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红色诗歌精神融入现代诗歌创作 |
刘迪
|
《炎黄地理》
|
2024 |
0 |
|
2
|
模糊语言与现代诗歌创作 |
胡英奇
|
《昌吉学院学报》
|
2006 |
2
|
|
3
|
衣被词人非一代也——谈谈杜诗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
邓达泉
|
《杜甫研究学刊》
|
1989 |
0 |
|
4
|
高校“现代诗歌创作与鉴赏”课程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 |
高周权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5
|
浅谈现代诗歌创作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
高军霞
|
《文存阅刊》
|
2023 |
0 |
|
6
|
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初中语文现代诗歌创作教学研究 |
张燕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
2023 |
0 |
|
7
|
踏着时代的鼓点高歌猛进——论三十年代以来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与校友的诗歌创作 |
赵逵夫
|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1
|
|
8
|
英美现代文学中的隐喻研究——评《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 |
孔繁冬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9
|
现代诗人朱湘的旧诗情怀 |
刘萍
|
《群言》
|
2024 |
0 |
|
10
|
以《荒原》《四个四重奏》为例解读艾略特诗学理论 |
胡江飞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1
|
亦庄亦谐 奇诗奇趣——陶行知《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三届年会同乐歌》的艺术特色 |
解泽国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9 |
0 |
|
12
|
关于“白银世纪”文学及其他 |
李毓榛
|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
2000 |
0 |
|
13
|
浅谈“双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高琼
|
《新课程研究(下旬)》
|
2016 |
0 |
|
14
|
论“五四”时期惠特曼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
史记
|
《求索》
CSSCI
|
2012 |
1
|
|
15
|
“理直气壮”的“控诉状”——论黄宁婴的长诗《溃退》 |
谢力哲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
2020 |
0 |
|
16
|
在傍晚时分(外四首) |
董济东
|
《作品》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