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多调性对位——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之三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永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共11页
从20世纪初开始,音乐中强调对位法被视为削弱调性和声重要性的必然结果。在此趋势下,由于单一调性的分裂扩张,形成了一种新的对位风格——即“多调性对位”,且成为专业音乐创作中富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现代音乐复调技法。文章从不同... 从20世纪初开始,音乐中强调对位法被视为削弱调性和声重要性的必然结果。在此趋势下,由于单一调性的分裂扩张,形成了一种新的对位风格——即“多调性对位”,且成为专业音乐创作中富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现代音乐复调技法。文章从不同视角对多调性对位本质特征、发展脉络和写作原则作了进一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调性对位 现代音乐复调技法 发展脉络 写作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近现代作曲思维发展线索概述(1890—1945)——《现代音乐技术与分析》第一学期课程导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62,104,共14页
根据《现代音乐技术与分析》课程需要,在分析具体音乐作品之前,先将课程所设时期(1890—1945年)作曲思维及其技法产生和发展,以代表性作曲家为线索,梳理成三个内部有关联的图表。由此,说明德奥体系、非德奥体系和混合交融的作曲思维以... 根据《现代音乐技术与分析》课程需要,在分析具体音乐作品之前,先将课程所设时期(1890—1945年)作曲思维及其技法产生和发展,以代表性作曲家为线索,梳理成三个内部有关联的图表。由此,说明德奥体系、非德奥体系和混合交融的作曲思维以及技法产生和发展的传承关系,以便在分析具体作品时,能够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准确解读技法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音乐技法 风格流派 作曲思维 德奥体系 非德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立三钢琴音乐作品中民族元素与欧洲技法的整体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葛芳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3-114,共2页
汪立三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其一生专注于钢琴音乐创作,凭借优秀的音乐审美与对民族音乐的理解,融汇民族元素将其与西方作曲技法想融合,创作出大量具有民族元素与欧洲现代技法的钢琴音乐作品。
关键词 汪立三 钢琴音乐 民族元素 现代音乐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式无定自然可循──音乐技法与表现琐谈
4
作者 贾纪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S1期19-21,共3页
法式无定自然可循──音乐技法与表现琐谈贾纪文宇宙天体、社会人生、山川河流、花鸟禽兽无不遵循自身固有的规律变化不息,恒常运动。万物众类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逻辑现象谓其“自然”;优胜劣汰、避险就夷、逢凶化吉、造化人生... 法式无定自然可循──音乐技法与表现琐谈贾纪文宇宙天体、社会人生、山川河流、花鸟禽兽无不遵循自身固有的规律变化不息,恒常运动。万物众类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逻辑现象谓其“自然”;优胜劣汰、避险就夷、逢凶化吉、造化人生的内力诸因素的涌动、选择、制约、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技巧 音乐表演者 音乐表现 法式 音乐创作 现代音乐技法 琐谈 声乐演唱 无法之法 器乐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创作方法的结合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若男 《北方音乐》 2015年第4期181-181,共1页
民族音乐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的珍贵性。而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中国的音乐从业者开始从民族音乐中寻求创作灵感,然后应用现代作曲技法,把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现... 民族音乐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他的珍贵性。而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中国的音乐从业者开始从民族音乐中寻求创作灵感,然后应用现代作曲技法,把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现代音乐的创作中。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接着来探讨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的融合,希望对大家相关课题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元素 现代音乐创作技法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柏杜丽娜《期望奏鸣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奏技巧分析
6
作者 马琦 《戏剧之家》 2025年第5期88-90,共3页
