进行干预可逆转过表达LINC01503对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促进作用及对调亡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LINC01503在肺鳞癌中呈高表达,LINC01503可以促进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抑制调亡,ISL可以通过调控LINC01503的表达抑制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促进肺鳞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甘草素 LINC01503 增殖 凋亡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异甘草素纳米乳通过重塑免疫抑制微环境抑制小鼠三阴性乳腺癌
10
作者 洪亮 汪建满 +4 位作者 李江敏 罗亚莉 郭涛 胡祖权 曾柱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79-679,共1页
目的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LQ)是一种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有报道称其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外基质的积累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推测ILQ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外基质刚度抑制三阴性乳腺癌。为了改善ILQ的水溶性等药学性质,... 目的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LQ)是一种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有报道称其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外基质的积累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推测ILQ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外基质刚度抑制三阴性乳腺癌。为了改善ILQ的水溶性等药学性质,采用超声、相转变组分法和相转变温度法相结合的创新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ILQ纳米乳(简称ILQ-NE@T),评估了其治疗效果及其与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优化的S-PIC-T方法制备ILQ-NE@T。通过尺寸分布、微观结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等对ILQ-NE@T进行表征。采用细胞模型在体外研究ILQ-NE@T的抗乳腺癌能力。通过构建三阴性乳腺癌小鼠模型,在体内研究ILQ-NE@T的抗乳腺癌活性及其与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关系。结果和结论采用S-PIC-T方法制备的ILQ-NE@T含有直径约为66纳米的球形液滴,粒径分布较窄。ILQ的溶解度提高了约2600倍。ILQ的化学稳定性显著提高,且物理稳定性也较好。ILQ-NE@T对正常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ILQ-NE@T的肿瘤细胞杀伤效果比传统制剂ILQ悬浮液更强。在小鼠模型中,ILQ-NE@T的体内抗肿瘤效果比游离ILQ抑制乳腺癌的效果更好。此外,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ILQ-NE@T可能通过诱导M2巨噬细胞向M1极化、下调Treg成熟和功能,重塑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传统制剂 物理稳定性 甘草素 细胞外基质 细胞相容性 纳米乳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通过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轴抑制肺鳞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孔文月 黄兰香 +5 位作者 苏鑫 郑璇 朱英泽 郑强馨 刘美月 孙国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6-51,I0002-I0006,共11页
目的 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是全世界范围内高频率发生的恶性肿瘤。最近的研究表明,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发挥抗肿瘤活性。因此,研究旨在探讨ISL在抗LUSC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 目的 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是全世界范围内高频率发生的恶性肿瘤。最近的研究表明,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发挥抗肿瘤活性。因此,研究旨在探讨ISL在抗LUSC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梯度浓度ISL处理LUSC细胞,探究ISL在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抗癌特性。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探寻了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MIR22HG/miR-24-3p/Fas配体基因(Fas ligand Gene,FASLG)之间可能的互作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LUSC细胞中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的表达,细胞计数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WB)检测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RNA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 RIP)实验和双萤光素酶实验验证lncRNA MIR22HG与miR-24-3p、miR-24-3p与FASLG的结合关系。结果 ISL可以显著抑制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生信分析及临床样本分析发现lncRNA MIR22HG在LUSC中低表达,ISL可以促进lncRNA MIR22HG的表达,抑制LUSC细胞的恶性行为。此外,lncRNA MIR22HG可以海绵吸附miR-24-3p进而调节FASLG的表达。miR-24-3p在LUSC中上调表达,FASLG在LUSC中下调表达。过表达FASLG可以逆转miR-24-3p过表达对LUSC增殖、转移以及EMT进程的促进作用。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ISL通过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轴抑制肺鳞癌转移,表明ISL有潜力作为治疗LUSC的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lncRNA MIR22HG miR-24-3p FASLG 肺鳞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缓解胺碘酮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张蓓蕾 郭锦丽 韩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174-4179,共6页
