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瓦里关山降水化学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12
1
作者 汤洁 薛虎圣 +4 位作者 于晓岚 程红兵 徐晓斌 张晓春 季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0-425,共6页
报告了 1997年在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 (观测站点位于青海省瓦里关山 )的降水化学观测结果 .该站点位于我国北方高原的半干旱地区 ,周围较少有局地污染排放源影响 .对获得的 5 9个降水样品进行了 pH值、电导率和可溶性离子成分的分析 ... 报告了 1997年在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 (观测站点位于青海省瓦里关山 )的降水化学观测结果 .该站点位于我国北方高原的半干旱地区 ,周围较少有局地污染排放源影响 .对获得的 5 9个降水样品进行了 pH值、电导率和可溶性离子成分的分析 ,其结果显示 ,该地降水的年平均 pH值为 6 .4,呈中性 ;年平均电导率为 14.8μS/cm ,降水较为洁净 ;降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依次为NH4 + ,Ca2 + ,SO4 2 -,Mg2 + ,Na+ ,NO3 -,Cl-,K+ ,F-离子 ,各离子成分的浓度高于我国丽江地区的降水 ,但阴阳离子成分的组成比例同丽江地区比较接近 ,NH4 + 和Ca2 + 离子浓度的比例比丽江地区降水略高 ;瓦里关地区降水的主要化学特征反映了我国北方大气背景地区降水的特点 ,该站适合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长期降水化学背景监测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里关山 降水 化学分析 化学特征 大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风对瓦里关山大气CO_2本底浓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周凌晞 汤洁 +2 位作者 温玉璞 张晓春 乜虹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使用 1994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大气CO2 和地面风现场连续观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基准站 (36°17′N ,10 0°5 4′E ,海拔 3816m)地面风变化对大气CO2 本底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平风向、风速和垂直风向、风... 使用 1994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大气CO2 和地面风现场连续观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基准站 (36°17′N ,10 0°5 4′E ,海拔 3816m)地面风变化对大气CO2 本底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平风向、风速和垂直风向、风速的变化对大气CO2 观测值的影响在春、夏、秋、冬季有明显不同 .由大量观测事实的统计平均还给出了瓦里关山大气CO2 浓度在不同季节的分布范围和日变化类型 ,并分析了形成原因 .将地面风数据作为大气CO2 本底资料的过滤因子之一 ,提出了适用于不同使用目的和要求的我国内陆高原地区大气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本底变化 地面风 数据筛选 环境气象 大气 瓦里关山 本底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里关山与观风山近地面空气^7Be浓度季节性变化对比 被引量:25
3
作者 万国江 郑向东 +7 位作者 H.N.LEE 王仕禄 万恩源 杨伟 汤洁 吴丰昌 王长生 黄荣贵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7-264,共8页
7Be广泛应用于大气物质传输、表土季节性迁移和微粒混合作用的示踪。它在不同地域空气中的浓度分布构成了多领域研究的基础。7Be在对流层空气中的浓度随地表海拔高度而增加。基于瓦里关山和观风山的位置差异和海拔高差,对比观测其近地... 7Be广泛应用于大气物质传输、表土季节性迁移和微粒混合作用的示踪。它在不同地域空气中的浓度分布构成了多领域研究的基础。7Be在对流层空气中的浓度随地表海拔高度而增加。基于瓦里关山和观风山的位置差异和海拔高差,对比观测其近地面空气7Be浓度变化不仅有益于区域尺度的大气和地表环境过程的示踪,而且对全球尺度的研究也将具重要意义。2002-10-09~2004-01-21,利用美国环境测量实验室的低水平核素表层大气采样系统在瓦里关山和观风山同步连续进行每周1个大气气溶胶样品的采集工作。7Be的比活度系用多道能谱仪进行γ谱测定,测量误差小于6%。中美两实验室对逐周样品测量结果表明两实验室的数据具有很好的可比性。两个站点7Be浓度逐周变化趋势总体相似,具有2~6周的短周期波动,波峰与波谷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其高值或低值波动延迟或超前的差异与区域尺度的天气过程传播一致。瓦里关山和观风山7Be的年均浓度分别为(14.7±1.5)mBq/m3和(4.1±0.9)mBq/m3,前者约为后者的3.6倍。近地面空气7Be浓度与同期降水量的比较表明,在周时间尺度上,两者呈现出较好的预期负相关变化;而在月平均尺度上,两地7Be浓度变化比较稳定。位于内陆地区的瓦里关山受低海拔气团上升的影响较小,其空气中7Be浓度变化较真实地反映了中纬度、高海拔地区的背景水平。观风山地区虽然受到低纬度海洋性上升气团的影响,但7Be浓度变化仍然显示出低纬度、较高海拔地区的预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Be浓度 近地面空气 季节性变化 瓦里关山 观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瓦里关山、兴隆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的背景浓度 被引量:27
4
作者 程红兵 王木林 +1 位作者 温玉璞 王庚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2-409,共8页
