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效果
1
作者 王栋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63-467,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伴有心脏瓣膜病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非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观察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一般资料比较,并记录了手术方法、手术效果指标(包括心功能改善程度和缺血情况)、术后恢复指标(包括呼吸机应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减小,术后3个月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次数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较非同期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时展现出更高的手术成功率、更快的康复进程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瓣膜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膨式Venus-A瓣膜与国产Renatus球囊扩张式介入瓣膜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效果比较
2
作者 李亮 潘广瑞 房玲 《中国医药》 2025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目的比较自膨式Venus-A瓣膜与国产Renatus球囊扩张式介入瓣膜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重度AS患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手术方案并依此分组,其中采用自膨... 目的比较自膨式Venus-A瓣膜与国产Renatus球囊扩张式介入瓣膜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重度AS患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手术方案并依此分组,其中采用自膨式Venus-A瓣膜治疗的44例患者为A组,采用国产Renatus球囊扩张式介入瓣膜治疗的40例患者为B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A组与B组患者瓣膜置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7%(43/44)比100.0%(40/40)](P>0.05);2组患者瓣膜滑脱、严重瓣周漏、球囊预扩张、股动脉入路、球囊后扩张、使用瓣中瓣比例以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脑卒中、严重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30 d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组植入心脏起搏器、主动脉瓣膜反流率低于A组[2.5%(1/40)比18.2%(8/44)、5.0%(2/40)比20.5%(9/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膨式Venus-A瓣膜与国产Renatus球囊扩张式介入瓣膜治疗重度AS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但自膨式Venus-A瓣膜置入术后的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主动脉瓣膜反流的风险较国产Renatus球囊扩张式介入瓣膜置入术的患者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自膨式Venus-A瓣膜 国产Renatus球囊扩张式介入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在心脏瓣膜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姚智 张再磊 褚银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74-76,共3页
综述多种生物材料的发展情况,讨论了当前和未来的心脏瓣膜生物材料发展趋势,旨在从材料科学的角度理解心脏瓣膜组织工程的发展。目前,临床上用于瓣膜置换手术的人工心脏瓣膜包括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但人工心脏瓣膜缺乏长期稳定性和生物... 综述多种生物材料的发展情况,讨论了当前和未来的心脏瓣膜生物材料发展趋势,旨在从材料科学的角度理解心脏瓣膜组织工程的发展。目前,临床上用于瓣膜置换手术的人工心脏瓣膜包括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但人工心脏瓣膜缺乏长期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有必要开发出更持久和有效的替代品,更好地模拟天然心脏瓣膜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人工心脏瓣膜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多态性的华法林个体化给药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4
作者 邢蓓蓓 申红 +1 位作者 王巍 刘璞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基因多态性的华法林个体化给药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分别以2019年1-12月和2020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华法林治疗方案:起始剂量为3 mg... 目的研究基于基因多态性的华法林个体化给药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分别以2019年1-12月和2020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华法林治疗方案:起始剂量为3 mg/d,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为1.5~6 mg/d。研究组患者则在入组后,依据维生素K还氧化酶还原酶复合物1(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complex subunit 1,VKORC1)以及细胞色素p450酶2C9(cytochrome P4502C9,CYP2C9)的基因多态性,AA型患者的使用剂量为3 mg/d,GG型患者的使用剂量为6 mg/d,AG型患者的使用剂量为4.5 mg/d。比较2组患者的基因多态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药代动力学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VKORC1以及CYP2C9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2.01±0.02)vs.(2.22±0.01)](t=102.879,P<0.001)、过度抗凝次数[(9.62±2.37)次vs.(22.58±2.74)次](t=39.188,P<0.001)、华法林半衰期[(58.71±0.02)h vs.(61.99±0.03)h](t=996.536,P<0.001)、药峰时间[(2.71±0.02)h vs.(2.99±0.03)h](t=85.070,P<0.001)低于对照组,INR达标时间[(6.52±2.72)s vs.(4.89±2.33)s](t=4.986,P<0.001)、清除率[(138.01±11.02)mL/h vs.(112.22±11.25)mL/h](t=17.940,P<0.001)、最高血药浓度[(621.29±11.92)μg/L vs.(607.78±11.94)μg/L](t=8.772,P<0.001)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皮肤紫癜(χ2=4.655,P=0.031)、牙龈出血(χ2=7.211,P=0.007)、鼻腔出血(χ2=5.661,P=0.017)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基因多态性的华法林个体化给药可有效降低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华法林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对非瓣膜性房颤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杨德志 陈桂 韦道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叶酸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300例NVAF伴HHCY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常规治... 目的探讨叶酸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300例NVAF伴HHCY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常规治疗,包括抗凝、控制心室率、改善心肌重构等措施)、治疗组(15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叶酸补充方案),两组患者均治疗2年。