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毛仲与唐玄宗政权
1
作者 王元军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81-85,共5页
从官奴之子到'百官附之者辐凑'的大将军,从'天子才之'、加开府仪同三司到被贬逐缢杀,王毛仲一生富有戏剧性的变化与唐玄宗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从奴仆到大将军王毛仲,高丽人。其父因坐事没入官府,王毛仲成为临淄王... 从官奴之子到'百官附之者辐凑'的大将军,从'天子才之'、加开府仪同三司到被贬逐缢杀,王毛仲一生富有戏剧性的变化与唐玄宗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从奴仆到大将军王毛仲,高丽人。其父因坐事没入官府,王毛仲成为临淄王李隆基的奴仆。因其'性识明悟'(《旧唐书·王毛仲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毛仲 开府仪同三司 旧唐书 安乐公主 明悟 官奴 万骑 李隆基 严挺之 龙武将军
原文传递
读陈寅恪《读书札记·新唐书之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锦绣 《中国文化》 1991年第2期209-212,共4页
新唐书卷陆肃宗代宗本纪云:赞曰:蓋自高祖以来,三逊位以授其子,而独睿宗上畏天戒,发于诚心,若高祖、玄宗,豈其志哉!寅恪先生批云:睿宗亦未必发于诚心,欧公猶为旧史所欺也。锦(?)案:先生之批注,诚为卓识。旧史多言睿宗逊让,玄宗孝友,故... 新唐书卷陆肃宗代宗本纪云:赞曰:蓋自高祖以来,三逊位以授其子,而独睿宗上畏天戒,发于诚心,若高祖、玄宗,豈其志哉!寅恪先生批云:睿宗亦未必发于诚心,欧公猶为旧史所欺也。锦(?)案:先生之批注,诚为卓识。旧史多言睿宗逊让,玄宗孝友,故欧以认为睿宗逊位乃发于诚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元振 睿宗 玄宗 陈寅恪 读书札记 王毛仲 南衙 任知古 天戒 内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吏裴宽
3
作者 张忠德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0-30,共1页
裴宽,唐朝时绛州闻喜人。睿宗景云年间,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参军。一次,有人提蒲包以山珍鹿肉为礼物,上门求他办事。裴宽认为受贿既毁朝律,又沾污自己。严责拒收,那人放下鹿肉就走,裴宽随即弃肉于后圃埋掉。以后,他被调至刑部任员外郎,... 裴宽,唐朝时绛州闻喜人。睿宗景云年间,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参军。一次,有人提蒲包以山珍鹿肉为礼物,上门求他办事。裴宽认为受贿既毁朝律,又沾污自己。严责拒收,那人放下鹿肉就走,裴宽随即弃肉于后圃埋掉。以后,他被调至刑部任员外郎,执法坚确,不徇私情。当时,有人告状说万骑将军马崇无辜杀人,裴宽受理该案,深入调查,情况属实。霍国公王毛仲以说情和钱贿为马赎罪,裴宽执不肯从,依法公断,从严对马予以治罪。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裴耀卿领江淮漕运,奏调裴宽任户部侍郎,漕运粮食几百万石,裴宽谨调慎运,不盘剥,不侵吞,不谋私利,两袖清风,颇受玄宗赞赏。后任河南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宽 王毛仲 开元年间 裴耀卿 户部侍郎 睿宗 绛州 骑将军 外郎 朝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评宋璟
4
作者 石光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Z1期62-66,共5页
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在评论唐代历任宰相时说:“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它人莫得比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唐纪二十七)这个评价是比较恰当的。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前期,即开元时期(公元713—714年),是唐朝的极... 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在评论唐代历任宰相时说:“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它人莫得比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唐纪二十七)这个评价是比较恰当的。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前期,即开元时期(公元713—714年),是唐朝的极盛时代,封建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达到了盛唐时期的顶峰。唐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宗 唐王朝 武后 《资治通鉴》 张昌宗 吏部尚书 封建帝国 唐纪 李朝隐 王毛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馬舞·字舞