为了研究中国大陆温室性气体CO2 、CH4和N2 O大气浓度的区域分布和变化特征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从 1 995~ 2 0 0 0年 ,先后在青海瓦里关山全球大气基准站 (3 6°1 8′N ,1 0 0°5 4′E ,3 81 0m)及河北中国科学院兴隆天文台... 为了研究中国大陆温室性气体CO2 、CH4和N2 O大气浓度的区域分布和变化特征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从 1 995~ 2 0 0 0年 ,先后在青海瓦里关山全球大气基准站 (3 6°1 8′N ,1 0 0°5 4′E ,3 81 0m)及河北中国科学院兴隆天文台 (4 0°2 4′N ,1 1 7°3 0′E ,940m) ,利用不锈钢瓶取样和气相色谱法分析 ,观测了两地大气中温室气体CO2 、CH4和N2 O的浓度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兴隆和瓦里关山站CO2 、CH4和N2 O的同期年平均浓度分别为 3 76.7× 1 0 -6和3 73 .5× 1 0 -6,1 886× 1 0 -9和 1 83 1× 1 0 -9,3 1 6.7× 1 0 -9和 3 1 4.9× 1 0 -9。从 1 995~ 2 0 0 0年 ,兴隆站CO2 、CH4和N2 O的年增长率分别为 1 .95× 1 0 -6,9.0 2× 1 0 -9和 0 .75× 1 0 -9。而瓦里关山站从 1 997~ 2 0 0 0年 ,CO2 、CH4和N2 O的年增长率分别为 1 .41× 1 0 -6,9.95× 1 0 -9和 0 .82× 1 0 -9。两地大气中三种气体的浓度与年增长率与全球同类台站的观测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里关山 兴隆 温室气体 CO2 CH4 背景浓度 年均增长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瓦里关山边界层风的若干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玉成 乔晓春 +2 位作者 蔡永祥 祁栋林 温玉璞 《青海气象》 2001年第4期22-28,32,共8页
本文对1995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间在瓦里关山89m气象塔架设的边界展风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同时也详细分析了1999年边界层风速、风向及80m高度处垂直风速等变化的特征,得出了一些高原高山草甸下垫面边界层风的若干特征。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瓦里关山 边界层 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里关山TSP浓度分布特征及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魏鸿业 张国庆 +1 位作者 张加昆 祁栋林 《青海环境》 2008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文利用瓦里关山2003—2004年监测的TSP浓度资料,分析其浓度值的时间分布特征,讨论了浓度值分布与风场的相关关系;分析瓦里关山周围大气污染物中烟尘、粉尘排放情况,对大气污染物中烟尘粉尘排放对瓦里关山TSP浓度值的影响程度进行... 本文利用瓦里关山2003—2004年监测的TSP浓度资料,分析其浓度值的时间分布特征,讨论了浓度值分布与风场的相关关系;分析瓦里关山周围大气污染物中烟尘、粉尘排放情况,对大气污染物中烟尘粉尘排放对瓦里关山TSP浓度值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探讨,得到了关于高原相对清洁区TSP分布的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里关山 TSP浓度 分布特征 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里关山TSP浓度分布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7
作者 张国庆 魏鸿业 +2 位作者 祁栋林 张加昆 周万福 《青海气象》 2008年第2期2-5,31,共5页
本文利用瓦里关山2003~2004年监测的TSP浓度资料,分析其浓度值的时间分布特征,讨论了浓度值分布与风场的相关关系;对超标浓度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并就天气现象对超标浓度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到了关于高原相对清洁区TSP分布的... 本文利用瓦里关山2003~2004年监测的TSP浓度资料,分析其浓度值的时间分布特征,讨论了浓度值分布与风场的相关关系;对超标浓度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并就天气现象对超标浓度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到了关于高原相对清洁区TSP分布的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里关山 TSP浓度 分布特征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里关山随想
8
作者 德力格尔 《青海气象》 2011年第4期93-94,共2页
青藏高原一向称之为万山之宗.这块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巨大高地上汇积了太多的名山大岳.从最南部的喜玛拉雅山到最北边的祁连山山脉.大山一个接一个.个个扬名世界。十年前曾乘飞机横穿高原南北.从万米高空俯瞰高原.大地如同一幅随意... 青藏高原一向称之为万山之宗.这块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巨大高地上汇积了太多的名山大岳.从最南部的喜玛拉雅山到最北边的祁连山山脉.大山一个接一个.个个扬名世界。十年前曾乘飞机横穿高原南北.从万米高空俯瞰高原.大地如同一幅随意布局,但精心雕琢的巨大大地雕塑,或山脉纵横,或雪峰林立,峰峦叠障.连绵起伏,山峦沟壑拥挤着,簇拥着.密不透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里关山 青藏高原 喜玛拉雅山 祁连山 山脉 大地 峰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气象人在行动——记瓦里关山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的建设运行
9
作者 德力格尔 金泉才(图) 容锦盟(图) 《气象知识》 2018年第5期55-61,共7页
2016年4月23日,全球178个国家的代表聚集于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国际社会等待己久的《巴黎协定》,这意味着气象人工作任务更多,肩上的担子更重。在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关键的气候变化共识产生时刻,远在青藏高原瓦里关山的中国大气... 2016年4月23日,全球178个国家的代表聚集于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国际社会等待己久的《巴黎协定》,这意味着气象人工作任务更多,肩上的担子更重。在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关键的气候变化共识产生时刻,远在青藏高原瓦里关山的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51岁老观测员黄建青,与往日一样,和同事来到采样平台采集样品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大气本底 瓦里关山 观象台 基准 气象 运行 国际社会