治疗期间,两组分别失访1、3例,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例数分别为对照组(149例)、治疗组(14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年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2年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清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年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相较治疗前,治疗2年后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内皮素-1(ET-1)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降低,射血分数(EF)水平均升高,上述指标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变化幅度更大(均P<0.05);治疗期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叶酸治疗NVAF伴HHCY患者的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NT-proBNP、ET-1及Hcy水平,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性房颤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叶酸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Periostin,UAR水平表达与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董丹丹 姜玉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目的 探究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尿酸/清蛋白比率(UAR)水平与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接受RFCA治疗的108例老年NAV... 目的 探究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尿酸/清蛋白比率(UAR)水平与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接受RFCA治疗的108例老年NAVF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体检的10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根据随访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42)和未复发组(n=66)。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吸烟史、饮酒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白细胞计数(WB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Periostin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清蛋白(ALB)和尿酸(UA)含量,其比值即为UA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VAF患者RFCA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eriostin,UAR水平对老年NAVF患者RFCA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术前Periostin(53.53±6.27 ng/L),UAR(4.09±0.78)水平显著高于术后(50.53±7.23 ng/L,3.41±0.91)和对照组(31.29±4.21 ng/L,1.24±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8,30.603;5.896,35.883,均P<0.05)。复发组LVEF(51.16%±6.49%)低于未复发组(55.39%±6.71%),UAR(4.01±0.92)、Periostin(55.77±6.56 ng/L)和高血脂史占比(66.67%)水平高于未复发组(3.02±0.63,47.19±5.44ng/L,34.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3.234,6.458,7.180,10.426,均P<0.05)。血清Periostin[OR(95%CI):1.856(1.148~3.000)],UAR[OR(95%CI):2.127(1.145~3.951)]为患者RFCA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Periostin,UAR水平预测老年NAVF患者RFCA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AUC(95%CI)]分别为0.856(0.776~0.916),0.817(0.731~0.884),截断值分别为53.00ng/L,3.99,约登指数分别为0.569,0.509,敏感度分别为88.10%,85.71%,特异度分别为71.21%,65.15%;二者联合预测的AUC(95%CI),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24(0.857~0.966),0.736,85.71%和87.88%,二者联合预测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2.296,2.880;P=0.022,0.004)。结论 老年NAVF患者血清Periostin,UAR水平上调,与RFCA后复发存在一定的关联,二者联合预测老年NAVF患者RFCA后复发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性心房颤动 骨膜蛋白 尿酸/清蛋白比率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蒋丁燕 唐文鑫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2期297-300,共4页
目的:研究标准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3年6月—2024年1月收入的心脏瓣膜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对... 目的:研究标准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2023年6月—2024年1月收入的心脏瓣膜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F-36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措施可提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护理质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改善结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护理 心脏瓣膜 瓣膜置换术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儿童心脏瓣膜疾病临床特点分析
8
作者 马千惠 赵聪 +5 位作者 刘亚兰 陈燕 周诚 史嘉玮 彭华 王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的 研究儿童心脏膜瓣疾病病因、临床表现,并进一步将患儿分为外科手术组与内科治疗组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合并症等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0~14周岁169例诊断为心脏瓣膜异常的儿童患者临床相关资... 目的 研究儿童心脏膜瓣疾病病因、临床表现,并进一步将患儿分为外科手术组与内科治疗组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合并症等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0~14周岁169例诊断为心脏瓣膜异常的儿童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根据其是否针对瓣膜异常行手术干预治疗,分为外科手术组与内科治疗组,分析两组间数据的统计学差异并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出心衰与是否针对瓣膜行手术治疗的相关性。结果 儿童心脏膜瓣病主要发生于二尖瓣。