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峰山西侧地区线性和环状构造特点及其与油气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景华 欧阳渊 +1 位作者 张建龙 刘小霞 《华北地质》 2021年第1期33-38,共6页
利用ETM图像,对雪峰山西侧地区进行线性构造和环状构造解译,编制遥感解译图。经分析认为,雪峰山西侧地区线性构造可分为三级,线性构造展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和不均匀性,环状构造按其成因可以分为岩浆活... 利用ETM图像,对雪峰山西侧地区进行线性构造和环状构造解译,编制遥感解译图。经分析认为,雪峰山西侧地区线性构造可分为三级,线性构造展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和不均匀性,环状构造按其成因可以分为岩浆活动成因、构造成因和地学成因不明三大类。通过对雪峰山西侧地区的线性构造和环状构造分布特点进行研究,认为利川-恩施、武隆-道真和金沙-仁怀三个地区对油气保存比较有利,可能是有利油气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构造 环状构造 油气 关系 雪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安环状构造特征及其对铀矿化分布的控制
2
作者 刘林清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73-276,共4页
通过遥感图像地质解译 ,发现崇安地区存在一较大的环状构造。经区域地质分析和野外验证 ,该环状构造始成于加里东期 ,以后又有多次活动 ,燕山晚期活动最强。在环状构造的影响下 ,形成了古楼———麻沙透镜状地质体 ,成为该区铀矿化分布... 通过遥感图像地质解译 ,发现崇安地区存在一较大的环状构造。经区域地质分析和野外验证 ,该环状构造始成于加里东期 ,以后又有多次活动 ,燕山晚期活动最强。在环状构造的影响下 ,形成了古楼———麻沙透镜状地质体 ,成为该区铀矿化分布的区域控制因素 ,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成矿单元。其中铀矿化和异常片的分布大致显示了中心对称和两翼对称特点 ,成矿远景好 ,今后应深入加强深部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化 环状构造 透镜状地质体 中心对称 两翼对称 深部找矿工作 找矿方向 铀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龙谷南缘环状构造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及高光谱特征差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琳 甘淑 +4 位作者 袁希平 高莎 毕瑞 李绕波 李新澳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9-715,共7页
山地环状构造能提供丰富的深部地质作用信息,为深化对此特殊地质构造的探索研究,基于GF-5卫星影像,对禄丰恐龙谷南缘的环状构造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再对分类后的地类进行高光谱特征分析,最后对环状构造内外的同种地类的高光谱特征进... 山地环状构造能提供丰富的深部地质作用信息,为深化对此特殊地质构造的探索研究,基于GF-5卫星影像,对禄丰恐龙谷南缘的环状构造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再对分类后的地类进行高光谱特征分析,最后对环状构造内外的同种地类的高光谱特征进行差异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研究区内,未利用地占比最大,约36.14%,主要以环状形式分布,林地次之,约29.03%,草地占比17.80%;对比光谱库数据,6种地类的光谱曲线与相应特征地物的光谱曲线变化特征一致,可知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结果具有效性;环状构造内外的同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高光谱曲线整体变化趋势相似,但仍存在差异。环状构造内外的未利用地、林地和草地的反射率差值最大分别为6.61%、4.33%和4.05%,但也存在反射率差值仅为0.01%的波段。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为建立滇中特殊地质构造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星载高光谱数据库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后续进行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深入研究和精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构造 禄丰恐龙谷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高光谱特征 特征差异分析
原文传递
