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主义戏剧的艺术特征——以《赵氏孤儿》与《天窗》为例
1
作者 程冉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7期9-11,共3页
现实主义戏剧是戏剧的主要流派之一,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戏剧舞台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音乐剧《赵氏孤儿》和话剧《天窗》这两部作品,探索了现实主义戏剧题材的精神本质、人物塑造和舞美设计等艺术特征。
关键词 现实主义戏剧 精神本质 人物塑造 舞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台假定性与表演真实性视域下现实主义戏剧人物性格化呈现研究
2
作者 孙盈 邹子赣 《艺术科技》 2024年第7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戏剧表演艺术的真实性审美要求与戏剧艺术假定性的审美特质之间的辩证关系,探寻人物表演性格化在现实主义戏剧中的审美意义。方法:文章以戏剧的审美形式和审美目的为切入点,结合戏剧史的文献资料整理,梳理戏剧对真实性的审美... 目的:研究戏剧表演艺术的真实性审美要求与戏剧艺术假定性的审美特质之间的辩证关系,探寻人物表演性格化在现实主义戏剧中的审美意义。方法:文章以戏剧的审美形式和审美目的为切入点,结合戏剧史的文献资料整理,梳理戏剧对真实性的审美要求和戏剧假定性的审美认识之间交互发展的认识规律,找到现实主义戏剧对人物性格化呈现的客观需求和审美依据。结论:虽然舞台上的一切呈现都是人为的假定性呈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观众接受的是虚情假意的演出。现实主义戏剧艺术所追求的舞台幻觉真实感的基础,就是演员通过表演将文本角色活灵活现地再现,这既是观众期望从假定性的舞台上获得真实的情感共鸣的方式,又是表演艺术在假定性和真实性之间的平衡点——演员既在舞台上运用真实的自我情感,又塑造出戏剧文本所假定的角色。结果:现实主义戏剧艺术源于生活,注重对生活的理解。戏剧舞台上的创作材料源于自然生活,但戏剧舞台的事物不等同于自然世界的事物。当演员在塑造角色时,要认识到角色与演员、真实与假定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人物性格化呈现作为结合点去诠释艺术的真实性。舞台上的角色是否可信,在于演员是否能在一次性直观呈现的舞台假定性中,通过外部和内部的表演塑造将人物性格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真实性 戏剧假定性 现实主义戏剧 人物性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现实主义戏剧正名——评列夫·多金作品《兄弟姐妹》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之薇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第6期95-102,共8页
20世纪50年代,苏联戏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被我国戏剧人奉为圭臬,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一直以现实主义为最正宗、最主流的戏剧传统。然而近几年,现实主义戏剧屡遭质疑,被认为是陈旧的、过时的、缺乏创造力的。第七届林兆华戏剧... 20世纪50年代,苏联戏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被我国戏剧人奉为圭臬,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一直以现实主义为最正宗、最主流的戏剧传统。然而近几年,现实主义戏剧屡遭质疑,被认为是陈旧的、过时的、缺乏创造力的。第七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开幕大戏列夫·多金的《兄弟姐妹》登陆中国,导演多金用比原著小说更浓缩的内容展示了自己对前苏联那个时代的直面与反思,也用自己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精湛继承,让中国观众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夫·多金 《兄弟姐妹》 现实主义戏剧 现实主义内在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戏剧在发展中的突破和超越——曹禺与洪深戏剧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日新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8-82,共5页
曹禺的戏剧与洪深比较,在艺术的真实性、人物的塑造、对外国戏剧的影响借鉴等方面都有高下之分,表现了现实主义戏剧在发展中的突破和超越。
关键词 曹禺 洪深 现实主义戏剧 突破和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的“人学”转向与深化——论新时期现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
5
作者 胡星亮 《南大戏剧论丛》 CSSCI 2012年第2期14-24,共11页
新时期的现代现实主义戏剧,是指那些经过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擦拭”,并继承民族戏曲美学以拓展中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创作。主要有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李龙云的《荒原与人》、李杰的《古塔街》、郝国忱的《扎龙屯》、杨利民的《大雪地... 新时期的现代现实主义戏剧,是指那些经过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擦拭”,并继承民族戏曲美学以拓展中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创作。主要有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李龙云的《荒原与人》、李杰的《古塔街》、郝国忱的《扎龙屯》、杨利民的《大雪地》、姚远的《商鞅》、田沁鑫的《生死场》,以及《绝对信号》(高行健、刘会远)、《死水微澜》(查丽芳)、《同船过渡》(沈虹光)等。它们是新时期戏剧的重要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现实主义 《生死场》 现代主义戏剧 郝国忱 现实主义戏剧 高行健 李龙云 杨利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现实主义戏剧舞台艺术风格的“轮回”