原文传递
最美的瓦里关山基地
10
作者 刘鹏 东元祯 《知识就是力量》 2019年第3期22-25,共4页
青藏高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为世界上仅此一家!所以中国也紧紧围绕青藏高原积极寻求气象方面的科技突破。
关键词 瓦里关山 青藏高原 地理优势 中国 世界
原文传递
两个人的气象站——青海省瓦里关山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
11
作者 余也 李洋 《博物》 2004年第12期60-63,共4页
两个人的气象站?听起来是不是很孤独很浪漫呢?打开地图。找准东经100°54′,北纬36°17′.定位!它就在这里.在广阔的青藏高原的东北坡.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瓦里关山的山巅.孤零零地伫立着一座小小的房子。它是一... 两个人的气象站?听起来是不是很孤独很浪漫呢?打开地图。找准东经100°54′,北纬36°17′.定位!它就在这里.在广阔的青藏高原的东北坡.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瓦里关山的山巅.孤零零地伫立着一座小小的房子。它是一个属于两个入的气象站。至于它是否足够有趣.还是你自己来说话吧。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的余也,为我们带来了来自瓦里关山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站 青藏高原 瓦里关山 屋顶测量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地区TSP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祁栋林 李晓东 +6 位作者 蔡永祥 肖宏斌 王力 黄建青 李德林 王剑琼 刘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74-2183,共10页
利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2002年11月-2009年8月的瓦里关山地区TSP样品,通过对数据的日、月、年和季节及后向轨迹等方法的分析处理,揭示了瓦里关山地区TSP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2003-2008年TSP质量浓度多年均值为0.076mg/m^3,呈下降趋势.TS... 利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2002年11月-2009年8月的瓦里关山地区TSP样品,通过对数据的日、月、年和季节及后向轨迹等方法的分析处理,揭示了瓦里关山地区TSP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2003-2008年TSP质量浓度多年均值为0.076mg/m^3,呈下降趋势.TSP质量浓度的月际变化特征明显,从秋初开始逐步增大,至春季的4月出现峰值(多年平均值为0.195mg/m^3),在5-8月的变化中,TSP质量浓度是逐渐下降,9月份达到浓度的最低值(多年平均值为0.029mg/m^3);多年平均值在1-4月均超过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季节变化:春季最高,其次是冬季和秋季,夏季最低,四季的TS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48,0.091,0.037,0.035mg/m^3,夏季呈下降趋势,其余季节呈上升趋势.TSP质量浓度明显受到局地气象因子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和风的控制.降雨量越小、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小、风速越小,大气TSP浓度越高,反之越低.春季背景大气TSP的质量浓度平均0.12mg/m^3,大风天气为0.22mg/m^3,浮尘天气为0.329mg/m^3,扬沙天气0.382mg/m^3,沙尘暴0.874mg/m^3,分别为背景大气的1.8、2.7、3.2和7.3倍,雨雪的清除效率分别为33.9%和26.7%.气象后向轨迹模型分析瓦里关山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来源于新疆北部、甘肃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及本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TSP质量浓度远低于城市和区域本底站,代表了全球大陆尺度的环境,冬春季多风沙是造成TSP质量浓度较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特征 质量浓度 影响因素 总悬浮颗粒物(TSP) 瓦里关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210Pb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国江 王仕禄 +6 位作者 万恩源 杨伟 吴丰昌 王长生 郑向东 汤洁 H.N.Lee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5-9,共5页
210Pb等核素对于大气物质传输途径、流域侵蚀作用和水体沉积过程有重要示踪价值.认识它们在环境运移过程的作用机理、速率和通量是示踪研究的基本内容.我们最新的研究进展主要有:1)取得采样及分析数据的国际可比性;2)揭示黔中地区近地... 210Pb等核素对于大气物质传输途径、流域侵蚀作用和水体沉积过程有重要示踪价值.认识它们在环境运移过程的作用机理、速率和通量是示踪研究的基本内容.我们最新的研究进展主要有:1)取得采样及分析数据的国际可比性;2)揭示黔中地区近地面空气210Pb呈现高浓度U型年分布特征;3)获得青海瓦里及山关顶部7Be的高浓度分布;气流强下沉影响在观风山的滞后性和低海拔气团上升影响在瓦里关山的滞后性;4)模拟显示210Pb在一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的高浓度分布和在全球的高沉降通量环带分布;5)揭示富营养湖泊出现的微粒清洗效应及210Pbex对湖泊生产力变化的示踪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和7Be 空气浓度 沉降通量 湖泊生产力变化 全球模拟 黔中地区 瓦里关山 程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概述
14
作者 张晓春 朱庆斌 +2 位作者 季秉法 汤洁 温玉璞 《青海气象》 1995年第3期55-58,共4页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自正式挂牌运行至今,已经工作了一年多时间了,本文在本底台一周年之际,介绍本底台的任务及现有的观测项目。一年来,本底台的工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和赞扬,它将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关键词 大气本底 观象台 瓦里关山 基准 二氧化碳 监测项目 世界气象组织 大气成份 底台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大气本底基准研究