线性构造与环状构造在工程地质研究中的实践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宇明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5年第4期19-25,共7页
在卫星像片上,众多线性影像与环状影像显示清晰。研究证明,这些线性影像和环形影像均是地表一些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的映像,而这些线性、环形构造与矿产、水、油气矿藏形成分布、地震活动、工程地质及地壳稳定性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卫星像片上,众多线性影像与环状影像显示清晰。研究证明,这些线性影像和环形影像均是地表一些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的映像,而这些线性、环形构造与矿产、水、油气矿藏形成分布、地震活动、工程地质及地壳稳定性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线性构造、环状构造,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线性构造 环状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瓦房店地区环状构造与金伯利岩关系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5
5
作者 付海涛 《西部资源》 2019年第3期14-16,共3页
瓦房店地区位于辽宁省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原生金刚石矿分布区,该区已发现了100多个金伯利岩体,探明的金刚石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通过对该区环状构造的成因以及50号等岩管与环状构造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这些环状构造是幔源... 瓦房店地区位于辽宁省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原生金刚石矿分布区,该区已发现了100多个金伯利岩体,探明的金刚石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通过对该区环状构造的成因以及50号等岩管与环状构造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这些环状构造是幔源岩浆上拱形成的,金伯利岩体的分布与环状构造具有关联性。文中重点介绍了岚崮弧和袁家沟环状构造的形态特征,并提出了该区环状构造是部署金刚石勘查工作时需要重视的一种地质现象等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瓦房店地区 环状构造 金伯利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环状构造的分布,分类及成因分析
6
作者 汤伟明 《广东地质》 1998年第3期44-48,共5页
在广东省1:50万陆地卫星TM遥感图像上,并解译出138个反映地质内容的环形影像-环状构造,它们主要分布在6条深大断裂通过的山地及丘陵地区,根据形态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全环(包括单环,套环,连环和群环等4个亚类)和半环... 在广东省1:50万陆地卫星TM遥感图像上,并解译出138个反映地质内容的环形影像-环状构造,它们主要分布在6条深大断裂通过的山地及丘陵地区,根据形态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全环(包括单环,套环,连环和群环等4个亚类)和半环(包括半单环,半套环和半连环等3个亚类)两大类,根据成因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岩浆活动成因(包括出露岩体,半隐伏岩体,隐伏岩体和火山机构等4个亚类)和构造变动成因(包括褶曲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构造 环形影像 TM图像 遥感 广东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支地区中生代大陆改造和抬升环状构造
7
作者 Do.,VX 钟广见 《海洋地质》 1994年第1期7-12,共6页
关键词 印支地区 中生代 大陆 抬升 环状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金刚石爆破环状构造(古陨石坑)的内生性质
8
作者 马.,АА 王秉贤 《青海地质科技情报》 1996年第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金刚石 爆破 环状构造 古陨古坑 陨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饶南地区环状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对矿产的控制
9
作者 郭英杰 《江西地质科技》 1990年第2期1-6,11,共7页
