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影像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杨锋杰 王明镇 +2 位作者 李增学 戴广凯 贾维花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7-41,共5页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时期的演化,采用遥感技术与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方法,对CBERS和ETM+卫星影像的处理,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发现直径大于300 km的环形构造,环形中心位于甘肃省东部的东华池附近。该环形构造内西部为西峰油田...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时期的演化,采用遥感技术与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方法,对CBERS和ETM+卫星影像的处理,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发现直径大于300 km的环形构造,环形中心位于甘肃省东部的东华池附近。该环形构造内西部为西峰油田,中东部有古生界—中生界大型煤田,东南和西北部都有铀矿的发现,4种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煤和铀)居于环中。地球物理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证明,该环形构造为一相对独立的块体,其活动既有升降,又有旋转,受深部控制,主要是中—新生代造山作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联合作用的结果,对多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遥感 环形影像 环形构造 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形影像及其与岩金矿化区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顺发 《黄金地质科技》 1990年第1期48-53,共6页
本文以解译实践为基础,探讨了环形影像的形成机理,对成因类型和规模类型进行了划分;阐述了环形影像与环形构造、环形构造系列与热环形构造的概念;分析了热环形构造对岩金矿化的贡献及其找矿意义。
关键词 遥感地质 环形构造 金矿床 矿化作用 环形影像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影像在济阳凹陷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景贵飞 刘燕君 《遥感信息》 CSCD 1996年第4期23-25,共3页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得到了环形影像,对于环形影像的地面采样和室内化探测定分析确认了环形影像是对油气地表异常的反映。进一步验证了环形影像在遥感油气勘探中的作用。
关键词 遥感 渗漏 油气勘探 环形影像 烃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大型-超大型矿床找矿中值得重视环形遥感影像
4
作者 余学中 薛春纪 +3 位作者 丛丽娟 徐胜利 张玄杰 贾志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8-250,共13页
中亚区域多戈壁或浅覆盖,为遥感地质找矿提供了更多机会;中亚成矿域发现较多大型-超大型金铜铁多金属矿床,它们的遥感地质特征受人关注。本研究采用美国陆地卫星7号ETM+数据对乌兹别克斯坦Muruntau巨型金矿床、哈萨克斯坦Kounrad和Akto... 中亚区域多戈壁或浅覆盖,为遥感地质找矿提供了更多机会;中亚成矿域发现较多大型-超大型金铜铁多金属矿床,它们的遥感地质特征受人关注。本研究采用美国陆地卫星7号ETM+数据对乌兹别克斯坦Muruntau巨型金矿床、哈萨克斯坦Kounrad和Aktogai超大型铜矿床、蒙古国Oyu Tolgoi超大型铜金矿床、中国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大型铁矿床等中亚代表性金属矿床进行了遥感地质分析,表明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矿、造山型金矿和火山岩型铁矿均与直径几km至几十km的环形遥感影像关系密切,矿床往往产在环形遥感影像边部。新疆西天山赛里木湖东南部库松木切克发现清晰的环形遥感影像,面积约2.9×2.3km2,"十字形"地质剖面实测证实它是构造-岩浆热穹隆的表现:穹隆核部是蓟县系白云岩和大理岩,翼部为泥盆系复成分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核部与翼部之间多发育外倾正断层,沿断层硅化和黄铁矿化显著。库松木切克发现的环形遥感影像与航磁异常和Co-Ni-W-Mo-Cu-Zn-Pb-Sb-Ag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相重合,可能是斑岩-夕卡岩型,或卡林/类卡林型,或MVT等铜、金、铁、铅锌大型矿床找矿重要靶区。我国新疆北部相关大型矿床找矿中值得高度重视环形遥感影像的示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遥感影像 大型-超大型矿床 找矿勘查 中亚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透山地区TM图像影像构造及其找矿评价
5
作者 朱谷昌 蒋明 《矿产与地质》 1990年第S1期62-68,共7页
辽宁红透山铜锌矿是一个生产老矿山,其外围同类矿床已相继闭坑。采用新技术方法开展二轮找矿研究,力求在深部或外围找矿突破,已是当务之急。 TM图像是第二代陆地资源卫星(5号),携带的主题绘图仪,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于研究地质构造是一... 辽宁红透山铜锌矿是一个生产老矿山,其外围同类矿床已相继闭坑。采用新技术方法开展二轮找矿研究,力求在深部或外围找矿突破,已是当务之急。 TM图像是第二代陆地资源卫星(5号),携带的主题绘图仪,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于研究地质构造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遥感资料。利用这新的一代遥感资料,以红透山矿区为中心,由区域(185×185Km^2)、区段(60×70m^2)直至矿区(14.23×14.23Km^2),范围逐步由大缩小,由面到点,进行层层深入的TM图像影像构造解译和分析,更详细地揭示出区内地质构造特征,结合地质、物化探资料,为区域找矿远景预测优选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影像构造 环形影像构造 红透山矿 TM图像 找矿评价 形迹 鞍山群 苏子河 铜锌矿 浑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地区雷达影像构造
