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0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诗“三美”主张的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1
作者 陈顺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3期96-99,共4页
教学中运用闻一多先生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诗“三美”主张,采取“1+X”的办法,来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诗歌是一条有效路径。学生在新诗“三美”主张的理论支撑下,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综合实践等活动,可将语言... 教学中运用闻一多先生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诗“三美”主张,采取“1+X”的办法,来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诗歌是一条有效路径。学生在新诗“三美”主张的理论支撑下,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综合实践等活动,可将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等四个方面融会贯通,从而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 现代诗歌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中学现代诗歌阅读教学内容与启示
2
作者 王爱娣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0,共4页
英国中学母语课程中,现代诗歌教学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教师以整本书的形式把诗歌作为一个专题开展集中教学,重点讲授诗歌的具体内容、主题背景、艺术技巧和考试方法。这对我国的现代诗歌教学带来有益启示:应注重诗歌教学的专题化,教学... 英国中学母语课程中,现代诗歌教学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教师以整本书的形式把诗歌作为一个专题开展集中教学,重点讲授诗歌的具体内容、主题背景、艺术技巧和考试方法。这对我国的现代诗歌教学带来有益启示:应注重诗歌教学的专题化,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作品主题选择的丰富多元,以及教与考的无缝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教学 专题化 多元主题 教考衔接 英国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歌在中国与英语世界接受比较探究
3
作者 王树文 《中国教育学刊》 2025年第3期I0025-I0025,共1页
课题调研情况中国现代诗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其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接受情况是文学传播与交流研究的重要课题。该研究旨在分析中国现代诗歌在自身本土与英语世界中接受程度的差异、影响因素及带来的启示等。课题调研聚... 课题调研情况中国现代诗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其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接受情况是文学传播与交流研究的重要课题。该研究旨在分析中国现代诗歌在自身本土与英语世界中接受程度的差异、影响因素及带来的启示等。课题调研聚焦于中国现代诗歌在中英两国的接受情况。通过深入探究发现,中国现代诗歌在中国的接受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国人基于共同的文化语境、教育背景,对其理解更为深入直接。在学校教育等多种渠道的推动下,大众对其接受度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歌 在中国的接受 语言文化背景 接受度 课题调研 文化语境 接受程度 比较探究
原文传递
基于审美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4
作者 潘书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182-186,共5页
现代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所选的现代诗歌篇目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对初中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自新课标实施以来,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被显著强调。这不仅是为了满足课标和教材对深化学... 现代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所选的现代诗歌篇目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对初中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自新课标实施以来,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被显著强调。这不仅是为了满足课标和教材对深化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具体要求,更是为了顺应学生全面审美素养提升的内在需求。然而,当下现代诗歌的审美性还是存在被漠视、被隐化的现象,审美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诗歌课堂在美感呈现上显得较为平淡,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与深度。这种状况导致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全面而深入地领略现代诗歌的魅力和精髓。基于审美素养培养的现代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挖掘审美知识的力度不足、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不够、审美理解缺少深度、审美鉴赏模式化、忽视个性化审美创造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现代诗歌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案例,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现代诗歌教学 审美素养培养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境式任务的现代诗歌教学路径探究--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的教学为例
5
作者 徐陆璇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5年第3期24-26,共3页
情境式任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驱动现代诗歌教学,促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为例,探究基于情境式任务的现代诗歌教学路径,主线性情境式任务应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而受... 情境式任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驱动现代诗歌教学,促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为例,探究基于情境式任务的现代诗歌教学路径,主线性情境式任务应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而受主线性情境式任务统摄的层级性情境式任务又构成了情境式任务链,不断促使学习目标达成,核心素养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境式任务 现代诗歌教学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有真意 朗读寻真韵——初中语文现代诗歌中的朗读教学探究
6
作者 陈成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5年第3期70-71,共2页
朗读教学是诗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方法。本文在梳理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的意义后,认为可以营造氛围,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创新方式,打破传统朗读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加强课外朗读延展学习,从而提升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现代诗歌 朗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诗歌精神融入现代诗歌创作
7
作者 刘迪 《炎黄地理》 2024年第11期163-166,共4页