关键词 环状构造 构造控制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2的禄丰恐龙谷南缘山地环状构造线性特征遥感解析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琳 甘淑 +3 位作者 袁希平 杨明龙 高莎 毕瑞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2年第1期77-81,共5页
通过遥感影像观察可以发现禄丰恐龙谷南缘山地构造较为特殊,为了解其特殊地质构造,本文以高分二号GF-2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遥感技术,对研究区内山地进行线性特征遥感解析,得到如下结论:(1)研究区内山地的山脊线和山谷线的重心邻近,山脊线... 通过遥感影像观察可以发现禄丰恐龙谷南缘山地构造较为特殊,为了解其特殊地质构造,本文以高分二号GF-2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遥感技术,对研究区内山地进行线性特征遥感解析,得到如下结论:(1)研究区内山地的山脊线和山谷线的重心邻近,山脊线和山谷线呈环状分布。山谷线的面积和周长约为山脊线的两倍;(2)研究区内,山脊线和山谷线较标准圆均向西南方向偏移了,由于山脊线和山谷线较标准圆的偏移方向一致,偏移度相似,推测应是受同一外力作用导致的偏移;(3)山脊线内,主要河谷水系整体趋势为由东北方向流向西南方向,水系整体呈放射状,且为封闭水文单元。其水系重心与山脊线重心位置几乎一致;(4)在山脊线与山谷线之间,主要河谷水系多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山谷线外,主要河谷水系整体走势为从东北方向流向西南方向。通过本文的应用研究不但可以促进国产高分系列遥感卫星的应用拓展,同时也为遥感地质在山地环状构造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构造 遥感解析 GF-2 线性特征
原文传递
黄河下游泺口边滩大型环状滑塌构造研究
11
作者 王永卓 钟建华 吴孔友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3-88,共6页
黄河下游泺口浮桥北岸的泺口边滩中后部发育了两个大型环状滑塌构造,小者长42.54 m,宽 31.55 m,高0.63 m;大者长58.30 m,宽46.24 m,高0.76 m。根据几何学特征及运动要素,可以将大型环状滑塌构造分为3个部分:主体带、过渡带和消失... 黄河下游泺口浮桥北岸的泺口边滩中后部发育了两个大型环状滑塌构造,小者长42.54 m,宽 31.55 m,高0.63 m;大者长58.30 m,宽46.24 m,高0.76 m。根据几何学特征及运动要素,可以将大型环状滑塌构造分为3个部分:主体带、过渡带和消失带。主体带以规模较大的滑塌块体为主,滑塌块体宽20- 30cm,长2-3 m,高40-60 cm,呈弧片形;滑塌缝开放或被淤泥充填,此带长宽10余米;过渡带以规模中等的滑塌块体为主,滑塌块体宽5-20 cm,长0.5-2 m,高20-40 cm,也呈弧片形,滑塌缝半开放或紧闭,滑塌块体的相对运动方向在此带发生转变,由单向运动转变为相对运动;次级侵蚀沟槽在此带汇合,形成了一个放射状的大“空腔”,滑塌以此“空腔”为圆心相对滑动,并由此形成环状滑塌构造,此带长10-20 m。在过渡带之外为消失带,总体特征是滑塌块体及滑塌位移量逐渐由大到小,直至消失,此带长15-30 m。泺口边滩大型环状滑塌构造是在一种近水平条件下形成的,滑塌坡度为0.745°,滑塌是以“多米诺”骨牌方式实现和完成的。泺口边滩是以粉砂和泥质粉砂为主的易于液化的细粒物质,其滑塌构造的形成与黄河暴涨暴落导致的孔隙水过饱和及泺口边滩的特殊结构造成的渗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环状滑塌构造 边滩 泺口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含油气构造及其科学的研究方法
12
作者 C.,MH 王勋弟 《新疆石油科技信息》 1998年第2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环状构造 油气构造 研究方法 地质构造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德化—永泰巨型环状火山构造成因探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刚毅 《福建地质》 2009年第4期281-288,共8页
在浙闽粤中生代火山喷发带中段的德化—永泰巨型环状火山构造,主要由晚侏罗世-白垩世火山岩和侵入岩等组成,具有幔枝构造的岩浆-变质岩系、盖层拆离滑脱上叠构造断陷-火山盆地等基本特征,其形成和海陆过渡带中的地幔柱之幔枝构造有关。
关键词 地幔柱 幔枝构造 巨型环状火山构造 德化-永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及邻区新构造与新构造运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照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52-264,共13页