6
作者 植起汉 郑献华 《矿产与地质》 1990年第S1期43-51,共9页
由于机载侧视雷达测量成像特点,其图像是检测线性构造的最佳遥感图像类。湘南地区的雷达影像,充分地表现了区域性的南北向坳褶构造带和北东向褶断构造带的展布特点,桂阳、郴州、宜章等北东向的线—环影像构造带,控制了本区有色金属矿化... 由于机载侧视雷达测量成像特点,其图像是检测线性构造的最佳遥感图像类。湘南地区的雷达影像,充分地表现了区域性的南北向坳褶构造带和北东向褶断构造带的展布特点,桂阳、郴州、宜章等北东向的线—环影像构造带,控制了本区有色金属矿化的区域分布,是区内呈现有色金属矿产的重要影像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影像构造 环形影像构造 湘南地区 形迹 雷达影像 北东向 骑田岭 香花岭 桂阳 嘉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挂山—牛头寨地区小型环形影象构造分析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钱惠林 《湖南地质》 1989年第2期18-22,17,共5页
高挂山—牛头寨地区,通过大比例尺航片解译,发现6个大小不等的小型环形影象信息。这些环形影象与岩浆活动、已知矿床、矿化点、重砂异常、物化探异常等的分布有着内在的联系。为预测找矿远景区和找隐伏矿床提供了影象依据。
关键词 航空照片 环形影像 构造分析 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构造分析在桂西北找金的应用
8
作者 蒋明 植起汉 《矿产与地质》 1990年第S1期35-42,共8页
桂西北是“滇黔桂全三角”的一部分,金矿受构造控制十分明显。遥感影像构造在研究区域构造格局、区划各级构造单元及各级别序次的控矿构造,分析金矿找矿方向是一种重要的标志。桂西北的影像构造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
关键词 环形影像构造 线性影像构造 桂西北 遥感影像 找金 构造分析 高龙 右江 巴马 穹窿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塬区油气勘探遥感化探信息综合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陶 黄礼洁 +1 位作者 张友焱 王世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4-86,共3页
本文根据近几年遥感和化探技术在黄土塬地区油气勘探中的综合应用实践经验,总结了遥感与化探信息在黄土塬区综合探测油气勘探目标的方法,并以在鄂尔多斯、六盘山、民和等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实例,介绍遥感与化探信息综合分析应用的效果。
关键词 黄土塬 遥感 化探 线性体密度 环形影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地区遥感地质构造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谷昌 王炎 植起汉 《矿产与地质》 1992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应用遥感地质技术手段,对西天山地区约80000km^2范围,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和评价,研究了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圈出具有成矿意义的环形构造群(带)及具独特找矿意义的透镜状影像构造,确定了西天山的地质构造格局。总结了区内矿产分布与地质影像... 应用遥感地质技术手段,对西天山地区约80000km^2范围,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和评价,研究了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圈出具有成矿意义的环形构造群(带)及具独特找矿意义的透镜状影像构造,确定了西天山的地质构造格局。总结了区内矿产分布与地质影像构造的关系。初步建立了该区的遥感找矿准则,并提出了有找矿前景的遥感影像构造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质 环形影像构造 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构造带(河南段)金、铜遥感地质综合找矿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侍威 和志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根据TM、SPOT等遥感图像影像特征,综合北秦岭构造带(河南段)地质特点,分析了北秦岭构造带(河南段)的线性影像和环形影像特征,探讨了其对金、铜矿的控制作用。在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线性、环形构造网络为主体的遥感地质综合找... 根据TM、SPOT等遥感图像影像特征,综合北秦岭构造带(河南段)地质特点,分析了北秦岭构造带(河南段)的线性影像和环形影像特征,探讨了其对金、铜矿的控制作用。在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线性、环形构造网络为主体的遥感地质综合找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秦岭构造带 线性影像 环形影像 遥感 找矿模式 金矿床 铜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体交互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岩 《科技资讯》 2022年第7期28-30,共3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产生了很多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如互动和虚拟现实等,它们在展示空间设计上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促使展示空间有了一定的改变,同原有的展示空间进行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艺术性,把数字技术同艺术进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产生了很多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如互动和虚拟现实等,它们在展示空间设计上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促使展示空间有了一定的改变,同原有的展示空间进行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艺术性,把数字技术同艺术进行有机融合。