外科手术组与内科治疗组比较,年龄、心衰类型及心衰分级、杵状指、肺炎及咳嗽症状以及心脏形态改变、心律失常、室间隔宽度、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OR=1.206,95%CI:1.072~1.357,P<0.05)为是否针对瓣膜行手术治疗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儿童心脏瓣膜异常的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临床应积极关注并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其病因,制定个体化外科或内科的诊疗方案,避免严重心脏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儿童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所致心源性栓塞机械取栓术后复发的预防——3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张海兵 夏卫东 +4 位作者 王奉淼 李文帅 李庆民 张信芳 张全忠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继发的缺血性卒中占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的20%~30%,且此类卒中多有高负荷量血栓、较大脑血管堵塞及较差的侧支代偿,因此与其他缺血性卒中相比,具有症状更重、预后更差、死亡率偏高的特点。此类卒中患者,即使成功取栓血...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继发的缺血性卒中占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的20%~30%,且此类卒中多有高负荷量血栓、较大脑血管堵塞及较差的侧支代偿,因此与其他缺血性卒中相比,具有症状更重、预后更差、死亡率偏高的特点。此类卒中患者,即使成功取栓血管再通,术后短期内也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本文以3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性卒中患者为例,介绍其机械取栓后卒中复发并再次取栓的治疗过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导致心源性栓塞的特点,总结此类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卒中复发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性心房颤动 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 复发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声心动图自动识别瓣膜反流
10
作者 郭马特 宋艳杰 +6 位作者 石婵 孙诗敏 马佳 刘博罕 王秋霜 张丽伟 杨菲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基于彩色多普勒动态视频瓣膜反流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1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1 109例瓣膜反流的超声心动图影像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前瞻性连续性收集2023年5月13日—6...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基于彩色多普勒动态视频瓣膜反流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1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1 109例瓣膜反流的超声心动图影像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前瞻性连续性收集2023年5月13日—6月13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1 562例超声心动图影像作为测试集,其中二尖瓣反流378例,主动脉瓣反流223例。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切面分类模型和瓣膜反流识别模型,分析深度学习模型识别切面分类的效能。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深度学习切面分类模型可自动识别诊断二尖瓣反流和主动脉瓣反流的2个切面,对胸骨旁长轴彩色多普勒切面和心尖四腔二尖瓣彩色多普勒切面的识别准确度分别为1.00和0.93;深度学习模型诊断二尖瓣反流的敏感度为0.847,特异度为0.852,准确度为0.849,曲线下面积为0.930。深度学习模型诊断主动脉瓣反流的敏感度为0.857,特异度为0.861,准确度为0.859,曲线下面积为0.940。结论 深度学习算法可自动识别瓣膜反流,具有成为心脏瓣膜病筛查工具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瓣膜疾病 二尖瓣闭锁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后左心瓣膜反流的随访研究
11
作者 刘峻江 马文锐 +6 位作者 刘鼎乾 赵赟 董丽莉 罗哲 郭克芳 王春生 孙晓宁 《中国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植入后左心瓣膜反流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2月至2024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磁悬浮LVAD植入术的35例心肌病患者。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临... 目的探讨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植入后左心瓣膜反流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2月至2024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磁悬浮LVAD植入术的35例心肌病患者。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包括LVAD术前的一般资料及术后瓣膜反流情况。通过电话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定期行经胸心脏超声随访其左心瓣膜功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瓣膜反流程度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3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53.9±11.1)岁,30例(85.7%)为男性,3例(8.6%)在住院期间死亡。17例(48.6%)患者术前存在二尖瓣中度及以上反流,所有患者术前主动脉瓣均为中度以下反流。术后1个月,共随访30例患者,24例(80%)为二尖瓣中度以下反流,其中11例与术前相比反流缓解;6例(20%)为二尖瓣中度及以上反流,与术前相比4例反流维持、2例反流进展;2例(6.7%)患者的主动脉瓣反流进展至中度及以上。随访时间为1.2(1.0,2.1)年,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1.4%和71.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二尖瓣中度及以上反流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中度以下反流患者(66.7%vs 83.3%,P=0.046)。结论大部分患者磁悬浮LVAD植入后二尖瓣反流程度改善、主动脉瓣反流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二尖瓣反流程度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心力衰竭 左心瓣膜反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质性研究
12
作者 吕娟娟 周敏 +1 位作者 周璐 赵文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3期84-87,共4页
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为构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出院准备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选取2024年3月至5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出院的1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为构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出院准备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选取2024年3月至5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出院的1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为:提升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需求、多方支持的需求、心理干预的需求。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较高,应该重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提升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需求;关注患者的多方支持的需求,指导和鼓励患者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关心患者的心理干预的需求,提供专业性的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出院准备 需求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对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不良预后及随访死亡的影响
