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战略构想 被引量:10
1
作者 蔡守秋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4-189,共6页
文章阐明了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主张将《环境保护法》修改成为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和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的《环境基本法》,促进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法的方向发展。主张在... 文章阐明了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主张将《环境保护法》修改成为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和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的《环境基本法》,促进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法的方向发展。主张在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建设中,强调环境正义,环境公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环境民主等原则;增加政府环境责任(特别是政府环境问责)制度,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管理制度,生态补偿,环境公益诉讼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生态法 环境法律体系 环境法理念 环境法原则 环境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法律体系化视角下的气候法治进路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文轩 孙昭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8,共12页
气候法治是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环境法律体系化最高形态的环境法典应对其作出专门回应。在环境法律体系化进程中,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实践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探索,为健全气候法治创造了内... 气候法治是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环境法律体系化最高形态的环境法典应对其作出专门回应。在环境法律体系化进程中,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实践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探索,为健全气候法治创造了内生动力。为实现环境法律体系化与气候法治的协同联动,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石,以整体主义方法论为指引,以适度法典化模式为基础。环境法典应基于“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原则回应“双碳”目标的现实需求,既应注重从内部结构和外部融贯两个层面促进气候法制的体系整合,又应通过多元治理工具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多领域、多层次的协同治理,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气候诉讼的司法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律体系 环境法典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气候法治 应对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创新——环境法律体系的重塑 被引量:8
3
作者 杜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2-139,共8页
正如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着西方国家环境法发展一样 ,我国环境法概念和范畴重新回复到整体环境观和广义环境法以后 ,我国环境法律体系面临重新整合。借鉴西方国家环境法发展的经验 ,重塑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途径是 :坚持宪法 -环境基本法 ... 正如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着西方国家环境法发展一样 ,我国环境法概念和范畴重新回复到整体环境观和广义环境法以后 ,我国环境法律体系面临重新整合。借鉴西方国家环境法发展的经验 ,重塑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途径是 :坚持宪法 -环境基本法 -环境实施法的体系模式 ;坚持并革新《环境保护法》 ( 1 989)使之成为整体环境观下的环境基本法 ;重整以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管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本法 环境保护法 环境实施法 环境法律体系 可持续发展 中国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环境法律体系概览 被引量:1
4
作者 蔡苑乔 吴蕃蕤 《广东科技》 2010年第9期15-17,共3页
中国不能沿着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下去。需要尽快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法律体系。
关键词 环境法律体系 概览 日本 中国国情 发达国家 后治理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环境法律体系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伟 于蕾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撑。其中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而当前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中,无论是...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撑。其中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而当前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中,无论是大的环境立法模式还是小的环境法律保护,都与当前的生态文明理念有所脱节,对于生态文明的促进有一些局限的规定,因此,探讨生态文明理念下如何架构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法律 环境立法 环境法律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法律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志龙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9年第2期14-15,共2页
针对我国农村环境法律体系不健全、农业综合立法缺位、环境立法技术滞后等问题,要制定农业环境综合保护法,补充农村环境保护中的特别立法,整合环境法域内的单行法律法规。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环境污染 环境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法律体系和环境立法体系辨析
7
作者 王树义 《城市环境》 2002年第2期14-16,共3页
环境法律体系和环境立法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环境法的客观内部结构,后者是指环境法律规范存在的外部表现形式的系统化结构,前者是环境法律规范的总和,后者是环境法律规范的表面形式-规范性环境法律文件的总和;前者的最... 环境法律体系和环境立法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环境法的客观内部结构,后者是指环境法律规范存在的外部表现形式的系统化结构,前者是环境法律规范的总和,后者是环境法律规范的表面形式-规范性环境法律文件的总和;前者的最小结构成分是环境法律规范,后者的最小结构成分是作为环境法律规范之表达形式和表述方法的法律条文;前者的结构具有客观性,后者的具有主观意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律体系 环境立法体系 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法律体系
8
作者 常纪文 《环境教育》 2010年第9期47-48,共2页