中国黄土高原及邻区可划分为六个构造地块和构造接合带,其中央主体部分为一具中等强度活动性的环状构造,2.4Ma以来垂直运动幅度为930—1000m,平均速率为0.39—0.42mm/a。新构造运动可划分为四个主旋回、三个主幕。1.67MaB.P.前后构造应... 中国黄土高原及邻区可划分为六个构造地块和构造接合带,其中央主体部分为一具中等强度活动性的环状构造,2.4Ma以来垂直运动幅度为930—1000m,平均速率为0.39—0.42mm/a。新构造运动可划分为四个主旋回、三个主幕。1.67MaB.P.前后构造应力场由近南北向转为近东西向。黄土-古土壤系列和水系沉积物-古土壤系列可作为新构造运动新的时间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环状构造 构造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高陡构造带震旦系灯影组丘滩相气藏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刚 文龙 +9 位作者 王文之 张本健 严威 魏朋辉 蒋航 和源 汪华 卞艳红 曾云贤 杨岱林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3年第3期1-13,共13页
在川东高陡构造带内,构造复杂、地震资料差,寻找震旦系灯影组油气富集带具有重大挑战。为此,运用构造形迹分析构造期次,环状构造结合地震相特征预测藻丘滩;丘滩相特征结合构造形迹期次分析WT1井失利原因;综合丘滩相与构造的叠合关系以... 在川东高陡构造带内,构造复杂、地震资料差,寻找震旦系灯影组油气富集带具有重大挑战。为此,运用构造形迹分析构造期次,环状构造结合地震相特征预测藻丘滩;丘滩相特征结合构造形迹期次分析WT1井失利原因;综合丘滩相与构造的叠合关系以预测开江地区灯影组油气富集带。结果表明:①开江地区的NE构造主体为川东高陡构造带在燕山中晚期挤压形成,喜山期强烈改造定型。②EW向低幅度构造为大巴山于晚燕山期弱挤压形成。③SN向构造形成于喜马拉雅晚期,动力来自龙门山南段挤压。④燕山中晚期的NE构造与裂解气富集晚期匹配。发育大量的环状构造,为藻丘滩刚性地质体形成,为古岩性圈闭,与原油成藏期匹配。⑤环状构造+NE向构造是油气富集带。综合构造形迹与地震相预测了多个油气目标:七里南背斜内的七3环是最有利目标,藻丘滩地震相最为明显,且叠加NE向构造;铁1环是现实的目标;里1环是潜在的目标区。环状构造在开江地区大量存在,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高陡构造 开江古隆起 灯影组 藻丘滩 构造形迹 环状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卫星遥感影像研究结果综论西南三江地区构造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铠元 《矿产与地质》 1991年第S1期1-32,共32页
我国西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通称三江地区.本课题属“西南三江地区大地构造问题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二级课题的卫星遥感影像研究部分,利用遥感研究成果综论和探讨三江地区的构造特征.使用的遥感资料是美国第四号陆地... 我国西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通称三江地区.本课题属“西南三江地区大地构造问题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二级课题的卫星遥感影像研究部分,利用遥感研究成果综论和探讨三江地区的构造特征.使用的遥感资料是美国第四号陆地卫星影像磁带所处理1/100万和1/50万假彩色MSS图像,其图像质量较好.另在丁青—泸水地段还进行了计算机多功能的处理(成图6幅),效果亦较好.专题共作有卫星影像彩色图片19幅,编缩了相应比例尺的构造解译图(24幅).通过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研究,综论了三江地区断裂构造的总格局,由5条主干断裂(一级断裂)组成一个NNW向中部紧缩狭窄,而向北、南部撒开的“哑铃棒状”格局.与主断裂紧密相伴的还有约30条呈NNW—NW向展布的二级和三级断裂以及为数不少的、规模大小各异的环状—似环状构造、推覆构造.还有15条活动断裂分布其间,组成了一幅极为复杂多变,但内容又十分丰富的构造景观.本文不仅对三江地区总格局作了阐述,还分别对主干断裂、二~三级断裂、活动断裂、环状—似环状构造、推覆构造等的影像标志、展布特征及相互关系都作了探讨,并讨论了三江地区断裂构造格局中几个争议较大的问题,还对遥感技术手段及其各种资料对本区构造研究效果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地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 断裂构造 环状-似环状构造 推覆构造 遥感地质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高植被覆盖区构造地质遥感解译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敏 《福建地质》 2020年第4期294-307,共14页
