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后现代主义运动中的当代设计文化变迁
1
作者 王敏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6期62-63,共2页
后现代主义运动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这种激烈的学术运动与社会运动相互碰撞,对当时的政治、经济、... 后现代主义运动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这种激烈的学术运动与社会运动相互碰撞,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上世纪60年代各种运动的兴起,直接促使人们对现代主义设计的批判和否定。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阐述了社会运动对于设计文化变迁的必然性和互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 设计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的现代主义运动及其现代派小说再讨论
2
作者 黄菲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89-92,111,共4页
80年代早期的中国现代主义运动以及围绕其产生的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转向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呼唤着一种适应"现代化"的文学形式的产生。本文围绕文学界关于"现代派"的讨论,通过... 80年代早期的中国现代主义运动以及围绕其产生的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转向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呼唤着一种适应"现代化"的文学形式的产生。本文围绕文学界关于"现代派"的讨论,通过对王蒙早期的现代主义小说和以刘索拉、徐星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的分析,阐释了中国早期的现代主义运动,无论是其内容还是新奇的文学表现形式,都体现出特定社会历史转折时期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运动 现代派小说 王蒙 刘索拉 徐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刍议 被引量:1
3
作者 覃佳佳 《艺术科技》 2019年第7期228-228,共1页
研究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风格和特点,探析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以助于更好地繁荣理解和感悟当时的设计风格,从而抓住市场发展背景下的设计活动所具有的创造性规律。
关键词 装饰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运动与李英豪的文学批评(下)
4
作者 陈国球 《励耘学刊》 2007年第1期22-38,共17页
(三)"去政治"的批评与"国族"的想象李英豪的"张力"论把文学活动相关的各种力量都导引到文本世界之内,可说象征了他整套诗论的论述方向。我们留意到,李英豪诗论对文本以外的世界,着墨特少。他对作为文学... (三)"去政治"的批评与"国族"的想象李英豪的"张力"论把文学活动相关的各种力量都导引到文本世界之内,可说象征了他整套诗论的论述方向。我们留意到,李英豪诗论对文本以外的世界,着墨特少。他对作为文学脉络的"现代社会"的描述,大概是这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本世界 现代主义运动 国族 李劫人 现代文学 孤绝 文化情怀 现代主义 中国新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地区现代主义运动的译介与再造——从《文艺新潮》到《好望角》
5
作者 杜英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17,共12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地区现代主义运动的发展脉络可以从报刊起落更迭中管窥一二。从《诗朵》(昆南、卢因、蔡炎培、王无邪、叶维廉等创办,1955.8—1955.9)到《文艺新潮》(马朗主编,1956.2.18—1959.5.1),到《新思潮》(昆南、王无邪、...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地区现代主义运动的发展脉络可以从报刊起落更迭中管窥一二。从《诗朵》(昆南、卢因、蔡炎培、王无邪、叶维廉等创办,1955.8—1955.9)到《文艺新潮》(马朗主编,1956.2.18—1959.5.1),到《新思潮》(昆南、王无邪、叶维廉主编,1959.5.1—1960.6.1),再到《香港时报·浅水湾》(刘以鬯主编,1960.2.15—1962.6.30)以及《好望角》(昆南、李英豪主编,1963.3.1—1963.12.10)。这些刊物均以译介现代文艺与刊载原创作品而著称,且有不少战后青年的文学成长轨迹恰恰与之叠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运动 《文艺新潮》 叶维廉 刘以鬯 成长轨迹 马朗 浅水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原文传递
欧洲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先锋派
6
作者 贺承军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2-63,共2页
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锋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的(或构成的,constructive,另一类是反构成的(destructive)。立体主义,构成主义(包括俄罗斯未来主义和构成派)风格派,包豪斯等属于前类,而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达(?)派则属于后者。后者... 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锋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的(或构成的,constructive,另一类是反构成的(destructive)。立体主义,构成主义(包括俄罗斯未来主义和构成派)风格派,包豪斯等属于前类,而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达(?)派则属于后者。后者可以说体现了一种无政府主义精神,而风格派和包豪斯以及俄罗斯先锋派则由于政治上可行而成为全球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派 现代主义艺术 超现实主义 立体主义 表现主义 包豪斯 风格派 现代主义运动 构成派 构成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学家之于英美现代主义运动的意义——以阿瑟·韦利为例
7