目的:通过胺碘酮诱导静脉炎,观察异甘草素对受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胺碘酮组(胺碘酮30μmol/L处理24 h)、异甘草素组(异甘草素10μmol/L预处理1 h后胺碘酮30μmol/L处理24 h)3组。... 目的:通过胺碘酮诱导静脉炎,观察异甘草素对受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胺碘酮组(胺碘酮30μmol/L处理24 h)、异甘草素组(异甘草素10μmol/L预处理1 h后胺碘酮30μmol/L处理24 h)3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法确定异甘草素作用浓度,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程度,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增殖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因子Casepase-3、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黏附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黏附因子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胺碘酮组比较,异甘草素预处理可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细胞凋亡,下调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结论:异甘草素在预防和治疗临床静脉炎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一种潜在的预防静脉炎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内皮细胞 甘草素 静脉炎 炎症因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通过hsa_circ_0027107/miR-651-5p/FOXN2轴抑制肺腺癌的恶性进展
13
作者 苏鑫 孔文月 +3 位作者 朱英泽 黄兰香 胡宇宁 孙国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98,I0019-I0022,共10页
目的探讨circ_0027107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同时探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通过hsa_circ_0027107对肺腺癌的影响。方法肺腺癌基因芯片筛选出显著高表达的hsa_circ_0027107,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 目的探讨circ_0027107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同时探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通过hsa_circ_0027107对肺腺癌的影响。方法肺腺癌基因芯片筛选出显著高表达的hsa_circ_0027107,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肺腺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浆中,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hsa_circ_0027107的表达情况,荧光原位杂检测hsa_circ_0027107在肺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A549和H1299,采用CCK-8和克隆形成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评估hsa_circ_0027107在肺腺癌中的功能;通过miRanda、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circ_0027107下游的miR-651-5p,与miRDB、miRTarBase、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651-5p下游蛋白FOXN2,双荧光素酶基因实验报告确定circ_0027107与miR-651-5p、miR-651-5p与FOXN2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通过相关功能实验验证。结果肺腺癌基因芯片结果显示环状RNA hsa_circ_0027107差异表达明显,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肺腺癌患者组织中hsa_circ_0027107的平均荧光强度为低于癌旁组织,miR-651-5p的平均荧光强度为高于癌旁组织,hsa_circ_0027107的低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核质分离结果显示hsa_circ_0027107、miR-651-5p都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过表达hsa_circ_0027107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而过表达miR-651-5p可逆转circ_0027107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同时,发现在NCL-H1299、A549中FOXN2表达降低,敲低FOXN2可逆转miR-651-5p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研究发现ISL能够明显促进Hsa_circ_0027107的表达,并明显抑制体外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功能实验也证实敲低Hsa_circ_0027107的表达能够拯救ISL对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结论肺腺癌组织、细胞、血浆中hsa_circ_0027107低表达,hsa_circ_0027107通过调控miR-651-5p作用于FOXN2抑制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表型,ISL通过hsa_circ_0027107抑制肺腺癌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甘草素 人环状RNA-0027107 miR-651-5p FOX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异甘草素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阳莉萍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708-712,共5页
[目的]基于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异甘草素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以及异甘草素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通过皮下注射高碘水和猪甲状... [目的]基于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异甘草素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以及异甘草素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通过皮下注射高碘水和猪甲状腺球蛋白混合液建立AIT小鼠模型。于造模当天给药组小鼠采用灌胃给药干预2周。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自身免疫相关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8、IL-6和IL-23]的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甲状腺组织的病理学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甲状腺组织NLRP3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血清自身免疫相关抗体(TPOAb和TGAb)和炎症因子(IL-8、IL-6和IL-23)水平显著升高(P<0.01)。此外,模型组小鼠甲状腺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甲状腺组织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提示AIT小鼠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明显降低血清自身免疫相关抗体(TPOAb和TGAb)和炎症因子(IL-8、IL-6和IL-23)水平(P<0.05),甲状腺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显著减轻,甲状腺组织NLRP3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其中异甘草素给药组改善小鼠AIT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异甘草素可能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以及抑制炎症,从而改善AIT小鼠的系列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雷公藤多苷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双波长法测定复方甘草合剂中甘草苷、甘草素及异甘草素的含量 被引量:33
