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长牡蛎弧菌抗性选育家系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
李寅
鲁林基
杨奔
李鹏飞
徐成勋
李琪
刘士凯
|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大豆百粒重QTL的上位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
孙亚男
仕相林
蒋洪蔚
孙殿军
辛大伟
刘春燕
胡国华
陈庆山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3
|
大豆叶片性状和叶绿素含量QTL间的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 |
梁慧珍
余永亮
杨红旗
董薇
许兰杰
牛永光
张海洋
刘学义
方宣钧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4
|
籼稻整精米率QTLs的检测及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
徐斌
黄育民
黄建勋
王侯聪
江良荣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5
|
籼粳杂交不同衍生世代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研究 |
韦新宇
柯蓓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杨腾帮
杨旺兴
邹文广
范祖军
许旭明
梁康迳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2010 |
4
|
|
6
|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籼稻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
包劲松
夏英武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8
|
|
7
|
水稻DH群体剑叶宽度的QTL及其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研究(英文) |
曹刚强
朱军
|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
2006 |
1
|
|
8
|
籼粳交品系产量相关性状的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
韦新宇
许旭明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杨腾帮
杨旺兴
邹文广
范祖军
|
《三明农业科技》
|
2011 |
0 |
|
9
|
三角帆蚌金色品系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
何志然
胡宏辉
冯上乐
李家乐
白志毅
|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0
|
晚稻区试中非平衡数据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
黄善军
吴吉祥
陈银龙
郑寨生
江东来
段如林
|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
2000 |
0 |
|
11
|
胚、胚乳、胞质和母本株对籼稻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
谢国禄
Shi,Chunhai
等
|
《国外作物育种》
|
2001 |
0 |
|
12
|
油菜芥酸含量的遗传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
ChunhaiShi
雷波
|
《国外作物育种》
|
2004 |
0 |
|
13
|
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 |
程祖锌
肖长春
张玉婷
黄昕颖
史夏蕾
凌波
王泓超
陈小玲
林荔辉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稻米碾磨品质性状遗传主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分析 |
石春海
何慈信
朱军
|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
1998 |
44
|
|
15
|
大豆小区产量及其相关性状QTL间的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 |
梁慧珍
余永亮
杨红旗
张海洋
董薇
崔暐文
杜华
刘学义
方宣钧
|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6
|
花椰菜熟期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 |
杨加付
饶立兵
顾宏辉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
2004 |
7
|
|
17
|
花椰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 |
杨加付
饶立兵
顾宏辉
叶子弘
|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8
|
芥菜型油菜每角籽粒数QTL的上位性互作和环境互作分析 |
梁能
姚艳梅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QTL间的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 |
单大鹏
朱荣胜
陈立君
齐照明
刘春燕
胡国华
陈庆山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9
|
|
20
|
水稻叶绿素含量的QTL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 |
沈波
庄杰云
张克勤
戴伟民
鲁烨
傅丽卿
丁佳铭
郑康乐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