福建1:5万佛昙赤湖、港尾幅等3幅区调项目采用LandSat卫星影像数据开展地质遥感解译工作,通过图像增强处理方法区分研究区不同地质体的影像特征,从色、形、纹、貌以及水系特征等方面入手,建立了研究区不同线性构造、环形构造以及地层单... 福建1:5万佛昙赤湖、港尾幅等3幅区调项目采用LandSat卫星影像数据开展地质遥感解译工作,通过图像增强处理方法区分研究区不同地质体的影像特征,从色、形、纹、貌以及水系特征等方面入手,建立了研究区不同线性构造、环形构造以及地层单元的解译标志。利用地质遥感手段共解译出60条大小不等的断裂构造,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区内总构造线以北东、北西向为主,南北向、东西向断裂发育次之;以平潭—东山构造带为界,将研究区划分为3区6带的格状构造格架。解译出6个环形构造,经野外验证发现H1、H5、H6、H7等4个环形构造在成因上与火山喷发中心有关,H2、H32个环形构造则与岩浆侵入活动相关。解译了全新世长乐组、更新世龙海组、新近纪佛昙组、晚侏罗世南园组岩石地层单元,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和正长花岗岩、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界线,经野外实地勘察结果,解译界线与野外调查界线大致吻合。通过对比分析遥感解译成果和野外验证结果显示,对在地质背景、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等方面与研究区相似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LandSat卫星影像在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解译方面效果良好,能达到区调工作遥感先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植被覆盖区 构造地质 遥感解译 线性构造 环状构造 福建东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地区构造与矿产关系研究
18
作者 任乖雅 李英武 +1 位作者 孙健 魏东 《陕西地质》 2016年第1期25-30,共6页
秦巴地区金属矿产丰富,其分布与断裂构造、环状构造、褶皱构造、岩浆活动、矿化蚀变带等密切相关。通过重磁解译的断裂构造和环状构造,结合矿床(田)或矿集区的地质条件,总结了二者的对应特征及规律。
关键词 断裂构造 重磁异常 环状构造 金属矿 秦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β-环状糊精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几点体会
19
作者 胡焕荣 罗文起 《江苏食品与发酵》 1992年第4期16-17,共2页
β-环状糊精分子具有环状构造,易与许多物质形成包结复合物,从而起稳定、缓释、乳化、去臭、去苦、抑制挥发和抗氧化分解等功效.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农药、日用化工、烟花和轻纺工业等方面.β-环状糊精一般由淀粉经微生物产生的环... β-环状糊精分子具有环状构造,易与许多物质形成包结复合物,从而起稳定、缓释、乳化、去臭、去苦、抑制挥发和抗氧化分解等功效.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农药、日用化工、烟花和轻纺工业等方面.β-环状糊精一般由淀粉经微生物产生的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 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淀粉收率 包结复合物 粉末活性炭 环状构造 微生物 氧化分解 日用化工 轻纺工业 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地区寒武系风暴岩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20
作者 马瑞申 张良 +1 位作者 杜远生 汪校锋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20,共6页
河南省北部辉县市、卫辉市、淇县一带寒武系馒头组、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以海相碳酸盐岩-泥质岩沉积为主,地层中夹多套风暴沉积。风暴沉积构造包括底面侵蚀形成的沟渠构造、风暴撕裂形成的条带状构造、风暴涡流形成的环状构造、竹... 河南省北部辉县市、卫辉市、淇县一带寒武系馒头组、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以海相碳酸盐岩-泥质岩沉积为主,地层中夹多套风暴沉积。风暴沉积构造包括底面侵蚀形成的沟渠构造、风暴撕裂形成的条带状构造、风暴涡流形成的环状构造、竹叶状砾屑灰岩中风暴成因的放射状组构,以及风暴浪成因的丘状交错层理构造等。馒头组、崮山组、炒米店组的风暴沉积主要形成于风暴浪及面和正常浪及面之间的浅海地区;而张夏组的风暴沉积主要形成于正常浪及面之上的临滨地区。风暴沉积主要包括3种岩相类型:①块状层理的竹叶状砾屑灰岩,代表风暴涡流沉积;②丘状交错层理的砂屑灰岩,代表风暴浪作用沉积;③具均质层理的泥晶灰岩,为风暴后期的快速悬浮沉积。这些岩相组合成典型的风暴沉积序列。豫北地区风暴沉积的发现表明河南省在寒武纪时期位于低纬度的风暴作用带,该沉积对于认识该区寒武纪的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海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沉积 风暴岩 寒武纪 风暴涡流成因 环状构造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