文章探讨红色诗歌精神融入现代诗歌创作的多维度实践。首先,对红色诗歌的精神内涵进行现代解读,探索其在当代语境下的新意义。其次,研究朗诵形式的创新,包括实验性朗诵和跨界表演等,以增强红色诗歌的现代感。本研究还关注跨媒介的融合创... 文章探讨红色诗歌精神融入现代诗歌创作的多维度实践。首先,对红色诗歌的精神内涵进行现代解读,探索其在当代语境下的新意义。其次,研究朗诵形式的创新,包括实验性朗诵和跨界表演等,以增强红色诗歌的现代感。本研究还关注跨媒介的融合创作,如利用数字技术、视频艺术、虚拟现实等现代媒体手段,创新红色诗歌的呈现形式。在教育领域,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有助于深化对红色诗歌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诗歌 跨媒介 现代诗歌创作 虚拟现实 当代语境 呈现形式 现代解读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会想象”到“会表达”:论现代诗歌教学中言语思维的生发
8
作者 蔡靖 张诗雨 孟霞 《小学语文》 2024年第8期12-19,共8页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之一。言语思维反映了文本处理、转化的动态心理过程,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现代诗歌的文学形象和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现代诗歌教学可从创设真实情境、关注认知冲突、打造思...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之一。言语思维反映了文本处理、转化的动态心理过程,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现代诗歌的文学形象和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现代诗歌教学可从创设真实情境、关注认知冲突、打造思维层级、探析文化意象、生成多元评价五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帮助学生实现从“会想象”到“会表达”的言语思维的具身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思维 现代诗歌教学 想象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诗歌研究课程与廊坊市初语教学衔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昊 苗雪艳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第1期7-9,共3页
通过对廊坊市初中语文新诗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当下廊坊市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与高校教学存脱节现象。究其原因,大致可归为应试教育体制、教师思想观念、大众文化影响等方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实现廊坊师范学院“现代诗歌研究”课程与... 通过对廊坊市初中语文新诗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当下廊坊市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与高校教学存脱节现象。究其原因,大致可归为应试教育体制、教师思想观念、大众文化影响等方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实现廊坊师范学院“现代诗歌研究”课程与廊坊市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廊坊师范学院与廊坊市初中要进行密切合作使廊坊市的初中语文新诗教育真正成为一种审美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研究》 廊坊市 初中语文 新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读中升华,让初中现代诗歌单元教学绽放光彩
10
作者 刘珉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7期77-78,共2页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提出比较阅读的方法,不仅符合现代诗歌大单元教学的趋势,同时也强调了要通过比较阅读来推动现代诗歌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比较阅读 现代诗歌 单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读中升华,让初中现代诗歌单元教学绽放光彩
11
作者 刘珉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3期76-77,共2页
本文针对当下初中语文现代诗歌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提出开展比较阅读。无论是从语文教材中单元教学设计的角度,还是从诗歌教学改革优化的角度,抑或是从学生诗歌阅读更好的情感体验角度来说,比较阅读都是非常符合现代诗歌大单元教学发... 本文针对当下初中语文现代诗歌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提出开展比较阅读。无论是从语文教材中单元教学设计的角度,还是从诗歌教学改革优化的角度,抑或是从学生诗歌阅读更好的情感体验角度来说,比较阅读都是非常符合现代诗歌大单元教学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阅读 现代诗歌 单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诗一辩:基于认识论视角下的中国现代诗歌历史观
12
作者 赵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192,共10页
西方认识论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颇具影响的“为诗一辩”行动,三次行动均涉及诗歌的社会功用,也不同程度地阐释了诗歌与历史的关系。“为诗一辩”的行动并未发生在中国文学史上,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史诗一家”的文化传统,诗歌... 西方认识论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颇具影响的“为诗一辩”行动,三次行动均涉及诗歌的社会功用,也不同程度地阐释了诗歌与历史的关系。“为诗一辩”的行动并未发生在中国文学史上,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史诗一家”的文化传统,诗歌与历史的关系结合十分紧密,而且诗歌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无须为诗进行辩护。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进程十分曲折而多变,其中蕴含着现代诗歌与历史关系的探讨,中国现代诗歌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孔。20世纪20年代现代诗歌的发生期,郭沫若和李金发对于西方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诗歌的模仿分别采用了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和借鉴西方深层心理机制探索的方式,拉开了中国现代诗歌认识论的帷幕。三十年代以卞之琳为代表的将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古典诗歌相结合的“化古”与“化欧”的中西比较思维将认识论进一步推进。四十年代穆旦和冯至分别从潜意识与佛家认识论,以及身体美学和深层审美心理结合方式将现代诗歌认识论推到全新高度。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诗歌批评已经意识到现代诗歌历史观的重要性,陈超和耿占春分别提出了“个人化-历史修辞”和“别样的写作”当代诗学批评路径,二人分别从历史和当下的角度为当代诗歌批评探索出切合实际的当代诗学历史观。如何分辨和界定现代诗歌和历史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呼之欲出,随着当代诗歌创作与诗歌评论之间的割裂状态的加深以及诗学认识论的提升,“为诗一辩”的必要性已经凸显出来。随着现代诗歌的发展,有效引进现象学中的“意向性”概念,通过对“我思”和“反思”的精神分析和心理机制研究可以拓展现代诗歌在历史观方面的认识论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诗一辩 认识论 中国现代诗歌 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拓展——评刘继林新著《民间话语与中国现代诗歌》
13
作者 李蕾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刘继林的新著《民间话语与中国现代诗歌》从民间话语的辨析和考量出发,围绕民间话语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大众传播和本土接受等问题展开。该著结合中国现代诗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重点考察分析了民间话语在中国新诗的平民化、革命化、... 刘继林的新著《民间话语与中国现代诗歌》从民间话语的辨析和考量出发,围绕民间话语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大众传播和本土接受等问题展开。该著结合中国现代诗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重点考察分析了民间话语在中国新诗的平民化、革命化、大众化实践及民族形式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所呈现的意义,以及所带来的问题,阐述了中国现代民间话语丰富而复杂的诗学内涵。其宏阔的研究视野、多样的研究方法、全新的研究路径,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话语与中国现代诗歌 民间 现代 民族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意象悟诗理——以现代诗歌《我爱这土地》教学为例