13
作者 陈妙云 陈建松 +2 位作者 李嘉欣 罗丹东 张崇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验证术前高尿酸血症是≥65岁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发生不良预后及随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行心脏瓣膜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年龄<65岁、术前接受肾替代治疗... 目的验证术前高尿酸血症是≥65岁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发生不良预后及随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行心脏瓣膜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年龄<65岁、术前接受肾替代治疗、缺失术前7 d内血尿酸值的病例,记录入选病例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定期电话随访,主要终点为随访死亡率,次要终点为院内不良预后。根据术前是否有高尿酸血症(血尿酸>420μmol/L),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高尿酸血症是不良预后及随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对随访死亡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6例患者,其中高尿酸血症组126例(61.17%),正常尿酸组80例(38.83%)。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男性例数(27.0%vs.62.5%)、血肌酐水平[(100.5±33.3)μmol/L vs.(74.6±30.6)μmol/L]、二尖瓣手术例数(16.7%vs.31.2%)、院内不良预后发生率(17.5%vs.7.5%)及随访死亡发生率(28.6%vs.12.5%)有统计学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组的随访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在校正混杂因素后,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尿酸血症的随访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HR:3.10,95%CI:1.0~9.0,P=0.042)。结论术前高尿酸血症是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发生随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随访死亡风险是正常尿酸患者的3.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心脏瓣膜手术 老年 随访死亡 不良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耳封堵术对降低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作用评价
14
作者 杨钦宇 陈荣兴 +2 位作者 刘军 张贵荣 蔡冰冰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左心耳封堵术(LAAC)对降低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卒中风险的作用。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黔南州人民医院治疗的40例老年NV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LAAC,术后45 d复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评估封堵器... 目的:探讨左心耳封堵术(LAAC)对降低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卒中风险的作用。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黔南州人民医院治疗的40例老年NV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LAAC,术后45 d复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评估封堵器周围是否存在残余分流及封堵器表面有无血栓形成,是否发生血栓栓塞、出血及死亡等不良事件。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左心耳封堵器,术后45 d复查TEE显示有3例患者出现残余分流,分流量分别为2 mm、1 mm、1 mm,术后3个月复查残余分流消失,且封堵器表面无血栓形成,封堵器位置正常;随访12个月,出现关键部位或重要器官出血1例,无缺血性脑卒中、系统性栓塞及心血管死亡发生。结论:LAAC对老年NVAF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且安全性高,出血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性房颤 老年 左心耳封堵术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5
作者 姬翠 马雅雅 +2 位作者 王媛 邢小英 王蕾 《循证护理》 2025年第3期381-387,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心脏瓣膜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数据库(VIP)、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中关于心脏瓣膜术后发...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心脏瓣膜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数据库(VIP)、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中关于心脏瓣膜术后发生AKI危险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20日。由2名研究员按照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8篇文献,涉及样本量14855例,其中病例组3255例,对照组1160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D=5.25,95%CI(1.30,9.20),P=0.009]、男性[OR=1.69,95%CI(1.06,2.69),P=0.03]、体质指数(BMI)[MD=0.95,95%CI(0.20,1.71),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D=-3.58,95%CI(-5.54,-1.63),P<0.001]、基础血肌酐(Scr)升高[OR=2.72,95%CI(1.75,4.21),P<0.001]、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OR=2.73,95%CI(2.17,3.47),P<0.001]、血红蛋白[MD=-1.19,95%CI(-2.03,-0.36),P=0.005]、高血压[OR=2.31,95%CI(1.84,2.90),P<0.001]、糖尿病[OR=3.62,95%CI(2.69,4.87),P<0.001]、肾功能不全[OR=8.34,95%CI(5.03,13.82),P<0.001]、脑血管疾病[OR=2.89,95%CI(1.81,4.61),P<0.001]、贫血[OR=1.94,95%CI(1.49,2.54),P<0.001]、手术时长[MD=75.03,95%CI(6.44,143.61),P=0.03]、体外循环时长[MD=22.40,95%CI(10.88,33.92),P<0.001]、围术期输血[OR=2.69,95%CI(1.85,3.91),P<0.001]、呼吸机应用时间>24 h[OR=6.64,95%CI(1.10,40.00),P=0.04]、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OR=2.92,95%CI(1.35,6.29),P=0.006]均为心脏瓣膜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且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OR=4.33,95%CI(1.12,16.74),P=0.03]是心脏瓣膜术后发生AKI及随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清蛋白是心脏瓣膜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证据不充分[OR=-0.43,95%CI(-1.08,0.21),P=0.19]。