6
作者 郭继德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0年第1期123-136,共14页
在19世纪下半期,美国现实主义戏剧崛起并得到迅速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达到高峰期。但从20世纪初期起,从欧洲传人的表现主义戏剧开始向现实主义戏剧传统发起了挑战,随后其它现代主义思潮也接踵而至。
关键词 戏剧舞台艺术 现实主义 美国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戏剧传统 美国戏剧 剧作家 表现主义戏剧 现代主义 戏剧艺术 戏剧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契诃夫到沈虹光:现实主义戏剧的一种写法
7
作者 李炜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第2期23-27,共5页
由契诃夫所开创的心理现实主义戏剧,打破了西方戏剧重“外在戏剧性”的传统,对中国现实主义话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中国当代剧作家沈虹光的创作与契诃夫戏剧的比较之中,可以看到契诃夫对中国当代戏剧的深远影响,亦能够见出契诃夫所开... 由契诃夫所开创的心理现实主义戏剧,打破了西方戏剧重“外在戏剧性”的传统,对中国现实主义话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中国当代剧作家沈虹光的创作与契诃夫戏剧的比较之中,可以看到契诃夫对中国当代戏剧的深远影响,亦能够见出契诃夫所开创的心理现实主义戏剧的创作方法的具体表征:一、以日常生活片段结构戏剧,淡化戏剧冲突;二、探索人物内心,追寻“内在戏剧性”;三、诗意的戏剧,哲理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 沈虹光 现实主义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石惊破水中天——浅谈英国新现实主义戏剧
8
作者 潘薇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4-16,共3页
"二战"以后,以约翰·奥斯本、阿诺德·韦斯克为代表的一代"愤怒的青年"以新现实主义戏剧为武器,向英国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与传统的戏剧戒律发起了冲击和挑战。他们的戏剧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与回响,改变了当... "二战"以后,以约翰·奥斯本、阿诺德·韦斯克为代表的一代"愤怒的青年"以新现实主义戏剧为武器,向英国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与传统的戏剧戒律发起了冲击和挑战。他们的戏剧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与回响,改变了当时英国戏剧脱离现实人生的状况,推动了英国剧坛第二次浪潮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戏剧 现实主义戏剧 愤怒的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夏衍现实主义戏剧观的主要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魏福惠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0-91,共2页
夏衍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他开始从事戏剧创作,就是坚持现实主义戏剧观的。其现实主义戏剧观的主要特征是:强调艺术的真实性,要"忠实的去刻画人生的严肃";在坚持民族化、大众化方向的前提下,强调不断创新;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多... 夏衍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他开始从事戏剧创作,就是坚持现实主义戏剧观的。其现实主义戏剧观的主要特征是:强调艺术的真实性,要"忠实的去刻画人生的严肃";在坚持民族化、大众化方向的前提下,强调不断创新;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多读书,多联系群众,扩大知识面,要重视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衍 现实主义戏剧 主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戏剧家莫里哀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大冈 《外国文学研究》 1985年第3期5-7,共3页
十七世纪法国喜剧家莫里哀(1622-1673)对于我国读者亦不是完全生疏的名字。他的代表作品已有多种译成汉语。听说还出了《莫里哀全集》。他的剧本《达杜夫》(即《伪君子》)和《怪吝人》在我国上演取得很大的成功。虽然如此,中国读者对莫... 十七世纪法国喜剧家莫里哀(1622-1673)对于我国读者亦不是完全生疏的名字。他的代表作品已有多种译成汉语。听说还出了《莫里哀全集》。他的剧本《达杜夫》(即《伪君子》)和《怪吝人》在我国上演取得很大的成功。虽然如此,中国读者对莫里哀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认识还是很不够的,原因是研究工作,评论工作没有跟上。我们的外国文学(包括法粤文学在内)研究和评论工作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写评论文章的人,编写外国文学史的人,往往只能人云亦云,把外国学者专家的意见照抄照译,作为自己的意见,转贩给中国读者。比如在莫里哀的问题上,只敢说莫里哀是一个著名喜剧家,不敢充分强调莫里哀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在这个意义上,他的重要性不亚于小说领域内的巴尔扎克。对于莫里袁戏剧的现实主义,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哀 现实主义戏剧 十七世纪 喜剧 外国文学史 法国文学 高乃依 代表作品 评论文章 资产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禺的现实主义戏剧艺术及其地位和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本相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20-27,共8页