14
作者 万鹏 《湖北教育》 2024年第32期53-54,共2页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选编在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我爱这土地》能凸显诗人创作的独特性。阅读这篇经典诗作,教师可以从意象切入,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表现思想与感情方式的独特性。一、明确意象内涵,进入诗歌意境以...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选编在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我爱这土地》能凸显诗人创作的独特性。阅读这篇经典诗作,教师可以从意象切入,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表现思想与感情方式的独特性。一、明确意象内涵,进入诗歌意境以意象为媒介阅读诗歌,有助于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产生情感共鸣。导入新课后,笔者先从学情出发讲解意象的内涵:“意象”是包含诗人独特情感的客观物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然后,笔者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意象,比如诗歌经常选用“月亮”这个客观物象表达思念故乡的情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境 现代诗歌 客观物象 诗人创作 中心意象 意象内涵 艾青诗歌 情感共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想想象 造境抒情——现代诗歌写作教学例谈
15
作者 龚超 杨素云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6期46-47,共2页
现代诗歌写作是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的任务三。本任务是在欣赏、朗诵本单元诗歌之后进行的诗歌创作实践。以下教学活动重在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精选诗歌意象,营造诗歌意境,进而抒发情志。一、诗歌引入,... 现代诗歌写作是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的任务三。本任务是在欣赏、朗诵本单元诗歌之后进行的诗歌创作实践。以下教学活动重在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精选诗歌意象,营造诗歌意境,进而抒发情志。一、诗歌引入,激发兴趣新课开始,教师以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导入,引导学生感受自然,观察生活,发现美好,激发学生写作现代诗歌的兴趣,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想想象 诗歌写作 现代诗歌 诗歌意境 激发兴趣 诗歌意象 联想和想象 宗白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乡愁》为例谈现代诗歌教学
16
作者 汤敏飞 《湖北教育》 2024年第32期51-52,共2页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是一首让人一读就感到忧伤的诗歌,现选编在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笔者以这首诗歌的教学为例,基于现代诗歌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以下五个视角分析现代诗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乡愁》 现代诗歌教学 余光中先生 教学策略 第一单元 九年级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诗歌教学取向再认识
17
作者 曾春霞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4年第5期38-40,共3页
从审美层面看,现代诗歌教学的重点在浸润“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从文化层面看,现代诗歌作为一种当代文化,和古代诗歌一样承担着培育“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使命。现代诗歌教学应该兼顾“大”与“小”,统筹“单”与“多”,结合... 从审美层面看,现代诗歌教学的重点在浸润“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从文化层面看,现代诗歌作为一种当代文化,和古代诗歌一样承担着培育“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使命。现代诗歌教学应该兼顾“大”与“小”,统筹“单”与“多”,结合“学”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现代诗歌教学 文学鉴赏 意象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年级现代诗歌大单元教学写作手法学习策略
18
作者 张琦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7期4-6,共3页
现代诗主题涵盖社会变迁、人际关系、文化认同、哲学思考等多方面内容,反映个体化的情感和感受,并通过创造性地汲取传统文化的元素,呈现现实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人、生命和精神等作出深刻的反思与表达。以大单元教学和任务群教学为实施... 现代诗主题涵盖社会变迁、人际关系、文化认同、哲学思考等多方面内容,反映个体化的情感和感受,并通过创造性地汲取传统文化的元素,呈现现实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人、生命和精神等作出深刻的反思与表达。以大单元教学和任务群教学为实施路径,借助课例“立足手法,体会诗歌情感”,分析任务群策略的核心理念,结合现代诗歌的审美特点,提出由易到难、由法到情、由读到写的诗歌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现代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现代诗歌 大单元教学 学习任务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赏促写,优化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
19
作者 黄蓉 《教育界》 2024年第4期17-19,共3页
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而现代诗歌形式自由、内涵深刻、情感充沛,现代诗人通常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摹不同的意象,以抒发真挚、强烈的情感,教师可以借助现代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的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 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而现代诗歌形式自由、内涵深刻、情感充沛,现代诗人通常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摹不同的意象,以抒发真挚、强烈的情感,教师可以借助现代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的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借助以赏促写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明确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文章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开展现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现代诗歌 以赏促写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视域下现代诗歌教学探究
20
作者 汪晓春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依据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从释义、解码、评鉴三个层面入手,通过朗读、品味和拓展,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感知并理解诗歌内容和创作特色,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 现代诗歌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