索菲亚·古柏杜丽娜是20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她的作品涵盖了独奏乐、室内乐、协奏曲、交响乐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她擅长从女性视角出发,以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创新的写作手法和充满个人色彩的音乐语汇展现她创作生涯中不断探... 索菲亚·古柏杜丽娜是20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她的作品涵盖了独奏乐、室内乐、协奏曲、交响乐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她擅长从女性视角出发,以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创新的写作手法和充满个人色彩的音乐语汇展现她创作生涯中不断探索的过程。本文将从作曲家本人的生平介绍、音乐特点等角度出发,探讨其音乐特性,并重点分析手风琴独奏作品《期望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和演奏技法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多方位的解读,理解其音乐结构及思想情感,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与创作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菲亚·古柏杜丽娜 音乐美学 手风琴演奏 现代音乐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奋进在音乐海涛中的健儿——评汪立三的新作《他山集》及其他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柱铨 《文艺评论》 1986年第6期93-97,共5页
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贵在创新。 近几年来在音乐界,一些有才智的中、青年作曲家,呼吸着新时代的气息,探索着新的创作风格,写出一些不同凡响的新作。尽管众说纷纭,但一股新的音乐潮流在逐渐形成,终究已成事实。
关键词 《他山集》 汪立三 音乐 赋格曲 多调性 民族特色 东山魁夷 现代音乐技法 表现手法 书法与琴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晓勇《逸》的作曲技法与思维原则浅析
8
作者 高源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3-131,共9页
五重奏作品《逸》是作曲家陈晓勇音乐风格形成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他将中国传统音乐的思维原则融入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使二者在作品中达到一种精妙的平衡,体现出作曲家对跨越国界的世界性音乐语言的思考。本文通过音高组织的建构和音... 五重奏作品《逸》是作曲家陈晓勇音乐风格形成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他将中国传统音乐的思维原则融入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使二者在作品中达到一种精妙的平衡,体现出作曲家对跨越国界的世界性音乐语言的思考。本文通过音高组织的建构和音色音响的塑形两个部分,从音乐材料的解析和发展手法、音响的结构、音色写作特点等几个方面,探讨作品的作曲技法与思维原则,揭示作品《逸》的艺术建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晓勇 《逸》 现代音乐作曲技法 中国传统音乐 线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间多声与西方近现代音乐 被引量:8
9
作者 樊祖荫 《中国音乐学》 1987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我国民族民间多声部音乐的一些表现手法与近现代音乐技法中的某些方面有着相通之处,这一现象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二者之间究竟有着哪些相通之处?产生这种相通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以为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因为... 我国民族民间多声部音乐的一些表现手法与近现代音乐技法中的某些方面有着相通之处,这一现象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二者之间究竟有着哪些相通之处?产生这种相通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以为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因为相通现象的客观存在对我们目前的音乐创作、音乐研究与音乐教学工作应该有所启示。由于这一问题所涉及的面很广,所需资料又很缺乏,加上笔者水平有限,因此,文中所述定会有许多偏颇之处,敬望前辈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近现代音乐 现代音乐技法 音乐教学 表现手法 多声部音乐 音乐创作 音乐研究 民族民间音乐 客观存在 启示
原文传递
无伴奏合唱《蒙古靴子》的创作与创新——以色·恩克巴雅尔《蒙古靴子》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宝珠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作为当代杰出的蒙古族作曲家之一,色·恩克巴雅尔和他的无伴奏合唱作品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受到广泛关注。他的作品构思独特,特点鲜明,将生活在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情感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蒙古靴子》就是一... 作为当代杰出的蒙古族作曲家之一,色·恩克巴雅尔和他的无伴奏合唱作品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受到广泛关注。他的作品构思独特,特点鲜明,将生活在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情感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蒙古靴子》就是一部表现充满激情的蒙古人和飞奔的蒙古马在辽阔草原上和谐生活的作品。色·恩克巴雅尔将传统蒙古族音乐与现代作曲技法完美结合,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由内而外散发着历史感、文化感、戏剧感的充满热情和浓郁蒙古族风情的画面。本文试图通过对《蒙古靴子》这部作品的简要分析,来探索色·恩克巴雅尔在创作中如何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恩克巴雅尔 《蒙古靴子》 蒙古族音乐:现代作曲技法 传统作曲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古筝曹派传人显风采——冯彬彬主讲《河南“曹派古筝名曲”与创作筝曲》VCD观后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光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年第5期96-96,共1页