作者 杨莉馨 白薇臻 《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关于中国文化元素对英美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学界有所关注但未及深入。英国"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美学家罗杰·弗莱(Roger Fry)曾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欧洲对中国艺术的重新"发现"誉为"东方文艺复兴"... 关于中国文化元素对英美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学界有所关注但未及深入。英国"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美学家罗杰·弗莱(Roger Fry)曾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欧洲对中国艺术的重新"发现"誉为"东方文艺复兴";美国"意象派"诗歌的领军人物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亦感叹"中国的激励作用并不输于希腊",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置于与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相并举的崇高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运动 意象派 阿瑟·韦利 中国文化元素 罗杰·弗莱 文艺复兴 布鲁姆斯伯里团体 西方文明
原文传递
重审“电影语言现代化”: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与审美批判的兴衰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佑松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9,共11页
重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陀等人提出的"电影语言现代化"论题,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国电影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审美批判,但其批判的目标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科学与资本理性,而是为市场化改革开辟道... 重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陀等人提出的"电影语言现代化"论题,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国电影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审美批判,但其批判的目标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科学与资本理性,而是为市场化改革开辟道路。因此,当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社会共识之后,现代主义也就随之落潮,通过1990年代的市场化进程,进入新世纪,"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审美批判命题已被消费主义的"电影语言奇观化"的论题所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语言现代 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 审美批判 电影语言奇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政治伦理文本
9
作者 李向锋 《建筑与文化》 2011年第7期106-107,共2页
本文对以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政治伦理诉求进行了溯源,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本进行了分析批判,概略了其发展轨迹、内在价值及批判意义,指出了现代建筑发展中的意识形态交锋和政治伦理关联。
关键词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政治伦理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台湾现代主义诗歌运动
10
作者 廖四平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0-27,共8页
台湾现代主义诗歌运动是指 2 0世纪 50年代至 80年代在台湾全岛出现的中国诗歌现代化运动 ,“三大诗社”的具体活动构成了其主体 ,“四次论争”深化了其进程 ,大批优秀的现代派诗人诗作的出现显示了其实绩。
关键词 台湾现代主义诗歌运动 “三大诗社” “四次论争” 现代派诗人诗作 实绩 中外文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决澜社宣言》的接受看现代主义运动的起落
11
作者 汪可 《艺术市场》 2022年第9期73-75,共3页
关于《决澜社宣言》1932年10月,酝酿两年的决澜社于中华学艺社举办了首届画展,同时对外发表《决澜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其中首先表达了对艺术界现状的不满,惋惜往古光荣的历史;其次呼唤人们创造一个“色、线、形交错的世界”,... 关于《决澜社宣言》1932年10月,酝酿两年的决澜社于中华学艺社举办了首届画展,同时对外发表《决澜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其中首先表达了对艺术界现状的不满,惋惜往古光荣的历史;其次呼唤人们创造一个“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反对模仿自然与守旧,号召创新,对纯艺术的倡导呼之欲出,倡导“表现”我们的“精神”,摈弃艺术与宗教、文学之间的关联及功能性;最后肯定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并提到数个艺术流派的形式创新,转而提出我们的艺坛“也应当出现一种新兴的气象了”。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提倡“创造色、线、形交错的世界”确乎需要极大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运动 西方现代主义 中华学艺社 模仿自然 纯艺术 决澜社 艺术流派 内忧外患
原文传递
新艺术: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驱
12
作者 河西 《书城》 2017年第5期106-111,共6页
英国建筑史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称“一八八三年至一八八八年之间是新艺术的‘摇篮时期’”这个“摇篮时期”,
关键词 现代主义运动 艺术 尼古拉
原文传递
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思越 吴子竞 《网印工业》 2024年第9期39-41,共3页
本文致力于分析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应用。这一设计风格摒弃了现代主义的简约和功能性至上,转而追求个性、多样化和文化深度。其在平面设计中采用了非传统的排版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美学框架。本文对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平面设计... 本文致力于分析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应用。这一设计风格摒弃了现代主义的简约和功能性至上,转而追求个性、多样化和文化深度。其在平面设计中采用了非传统的排版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美学框架。本文对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多角度探索和分析,同时也为后续探索平面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平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宋瓷”——20世纪初英国的现代主义中国风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燕翎 梁海育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78-83,共6页