中国目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过后,还将经过中级和高级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目前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只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体系的特点为:一是基本领域有法可依,但具体领域可能存在法... 中国目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过后,还将经过中级和高级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目前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只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体系的特点为:一是基本领域有法可依,但具体领域可能存在法制欠缺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环境法律体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法律 有法可依 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环境法律体系
9
作者 马晓琼 《大观周刊》 2012年第19期43-43,14,共2页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制定了适应当地情况的环境地方法规。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环境法律体系,但其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根据目前环境法律体系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我国环...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制定了适应当地情况的环境地方法规。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环境法律体系,但其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根据目前环境法律体系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律体系 不足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争10年内打造刚性环境法律体系
10
《人民政坛》 2007年第1期4-4,共1页
据《人民日报》报道:2006年12月14曰,第一次全国环境政策法制工作会议上.国家将对现有环境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修订、填补和清理.计划用10年的时问.形成覆盖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政策法律体系,切... 据《人民日报》报道:2006年12月14曰,第一次全国环境政策法制工作会议上.国家将对现有环境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修订、填补和清理.计划用10年的时问.形成覆盖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政策法律体系,切实把环境保护纳人法冶化轨道。以提高立法质量为目标.以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为突破口.以增强立法可操作性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律体系 刚性 《人民日报》 政策法律体系 环境保护 立法质量 法律法规 法制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完善环境法律体系 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访韩国环境资源公社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洪智善
11
作者 尤麟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09年第6期1-3,10,共4页
近邻韩国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循环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排放的废弃物大量减少,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率已达到60%左右,生态环境优美。最近,本刊编辑专门走访了韩国环境资源公社(envico)北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洪智善,请他介绍韩国发展... 近邻韩国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循环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排放的废弃物大量减少,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率已达到60%左右,生态环境优美。最近,本刊编辑专门走访了韩国环境资源公社(envico)北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洪智善,请他介绍韩国发展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做法,从中吸收有益的经验,以便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推动节能减排,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环境资源 环境法律体系 韩国 北京 资源综合利用 经济结构调整 再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修复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环境法律责任体系
12
作者 杜健勋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5,共10页
因环境污染或生态损害造成的环境问题具有二元性,环境侵权表现为对私主体的人身或财产侵害,生态环境损害表现为对生态环境自然平衡性的危害。环境侵权通过《民法典》私法体系救济,生态环境损害通过公法责任来规制,在传统法律理念与部门... 因环境污染或生态损害造成的环境问题具有二元性,环境侵权表现为对私主体的人身或财产侵害,生态环境损害表现为对生态环境自然平衡性的危害。环境侵权通过《民法典》私法体系救济,生态环境损害通过公法责任来规制,在传统法律理念与部门法的影响下,环境法律责任在私法与公法中都以重罚主义为基本路径,且通过转引致的责任形式。重罚主义与转引致的责任形式并不能促成环境规制目的的达成。建立以“修复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环境法律责任体系是实现有效环境治理、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理念与制度创新,也是以“生态环境法典”创制为集中表征的环境法律体系化的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损害二元性 重罚主义 修复生态环境 环境法律责任体系 环境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法的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帮扬 罗大平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0期85-90,共6页
随着我国环境资源压力的加剧,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法体系调整环境资源关系尤为迫切。依系统论的观点,环境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二者在内部结构、构成要素、存在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以此为分析基础,结合我国环境... 随着我国环境资源压力的加剧,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法体系调整环境资源关系尤为迫切。依系统论的观点,环境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二者在内部结构、构成要素、存在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以此为分析基础,结合我国环境法的现状,从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了环境法的内部结构。透过结构分析指出现行环境法体系的缺陷,提出完善环境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环境法律体系 环境立法体系 内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我国农村环境的法律体系建设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岚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法律体系在立法、执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农村环保法制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 农村 环境法律体系 立法 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法并非是独立的部门法——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法律体系的“形成”问题 被引量:6