该文围绕实体交互及数字媒体技术,对展示空间设计开展了研究,以期促进展示空间设计的进步,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示空间设计 实体交互 360°环形影像 数字媒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环状构造的分布,分类及成因分析
13
作者 汤伟明 《广东地质》 1998年第3期44-48,共5页
在广东省1:50万陆地卫星TM遥感图像上,并解译出138个反映地质内容的环形影像-环状构造,它们主要分布在6条深大断裂通过的山地及丘陵地区,根据形态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全环(包括单环,套环,连环和群环等4个亚类)和半环... 在广东省1:50万陆地卫星TM遥感图像上,并解译出138个反映地质内容的环形影像-环状构造,它们主要分布在6条深大断裂通过的山地及丘陵地区,根据形态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全环(包括单环,套环,连环和群环等4个亚类)和半环(包括半单环,半套环和半连环等3个亚类)两大类,根据成因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岩浆活动成因(包括出露岩体,半隐伏岩体,隐伏岩体和火山机构等4个亚类)和构造变动成因(包括褶曲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构造 环形影像 TM图像 遥感 广东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寻找盐体中TM图象的应用
14
作者 谢泽华 《四川地质学报》 1991年第4期283-289,共7页
本文阐明了在盐的成岩转变及其后期构造变动中,岩盐盖层可能产生一系列微小而特殊的裂隙,以及这些裂隙的型式和它们演变形成的影象图案。根据TM图象高分辨率、多波段成象的特点,提出了几种能够突出这种影象图案的特殊处理功能,通过计算... 本文阐明了在盐的成岩转变及其后期构造变动中,岩盐盖层可能产生一系列微小而特殊的裂隙,以及这些裂隙的型式和它们演变形成的影象图案。根据TM图象高分辨率、多波段成象的特点,提出了几种能够突出这种影象图案的特殊处理功能,通过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来增强找矿信息,从而实现了在图象上对矿体进行识别和预测,使直接应用TM图象找盐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图象 裂隙 环形影像 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novels-- The image-shaping
15
作者 Wenyong B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2期44-46,共3页
Novelist has a mission to shape the characters. The reason that Chinese classic novels have amazing artistic charm and immortal literary value ultimately lies in the diverse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s that created by ... Novelist has a mission to shape the characters. The reason that Chinese classic novels have amazing artistic charm and immortal literary value ultimately lies in the diverse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s that created by the author. From Jingwei and Kua Fu in the early myths to Jia Baoyu and Lin Daiyu in classical novels of mature period, the characters have been talked about for many years. Through the typical image, the author deduces a section of joys and sorrows to the reader, showing the bizarre society. When making interpretation of characters in the ancient novel, we should both root in the social context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authors' appraise attitude. Because contemporary readers can not be out of real background, and also be allowed to make a reasonable re-interpretation, in order to make a more accurate,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grasp of the characters in classical no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PRETATION ancient Chinese novels image-sha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