5
作者 馮賀軍 《紫禁城》 1994年第4期27-28,共2页
一、馬舞 有唐一代,承襲漢朝傳統,重視繁育培養良馬,供戰爭與享樂之需,與此同時,歌舞盛行,風靡華夏,此二種時尚的融合,促成了馬舞的出現。 《唐鑒》卷五載:“唐初纔得牝牡三千匹於赤岸澤徒之隴右,命太僕張萬歲掌之,萬歲善於其職。
关键词 字舞 赤岸 壶身 王毛仲 黄料 玄宗 武后 李世民 倾杯 史思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史之乱”以前讨击使职研究之一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才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17年第1期29-38,共10页
笔者曾撰《关于'安史之乱'以后讨击使职的几个问题》~①一文,从史源分布、军事职能、讨击使职的'幕职化'等方面,对'安史之乱'以后讨击使职进行了分析,在上述诸问题中除了'幕职化'这一点外,'安史之... 笔者曾撰《关于'安史之乱'以后讨击使职的几个问题》~①一文,从史源分布、军事职能、讨击使职的'幕职化'等方面,对'安史之乱'以后讨击使职进行了分析,在上述诸问题中除了'幕职化'这一点外,'安史之乱'以前的讨击使职均同样存在,因此,对唐代'安史之乱'讨击使职的情况进行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将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讨击使职在有唐一代的发展演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击使 职事官 安史之乱 安抚大使 王毛仲 郭英乂 范阳节度使
原文传递
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7
作者 蒙曼 《北大史学》 2003年第1期216-236,388,共23页
北衙禁军是驻扎在宫城北门玄武门以北,专门负责皇室安全的天子亲军。玄宗一朝,以龙武军建立和设置官署为标志,北衙禁军与南衙彻底脱离关系,形成类似于内侍省的独立官僚体系和内部司法权,本文称之为'准内廷体制'。禁军将领的社... 北衙禁军是驻扎在宫城北门玄武门以北,专门负责皇室安全的天子亲军。玄宗一朝,以龙武军建立和设置官署为标志,北衙禁军与南衙彻底脱离关系,形成类似于内侍省的独立官僚体系和内部司法权,本文称之为'准内廷体制'。禁军将领的社会身份也随之降低,被目为奴官,与梨园弟子、斗鸡小儿等相埒。更为重要的是,禁军脱离南衙后,渐渐受到宦官的影响和控制,从而奠定了唐后期宫廷政治的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衙禁军 南衙 羽林军 员外官 王毛仲 内侍省 梨园弟子 伎术官 唐前期 三司受事
原文传递
盛世英主唐玄宗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永年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7-32,共6页
唐朝的玄宗皇帝姓李名隆基,玄宗是他死后的庙号,死后的谥号叫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因此后人也叫他明皇、唐明皇。他出生于武则天垂拱元年八月初五日(685年9月8日),延和元年七月十五日(712年8月21日)二十八岁时父亲睿宗李旦退位让他做皇... 唐朝的玄宗皇帝姓李名隆基,玄宗是他死后的庙号,死后的谥号叫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因此后人也叫他明皇、唐明皇。他出生于武则天垂拱元年八月初五日(685年9月8日),延和元年七月十五日(712年8月21日)二十八岁时父亲睿宗李旦退位让他做皇帝。天宝十五载七月十二日(756年8月12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肃 唐明皇 安乐公主 武三思 行军大总管 王毛仲 睿宗 陈玄礼 张柬之 杨贵妃
原文传递
“有脚阳春”宋璟
9
作者 陈良 《月读》 2017年第4期4-8,共5页
《资治通鉴》如此评价唐开元时期的“姚宋”两位贤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姚崇圆通,善应变成务;宋璟刚直,善守法持正。公正刚直的宋璟,面对朝中权贵,毫无奴颜媚骨;面向百姓,则勤政务实,和暖如春。宋璟,是与姚崇齐名的唐代开元时期... 《资治通鉴》如此评价唐开元时期的“姚宋”两位贤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姚崇圆通,善应变成务;宋璟刚直,善守法持正。公正刚直的宋璟,面对朝中权贵,毫无奴颜媚骨;面向百姓,则勤政务实,和暖如春。宋璟,是与姚崇齐名的唐代开元时期的贤相(史称“姚宋”)。与贞观时期并称“房(玄龄)杜(如晦)”相似,两者虽同为贤相,各自风格却迥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开元 姚宋 王毛仲 玄宗 张昌宗 武三思 成务 张易 杜如晦 御史中丞
