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珍珠港事件和古巴导弹危机看情报失误的原因 |
高金虎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5
|
|
2
|
前景理论视角下的日本突袭珍珠港事件 |
徐振伟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3
|
珍珠港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外交对策 |
黄金凤
|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4
|
珍珠港事件的余声与美日关系 |
孟庆龙
|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5
|
珍珠港事件后国民政府的政治调整 |
左双文
黄金凤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0 |
|
6
|
珍珠港事件之前的日美关系——基于日本对华战争全面爆发后的利益分析 |
王储
邓永发
|
《河西学院学报》
|
2016 |
0 |
|
7
|
珍珠港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军事对策 |
黄金凤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8
|
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院外援华集团初探 |
付辛酉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珍珠港事件后国民政府的经济调整 |
黄金凤
赵修磊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6 |
0 |
|
10
|
今天为何要重读珍珠港事件 |
张军
|
《法人》
|
2014 |
0 |
|
11
|
罗斯福与珍珠港事件 |
邓蜀生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12
|
是最毒辣的敌人,还是共同抗日的盟友?——试论珍珠港事件以后至抗战胜利前夕的中美关系 |
王建辉
|
《青海社会科学》
|
1985 |
1
|
|
13
|
珍珠港事件原因浅析 |
陶丹红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3 |
1
|
|
14
|
“9·11事件”与“珍珠港事件”之比较 |
吕建刚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5
|
三十年代美国孤立主义与珍珠港事件 |
王晓依
|
《大庆社会科学》
|
1995 |
1
|
|
16
|
浅析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中遭到惨败的原因 |
姚华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1996 |
1
|
|
17
|
试论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中惨败的原因 |
陈继辉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8
|
珍珠港事件与美国原子弹 |
陆侦妮
|
《贵阳文史》
|
2010 |
0 |
|
19
|
发自美国的急电:珍珠港事件: 美国人设下的陷阱 |
秋实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20
|
珍珠港事件前美国的对日政策 |
国洪梅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