15
作者 赵晓莉 崔小兵 吴皓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 :研究以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合剂中甘草苷、甘草素及异甘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romasilC18柱 ,以甲醇 - 0 .5 %冰醋酸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双波长检测 ,测定波长λ1=2 76nm ,λ2 =372nm。结果 :甘草苷在 5 0~ 12 5 0ng范围... 目的 :研究以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合剂中甘草苷、甘草素及异甘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romasilC18柱 ,以甲醇 - 0 .5 %冰醋酸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双波长检测 ,测定波长λ1=2 76nm ,λ2 =372nm。结果 :甘草苷在 5 0~ 12 5 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甘草素在 5 .0~ 12 5 .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8;异甘草素在 3.0~ 6 .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 :甘草苷为 98.30 % ,RSD为 1.0 1% (n =6 ) ;甘草素为 98.0 1% ,RSD为0 .6 8% (n =6 ) ,异甘草素为 98.73% ,RSD为 0 .89% (n =6 )。结论 :操作简便 ,结果可靠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草合剂 双波长 甘草素 甘草素 含量测定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和3-甲氧基异甘草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抗癌活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木合布力·阿布力孜 王永波 +1 位作者 徐方野 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7-888,共2页
肝癌多药耐药( MDR)不仅限制了化疗效果,也是导致肝癌复发转移的重要原因,如何逆转多药耐药性已是肿瘤药物干预研究的热点。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作为一种体外模型,在新型抗癌候选药物研究中较为常用。国内学者利用此种模型从天然药... 肝癌多药耐药( MDR)不仅限制了化疗效果,也是导致肝癌复发转移的重要原因,如何逆转多药耐药性已是肿瘤药物干预研究的热点。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作为一种体外模型,在新型抗癌候选药物研究中较为常用。国内学者利用此种模型从天然药物中筛选出了对肝癌Bel-7402细胞具有明显抑制活性的黄芩苷、虫草素、蜂毒素、蛇葡萄素、川芎嗪等天然活性成分,并探讨其在肝癌的辅助治疗、逆转耐药性等方面的应用价值[1-4]。本课题组研究发现,甘草查耳酮成分异甘草素( isoliquiritigenin, ILG)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活性,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低,从而显示较好的先导化合物的潜力[5]。本研究参照前期研究方法[6]对天然化合物ILG及其衍生物3-甲氧基异甘草素(3-OM-ILG)进行人工合成制备,并应用人肝癌 Bel-7402细胞为体外模型,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法对两种化合物的抗肝癌活性及促进癌细胞凋亡作用进行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3-甲氧基异甘草素 合成制备 人肝癌Bel7402细胞 抗癌活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素与异甘草素的合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立 沈凤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甘草素与异甘草素的合成杨立,沈凤嘉(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为我国一项宝贵的中药资源,历来受到人们重视。甘草素(liquiritigenin)和异... 甘草素与异甘草素的合成杨立,沈凤嘉(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为我国一项宝贵的中药资源,历来受到人们重视。甘草素(liquiritigenin)和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素 甘草素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对异甘草素和甘草素的选择性吸附 被引量:6
18
作者 慕春海 韩博 +1 位作者 李超鹏 陈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483-486,共4页
利用结构相似的异甘草素和甘草素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上的吸附差别研究了MWNTs的吸附选择性,通过吸附速率试验和等温吸附试验比较了MWNTs对异甘草素和甘草素吸附能力。结果显示,异甘草素和甘草素在MWNTs上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 利用结构相似的异甘草素和甘草素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上的吸附差别研究了MWNTs的吸附选择性,通过吸附速率试验和等温吸附试验比较了MWNTs对异甘草素和甘草素吸附能力。结果显示,异甘草素和甘草素在MWNTs上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接近于均匀表面上的单层吸附;MWNTs对异甘草素的吸附能力强于对甘草素的吸附。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对结构相似的异甘草素和甘草素的吸附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甘草素 甘草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的含量 被引量:35
19
作者 何三民 石森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8-619,共2页
关键词 甘草 甘草素 甘草素 甘草 含量测定 HPL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素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塑及右心重构的影响
20
作者 郑欢 郑珍珍 +5 位作者 杨怡恬 张媛 陈鸣娣 姚卫民 成俊芬 陈日垦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素对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血管重塑及右心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诱导法建立PAH大鼠模型。MCT建模2周后分别给予60和20 mg/kg甘草素干预2周,观察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大鼠... 目的探讨甘草素对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血管重塑及右心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诱导法建立PAH大鼠模型。MCT建模2周后分别给予60和20 mg/kg甘草素干预2周,观察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大鼠肺动脉组织和右心室心肌组织HE染色结果,以及检测大鼠血浆环磷酸鸟苷(cGMP)和肺动脉组织蛋白激酶G(PKG)水平。结果60和20 mg/kg甘草素均能降低MCT诱导的PAH大鼠RVSP及RVHI,增加cGMP和PKG蛋白表达(P<0.01或0.05)。结论甘草素对PAH大鼠肺血管重塑及右心重构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素 肺动脉高压 右心重构 CGMP PK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