曹禺是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他的现实主义的戏剧艺术,不仅凝结着他的创作个性,他的艺术独创和贡献,形成了他的诗化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而且比较集中地体现着中国话剧艺术的宝贵传... 曹禺是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他的现实主义的戏剧艺术,不仅凝结着他的创作个性,他的艺术独创和贡献,形成了他的诗化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而且比较集中地体现着中国话剧艺术的宝贵传统。本文所要阐述的,是曹禺诗化现实主义的成因,主要美学特征及其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乃至世界近代戏剧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戏剧 《雷雨》 创作个性 美学风格 《日出》 《原野》 《北京人》 话剧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 《王昭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戏剧的艺术特质
12
作者 刘宁宁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47,共3页
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戏剧长演不衰,除其较高的社会价值之外,还在于独具的艺术特质。表现在:物像的象征性,即运用象征这种古老的表现手法反映社会,揭示人物心理;风格的怪诞性,即运用善恶同体、反位颠倒等方法揭示社会,形成怪诞现实主义戏... 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戏剧长演不衰,除其较高的社会价值之外,还在于独具的艺术特质。表现在:物像的象征性,即运用象征这种古老的表现手法反映社会,揭示人物心理;风格的怪诞性,即运用善恶同体、反位颠倒等方法揭示社会,形成怪诞现实主义戏剧;心灵的内化性,即探求人的深层心理,形成心理现实主义戏剧。这些艺术特质的获得,是艺术创作规律作用的结果,直接受现代主义文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西方 现实主义戏剧 艺术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的舞美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桑琦 《上海戏剧》 2021年第3期33-35,共3页
现实主义戏剧是戏剧主要流派之一,在当今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也有着重要位置。伴随着当今艺术与娱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发展,戏剧也需要在时代变迁中推陈出新。本文将从现实主义戏剧的舞美设计方面进行阐述,分析现实主义戏剧作品在舞美设计... 现实主义戏剧是戏剧主要流派之一,在当今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也有着重要位置。伴随着当今艺术与娱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发展,戏剧也需要在时代变迁中推陈出新。本文将从现实主义戏剧的舞美设计方面进行阐述,分析现实主义戏剧作品在舞美设计上的难点,再针对现实主义戏剧作品舞美设计上的特点提出我认为的突破口,最后以三部作品为例总结我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美设计 现实主义戏剧 设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现实主义戏剧——以《玩偶之家》《人民公敌》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际雨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1期128-129,共2页
现实主义是现代戏剧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将现实主义手法融入戏剧中是新时代戏剧的一大特色。艺术生产需要对焦现实题材,攻坚克难,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玩偶之家》《人民公敌》都是易卜生的代表作品,《玩偶之家》主要以家... 现实主义是现代戏剧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将现实主义手法融入戏剧中是新时代戏剧的一大特色。艺术生产需要对焦现实题材,攻坚克难,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玩偶之家》《人民公敌》都是易卜生的代表作品,《玩偶之家》主要以家庭背景为内容,进而围绕家庭和婚姻等问题展开情节,包括社会与道德。《人民公敌》则是通过对污染事件调查中,通过一系列的事情,从而引出人们对于良知、欲望和民意的博弈,内容十分丰富。本文旨在对人物刻画、剧情发展、艺术手法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戏剧 《玩偶之家》 《人民公敌》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新时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剧作“密码”——从话剧《谷文昌》和《桂梅老师》说开去
15
作者 赖斌 丁文庆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第4期53-56,共4页