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年龄、男性、BMI、LVEF、基础Scr升高、eGFR<60 mL(min·1.73 m^(2))、贫血、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长、围术期输血、呼吸机应用时间>24 h、术后并发低心排血在量综合征是心脏瓣膜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且使用IABP可能是心脏瓣膜术后发生AKI及随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护人员根据以上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心脏瓣膜术后发生AKI的高危人群,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术后AKI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脏瓣膜钙化机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徐艳娇 马晓迎(综述) +1 位作者 杨星梦 孙福云(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心脏瓣膜钙化(cardiac valve calcification,CVC)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与CKD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而倍受关注。CVC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涉及机械刺激、矿物质和骨代谢异... 心脏瓣膜钙化(cardiac valve calcification,CVC)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与CKD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而倍受关注。CVC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涉及机械刺激、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遗传因素、透析方式、营养不良和炎症等,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就CVC的发病机制、相关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心脏瓣膜钙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模式的健康教育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志苑 张晓静 贺艳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分析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者应用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模式的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SDHVD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目的:分析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者应用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模式的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SDHVD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应用基于TRIZ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凝血功能、心功能指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服药依从性及复查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9.22±2.04)s比(32.82±1.73)s]、凝血酶原时间(PT)[(14.32±0.39)s比(12.73±0.45)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8.58±1.87)%比(53.58±1.48)%]显著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1.70±2.12)mm比(57.61±1.56)mm]显著减小;健康知识问卷得分[(78.95±2.27)分比(55.07±3.63)分]、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得分[(8.27±0.52)分比(6.28±0.89)分]、复查比例(93.65%比65.08%)显著提高,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15.87%比36.51%)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基于TRIZ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善SDHVD患者凝血功能、心功能水平,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服药及复查依从性,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18
作者 李荣 邢桃红 《全科护理》 2025年第2期255-259,共5页
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管理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抗凝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瓣膜性心房颤动 新型抗凝药 抗凝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弹力图及凝血功能用于华法林出血事件评估中的应用
19
作者 苏维泉 姚卫华 李恩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27-28,共2页
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弹力图(TEG)及凝血功能用于华法林出血事件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8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华法林出血事件,分为出血组(n=73)和未... 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弹力图(TEG)及凝血功能用于华法林出血事件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8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华法林出血事件,分为出血组(n=73)和未出血组(n=107)。比较两组TEG指标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分析TEG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出血组TEG指标中R值与凝血功能指标中APTT和INR值高于未出血组(P<0.05),TEG指标中α角、MA值和CI值与凝血功能指标中FIB值低于未出血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R值、α角、MA值、CI值、APTT、FIB和INR值预测华法林出血的AUC分别为0.728、0.742、0.844、0.844、0.786、0.831和0.764,敏感度分别65.75%、86.30%、84.93%、93.15%、71.23%、93.15%和80.82%,特异度分别为80.37%、64.49%、72.90%、61.68%、84.11%、69.16%和83.18%。结论:TEG及凝血功能指标在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华法林出血事件发生风险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华法林出血事件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杨雪 王哲芸 +2 位作者 康玉贝 刘丽娟 王岩 《吉林医学》 2025年第1期201-205,共5页
目的:分析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22年1月~12月进行治疗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 目的:分析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22年1月~12月进行治疗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Gordon模式个案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抗逆力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抗逆力等相关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术后患者进行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脏瓣膜 Gordon模式个案管理 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