原文传递
唐玄宗的忠实家奴——宦官高力士
10
作者 陶冶 《文史知识》 1987年第3期74-79,共6页
秋风瑟瑟,冷雨潇潇。两位老者,面对一盏昏黄的灯火,相视而坐。不知何时,一位玉笛横吹,只听笛声幽怨,哀思缕缕。一位依声而歌:'万山蜀道,古栈岧晓;急雨催林杪,铎铃乱敲,似怨如愁,碎聒不了……'。悲凉的歌声,和着凄楚的笛音,在寂... 秋风瑟瑟,冷雨潇潇。两位老者,面对一盏昏黄的灯火,相视而坐。不知何时,一位玉笛横吹,只听笛声幽怨,哀思缕缕。一位依声而歌:'万山蜀道,古栈岧晓;急雨催林杪,铎铃乱敲,似怨如愁,碎聒不了……'。悲凉的歌声,和着凄楚的笛音,在寂寥的屋宇间,在雨打梧桐的院落里,回转飘荡。那吹奏《雨霖铃曲》的,便是盛唐时期的玄宗皇帝;那歌者则是几乎伴随唐玄宗终生的宦官高力士。在人们的印象中,宦官集团是封建统治阶级中最腐朽的一个阶层。宦官是奴性十足、媚上欺下、贪婪残忍、陷害忠良的一群丑类。但是,如果我们具体地公正地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统治阶级 铎铃 横吹 盛唐时期 李辅国 武三思 安乐公主 王毛仲 依声 唐王朝
原文传递
心清如水的裴宽
11
作者 陈良 《政策瞭望》 2016年第10期54-54,共1页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当裴宽被任命为太原尹兼北都留守的时候,玄宗皇帝特赐予他紫金袋以示尊崇,并亲自设宴饯行,即兴赋诗一首,褒奖其人品:'德如岱云布,心如晋水清。'此时的唐明皇还很英明,对裴宽的评价恰如其分。
关键词 裴宽 皇帝 裴耀卿 王毛仲
原文传递
傲骨
12
作者 刘羽 《优品》 2011年第9期8-8,共1页
在这个媚骨媚到柔若无骨,软骨软到骨质疏松的年代,先贤所谓"贫而无诌,富贵无骄"的境界现在看起来很像一个传说。在我对"傲骨"这个词将信将疑的恍惚中,一个人始终坚定地印证着那种孤傲的存在,证明着它至少存在过…... 在这个媚骨媚到柔若无骨,软骨软到骨质疏松的年代,先贤所谓"贫而无诌,富贵无骄"的境界现在看起来很像一个传说。在我对"傲骨"这个词将信将疑的恍惚中,一个人始终坚定地印证着那种孤傲的存在,证明着它至少存在过……公元七世纪末的某一天,大周的皇家派对。爪牙虽老、威风不减的武则天大宴百官。那时的朝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毛仲 张昌宗 骨质疏松 大唐帝国 张易 天官侍郎 朝堂 大周 张卿 权倾朝野
原文传递
知足
13
《优品》 2012年第9期10-10,共1页
在这个孜孜矻矻、锐于进取的时代,"我要"是最容易想起的词,"够了"则是最容易忘却的的词。老子说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但现在的人似乎并不在乎天长地久,他们只在乎曾经拥有。不过他们也许不知... 在这个孜孜矻矻、锐于进取的时代,"我要"是最容易想起的词,"够了"则是最容易忘却的的词。老子说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但现在的人似乎并不在乎天长地久,他们只在乎曾经拥有。不过他们也许不知道,没有了知足,没有了长久,拥有会在某一刻化为乌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 孜孜矻矻 我不知道 王毛仲 对我说 上大摆 唐明皇 开府仪同三司 发小
原文传递
再说川西怪杰吴因易
14
作者 何镇邦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2年第11期63-64,共2页
二十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川西怪杰吴因易》的小文章,发在《人民日报》上。那是因为1988年8月,我应邀到川西重镇绵阳参加吴因易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唐宫前四部(《宫闱惊变》、《开元盛世》、《魂销骊宫》、《天宝狂飙》)的研讨... 二十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川西怪杰吴因易》的小文章,发在《人民日报》上。那是因为1988年8月,我应邀到川西重镇绵阳参加吴因易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唐宫前四部(《宫闱惊变》、《开元盛世》、《魂销骊宫》、《天宝狂飙》)的研讨会。此会规模空前,因此书的责编彭迎的盛情邀请,北京评论界几乎倾巢而出,成都方面则由马识途率"川军"来绵阳与"中央军"汇合;会期也比较长,连会后组织游九寨沟,盘桓近旬日。会后回到北京,大概那时教务烦忙,没写成作品评论,就写了这么一篇印象记交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闱惊变 魂销骊宫 开元盛世 印象记 中国青年出版社 王毛仲 沙汀 盛情邀请 杨贵妃 历史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