言及主旋律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似乎总有一份甩不脱的偏见在其身后蹒跚着——主旋律现实主义戏剧无非是在拼凑和缝补着一串试图感动观众的“好人好事”。这般责难不无道理,毕竟长久以来“主旋律创作”被赋予的定义,即是如此:作品的社会主... 言及主旋律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似乎总有一份甩不脱的偏见在其身后蹒跚着——主旋律现实主义戏剧无非是在拼凑和缝补着一串试图感动观众的“好人好事”。这般责难不无道理,毕竟长久以来“主旋律创作”被赋予的定义,即是如此:作品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容,应该成为文艺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文艺,必须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民群众服务。[1]基于这一根本任务,主旋律创作常常成了教育人的创作,教育人又渐渐成了刻板的代名词。[2]于是话剧的舞台上曾舞动着大量“假大空”的纸片人也就不足为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艺 现实主义戏剧 精神文明建设 谷文昌 主旋律 话剧 假大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戏剧在小剧场的成功经验
16
作者 王帆 《上海戏剧》 2000年第7期29-31,共3页
从九十年代初《留守女士》的一鸣惊人到九十年代末《去年冬天》的深受好评,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在小剧场中闯出一条成功的新路,称的上是九十年代中国戏剧界的一大收获。 首先,这些成功的小剧场现实主义戏剧都富有鲜明的时代感。不同戏剧流... 从九十年代初《留守女士》的一鸣惊人到九十年代末《去年冬天》的深受好评,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在小剧场中闯出一条成功的新路,称的上是九十年代中国戏剧界的一大收获。 首先,这些成功的小剧场现实主义戏剧都富有鲜明的时代感。不同戏剧流派对时代感的要求不尽相同。先锋或荒诞派戏剧的创作往往从意念出发,有意淡化时空观念,而现实主义戏剧直面现实的本质决定了它对时代感的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戏剧 小剧场 九十年代 戏剧流派 留守女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现实主义戏剧
17
作者 郭继德 《山东外语教学》 1984年第3期19-23,共5页
我国高等学校过去一直把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课程。近年来,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的展开,英语专业单独开设美国文学课程的越来越多。但一般说来对美国戏剧却提及甚少,有的甚至只字不提。一些美国人对自己的戏剧也重视不够。例如。
关键词 现实主义戏剧 美国戏剧 英语专业 奥尼尔 英美文学 中美文化 美国现实主义 田纳西·威廉斯 等待莱弗蒂 谢尔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认识现实主义戏剧——2006年北京话剧舞台演出观后
18
作者 刘平 《大舞台》 2007年第2期16-18,共3页
  2006年北京舞台上演出的话剧不少,国家话剧院团、民间剧团、大学生戏剧和外国剧团演出的剧目大约60多台.给人强烈印象的是一批现实主义剧作的演出,使观众真正领略到现实主义戏剧的真正意义及其艺术魅力.……
关键词 现实主义戏剧 艺术魅力 易卜生 舞台演出 戏剧流派 话剧舞台 国家话剧院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卜生对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的影响探析
19
作者 肖琳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6期27-27,共1页
最伟大的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是世界上公认的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在五四时期影响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萌芽、发展和成熟,对中国剧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易卜生生平,然后从思想主题、题材选择、人... 最伟大的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是世界上公认的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在五四时期影响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萌芽、发展和成熟,对中国剧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易卜生生平,然后从思想主题、题材选择、人物形象、情节设计、结构安排和创作方法等六个方面介绍了易卜生对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中国现实主义戏剧 社会问题剧 “五四”问题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实主义戏剧空间的一次解构——原创话剧《民生巷11号》舞美设计后记
20
作者 刘海峰 郭荣庆 《剧影月报》 2014年第3期62-63,共2页
舞台上一幢高大的"老宅",将民国建筑独有的魅力展现在眼前,观众一走进剧场便不由自主感到震撼!由南京市艺术研究所与南京市话剧团联合创作演出的话剧《民生巷11号》近日在宁首演时,以各种绝妙的创意,令观众深深地感受到南京创造的"... 舞台上一幢高大的"老宅",将民国建筑独有的魅力展现在眼前,观众一走进剧场便不由自主感到震撼!由南京市艺术研究所与南京市话剧团联合创作演出的话剧《民生巷11号》近日在宁首演时,以各种绝妙的创意,令观众深深地感受到南京创造的"南京记忆、南京味道"。南京市文广新局重点推出的这部原创新剧目,具有浓郁的南京本土特色,在记忆碎片中折射出城市文化的风土人情与深厚底蕴,寄托着人们对故土家园的深情留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巷 舞美设计 现实主义戏剧 艺术研究所 城市文化 本土特色 栖身之地 现实主义风格 人物精神 玻璃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