15
作者 汤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国家社会公益类研究重点项目“大陆大气本底基准研究”2006年8月通过由国家科技部基础司组织的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观测数据资料、数据质量的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瓦里关山NOy的观测和本底地区气溶胶理化特性方面有价值的... 国家社会公益类研究重点项目“大陆大气本底基准研究”2006年8月通过由国家科技部基础司组织的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观测数据资料、数据质量的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瓦里关山NOy的观测和本底地区气溶胶理化特性方面有价值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本底 基准 大陆 国家科技部 数据资料 数据质量 理化特性 瓦里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幕话剧《极限实验》梗概(续) 又名《臭氧,你好》——献给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成立10周年
16
作者 德力格尔 《青海气象》 2006年第2期94-97,共4页
关键词 大气本底 实验楼 观象台 基准 中国 臭氧 极限 瓦里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17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77-80,共4页
X820.1 200400543瓦里关山大气CO<sub>2</sub>及其δ<sup>13</sup>C本底变化/周凌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3,23(3).-295~300环图X-9利用1999~2001年期间实... X820.1 200400543瓦里关山大气CO<sub>2</sub>及其δ<sup>13</sup>C本底变化/周凌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3,23(3).-295~300环图X-9利用1999~2001年期间实测资料,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大气C0<sub>2</sub>及其δ<sup>13</sup>C本底特征,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瓦里关大气CO<sub>2</sub>及其δ<sup>13</sup>C本底变化主要反映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自然生态系统源汇的周期性季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环境科学 本底变化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质量 瓦里关山 环图 潮间带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省长田成平专程前往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视察
18
作者 代随刚 《青海气象》 1995年第2期79-79,共1页
6月13日,青海省省长田成平在省政府副秘书长刘春耀以及省气象局徐建伟局长、施守智副局长的陪同下,专程前往海南州建立在海拔3816米的瓦里关山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视察,看望长期坚持工作的气象科技人员。
关键词 大气本底 青海省 观象台 海南州 基准 瓦里关山 长期坚持 省长 副秘书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为全球大气环境监测做出贡献
19
作者 代随刚 《青海气象》 1998年第2期43-43,共1页
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境内瓦里关山的"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是中国政府与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及全球环境基金及其它有关机构合作开展对全球尺度大气本底污染浓度进行监测的国际合作项目。该台自1994年9月正式建立运转以... 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境内瓦里关山的"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是中国政府与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及全球环境基金及其它有关机构合作开展对全球尺度大气本底污染浓度进行监测的国际合作项目。该台自1994年9月正式建立运转以来,为世界气象组织提供了大量的环境监测资料,为研究评价、预测大气成份变化进而研究对气候变化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据不完全统计,至今,该台已接待世界各国环境、气象科技专家130多人,开展了不少科研课题和科学试验项目,受到了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的好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以及美国驻华使馆科技参赞前来参观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本底 世界气象组织 观象台 海南州 联合国 瓦里关山 中国政府 气候变化影响 基准 环境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管理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20
作者 符春阁 《青海气象》 1997年第3期48-49,共2页
本文应用科学管理原则,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对于有效地发挥人、财、物等各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的监测任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科学管理原则 工作人员 底台 监测仪器 工作效率 瓦里关山 大气本底 管理工作 业务工作 监测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