在我国众多的古筝流派中,河南筝派具有广泛的影响。这一形成于中原大地的古筝流派发展到近现代,由曹东扶先生(1898~1970)创立的“曹派”艺术,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有演奏技巧而著称于世。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在曹老精心培育下,造就了... 在我国众多的古筝流派中,河南筝派具有广泛的影响。这一形成于中原大地的古筝流派发展到近现代,由曹东扶先生(1898~1970)创立的“曹派”艺术,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有演奏技巧而著称于世。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在曹老精心培育下,造就了曹桂芳、曹桂芬、李婉芬、尹其颖、何宝泉、吕殿生、邱大成、何成育、娄方等古筝名家,成为曹派艺术的第二代传人。之后,曹派的大批再传弟子纷纷活跃于筝坛,其中,曹老的外孙女冯彬彬就是第三代传人中的佼佼者之一。这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筝派 古筝艺术 筝曲 演奏技巧 演奏技法 名曲 传人 音乐风格 现代音乐技法 中国民族器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德林钢琴奏鸣曲和声语言研究
12
作者 丁国强 《黄河之声》 2005年第2期11-12,共2页
谢德林·罗季翁·康斯坦丁诺维奇,苏联著名作曲家,一生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创作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的优秀传统,借鉴和发展了近现代音乐技法的成功经验,成为当今苏联怍曲家中的代表人物。
关键词 钢琴奏鸣曲 谢德林 和声语言 现代音乐技法 继承和发展 优秀传统 成功经验 脍炙人口 苏联 代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之旅(二)
13
作者 达·海雪 《西藏艺术研究》 1996年第1期39-39,共1页
丹增边洛说:音乐就是我的宗教 被誉为“雪城摇滚先锋”的西藏青年作曲家丹增边洛,常把重金属强劲音乐与民族音乐混合起来,将藏族音乐素材与现代音乐技法结合起来,他说:“体现民族意识和情感,是音乐创作的灵魂。”他是一个江孜地区的农... 丹增边洛说:音乐就是我的宗教 被誉为“雪城摇滚先锋”的西藏青年作曲家丹增边洛,常把重金属强劲音乐与民族音乐混合起来,将藏族音乐素材与现代音乐技法结合起来,他说:“体现民族意识和情感,是音乐创作的灵魂。”他是一个江孜地区的农民的儿子,从小就受到酷爱音乐的母亲和沉浸于与天地神灵交流的乡土歌舞艺术温馨的父老乡亲的影响,再加他在中国音乐学院对艺术哲学和心理、音乐美学与新思潮、西方流行文化的扎实的学习和领悟,使他找到了严肃的交响音乐、艺术的通俗音乐与传统的民族音乐的交溶契合点。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成了他与天地之间倾心交谈,他与民族远古的灵魂之间一种无尽的倾诉和对话,在这些交谈;倾诉和对话中,逐渐地滋生出一种宗教精神,而这种宗教精神超越了时空和天地,在大时代的撞击中,燃烧自己的心灵,也燃烧着别人的心灵,我们听他的作品,会感到心灵在歌唱,感到精神的充实和净化,甚至是一种生死轮回的超脱。五六年来,他创作了不少交响乐作品,如交响组曲《——怀念》、室内乐《高原写生》、管弦乐《春诗》、交响素描《壁画的独白》、钢琴作品《圣湖的传说》、《冥想》、《故乡情思》等,交响幻想曲《图腾断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现代音乐技法 音乐美学 重金属 中国音乐学院 交响素描 民族意识 宗教精神 精神超越 江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胡独奏《根籁》创作漫谈
14
作者 易果平 《艺海》 2018年第2期40-42,共3页
《根籁》是一首寻根文化题材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传统文化的追寻与思考。这首作品富有独创性和前瞻性,题材新颖,风格独特,富有苗族音乐色彩和巫文化特征,它是西方现代作曲思维与古老民族民间音乐结合的产物。
关键词 低音二胡独奏 寻根文化的题材 苗族音乐色彩 西方现代音乐作曲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场作品音乐会的联想
15
作者 王西麟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16,共5页
对一场作品音乐会的联想王西麟1995年10月6日举行于北京音乐厅的“北京、上海、香港作品联展音乐会”,是一场近年来引人注目的作品音乐会。所以引人注目大约有下列几个原因:在探索性作品不易得到演奏,在严肃音乐困于经费之难... 对一场作品音乐会的联想王西麟1995年10月6日举行于北京音乐厅的“北京、上海、香港作品联展音乐会”,是一场近年来引人注目的作品音乐会。所以引人注目大约有下列几个原因:在探索性作品不易得到演奏,在严肃音乐困于经费之难的今天,举办这样的作品音乐会活跃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作品 “母语” 民族民间音乐 文化背景 新潮音乐 现代音乐技法 人类命运 人文背景 音乐观念
原文传递
民族元素在王西麟音乐作品中的运用与发展——对《室内乐作品七首》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淑珍 《艺术教育》 2019年第4期71-72,共2页
中西音乐的结合是近现代乃至当代作曲家音乐创作的不懈追求,如何紧扣时代脉搏,在适应现代音乐潮流的基础上创作出独具个性又不失民族特色的音乐,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文章主要从民族素材(民歌、戏曲曲调)的引用与改编,民族素材的重组... 中西音乐的结合是近现代乃至当代作曲家音乐创作的不懈追求,如何紧扣时代脉搏,在适应现代音乐潮流的基础上创作出独具个性又不失民族特色的音乐,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文章主要从民族素材(民歌、戏曲曲调)的引用与改编,民族素材的重组与创新,民间传说故事等题材的选用及音乐表现,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的结合,民族性旋律与现代和声相结合,民族性旋律、和声与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相结合六个方面对王西麟《室内乐作品七首》中民族元素的运用与发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元素 现代和声 现代音乐创作技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