20世纪初,伴随中国艺术在英国的系统收藏和研究,“宋瓷”这一概念被逐渐强化,它不仅打破了由外销工艺和明清彩瓷塑造的中国风趣味,还冲破了文学、艺术、手工艺和现代设计之间的藩篱,成为英国现代主义文化想象的一处锚定物。回顾“宋瓷... 20世纪初,伴随中国艺术在英国的系统收藏和研究,“宋瓷”这一概念被逐渐强化,它不仅打破了由外销工艺和明清彩瓷塑造的中国风趣味,还冲破了文学、艺术、手工艺和现代设计之间的藩篱,成为英国现代主义文化想象的一处锚定物。回顾“宋瓷”这一概念在20世纪初英国的形成、改写与传播,有助于理解英国现代主义实践中的中国因素和跨文化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瓷 中国风 英国 现代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主义:“进化”与“被殖民化”的双重书写——读史书美所著《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 被引量:1
15
作者 易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1-186,共6页
如何看待中国文学的现代主义运动?在文学的进化——现代化运动与近现代中国被殖民历史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我们过去存在着一种两分法:在政治经济上充分认识到西方政治/军事势力进入中国的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性质,现代中国历史... 如何看待中国文学的现代主义运动?在文学的进化——现代化运动与近现代中国被殖民历史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我们过去存在着一种两分法:在政治经济上充分认识到西方政治/军事势力进入中国的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性质,现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求民族进步、发展的历史,又是一部反帝反殖、寻求民族独立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封建半殖民地 现代主义运动 中国文学 进化 殖民化 现代中国 诱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设计的孵化关系
16
作者 周婷 《科技风》 2009年第23期99-,共1页
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西方艺术设计史上两个重要的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始于19世纪末,现代主义设计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两者的关系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 新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革新与现代主义之间:夏昌世与德国(英文) 被引量:15
17
作者 Eduard Kgel 杨力研 《南方建筑》 2010年第2期16-29,共14页
夏昌世,中国第一代建筑师,1920年代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留学。1932年,他在图宾根完成了博士论文之后重返祖国。1940年代后期,他在广州成为教授,1973年与妻子一同重返德国,并在那里生活直至1996年逝世。他的设计方法不仅受到那个时代欧洲现... 夏昌世,中国第一代建筑师,1920年代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留学。1932年,他在图宾根完成了博士论文之后重返祖国。1940年代后期,他在广州成为教授,1973年与妻子一同重返德国,并在那里生活直至1996年逝世。他的设计方法不仅受到那个时代欧洲现代主义运动氛围的熏陶,还来自他对中国传统景观与建筑艺术历史的研究。他是引领岭南区域形成岭南学派建筑的主导力量之一。同时,作为一建筑学教授,他在广州培养了新一代青年建筑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德国 建筑史 热带建筑 新建筑运动 现代主义运动 区域现代 勒·柯布西耶哥特式建筑 岭南风格 中国传统 流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后现代主义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川进 《美术大观》 2008年第9期116-,共1页
  对于中国设计界来说,"后现代主义"已经是人们经常说起,但似乎又是一个模糊并且有争议的概念.人们对它的起源、发展、形式、影响、作用探讨了很多年,一直争论不休,如何认识、借鉴和发展后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已经成为设计教...   对于中国设计界来说,"后现代主义"已经是人们经常说起,但似乎又是一个模糊并且有争议的概念.人们对它的起源、发展、形式、影响、作用探讨了很多年,一直争论不休,如何认识、借鉴和发展后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已经成为设计教育探讨的重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设计 消费 生产关系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现代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主义国际式风格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19
作者 侯乃铉 杨少春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年第11期4-6,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主义运动和现代主义建筑,分析了当前中国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其特色逐渐趋同的问题,从现代主义理论本身、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和现代主义在建筑历史上的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主义国际式风格对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 现代主义运动 小城镇建设 风格 国际 建筑历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方法探寻——苏州源宿酒店景观设计
20
作者 董科儿 《中外建筑》 2017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本文从现代主义设计的探寻及发展历程展开,透过对景观发展颇具影响的大师们的作品及理论著作的解读,进一步思考中西文化背景差异的前提下,概括性地提出现代主义景观简洁之美的设计方法。以苏州源宿酒店的景观设计实践为例,诠释整个设计... 本文从现代主义设计的探寻及发展历程展开,透过对景观发展颇具影响的大师们的作品及理论著作的解读,进一步思考中西文化背景差异的前提下,概括性地提出现代主义景观简洁之美的设计方法。以苏州源宿酒店的景观设计实践为例,诠释整个设计思考过程。本文意图通过对整个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关思考进行一次总结,抛砖引玉来重新理解和认识现代主义景观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运动 现代景观 极简主义 「少即是多」 设计方法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