15
作者 常纪文 《绿叶》 2010年第9期29-32,共4页
环境法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因为环境法没有自己独特的基础性调整方法。若是独立部门法太多.则不利于规律性的研究。否定环境法的独立部门法地位,只是否定其与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的同类性.并没否定环境法是一... 环境法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因为环境法没有自己独特的基础性调整方法。若是独立部门法太多.则不利于规律性的研究。否定环境法的独立部门法地位,只是否定其与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的同类性.并没否定环境法是一个特殊领域或者类别的法,也不否定其作为法学二级学科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部门法 法律部门 二级学科 否定 行政法 诉讼法
原文传递
中国环境法律体系的完善研究
16
作者 孔繁晨 《今日财富》 2019年第20期206-207,共2页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科学化发展作为目前我国历史乃至当前发展的主要模式,虽然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经济财富,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污染、森林沙漠化、淡水资源锐减、珍惜动植物灭绝等环...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科学化发展作为目前我国历史乃至当前发展的主要模式,虽然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经济财富,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污染、森林沙漠化、淡水资源锐减、珍惜动植物灭绝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被破坏,不仅是自然界的灾难,也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威胁,使人类遭受巨大的灾难。本文就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研究其具体完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律体系 生态环境 工业化 环境犯罪立法 完善研究 环境保护法
原文传递
借鉴国际经验重构我国环境税制法律体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书全 赵艳丽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3-56,共4页
我国现行的环境税费政策的力度和系统性不足以形成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的保护体系,生态环境污染恶化趋势 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借鉴西方国家的可行作法和有益经验,探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税制法律体系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环境税制法律体系 环境保护税 资源税 消费税 税式支出 环境税制 法律体系 国际经验 借鉴 生态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环境修复法律法规体系比较研究初探
18
作者 盘志凤 吴成宝 郑相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89-91,共3页
简要介绍我国和美国环境法律体系,在环境修复立法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现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足以解决我国在环境修复过程中的环境责任、环境修复资金分担及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等实际问题.提出借鉴国内外环境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 简要介绍我国和美国环境法律体系,在环境修复立法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现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足以解决我国在环境修复过程中的环境责任、环境修复资金分担及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等实际问题.提出借鉴国内外环境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论述构建我国环境修复法律法规体系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律体系 环境修复 生态利益中心伦理观 超级基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与环境法律规范的体系融贯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震 石逸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8-97,共10页
宪法生态文明条款应如何指引新时代环境法律规范的形成,构成了环境法律体系融贯路径安排的核心关切。通过对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体系化阐释,提炼出作为国家目标和作为规范效力的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两种类型,并以此形成与环境法律规范体系融... 宪法生态文明条款应如何指引新时代环境法律规范的形成,构成了环境法律体系融贯路径安排的核心关切。通过对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体系化阐释,提炼出作为国家目标和作为规范效力的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两种类型,并以此形成与环境法律规范体系融贯的阶层论。初阶融贯表现为环境法律规范对宪法生态文明条款的落实,即宪法生态文明条款的部门法化;进阶融贯表现为环境法律规范对宪法生态文明条款的发展,即宪法生态文明条款的释义变迁;高阶融贯表现为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与环境法律规范的“自生自发”交互影响,即环境法律规范的体系融贯,并形成以保障公民环境权利、规范政府环境职责为核心的环境法典。在新时代,宪法生态文明条款与环境法律规范的体系融贯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 法律体系融贯 宪法生态文明条款 环境法律规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设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别涛 赵柯 《中国环境管理(吉林)》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已初步形成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为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主要实行各单项法律,以单个环境要素为其调整对象的立法模式,随着各单项法律的先后制定或者修订,必然在各单项法律之间导致彼此不协调,... 已初步形成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为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主要实行各单项法律,以单个环境要素为其调整对象的立法模式,随着各单项法律的先后制定或者修订,必然在各单项法律之间导致彼此不协调,特别是与之相伴的某些主要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规定在不同的单项法律之间存在不协调,这在客观上要求国家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制定一部更高阶位的基本法律,用以宣示国家环境政策,并有效整合各单项环境法律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不协调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完善 中国 国家环境 实行 环境法律 基本法 立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